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耕唐

第一卷 初來乍到 第二十七章 流水作業 文 / 深悟不空

    第二十七章流水作業

    「用毛筆畫還會回家來畫嗎,少見多怪!」胡戈鄙視道。

    「去!我喜歡!」見胡戈居然敢頂嘴,劉詩薇跳開不看了,走進胡戈休息的房間,半天不出來。

    「呀,你這個包好奇怪啊!我可以看看嗎?」就在胡戈專心製圖時,裡屋傳來了劉詩薇詢問的聲音。

    「行,你想看什麼就直接看吧,不必問我了!」胡戈回答道,自從有過一次「遇襲」的經歷,胡戈就把包裹裡的東西全給撿了出來,雙肩包太顯眼,所以他把跟著自己一起來到這個時代的物品都放在床邊毫不起眼的小櫃子裡,此時的包包裡空空如也。

    時間一分一秒的悄悄從筆尖溜走,胡戈渾然不覺,此時他正努力的複製著記憶中的每個細節,幸好當年的物理知識還沒還給老師,所以在回憶有點模糊時,他靠邏輯與常識還原著圖紙,好在筒車並非什麼尖端科技。

    農曆六月的天氣,已經很熱了,再加上此時頭腦高速運轉,不經意間一粒粒汗珠從胡戈的額頭滲透出來,聚精會神的他卻毫不知情。

    突然,一個柔軟的濕毛巾揩去了他滿面的汗水,冰涼的濕意讓胡戈精神為之一振,他回頭看著這個給自己擦汗的姑娘,從她的目光中讀到一絲與往常不一樣的內容。

    難道傳說中「全神貫注做事的男人最能打動女人」這句話竟然是真的?就在胡戈感覺超好想入非非時,無意間瞟見的一幕戳破了他的無限膨脹,原來劉詩薇的兩隻小手正緊緊的攥著他的雙肩包。

    「幹嘛幹嘛!無事獻慇勤,非什麼即什麼!」第一次見到劉詩薇主動放低姿態,胡戈大致猜到了她的心思。

    「我好喜歡這個,你能不能賣給我……」劉詩薇大眼睛一眨一眨,可憐巴巴的望著胡戈。

    說起這個包包,卻勾起了他的一段往事。

    這個雙肩包是去年哥哥回家探親時給他買的,儘管哥哥的津貼不多,但自己從不亂花一分,除了給父母買東西就是給胡戈買,從未見他給自己添置過什麼。

    想到這裡,胡戈就一陣黯然神傷。手不自覺的觸摸著包包上那個連體倒寫的漢語拼音「l」,腦海中迴盪著那個晚上哥倆談心時兄長的諄諄教導。

    「你現在也長大了,將來走在社會上也該有兩套得體的衣裳,哥哥給你買了一個包,不貴,不比那什麼耐迪、阿克之流,但這是我們自己的品牌,咱用著心裡舒坦,咱別讓那些欠著咱們血債的東西,在咱們國家賣的貨反比我們民族品牌還火,咱不要讓他們賺著咱們的錢還看咱們的笑話!」

    應該說,胡戈後來的很多思想都一脈相承於軍人職業的哥哥,儘管哥哥參軍後大家在一起的時間不多,可是胡戈每個月都會給兄長寫信,在字裡行間和千里之外的兄長神交。

    「怎麼啦?」見胡戈入神,劉詩薇問道。

    「沒什麼,想到一些事情!既然你喜歡,就送給你吧!」胡戈回神,見劉詩薇正望著他,他不忍心拒絕。

    「好喔,嘿嘿,這是什麼料子做的啊,摸著怪舒服的,還有這個,哇,一上一下嚴絲合縫的,針都插不進去呢!還有這花紋,最喜歡了!」儘管從沒見過拉鏈,但這並不妨礙劉詩薇已經熟練的使用上了。

    胡戈不好跟劉詩薇說這材料叫做滌綸,是合成纖維的一種,這些藍色的花紋是復古設計,幸虧劉詩薇的問題並不是疑問句,只是想抒發一下心中的喜悅,所以胡戈只是微笑的看著這個得到心愛之物的女孩。

    在太陽由東往西的歷程中,大家都爭分奪秒的作著準備,胡戈在撓頭中完善著已畫出來的草圖,而劉詩薇在吃過生平第一回農家飯後回到軍爺府上,帶著眾小朋友給鴨群搭著簡易涼棚。

    終於在夕陽西下時,一列長龍出現在永興村外不遠,正是軍爺從長安搬來的救兵到了。

    瞧這陣勢,怕不有好幾百人,軍爺早晨說的搬空工部,下午已經成為了事實。

    「這都是從長安各處施工工地上拉來的工匠,大匠三百人,小工五百多,不過這小工可不是一般人,隨便拉一個出去都比那外面那些開門授徒的師傅強!」軍爺對著出來迎接的胡戈說道。

