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十七節 小鬼子的性格 文 / 一致對外

    ~日期:~10月19日~

    一月初的時候,抗聯方面展開冬季作戰時,敵人採取了拉走青壯年的措施,並把不少位於山溝裡的村子全都撤了出去。沖河上游地區也成了敵人的這種措施的受害地區。這裡的好幾個屯村也都被敵人所燒燬,老百姓則都趕到了沖河村一帶。

    黑魚汀就處於沖河岸上,也在一月份被燒成了廢墟。

    四月十五日晚七點,位於葦河縣南部的黑魚汀,湖西臨指指揮部。

    白天,部隊都得藏在大山裡、樹林裡睡覺,天黑了之後,他們就能下到山谷裡活動。

    「部隊都準備好了嗎?」

    丁水龍介紹道:「全都準備就緒。再過半個小時,汪師長會先帶著一三四團、一三五團、一四ま團、一四二團等四個團先出發,攻向五里樹。」

    「嗯,好。」葉磊說道,「只是現在的白天已經變長了。要想躲過小鬼子的飛機,那他們只有十個小時的作戰時間,到明天凌晨五點半,他們最好打完戰鬥,並撤出來。」

    「問題應該不大。各團均能在十一點半之前到達攻擊位置。十二點保證能開始進攻。」

    「那他們只有五個半小時的作戰時間。你覺得這時間夠用嗎?」

    「主要得看特戰隊的作戰情況。只要他們能快速攻下衝河村,消滅掉那裡的第五十二聯隊的聯隊部和通訊中隊及步兵炮大隊,並控制住那裡的偽軍的話,五里樹、南城子、湖心屯三個地方的三個大隊就不成問題。我們完全可以一一解決。至於時間,我看四個小時足夠了。我們還有一個半小時可以撤離。」

    「嗯,這次戰役的規模比原來想的大多了。咱原來定下的輕傷不下火線的口號得改一改。」

    「這個我已經傳達了。我們還是按老辦法作戰。」

    「南邊的情況呢?」

    「狼師長會準時出發,他帶著兩個團負責牽制孫家良子的敵人。」丁水龍說道,「吳師長的獨立師和許師長的一ま四師也已經準備好了。他們會按時展開攻擊。」

    「好。只要他們在那邊的戰鬥在十點鐘準時開打,以他們兩師的實力,打下一一一聯隊肯定沒有任何問題。等小鬼子的注意力都轉到那邊之後,咱就吃掉五十二聯隊。哼哼,想設套,讓我們鑽?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先手肯定是佔便宜的。鬼子這樣慢吞吞地行動,不被打才怪。」

    「誰說不是呢!老想玩點陰謀詭計,老想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好處。天下哪有那麼好的事情。做人啊,還得堂堂正正才對。這陰謀永遠比不過陽謀。」丁水龍說道,「如果咱國內不是太亂,如果小鬼子不搞什麼突然襲擊,咱東北能陷落嗎?華北也是,華中華南也是。玩火者必**,這小鬼子遲早要被他們的小聰明給害死的。就我們跟他打的時候,小鬼子都不知道使出了多少陰謀詭計了。若他們也正正當當打過來,那我們能找到這樣的機會嗎?從統計上來看,我們在抵擋敵人進攻的過程中損失的兵力是最多的,而敵人的陰謀詭計所造成的傷亡,相對來說還是要少。還有,敵人的最大損失一般都出現在他們耍詭計的時候,其他時候的損失相對要少一些。整體來看,小鬼子為了佔便宜所用的陰謀詭計不僅沒有給我們造成大量傷亡,也沒有減少他們自己的損失,反而是讓我們識破,並把握機會吃掉了很多。」

    「狗改不了吃屎。小鬼子也一樣,他們不可能改變自己的本性。作為島國人,他們所處的環境就決定了其性格。若自己困在茫茫大海之中的小島上,你會怎麼想?你肯定覺得自己受到了限制,老想到外邊看看。可是呢,島就那麼容易脫離嗎?不行的情況下,會怎麼樣?呵呵,那種鬱悶會不斷地積累,欲求也在不斷地增加。到最後,越積越多,他們只能變得很極端。你不感覺小鬼子就是這樣嗎?」

