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二卷 為了活著 第二十五節 陸家的傳統 文 / 一致對外

    關於這個蔣大爺,高翔之前已經抽空向葉磊介紹了一些他所知道的事情。

    姜大爺是村裡年紀在村裡是最大的,今年六十有三。因為他有些文化,又在私塾教過書,所以村裡人都對他有恭敬的很。高翔沒聽說蔣大爺有過兒女,村裡人也沒有提過這些事情,只說他早年喪妻,三十多年來都是一個人過活。蔣大爺在村裡邊是有相當威信的,經常給村裡人帶些書信,也幫著他們教村裡的孩子們,因此當有了疑難問題和糾紛時,村民們都願意找到蔣大爺。

    幾月前,日軍帶著為滿洲軍來到了林岑子後,原是想讓陸光之父陸明擔任此村的甲長。但陸明一家都被日軍殺死後,就選了在村裡有較大威望的蔣大爺當林岑子的甲長。

    在滿洲國執行的保甲制度是以保甲牌三個等級。基本上是十戶為一牌,設牌長,十牌為一甲,設甲長副甲長各一人,十甲為一保,設保長和副保長各一人。各地因為人口數量和聚集地和管理方便,實際上的數量又說不同,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是幾十戶被編為一牌。

    像林岑子這樣的村子,就設有一甲八牌。因為是剛建立此制度不久,所以每一牌也就十戶左右。來的三人中,李叔是就是林岑子的副保長,而李叔的兒子李凌則是其中一牌的牌長。

    此次村民們選擇三人為代表,與葉磊談糧食分配的事情,也是理所當然的。隨讓他們是保長和副保長、牌長呢!

    現在的情況是,葉磊的兒童團偷襲成功林岑子後,顯然是不能長久地在此地待下去,而村民們又不可能跟著他們走,那留下來的人肯定是要替兒童團接受鬼子的怒火。此時三人就成為了所謂的死亡代表。

    默默考慮半晌後,葉磊感到這是個死結,至少現在是個死結,想不到任何的解決辦法。

    「李叔、李哥,我這邊好有點事情,你們先找些人幫著陸光和高翔整理一下,村裡和大院裡的鬼子和偽軍留下來的物資。等整理好了,我們再具體說一下。」

    倆人也顯然看出這個年小的抗聯領導,似乎沒想好下一步的計劃,就沒再打擾葉磊。

    等倆人出去之後,屋裡就留下了葉磊和蔣大爺。關於兒童團走後的事情,葉磊沒有太想好,還要考慮考慮。留下姜大爺是為了想進一步瞭解一下陸光、高翔和村裡的其他一些情況。

    蔣大爺已經在林岑子生活了幾十年,對村裡的情況十分熟悉。對葉磊的提問,蔣大爺都能娓娓道來。

    陸家從陸光的爺爺陸升開始已經在這裡生活了五十多年。陸升是山東人,年輕時獨自離開家鄉闖關東。老實本分的陸升因有些力氣,到了東北後就被攬頭的人組上,開始為地戶種地。勤勞的陸升經過幾年的種地也攢了不少錢,正準備自己買塊地種時,他所在的圍子被鬍子所攻破。這伙鬍子殺人放火強姦無惡不作,整個圍子被他們糟蹋地無法再生活下去。幸好陸升還有些小聰明,錢也藏好了,自己挨了一刀後裝死才躲過了劫難。鬍子走後,陸升沒敢繼續在原地方待下去,取出錢後連夜逃命。後來幾經周折,他來到了林岑子,買了一塊地。就此,陸升算是落下了腳,並娶妻生子在林岑子開始生活。

    陸家從開始的地戶,變成攬頭的,最後成為地主,不僅是因為有陸升、陸明一家兩代人的辛勤勞動,另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節省。說句實話,蔣大爺第一次見到陸升之時,他認為陸升就是一個難民。不只是第一次,之後一直到陸升病亡,蔣大爺都沒有看到陸升穿過一件像樣的衣裳。大家都不知道他身上穿的拿衣服剛做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破破爛爛地根本就看不出原樣來。

    不僅是穿著,陸升自己沒有休息一日。雖然已經把大部分地都分給了耕戶,但自己還是留下一家子能夠種下的十畝地,自己親手勞動耕種。在東北一年下來只能種一季,大半時間裡都不適合耕種。即使到了這時,陸升也不得空閒,上山采野菜、砍柴火、翻修圍牆,反正就是一刻不得休息。就算適合農耕的季節裡,只要一得空,他就會到村裡四處轉悠拾糞、撿爛果子。