    「那不是全長安的能工巧匠都聚集在此了?」胡戈驚訝道。

    「嗯,確實如此,少了這些人,京城裡那些在建工程只怕會進度大減,不過與這為民謀福之事相比,少建幾間房子又算得了什麼!」軍爺毫不在意的說道,「陛下下了口諭,說是調用工匠修繕皇陵,段綸這老駙馬辦事倒是乾脆,親自去了將作監調人,一個時辰便湊齊了這千名巧匠,兄弟,你圖紙可準備妥當?」

    「沒問題,等進了院內我給大家講解一下,這些都是積年的老匠,相信馬上就可以動手的!」胡戈點頭回應。

    這段綸可不是簡單人物,乃前朝大將段文振(曾任隋兵部尚書、左侯衛大將軍)之子,他的爺爺,他爸爸的爺爺都做到了刺史級的高官,可謂出生於官宦世家。

    他的老婆是李淵的第四女高密公主,所以他又是李世民的姐夫。但糾結的是,他並不是李世民的嫡系,相反,他和李建成的關係還挺不錯的,他和他老婆從相知到相戀就是當年還是太子的李建成撮合的。更玄妙的是,在玄武門之變後,他在工部尚書的位置上一待便待到了貞觀十五年,然後才上表請求致仕,比很多李世民的嫡系屁股坐得都穩。

    果然好手段啊,一個時辰就從偌大的長安城各處工地上召集了近千名一流工匠,還真是執行領導指示不過夜的典範啊,胡戈在心裡感歎著。

    要說軍爺的前院還真夠大,就算這千人擠在裡面還能有餘地勉勉強強耍上一回第八套廣播體操。

    胡戈尋了一處高地,站在上面大聲道:「各位靜一靜,請聽我一言!」

    這時紀律性在這些工匠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為古代的大工程動輒幾千上萬人,這時要是沒有紀律約束著,人一多隊伍就不好帶了,所以在胡戈大聲說話時,大家不約而同的安靜下來。

    「相信在大家在來的路上,已經初步瞭解了這次任務的內容!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裡,做出盡可能多的筒車來!」胡戈清了清嗓子,繼續道:「下面我來跟大家講講這種水車的原理!」

    「所謂筒車,顧名思義,精華在筒,當浸泡在水中的木筒受到了水的衝擊力以後,整個大輪會隨之旋轉起來,在旋轉的過程之中,先前被灌滿水的木筒會被慢慢提升,等到了一定傾斜程度後,筒中之水會傾倒在我們事先準備好的水槽中,而水槽會連著通往田地的水道,這樣便達到了澆灌土地的目的!」胡戈盡量用相當白話的語言將筒車的原理闡述出來,就是希望這些匠人能夠先對自己即將打造的工具有個大致的輪廓。

    「有不明白的嗎?」。

    只見站在前排的匠人們有人滿臉驚奇,有人神色激動,也有人點頭微笑,但沒有人說話,基本上他們都聽懂了胡戈的解釋,而後面的小工中則多有人竊竊私議,胡戈等了片刻之後,仍沒有人提問,胡戈便揚起了手上的圖紙,接著說:

    「我手上的這八張圖紙便是這筒車的製造圖,下面,你們自己分成九隊,前八隊每隊照著一張圖紙進行既定的任務,餘下一隊負責來回運輸以及對已經完成的部件進行組裝!」

    「大人!」終於有人提問了,見是一個模樣憨直的大漢,胡戈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大人將圖紙分為八張,可是對我輩不放心,怕我等學到這筒車製造技術?」那漢子大聲提問道。

    頓時四周變得安靜起來,大家都秉著呼吸等待胡戈的回答,其實這也正是他們想說的,只是都沒有這憨漢直爽膽粗。

    軍爺剛想出言喝止,卻見胡戈臉上沒有半點慌亂的神情,反而在那裡氣定神閒的打量問話之人,便也一笑,繼續雙手抱胸靠牆而立。

    「這八張圖紙上記載著筒車建造的全部細節,整個工程從頭到腳我都不會插手半分,我若藏私,直接結果便是這筒車建造不成,何況爾等都是工部良匠原本熟識,回頭每組出一人,私下裡一交流,這筒車建造之法便可復原於紙上,我又如何私藏?」

    其實在這古代,工匠每每於器械的關鍵部位不授於人是很正常的現象,所謂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便是這種行為的支撐理論,所以儘管大家心中都認定胡戈藏私時也都默默不語,不以為怪,卻不料那直漢,大刺刺的就把這潛規則暴露在光天化日下。

    「我之所以這樣劃分,無非是想提高速度,節約時間,每個人只需負責自己最熟練的領域,比如擅長修整主軸的專攻主軸,擅長碼口的專做碼口,擅長馱梁的做馱梁,擅長下料的下料,擅長組裝的最後組裝,這樣下來每組在快速提高熟練度的同時也節約了時間,所以說,分工合作絕對比要比每組單獨完成一架筒車的效率要高得多!簡而言之,就是合作強於單干!」

    看著眾人若有所思的眼神,

    胡戈心想這流水作業的種子算是撒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