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五卷 興王之地 第四十五節 枝大於本 文 / 一致對外

    ~日期:~10月19日~

    想起昨晚自己答應方振聲送給他三千兵員的事情,葉磊到現在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那些兵員本來是葉磊留著建立一個守備團的。昨晚都說要留給方振聲之後,他現在都沒法開口要回來。總不能說自己因為是喝醉才失言的吧!

    「鏡泊湖臨指恢復後,臨指還會有四個師三個守備團。另外還有一個要新組建的守備團。兵力方面的變化並不是很大,只是在裝備方面會有一些提高。」伊俊山說道,「總指揮,敵人肯定會增派兵力,而我們的兵力就顯得有些不足。」

    「不足?嗯,這次的進攻,鏡泊湖方面確實沒能增加兵力。但牡丹嶺軍分區方面的兵力增強,對鏡泊湖臨指方面也是有很大幫助。以後我們完全不用擔心鐵路沿線方面的防禦了,所有四個師全部打運動戰。我想,這跟我們自己增加兵力沒什麼區別。」葉磊說道,「不是還有那些傷員嗎?等他們恢復過來後,與三個守備團合編,就能擴編出四到五個守備團來。我想,這些兵力就足夠了。」

    「真要把敵人拉進來打?可是,總指揮啊,你要想想,再過一個月就要就要春耕了。到時生產兵團會過來。而那時也是敵人發動進攻的時候。如果不能阻止敵人進入根據地,那生產兵團還怎麼進行春耕啊?!還有,現在的根據地裡最大面積的耕地就是敦化、石湖地區。如果這邊的春耕不能正常進行,那到了今年秋,我們就不得不再搞一次搶糧行動了。」

    「這事我清楚。咱們以前不也是談過嗎?總指揮部也不是同意這種戰術嗎?」

    「總指揮,咱們組織這次東線作戰,不就是為了擴大兵力嗎?不就是為了應對敵人的進攻嗎?雖然這次我們獲得了不少繳獲,但原鏡泊湖臨指方面的作戰目的卻並達到。」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若按原來的,一ま四師和一一一師用兩天時間分別佔領鐵路線,而南線的三個師也用兩天時間消滅第師團的話,我們的收穫就會很多。*.**/*誰會想到那個橫,橫什麼來著?對,就是那個橫田豐一郎。如果那個膽小的小鬼子沒有逃跑,那我們就能完全佔下延吉、和龍、汪清等三縣。到時這兵員會成問題嗎?哎,咱也不找原因了。事情已經這樣了,那咱們只能往前看。是不是啊,政委?」葉磊說道,「還是拉進來打吧。要不然,以咱四個師的兵力是擋不住敵人的。我們看看能不能用運動戰率先吃掉一部分敵人,為春耕爭取時間。」

    仗是打勝了,但就像倆人說的一樣,這持續七天的作戰,並沒能為鏡泊湖臨指方面增加太多兵力。在送回兩個守備團之後,他們現在只剩下了三個守備團。等上兩三個月後,等到傷員大都歸隊後,兵力才會多上一個或是兩個守備團。

    這比本來想擴編一個師的目的可是差了老多。至少少了一萬人。

    原來想通過這次的作戰擴編兵力後,等到下次敵人進攻之時,他就有一定能力阻止住敵人的進攻。

    雖說那些兵力拉過來,在一個月內也不見得能上戰場,但有了這部分兵員,他就可以把現有的三個守備團和短時間內能夠傷癒歸隊的輕傷員,就能臨時組建一個守備師。到時把這個師留在石湖地區後,**師守西線,一一一師也繼續守東線,一一三師守北線,一ま四則可以抽出來隨時調到一個方向用兩個師對付敵人的一兩個聯隊。只要硬拚一下,用兩萬五千兵力吃掉不到八千的小鬼子還是很有可能。至少打退是沒有任何問題。不管是殲滅了還是打退了,敵人的進攻就不得不停止。

    但無法組建新師之後,葉磊只能把現有的三個守備團撤到敦化附近,作為補充兵使用。要不然所有部隊全部派上去之後,一旦發生了大規模作戰,他就無法調來補充兵力給有損失的各師。到時,各師是越打人越少,越打越弱。打不上多長時間,各師就會失去力。

    那還怎麼打阻擊,只能打運動戰了。

    「政委,現在吉東南前指也取消了,鏡泊湖臨指的話,應該算已經恢復了,等我們回去就能工作。至於怎麼打,還是先去總部談談吧。說不准總部方面會有所考慮。還有那個建立新軍分區的問題,也是要考好考慮才行。」