    「嗯,還真是這麼回事。」

    「還有一種叫半島性格。比如像朝鮮。他們所處的環境是三面環海。簡單說來,他們始終處在破釜沉舟的狀態下。一有風吹草動,他們就緊張得不行。不緊張能行嗎?不緊張,不早點做準備,他們就要面臨被趕下海餵魚的局面。所以啊,這朝鮮人都比較急性子。」葉磊說道,「這跟某一個人沒有關係。這是整個族群的性格。在這種群體性格之下,一般人的性格也會慢慢靠向族群性格。最後嘛,小鬼子就行成了極端的性格,而朝鮮人則形成了急性子。極端呢,不做就很老實,一開始做就死腦筋。不管不顧往前衝。也許武士道精神也是來源於此。急性子呢,幹什麼都匆匆忙忙,沒什麼準備。到頭來,他們忙活了半天,卻發現什麼都沒撈到手裡。」

    「那咱中國人呢?」

    「中國太大,不好說具體性格。但咱中國人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反應有些慢。也許是地大的原因,也許是人多的原因。反正啊,老感覺做事情慢上半拍。慣性,慣性知道嗎?哦,知道?那就好說明了。咱中國就是坨太大,想啟動很慢,想停下來也很慢。比如說吧。胡人、女真人、蒙古人、滿族人,曾多次佔領過中原,但他們為啥沒有長久發展下去?一方面,不是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說法嗎?具體為什麼咱先不說,只是這分合肯定是要反覆進行的。問題是,中國坨太大了,文化也一樣,這一分一合的時間裡,外來民族根本無法完全改變咱的文化。結果呢,咱漢族還在,中國還在。你看看別的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知道有多少個小民族不斷被消滅或是被同化!再說說從一百年前開始的百年苦難史,咱中國要站起來了,但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不可能一撮而就的。從漢朝開始說吧,西漢、東漢加起來也有四百年吧。之後就是亂三國,早點算起,那也有近百年。之後是一百多年的晉朝,然後又是近兩百年的亂世,隋朝統一後是唐朝的近三百年。之後又是五代亂世,宋朝再統一。至於金朝、元朝嘛,有些特殊,另說。但也算是個亂世。之後就是明朝再次統一。你看看,咱中國先後受到多少傷害,但還不是堅持了下來?問題在哪?就是因為他大啊。之所以大,之所以反應慢,他才會經常受到那些擁有半島性格的民族之侵略。但等他覺醒了,或者說所謂的分合規則的影響下,就能重新強大起來。現在的情況也是如此。」

    「按總指揮這麼說,那蒙古人、滿洲人也算是半島性格?」

    「嗯,怎麼說呢。在某些特殊的狀況下,他們的性格就很像半島性格。剛才說朝鮮人處在半島上,所以才有半島性格。但說得準確一些的話,他們是處於一個比較惡劣的人文和自然環境下。時時都處於惡境之中,你說他們能不急嗎?而曾入侵過咱中國的北方少數民族也是處在這種惡境之下。其中自然因素的影響最大。」葉磊說道,「雖然廣闊的草原給予了他們豁達的性格、好客的性格,但,當自然環境急速變化的時候,也就是天氣突然長時間變冷的時候,他們就相當於長期處在險境中,也會形成一定的半島性格,也就是急性子。為了解決生存問題,他們只能選擇打仗。不打是餓死、凍死,打了或許還能有生存的機會,你說他們能不打嗎?你說他們的戰鬥力能低嗎?」

    「總指揮,你是從哪裡看到這些的?」

    「瞎想的。」

    「瞎想還能說得這麼頭頭世道?」

    「你說在理不?」

    「好像是。」

    「呵呵,有些牽強附會了嗎?沒關係。」

    「是有那麼點道理。」

    「我畢竟不是什麼歷史學家、社會學家,說不出太深奧的道理。」葉磊說道,「倒是有一點,有些人已經開始研究這些了。研究得還非常深。」

    「誰?」

    「那些算卦的啊!還有那些看宅基地的人。我就舉一個例子。一家是住在山頂上,另一家是住在山腳下。你說在這兩家裡長大的孩子,其性格會一樣嗎?」

    「咦,你這麼說,還真是那樣啊!」

    「何止啊,家門前有沒有路,是否靠陽面,是否有遮擋視線的樹木,又有多少,這些都會隱隱地影響著這家人的性格。說深了,在左在右也會形成不一樣的性格和習慣。」葉磊說道,「呵呵,我這是說著說著說遠了啊!話說回來,小日本的島國環境造成了小鬼子的那種充滿懷疑、好奇而又自卑、自虐的性格,也造成了他們善於壓制自身感情而又極為容易走極端的性格。這個是變不了的,是整個日本民族的性格。也許有一部分人是例外,但在制定作戰策略時,那可是要結合很多人的意見,最終肯定是要反應日本人的性格特點。所以啊,小鬼子的這種作戰策略是不可能改變的。只要我們能把握住一個度,那小鬼子肯定還會願意使用陰謀詭計,而不是堂堂正正地作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