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四卷 浪翻龍灣 第二十二節 龍灣 文 / 一致對外

    蒙江上游的山區有好幾個小湖,當地人把他們都叫成龍灣。為了分別,他們對三個較大的湖起了東灣、西灣、小灣等名字。其中東灣在蒙江西偏南四十多里的地方,北距甕圈有二十里。西灣和小灣在輝南境內,小灣在甫板西南十多里的龍灣堡屯邊上,西灣則在小灣西南十幾里處。

    三月二日深夜,又經過半個晚上的強行軍,龍灣支隊終於趕到了第一個目的地,一個叫兩牌子的地方。這裡原來只是一個小村子,後來鬼子把周邊的人都集中到這裡後,變成了一個軍事部落。在去年十月份開始的大討伐中,這次部落被鬼子放棄了,他們把這裡的人都給遷到了空楊樹、板子房,而部落則被他們一把大火給燒了個乾乾淨淨。

    等葉磊趕到時,根本就看不出被積雪掩蓋的這裡曾是住過兩千多人的村莊。

    兩牌子周邊的數目已經被鬼子砍伐得一棵不剩,只有不規則的圍子立在那裡,告訴人們這裡曾經也是一個村落。

    既然連個破敗的房子都找不到,龍灣支隊不可能進入兩牌子駐紮,何況他們還要躲避鬼子飛機的偵查。

    丁水龍看完地形後,建議把駐地建在東灣南岸的樹林子裡。葉磊問他為什麼,丁水龍就把自己的那套理論滔滔不絕的講了出來。葉磊聽得是頭昏腦脹,說道:「能不能說得簡單點。」

    「因為那邊有個密營。」

    「都有密營那還磨蹭什麼?再趕個三四里就到了,走,今晚我們要睡在密營裡。」葉磊喊道。

    葉磊只到過頭道溜河密營,他以為所有的密營應該都差不多。結果又走了一個多小時,到所謂的密營一看,葉磊感覺自己被騙了。

    這哪是什麼密營,連個房子都算不上。只有幾個用大木頭堆成人字形的「房子」。

    雖然沒到裡邊看,但葉磊很懷疑這個房子的作用。雨雪是遮不住的,那就更擋不住寒風。

    「這就是所謂的密營?」

    「怎麼,不好嗎?別看他醜陋,你先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就像丁水龍說的那樣,裡邊的空間雖然不是很大,但還是很乾燥,沒有一點雪水落進來。

    「這樣的房子有多少個?」

    「只有兩個。」

    「那怎麼夠用。嗯,讓我想想,一個作為倉庫、一個作為武器庫。你們看怎麼樣?」

    「要不要留一個作為指揮部?」丁水龍建議道。

    「不用。現在那些糧食和武器更重要。戰士們都在外邊,咱們也不能享受特權不是?!」

    「就按葉隊長的意思辦吧。」張明生說道,「我知道幾個好位置。駐在那裡至少不會被風吹著。」

    「你們熟悉這邊的情況,就看著辦吧。等安頓完隊伍後,咱們再討論今後的事情。」

    昨天凌晨,板子房戰鬥結束之後,葉磊用半個小時就整理完了加強連。然後把其他事留給劉松江,自己則帶著加強連開進了龍灣地區。

    板子房的戰鬥進行地不是很順利,雖然也只用了一個半小時就打完,但參加戰鬥的幾個連隊都受到了巨大的傷亡。結果在重編加強連時,有三分之一還多的人傷亡,導致最後編製完成時,應該有六百多人的龍灣支隊,只剩下了四百九十多人。但當時也沒有多餘的時間,也只能如此了。

    一個多小時後。

    「各位,一日的戰鬥我們的損失很大,現在我們只有不到五百人的兵力了。你們看我們有沒有必要再調整?」

    「現在每個班排都不完整,只有七成人員。有兩個排沒有任命排長,十幾個班沒有班長。現在只有副職代管,甚至有些班排連副職都沒有。」黃海峰說道。

    「幾位都是從一路軍調過來的,可能對我們鐵血營不是很熟悉。我有幾點介紹一下。一是我們的編制單位都很小,不像抗聯那樣,只有幾百人就稱為師、旅團。當然這也有遺留問題,但這樣的安排我覺得對不對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面編製混亂,亂得有時候我們自己都搞不清楚。另一方面會過分引起敵人的注意,對我們的持續作戰造成很大麻煩。鐵血營的一個班一般都有十幾人組成,有三到四個戰鬥小組。一個排一般有四個以上的各種班,包括步兵班、擲彈筒班、機槍班。根據具體情況有的排甚至會有六個班。所以一個排少則六十幾人,多則會有近九十人。」

