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耕唐

第一卷 初來乍到 第四十六章 這個男人不簡單 文 / 深悟不空

    第四十六章這個男人不簡單

    也許是在李世民面前說得太多了,胡戈有種疲憊的感覺,這一晚都不怎麼想說話,和劉詩薇兩人慢慢在夜色下渡步,後來尋了一個涼亭,將那石凳上的草籐清開,兩人背靠著背,人雖無言,天公作美,這一夜月明星稀,屢屢清風,拂腰而過,無比愜意。直到夜半報更,兩人方才依依不捨,回到各自房間就寢。

    第二天天還未亮,程咬金便起身上朝,因為昨夜李世民臨走時下了口諭,眾人心想起來也無地可去,索性睡到日上三竿,好在也沒有人來打攪他們,等洗漱完畢吃過早點,程咬金正好下朝,四人坐在大廳裡閒話。

    話說這程咬金乃在職大將軍,卻為何這麼閒,中途跑回來跟幾位小輩敘話?

    原來是早朝過後,杜如晦把程咬金拉到一邊,附耳說了幾句,這程咬金一聽,也懶得去右武衛點卯了,吩咐程二替自己去衛所轉一圈,如有緊要公務再通知自己,他則翻身上馬,直接回了自己府第。

    「老爺,劉小姐的父親來訪!」程府一位看門人跑了進來,對程咬金通說道。這時劉弘基賦閒在家,所以門人沒有報他的官爵。

    「噢?」程咬金似有吃驚,起身問道,「人呢,到哪呢?」便要起身相迎。

    「咬金,好久沒上你府上喝酒了,哈哈哈!」劉弘基人未至聲先至,略帶磁性的聲音傳進了大廳,胡戈略略緊張的往門口瞧去,一位看上去四十多歲,神色不怒自威,眉宇間透著堅毅的中年男子站在門外笑道。

    「老劉,你可是稀客!快快請進,昨天還跟你閨女念叨你呢!」程咬金邊說邊往門外迎去,就在門口,兩人見著禮。

    儘管此時劉弘基已經被削爵,但程咬金行為舉止絲毫看不出有半點怠慢,能夠爵至國公官居一品,必不會是那等閒之人,這朝堂上錯綜複雜的人事關係,程咬金早在心裡瞧得明明白白。

    這劉弘基是前朝官宦家庭出身,父親做過隋朝河州刺史,年少時曾遊歷江湖,後來在李家還沒有發跡之前投入太原,由於其性格豪爽,好俠重義,很得時任太原留守的李淵看重。

    後來李淵起事前,設鴻門宴款待隋煬帝安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王威、高君雅,席間李淵祭出那一套摔杯為號的經典把戲,當時從屏風後率刀斧手殺出的大將正是劉弘基,由此可見當時劉在李淵心目中的地位。

    後來李家拉桿子立起大旗,兵鋒才出太原,劉弘基便立大功,陣斬隋朝宿將宋老生,因功拜為右光祿大夫,這之後劉弘基獨當一面,率先帶領千餘人度過黃河,如單刀般插入隋朝腹地,中途收編散兵游勇使得隊伍一度發展到六萬大軍,接著他把握戰機,一鼓作氣攻下隋都長安,隨後李淵趕赴長安,觀望了幾個月,見隋朝大勢去矣,方才立國號為唐,放心稱帝,隨後大賞功臣。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回攻克長安,劉弘基功居第一,便授予了他右驍衛大將軍一職,接著李淵還當著朝中大臣的面,賜予劉弘基金書鐵券半面(免死金牌,功臣與皇家一人一半,以備日後使用時校驗),當眾宣佈劉弘基日後若是犯罪,可免死罪一次(謀反之罪除外)。

    這些還罷了,畢竟李淵現在是被架空的太上皇,關鍵是在太原時,欣賞劉弘基的不止李淵一人,當時還是個少年的李世民就對劉弘基的遊俠做派喜愛得不得了。

    在當時的太原,因為李建成是長子,行事並不庸碌,與人結交也頗有手段,大家都認為將來繼承李淵家業的一定是他,所以眾人在和李淵諸子來往時,首選便是世子李建成,但這落拓不羈的劉弘基偏偏由著自己的性子來,與李建成的關係一般,獨獨與年僅十多歲的李世民交好,很長一段時間裡,兩人竟然「出則連騎,入同臥起」,在歷史上,這樣記載君臣關係的例子不算多,類似的便要數那漢末劉關張了。

    儘管李世民有兄長,有父親,可是在這等官宦家庭中,兄弟友愛參雜著現實利益,李淵的兒子又不止李世民一人,所以劉弘基在比自己小十七歲的李世民心中,似友更似兄。

    去年年底(十二月),外官利州都督李孝常與禁軍右監門衛將軍長孫安業勾結,意圖謀反,說起來,這兩人和李世民都沾點親戚關係,李孝常是李世民母親娘家招的女婿,而長孫安業是長孫皇后同父異母的哥哥,這兩人在沒有謀反前都算得上是皇親國戚,誰都沒看出這二人腦後的反骨,特別是李世民。

    當年李世民之所以敢在玄武門對太子和齊王動手,就是因為玄武門守將常何已經效忠李世民,在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長安城裡,城門掌控在誰手上形勢便會對誰有利,有了自己成功政變的例子,李世民登基後把掌管長安諸城門宿衛的左右監門衛全部換上了自己信得過的人,這長孫安業時任從三品的右監門衛將軍,作為右監門衛大將軍的副手,右監門衛裡的二號人物,誰會料到他會謀反?

