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耕唐

第一卷 初來乍到 第二十章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文 / 深悟不空

    第二十章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話分兩頭,各表一枝。

    就在軍爺騎著朱龍馬離開永興村前往長安的那段時間裡,這場轟轟烈烈的滅蝗之役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整整持續了一個下午,直到夜幕漸漸降臨時才告一段落。

    在眼前這種大快人心的場景激勵下,在心中天人交戰良久了的村民們漸漸做出了選擇,儘管腦海中恐怖虛無的禁錮一度讓他們們徘徊不前。可最終,他們還是衝破了被人強加自己身上的枷鎖,踏出了自救的關鍵一步。

    是啊,誰能夠看著自己心血毀於一旦而無動於衷?胡戈當年在電腦上寫稿,絞盡腦汁碼出一章三千字的稿子因操作失誤而沒有儲存,後來都痛苦得要死,更何況這田間的作物是農人用一年的辛勤汗水澆灌而來的,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勞動果實被那些蠢物吞噬,誰又甘心!?

    好吧,既然老天要降下責罰那就讓他降吧,反正讓眼前這些蝗蟲長成了自己的莊稼也保不住,左右是個死,搏一搏,說不定才有一線生機。

    於是在一些年輕人的帶動下,原先還惶恐不安的人群漸漸起了反應,慢慢的,有人開始上前把被群體擠到外圍的落單雞鴨撿起,重新往那還未開闢的戰場投放。等到後來,更多的村民選擇另外一種方式來支援這場戰鬥,他們紛紛回到家中,取出各種盛水的工具,去田邊暫未乾涸的渠裡打水,以供這數萬「滅蝗英雄」飲用。

    這樣熱火朝天的一幕,把來自長安,從未見過這種場面的劉詩薇看得是驚呼不已,連帶著手舞足蹈,最後終於不顧自己大小姐身份,親自跑進戰區裡挑水補漏,體驗著這種自己從未經歷過的人生。

    當人們醒悟過來時,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快樂。

    無論眼前要做的事情多麼累多麼苦,在他們來說這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心中敞亮,他們覺得值得。

    見老淚縱橫的老者還坐在地上,胡戈過去將其攙扶起來,並順著他的思維邏輯,勸慰著:「自古以來,只聞餓死的雞鴨,從沒見脹死的雞鴨,老天如要降下懲罰,那麼就讓他降好了,看誰耗得過誰!」

    但看到老人依舊空洞的眼神,胡戈搖搖頭,他深深的體會到一種無力感,他沒料到如禁咒般的枷鎖對一個人的思維竟有如此之大的影響。

    難怪,人吃人的時候,總會在事先不遺餘力地鼓吹,被人吃掉其實是一種幸福。

    見夕陽西下,差不多到時間收兵回營了。

    胡戈帶著草兒兄妹以及為數眾多的小朋友,在這漫長的戰線上一邊走一邊喊,請大家幫忙把雞鴨捉回籠子裡。

    胡戈可不想等到了天黑,這些對永興村地貌完全陌生的雞鴨會發生不必要的走失。他還指望著這些雞兵鴨將在未來數十天裡能跑贏時間,完美的撲滅這場發生在貞觀二年間,給萬千農人造成了巨大損失的蝗災。

    所以現在每一隻雞鴨對他來說,都是寶貴的兵員。

    終於在永興村五百多村民加上軍爺府上二百多退役軍人的聯手下,四萬多隻雞鴨全部被裝回籠中,萬幸的是,沒有一隻雞鴨因踩踏致死,在胡戈這種缺乏經驗的活動組織者手上,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屬難能可貴了。

    在收尾階段,胡戈開始檢查戰果,按他的估計,今天一下午滅蝗的數量應該在三、四千萬隻左右,如果考慮到事先曾吩咐黃掌櫃餓它們一天的因素,只怕最終結果還要大於這個數字。

    果然此時走在荒地上,只見各處地面均被雞鴨們用嘴巴清理得乾乾淨淨,連踩死的若蟲屍體都吞食了進去,儘管他最後在荒地邊緣的部分地區,仍發現為數不少死裡逃生的蝗蟲,但對大局來說它們已經不足為患了,因為在它們充滿罪惡的一生中,今晚絕對是值得回憶的最後一夜了。

    嗯,看來明天不必再全部出動這四萬多隻雞鴨了!胡戈在心中思量著,本來他還以為至少需要兩天以上時間來回打掃的,不料一下午就有這樣的戰果,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看來今天晚上回去,就要規劃一下明天向周圍村落轉移雞鴨的事情了。

