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機槍響了

第1卷 第二章 當兵(下) 文 / 丁老大

    第二章當兵(下)()

    楊縣長是學生出身,懂得宣傳。這次上頭給縣上分派了八十三個兵的名額,各鄉都喊難,有一個叫陳德榮的保長工作不積極,鄉上告上來,他派了縣保安隊的兵把那保長抓了起來,就在縣裡的監獄關著,這個韓文德主動當兵,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材料,值得宣揚。第二天,他就把韓文德帶到縣城裡的涇野小學,讓韓文德給學生們講打日本的重要意義,讓學生動員家裡人當兵。第三天又借縣城隍廟戲台演戲前的機會,讓韓文德在戲台上講。並把那個陳德榮拉到戲台上陪樁。那天出的戲報是轅門斬子,又是請有名的八一文藝工作團演戲。八一文藝工作團當時是四團合一,一個是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主任汪鋒的七月劇團,一個是地委書記習仲勳的關中劇團,還有彭德懷的八一劇團和關中警備司令部陳國棟的關警劇團。毛澤東當時接受李鼎銘先生提出精兵簡政建議,下令把四團合一,西北地區當時的名角大多集中在八一文藝工作團,戲演得好,所以,那天看戲的人人山人海。

    陳德榮被繩子綁著跪在戲台前,楊縣長在檯子上講話,那時候講話沒有麥克風,全靠聲音大。王縣長把聲音拖長,慢條斯理,每一個吐字都很清晰,他表揚了主動參軍的韓文德,批評了對抗戰不盡心盡力的陳德榮,韓文德在會上的發言慷慨激昂,那奶聲奶氣的童聲把看戲的人都感動了。接兵的陳營長講的話很實在,也很有意思。他說,父老鄉親們,兄弟沒有文化,是個大老粗。楊縣長和這位韓老弟講的打日本的道理兄弟就不講了,兄弟講的是當兵的好處,兄弟當了五年兵就升了營長,像這個韓兄弟有文化,五年至少能升個團長。當了團長白花花的大洋就往口袋裡流。你們在家裡窮,吃的苞谷麵饃就鹹菜,到隊伍上都是白生生萱騰騰的麥面槓子饃,在屋裡你們一年年見不了葷腥,隊伍上大鍋豬肉燉粉條盡飽吃,每月拿筐子抬銀元給發餉,這當兵就是陞官發財的好機會,誰不當誰後悔。

    楊縣長覺得陳營長的話雖然粗俗不堪,但是很實用,比他剛才的大道理和韓文德的學生腔起的作用大。韓文德卻覺得這個陳營長真正是個粗人,講的不是陞官發財就是吃喝,但是陳營長說的升團長卻很對他的心思,到時候他真正升了團長,身後有兩個背槍的護兵,就像那天在街上見的康景濂一樣威風凜凜,看那個朱保長還敢不敢在他面前耀武揚威。

    韓文德聽得入神,正在想升團長的時候,就覺得有人拽他的衣服後擺,回頭一看,就看見白曉燕在看著他笑,笑得很好看,臉上的兩個小酒窩兒深深的,一年多不見,人也長高了,有點像個大姑娘的樣子。韓文德就溜出人群,和白曉燕走到城牆根下。白曉燕埋怨他說,你當兵走也不說一聲,把我忘了。韓文德撓撓頭說,咋能忘,我記著哩!白曉燕說,我看你就沒記著,我如果不來,你還能記得我。韓文德說,走的急,晚上從三原回來,第二天一大早就上縣了,隊伍上管得嚴,就回不去給你說,你不要見怪。白曉燕白了他一眼說,我如果見你的怪就不來看你了,我給你做了一雙鞋,你看穿著合腳不合腳?說著拿出一個布包,紅著臉遞到韓文德手裡。

    韓文德綻開一看,是一雙黑洋布面的鞋,踢死驢的底子很厚,納底子的時候還用繩子挽了一底子的疙瘩,很精緻。韓文德剛想說什麼,白曉燕忽然說一聲,記著我。轉身就跑了,兩條大辮子在屁股後頭一甩一甩的。

    韓文德呆望了一會兒,又把鞋子看了看,然後一笑,用布把鞋包好,別在後腰裡,這時候會已經散了,

    楊縣長那天還把《西京民報》一個戴眼鏡的記者請來了,那個記者寫了一篇報道,題目叫《十四歲少年踴躍當兵上前線打鬼子》。登在報紙的頭版。

    走的時候是韓文德當兵後的第六天,歡送會還在城隍廟戲台進行,台下來了幾百名家屬和各鄉的代表,縣長在檯子上講完話,讓手下人展開一面一丈多長的紅旗,上面寫著愛國青年四個字,落款是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八月,楊季誠贈。王縣長喊韓文德,與其他八十二名壯丁站在一起的韓文德喊聲到,楊縣長說,你上台來,這面旗是贈給你的。

    韓文德上台後,王縣長親手把紅旗交到他手裡,說,照你的話,打跑日本鬼子勝利歸來。我還在這個戲台上歡迎你。

    韓文德捧著紅旗面對觀眾,忽然看見父親低著頭坐在一堵破牆的牆根下,回身報告楊縣長說,我爸來了,讓我給我爸說句話。

    楊縣長說,行,把紅旗也叫你爸看看。韓文德捧著紅旗跳下台,來到父親身邊,看見父親正在在低頭抹眼淚,想起即將的離別,心裡一酸,叫聲爸,聲音就有些哽咽。

    父親流著眼淚說不出話。

    韓文德說,爸,你回去吧,我弟兄五個只去了一個,我如果回不來還有管你的人。

    這時候旁邊來了兩個村裡的人,摻著韓文德的父親說,韓老兄不要傷心了,你看你這兒子多有志氣,縣長還給他送了一面大旗。

    韓文德眼看著兩個人把父親摻走,回到戲台上向楊縣長敬了個禮。

    楊縣長拍拍他的肩膀說,到隊伍上好好幹。

    韓文德說,打不倒日本鬼子誓不回家。

    檯子底下有人帶頭高呼,打倒日本侵略者,把鬼子趕出中國去,其他的人也跟著喊,雖然有些參差不齊,卻很有點悲壯。

    楊縣長宣佈出發,壯丁的家屬都圍上來。要和親人說話,陳營長不許,讓縣裡的保安隊和他的兵擋住人群,壯丁們排成一隊,韓文德在前面打著大旗,後面的壯丁們卻耷拉著頭,被保安隊的兵護送著,像送犯人一樣踏上抗日的征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