    李世民沒看出來,劉弘基也沒看出來,他是遊俠出身,本來就是愛交朋友的性子,東家喝一杯,西家坐一坐,沒想到就坐出個同黨來,也怪這長孫安業不講義氣,事敗之後亂咬一氣,知道劉弘基和李世民關係鐵,便想拉他出來墊背,李世民心知劉弘基為人,天下反他,劉弘基都不會反,但礙於口供上言辭灼灼,如果處理不好難以給天下一個警示,便下令去了劉弘基身上所有的官爵,史料上記載,不到一年,劉弘基便被重新啟用,李世民迂迴了一下,把劉弘基外放為易州刺史,並趁機恢復了他任國公的爵位。

    既然說到這裡,再順便說一句,這利州都督李孝常謀反身死後,接替他都督職務的大臣是武士擭,要說這武士擭還真是個救火專家,當初暢州有人傳言說趙郡王李孝恭(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意謀反,李淵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馬上把侄子調開,派時任工部尚書的武士擭去接管暢州,到了現在,李孝常治下的利州又不穩,父子同心,當了皇帝的李世民也派這武士擭來安撫利州,傳說,武則天便是武士擭到利州(今四川廣元)為官後生下來的。

    半路投唐的程咬金自知自己的資歷無法跟劉弘基相比,何況知道內幕之人誰也沒把劉弘基罷官當成他失了勢,大家不但沒小瞧他,反而因為他身陷謀反大案僅僅罷官了事,既不殺頭也不流放,反而好好住在他的國公府第中,都各自歎服,所以在劉弘基面前,程咬金客氣如昔。

    「薇薇,躲什麼躲,都看見你了,跟我回去吧,你娘想你了!」劉弘基和程咬金一起邁入大廳,就看見欲溜走的劉詩薇,笑道。

    劉詩薇剛剛聽見門子來報時就在天人交戰,猶豫著是見爹爹還是不見,正在糾結中,劉弘基一聲招呼讓她沒了選擇。

    「爹,陛下下了口諭,不許我出程叔叔府第半步!你要帶我走,程叔叔沒法跟陛下交待啊!」劉詩薇這時動起急智,拉著虎皮撐起大旗。

    「噢?陛下會下這種口諭,那我這就進宮問問陛下去了!」劉弘基也不以勢壓女兒,只是順著她的說法逗她。

    「哎呀!算了算了,陛下是不讓他出去,可二叔讓我帶他到京城來轉轉,我們還沒開始轉呢!」見劉弘基不吃這套,劉詩薇懊惱道。

    「草民參見……」見劉弘基瞧向自己,胡戈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該稱呼劉弘基什麼,喊將軍吧別人已經不是了,怕犯忌諱,喊叔叔吧,這軍爺又是跟自己兄弟相稱,喊兄長吧,這劉詩薇又在身邊,這麼複雜的關係把胡戈繞暈了。

    「歸唐,昨天在陛下面前不是挺能說的嗎,今天見到薇薇他爹就結巴了?哈哈,江湖兒女,大家兄弟相稱唄!」程咬金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說著走到馬週身旁,對他擠了擠眼睛,示意大家一起看戲。

    劉弘基卻沒在意程咬金的揶揄,只是瞧著胡戈不說話,上下打量著這個有些拘謹的年輕人,胡戈胡歸唐這個名字二弟跟自己提過不知道多少回,自己爵位雖然半年前被削了,但家裡田地朝廷並沒有收去,多虧了眼前這人才保住今年收成,後來又聽大兒子說一見面就把人家給傷了,還曾怪兒子魯莽,可今天一早二兒子偷偷給自己透露了一個消息,說妹妹找到心上人了,自己愛女心切,就想過來看看女兒看上的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只是沒想到竟是這胡戈。

    見胡戈被劉弘基瞧得臉色發紅,一副窘樣,劉詩薇跑到爹爹身邊,扯著他的袖子,撒嬌道:「爹,你這是幹嘛!」

    劉弘基拍拍女兒的頭,這才笑道,「站著做什麼,坐,都坐!」

    「爹,這位是我們在西市遇到的賢士馬周,昨天陛下還接見過他呢,可陛下下旨不讓他和歸唐離開程叔叔府上,這是什麼意思啊?」劉詩薇見大家都不說話,怕愛郎尷尬,再加上實在擔心李世民會找這胡戈麻煩,趁著爹爹在此,便出言相詢。

    「沒事,說不定還是好事!」劉弘基深知李世民為人有功必賞,這胡戈身上有獻圖滅蝗的大功,李世民斷不會對他不利的,只是一進門來,便見女兒處處有意無意的維護著這個男子,倒是讓他心中暗暗詫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