    「哎,你是怎麼知道雞和鴨會吃蝗蟲的啊?」見胡戈並沒有隨大家回去,只是一個人站在荒地裡發呆,劉詩薇走到他面前問道。

    「只要多用心去觀察,多用心去感悟,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解決辦法,生活就是這樣奇妙!」胡戈目視遠方,做深邃狀。

    恰好這時有一縷落日的餘暉照耀在他的背上,整個人從正面看上去,端的是寶相莊嚴。

    「這……謝謝您了,我想我還是回去吃飯比較好!」看來劉詩薇一點都不欣賞胡戈的這副說教的扮相。

    「其實……其實這都是我師父教給我的……」胡戈紅著臉說,背後的佛光瞬間黯淡。

    劉詩薇故作鄙夷的看了看胡戈,嘖嘖數聲,臉上擺著一副「那你還裝波一」的表情,扭頭走掉。最後荒地上只剩下胡戈一人,在那裡看著劉詩薇的背影欲言又止的糾結著。

    當悶悶不樂的胡戈來到軍爺府上時,正好一位年長管家模樣的老者在門口與人說話,見胡戈來了,連忙迎住,說:「公子,你看看,我們在車上發現了好多這個!」

    原來這老者正是冉府的管家,軍爺下午走前交待過,有什麼事情可以直接跟老管家商量。

    通過這幾天的接觸,胡戈發現軍爺府上的人員構成相當簡單,清一色的全部是男性,除了一位老管家外,就是二百餘軍爺從前的部下,他們的田地都分在永興村,但大家並沒有單獨蓋房而居,而是像以前在軍營時一樣過著集體生活,大傢伙全都住在軍爺府上。

    幸好這是發生在唐初禁軍大規模退役的時代背景下,再加上大家所分田地都在一個村落中,居住在一起也說得過去,不然,這麼多精壯漢子聚在一起,整日裡打熬身體,也不婚娶,很容易引人猜忌。

    「公子請看,就是這個!」老管家把手上的物事遞給胡戈。

    胡戈一瞧樂了,竟然是雞蛋,連忙問道:「車上還有多少,都取出來沒?」

    「正在取,約莫估計有千餘枚,鴨籠裡也有上百枚!」老管家答道。

    「嗯,這樣把,分一半雞蛋出來,和鴨蛋一起給村裡人送去,今天多虧他們相助,不然我們也不會這麼順利!」大家放著田里的活計不做,跑到這荒地裡來幹了一下午,不表示一下胡戈心裡過意不去。

    老管家這邊剛要應允,正好這時草兒小兄妹過來問胡戈準備什麼時候回去吃飯,家裡好準備。

    胡戈想了想,說:「先別忙吃飯,把你們的小夥伴們都喊來,一起給每家每戶送雞蛋去!」

    「大哥,哪來的雞蛋啊?」草兒疑惑的問道。

    老管家笑著拍了拍草兒的頭,把手上的雞蛋交給了她,再指了指停靠著大量馬車的位置。

    聰明的小兄妹倆頓時明白了,用力的朝兩個大人點了點頭。

    「喔!分雞蛋咯!」在草兒開心的笑聲中,倆人撒腿跑開了。

    看著小兄妹雀躍的身影,胡戈在心中歎了一口氣。這一枚枚小小的雞蛋雖然微不足道,可也不是能在尋常農人餐桌上常見的菜品。當貴族老爺們看著集市裡堆積的雞鴨蛋時,又哪會想到,這一隻一隻全都是從農人的嘴裡省下的。

    真可謂: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襟,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當這首五言詩從胡戈嘴中念出時,本來已經移步的老管家詫異的回過頭來,望著這個正在吟詩的年輕人,不知道此時心裡正在想些什麼。

    也許在這個詩歌的國度,會作詩的人總是會被人高看一眼。

    不過老管家卻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驚訝,畢竟從前在右金吾衛大將軍府上,什麼樣上門拜會的遷客騷人沒有見過,只是他們嘴裡什麼侯啊王的,什麼豐功啊偉業的,聽得多了,確實也有些膩了。

    反不如眼前這個年輕人嘴中吟出的那輕言細語的二十個字,這其中並沒有夾雜著什麼豪言壯語,也沒有尖銳的評論,只是這幾句簡簡單單的陳述,卻讓人不由得隨著詩中人物的視角,在心中生出一種莫名的憂傷來。

    自信閱人無數的老管家此時彷徨了,因為,眼前這個年輕人給了他一種看不透的感覺。

    但胡戈並沒有察覺到身後發生的這一幕,他此時目光正投向充滿喜悅的草兒和狗子身上,正是這歡快的身影讓胡戈心身感觸,於是這首宋人張俞所寫的《蠶婦》一詩在不經意間脫口而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