    「要不我們先保留這樣的編制,等以後隊伍擴大了再行補充?」丁水龍建議道。

    張明生說道:「這樣對班排長的要求就很高,咱們有這麼多優秀的戰士嗎?雖然我也同意調整隊伍,讓每個班排達到滿編狀態,只有這樣才更有戰鬥力,但我建議還是編製成三三制。」

    「我覺得張隊長說的對。我們的各級指揮員都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他們還很難指揮好三個以上的作戰單位。」

    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反對葉磊的編制方案。以前在青嶺崗,他葉磊就是那裡的土皇帝,大部分事情都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但這次四個人開會,竟有三人反對,這讓葉磊有些無所適從。

    「葉隊長,下轄的單位越多,補給、醫療等需求也越大。不得不在前線作戰單位中加入很多非作戰人員,這樣反而會降低他們的戰鬥力。」丁水龍又勸道。

    實際上也是這樣的情況。雖然每排都有很多人,但葉磊粗粗一算,其實這些人中還真有一部分人是非作戰人員,有些時候會降低他們的戰鬥力,拖慢行動速度。再說那些連排班長確實能力有限,還不能指揮太多的作戰單位。

    難道這還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但為了能做到一個班或一個排的能完全壓制住同等編制下的偽軍,並能在同等編制下的日軍面前有一定的反抗能力,他還不得不這麼配置。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問吧。

    「如果我們還是以三三制編製部隊,你們說我們的一個班或是排,能不能勝過偽軍?」

    「稍有優勢。但完勝是做不到的。」張明生說道。

    「那日軍呢?」

    「我們至少得投入一倍的兵力,才能在同等條件,也就是鬼子沒有大炮、飛機的情況下,與他們戰平。」

    「我是這麼考慮的。如果還是三三制,我們派出一個作戰單位後,就很難判斷這支部隊跟敵人的戰鬥結果。對上偽軍,因為他們的作戰能力差不多。一有意外,這個方向上就會被敵人突破。對上日軍則起不到任何效果。」葉磊說道,「這能不能指揮好三個或是四個甚至更多作戰單位的問題先不說,我考慮的是我們的一個作戰單位能達到什麼樣的能力,面對同等敵人打到什麼效果。我希望我們的一個排能完勝偽軍的一個排,但又能頂得住日本鬼子的一個小隊的攻擊。這樣我們對每個作戰單位的安排就有比較明確的目的性,不用總是希望出現奇跡,戰鬥起來也有勝利的把握。然後才是三三制四四制的問題。你們看是不是?!」

    看幾人暫時沒有說話的意思,葉磊繼續道:「這鬼子的編制情況對我們來說是客觀的,我們只能選擇怎麼去應對。這裡就需要我們主觀地能動地調整我們自己來達到目的。現在的情況,一般都是我們主動選擇作戰地點和作戰方式,這點上我們有一定的優勢,如果我們能在雙方兵力、火力等方面又能有一定的優勢,這勝利的把握是不是再大一些?」

    「葉隊長說得有道理。」張明生說道,「也是實際情況。這樣分配兵力對指揮人員是很有幫助的。」

    葉磊又給幾人講了編製戰鬥小組的重要性之後,說道:「鬼子都是以班為最小的作戰單位,下邊沒有作戰小組的概念。但在白刃戰都時候,他們是有三人一組的概念的。是不是?」

    「是這樣。每當白刃戰時,他們確實是三人為一組圍成一圈,我們就是多上兩三人,也很難打破他們的這種隊形。」黃海峰雖然瘦弱,但作為政委,他還是參加過不少白刃戰的。

    「我覺得這就是戰鬥小組概念的雛形。你們看鬼子一個班一般都有一個機槍小組和八個步槍手。他們都聽從班長的指揮,班長也是直接指揮每個士兵。這樣班內部就沒有固定的更小的單位,像三人一組的小團隊配合是沒有的。」

    對於戰鬥小組的概念葉磊也是從前世記憶裡挖出來的概念。既然後世有這樣的概念,那就說明這很是有用,那就得拿過來用。至於鬼子有沒有,他這是說說而已。

    可能是被葉磊的歪理給說服了,黃明山說道:「嗯,我看這個很有必要。這不僅能提高幾個人之間的配合,還能形成更小的單位,這對班排長的指揮是有幫助的。」

    打鐵要趁熱。看張明生有些鬆動,葉磊趕緊說道:「那,咱們就研究研究這班排的配置吧。」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