    「那,總指揮對這個新軍分區怎麼想?」

    「我看啊,這事還真有必要。蕭兒哈達山那邊的情況確實有些尷尬。最好能建一個小的軍分區,專門負責敦化到蛟河的鐵路線防禦和蛟河、吉林方面的敵人。那樣**師也能全部撤出來打游擊。要不然**師的範圍就會受到很大限制。」

    「但總部方面的兵力不是很多啊,只有一ま二師和一ま三師。」

    「我看就讓索延的一ま一師直接負責就行。龍崗那邊只留下兩個師就足夠了。反正後邊還有撫松軍分區的一一ま師可以增援過來。再加上總部有兩個師,足以。」

    「那摩天嶺臨指由兩個師,龍崗臨指有兩個師,牡丹嶺軍分區就有三個師,鏡泊湖臨指有四個師,新建的軍分區一個師,總部兩個師啊。」

    「倒是可以這樣調整。一ま一師調回到青嶺崗作為預備隊,一ま八師西進到蕭兒哈達山一帶,牡丹嶺軍分區只留下一ま九師和一一四師。這樣安排之後,總部的四個直屬師中三個就完全抽調了出來了。完全可以靈活調用。」

    「那我們這邊呢?是不是要把**師送回去?」

    「這樣不好吧。其實我們這邊和摩天嶺方面是最需要兵力的。你想想,龍崗臨指和、牡丹嶺臨指方面只需要負責單方向作戰。而我們和朝鮮方面就不同,都只有一個穩定的方向。其他三面都是作戰區域。我想啊……,咦對了,要新組建的一一四師不是有很多朝鮮族嗎?你說把他們大都調到摩天嶺臨指方面怎麼樣?那樣曹總指揮那邊也有了三個師,防守起來就更方便了。」

    「那牡丹嶺方面怎麼辦?」

    「嗯,我想想……。對,就這樣。一一四調給曹亞范的鏡泊湖臨指,一ま八、一ま九師繼續留給牡丹嶺臨指,然後一一一師單獨負責新的軍分區,我們把額穆索守備團交給他。龍崗方面的樺甸守備團也交給他。那所言就有一萬七千多兵力。而我們這邊呢,只要沒了後顧之憂,那完全可以把**師調到敦化附近,作為總預備隊,負責向牡丹嶺軍分區和新的軍分區及鏡泊湖軍分區支援。而鏡泊湖軍分區方面呢,只留下……,哦,不對一ま一師還是撤到青嶺崗,一ま四師去新的軍分區,一一一師在哈爾巴嶺,一一三師在威虎嶺。**師調回敦化。」

    「不會吧,總指揮。你還真不想守鐵路線以北地區了。要完全放開?」

    「不像是空城計嗎?」

    「的確很空。」

    「這也有好處。要打運動戰,那得有足夠的活動空間才行。但現在我們部署在鐵路線以北的兵力太多了。有點擠。你不覺的嗎?」

    「有點。」

    「所以啊,敵人一旦發起大規模進攻,隨便攻一個地方都能碰著我軍。為了避免碰上鬼子,我軍就得專門往偏僻的地方跑。但這麼多兵力塞了進去,不想被小鬼子的飛機還真難。還不如撤出部隊,給自己留出活動空間。」

    「總指揮,有一個問題我一直想說。現在你提到了這些,我看正是時候。」

    「什麼事?」

    「在組建一一二師和一一三師之前,我抗聯總共有個師。其中兩個在摩天嶺臨指,三個在龍崗臨指,三個在鏡泊湖臨指,兩個在牡丹嶺軍分區,還有一個在撫松軍分區,總部則只有一個可以調動的步兵師。實際上,按編制來看,總部應該有四個機動師才對。其中一個到了摩天嶺臨指,一個去了龍崗臨指,一個在我們這邊。總指揮不感覺這有點枝大於本嗎?我看這種情況很不理想。」伊俊山說道,「若按總指揮剛才提到的方式,那總部就能實際下轄**師、一ま一師、一ま二師、一ま三師等四個機動師。我想,總部直轄四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師之後,總部就能調動更多的力量投入到需要的戰場上。這比四面作戰要好上很多。特別是在馬上就要進行的反討伐作戰。」

    「你的意思是,讓其他臨指和軍分區主要負責防守和牽制,由總部方面確定主要作戰方向?」

    「是。正常來說不就應該如此嗎?」

    道理雖然如此,但葉磊想到自己的兵權又會變小,這心裡就有些不爽。去年十月份,我還指揮八個師。後來整編之後,只指揮三個師。現在才剛剛編出一個一一三師不久,兵力也是好不容易有所增加。

    難道又要把**師交回去不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