    陸家人勤奮,另一方面也十分節儉,節儉到作為地主的陸家人的生活甚至趕不上地戶。

    蔣大爺講到這裡舉了兩個幾個例子,都是關於吃飯的事情。

    陸家人飯桌上從來都只有一個菜。就這一個才也吃不夠,因為食鹽放得很多,就是想大口吃上一口菜,也是因為太鹹吃不了多少。四五口的一家人,吃一盤菜都能吃上兩三天。當然,米飯也是吃不飽的,頂多也就是半飽。按陸升的話來講,吃飽了人會變懶。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個鹹雞蛋陸升能吃上三四個月才能露出蛋黃。

    因為陸升自己省吃儉用,對家人也要限制很多,所以家人只能找個陸升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摸摸才能吃上一頓餃子。當然是素餡的,肉餡的他們可不敢吃。留下肉味,等陸生回來非要執行家法不可。

    每次偷吃素餃子時,家人都害怕陸升突然回來,只能狼吞虎嚥吃下去,吃完雖然肚子飽了,但餃子是什麼味道,還真是說不出來。後來陸明想出了辦法,每次煮餃子時,他就在老爹回來的路上撒上一兩斤豆子和高粱。撒也不能撒在一個地方,都是隔一段路撒上一點,保證陸升一路回來能拖上一兩個時辰。等陸升回來時,家人早就吃完餃子了,留給陸升的就是一點點的菜味。

    餃子是吃素的,那有沒有肉吃?肉還是有的。想吃就得去河裡自己撈,想到集市裡或者村民手裡買,那是門都沒有。所以陸家人基本都記不起來雞肉、豬肉都是啥味,更別說是牛肉了。

    每次村民們因為喜事、喪事或是因為其他事情能殺些雞鴨豬羊什麼的,陸家人都會湊過去蹭點肉吃。說起肉的事情,陸家人都不好意思提起,當然是除了陸升。

    對此,村民們也覺得不可理喻。攢了那麼多錢、糧食,地也那麼多,雞鴨豬羊滿圈,為什麼自己不殺著吃,反而要到窮人家裡蹭肉吃。

    陸升這樣勤儉節約,作為他的兒子,陸明小時候雖也想出了扔豆子,撒高粱,偷吃餃子的點子,但等陸升病死,由他來掌管家務時,他做的可絲毫不差於他老子。

    講到這,蔣大爺還第一次講到關於陸光的事情。

    陸光與他老爹陸明小時候有些類似,為了能吃上肉還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有一次,突然想吃牛肉的陸光琢磨了半天,就自己從家裡偷了些錢出來,到集市裡買了兩斤牛肉。把牛肉丟在了老爹必定會經過的路上後,就回到家裡等老爹把牛肉撿回來。

    當晚,陸明果然提著兩斤牛肉回到家裡,並吩咐家人今晚改善生活,要吃牛肉。

    一家人難得一次在家裡做上肉菜,吃得十分開心。

    看著眉飛色舞,還不斷諄諄教育自己要目視六面耳聽八方的的老爹,總覺得心裡不是個滋味。

    過了一段時間,陸明聽兩個弟弟想吃牛肉後,又故技重施,買了肉扔在路上,然後回到家裡等老爹把肉拎回來。

    俗話說,一而再再而三那不是聰明人所為。這陸明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之陸升是更會計算。當晚,陸家人沒有吃上牛肉,反而被陸明訓斥了一晚。

    「還讓我撿?!上次撿回兩斤牛肉費了家裡多少糧食。說,是誰幹的?恩個?還想讓我上當不成?」陸明得意地詢問道。

    最後陸明看也已經很深了,一家人跪在地上戰戰兢兢,就站出來,承認是自己所為。

    家法不輕,陸明連著對兒子的屁股上劈了十來下才稍微消了怒氣。

    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這麼過去了,可事情並沒有結束。過了幾天後,陸明就讓兒子收拾包裹,托人送到旅順上學去了。

    蔣大爺想來,不知陸明這樣做是要懲罰自己的兒子,還是有什麼其他的想法。

    葉磊還是第一次聽到這麼生動的地主的故事。不僅是前世,還是在清松村時,他都認為地主都是萬惡的,是壓搾百姓血汗的吸血鬼。沒想到還真有這樣的起得比雞早,干的比驢多,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差的地主。看來這世界還真不能以偏概全,有善的也有惡的,有懶散的也有勤勞的。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吸血鬼,也有省吃儉用富起來的。

    想到這裡,葉磊對這個陸光的就更加好奇了。他是不是也像他的父親、爺爺那樣,以後會成為一個勤儉節約的過著守財奴似生活的人。這個就是陸家的傳統?家教?

    如果真是那樣,這個陸光就比錢亮錦更適合給自己管理後勤。錢亮錦只是會計算,不吃虧而已,若比勤儉,過日子還真比不上陸家人。錢亮錦更適合給自己賺錢去,陸光才是合格的管家人。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