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兵鋒無形

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陸海空組合拳(三) 文 / 沈清平

    蘇聯援華志願航空隊最高指揮官耶格雷夫斯基上校,曾參與西班牙內戰,是一位戰功彪炳的王牌飛行員,大概跟沒有被擾動過的「歷史上」,援華志願隊的日加列夫、雷恰戈夫等人相類似履歷吧!

    特勤旅聯手抗聯製造「北滿事件」的時候,蘇方派出的航空指導隊隊長,就是耶格雷夫斯基上校。

    有感於航空一師、二師竟然使用地面明顯地標,在航空地圖上網格化區分一定區域,極大地方便了空地配合聯動,放下輕視之心與吳毅成為朋友。

    由於小鬼子屢受吳毅挑頭的襲擾,且頻頻吃癟,惱怒之極,導致將國民政府逼向牆角的時間,比「歷史上」提前了許多。

    蔣委座與「國府」向歐美各國求助的時間點也就提前不少,不變的是各自利益所致,肯施以援手的依舊僅有蘇聯一家,其餘歐美國家除了精神道義上表示同情之外,概無例外地跟「歷史上」一樣說愛莫能助。

    吳毅能夠施以影響的,也就是憑借搭上的管道,向斯大林同志做些建議,其中一項便是提議已有合作經驗的耶格雷夫斯基,擔任援華航空志願隊最高指揮官。

    蘇聯最高統帥部鑒於吳毅之前的表現,認為此項建議可行——吳毅曾與耶格雷夫斯基上校談及一旦日軍在滬寧杭開戰的部分構想,作為航空指導隊長,回國述職肯定不會隱瞞。

    這樣,耶格雷夫斯基便成為第一任援華航空志願隊最高指揮官,率戰鬥機伊-15、伊-16,轟炸機sb-2,共300餘架來助戰。

    先是進駐南京、杭州,後來依照國民政府要求,轉場南昌、蕪湖、武漢等地,先期對崇明島鬼子的襲擊、對滬寧杭守軍的空中掩護,就有他們的身影。

    吳毅確定赴援之後,秘密溝通聯絡耶格雷夫斯基。

    在上海市區、大戢洋幾番拔撩小鬼子,確信能夠釣來大批鬼子飛機,便密電通知耶格雷夫斯基,由他以援華志願航空隊最高指揮官身份,向國民政府提出作戰計劃。

    以蔣委座的疑心,不難清楚此「計劃」與「小赤匪」有關,但對於蘇方指揮官的敬意,還是首肯作戰計劃,並同意國民政府軍新霍-3、伊-15、伊-16新型戰機參加作戰。

    在他看來無需離開滬寧杭陸地範圍空域,又有400餘數量之優勢,來一場空中大會戰博一搏還是值得的。

    然而,耶格雷夫斯基上校卻沒有按照所謂的「滬寧杭空中會戰計劃」行事,而是按照吳毅的意思將400餘架飛機分作5撥。

    第一撥伊15、伊16各30架,分成30個雙機編隊,結群直撲上海空域。

    第二撥伊15、伊16各40架,取道蘇北。

    第三撥伊-15、伊-16、新霍-3各30架由南昌分三批起飛,各10個三機編隊,迎擊深入滬寧杭外圍防線的鬼子戰機。

    第四撥伊15、伊-16各60架,分作南昌、蕪湖兩處機場待命。

    第五撥sb-2輕型轟炸機60架,分別取道內陸轉場杭州、福州。

    而小鬼報復性出動大批戰機,且明目張膽、咄咄逼人地透過「國府要員」中的親日派向蔣委座施壓,不外乎是示威、迫降、誘擊。

    實際上有沒有800架之多,屬於他們的軍事機密,除了核准作戰計劃的鬼子高層,恐怕出勤的鬼子飛行員自己都沒個底,更別說是正在挨炸中的上海軍民仰頭一架架細數核實。

    仗著公共租界方便觀戰的,只知道黑壓壓都是鬼子飛機在盤旋轟炸「華界」,至於鬼子可勁招呼各處陣地,少有攻擊敵我交錯區域的情況並不清楚。

    不過這些看客更有眼福,看著鬼子飛機呼嘯張狂,發現一群數量少得多的飛機三三兩兩自西向東撲來,很快就跟鬼子機群攪在一起,來回追逐開火。

    不時有膏藥標識或是青天白日徽的戰機中彈著火,拖著濃濃的黑煙尖嘯墜毀,跳傘成功的飛行員,隨著降落傘打開四散墜落地面。

    吳毅和處於作戰狀態下的特勤旅、王亞樵部、第十八軍各部,卻沒有這份閒心,全都一面繼續清剿小股殘餘鬼子,一面密切注意墜下的跳傘飛行員情況,鬼子飛行員一律正法,己方飛行員則拚命救護。

    鑒於「歷史經驗」,己方飛行員前後背都有較為明顯的青天白日徽,以便哪怕不識字的軍民不要誤擊。

    事先消滅小鬼子主力,又已盡可能壓縮殘存鬼子活動空間,落入鬼子陣地的幾率應該不大,只不過不能說絕對不會而已。

    協商好了的事,任由己方各部去完成,吳毅反倒覺得壓力小了不少,佔據鄰近一批殘存鬼子躲藏處的樓頂,端著狙擊槍不時更換位置狩獵。

    沒有下令大饕餮、李木匠這批神炮手進行炮狙擊,將零零散散插著、鋪著大幅膏藥旗的地塊逐一轟轟,就是留著當擋箭牌,免得挨鬼子轟炸,開**殺解氣還是可以的。

    親自率領第一撥機群的耶格雷夫斯基上校,可就沒這份閒心了!

    六十架戰機迎戰,陷入鬼子機群圍毆,左衝右突來回闖闖,居然只剩二十來架,趕緊下令撤退,至於跳傘的部屬,他將希望寄托在地面朋友的身上,對於吳毅這樣的朋友很有信心。

    看似損失慘重,閒心沒有,信心倒是更足了。

    依照經驗,這場力量懸殊的空中搏鬥,蘇聯航空隊憑借伊-15、伊16優勢互補的編隊優勢,短促火力拚鬥,至少揍下自身損失兩倍以上敵機。

    剩餘戰機肩負誘敵任務,只顧爬升加速脫離戰鬥,看起來更像是無法力敵全面潰退。

    地面上觀戰的各方,我方扼腕歎息,敵方歡呼雀躍,所謂的中立方覺得民國政府確實不如「大日本帝國」輸得必然。

    空中的小鬼子當然不知道下邊各色人等怎麼看、怎麼想,他們只知道追擊時刻到了,戰鬥機紛紛撇下來往盤旋的轟炸機,攆著「逃竄」敵機就追,一批待命的轟炸機立即尾隨而去準備依計劃擴大轟炸範圍。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鬼子戰鬥機離群追擊,取道蘇北的第二撥戰機趁隙而入,開始屠宰失去護衛的鬼子轟炸機。

    仰天觀戰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商團之類機構人員,頓時叫苦不迭。

    前一輪空戰,炸彈什麼的是沒砸入租界,可失控墜毀的戰機,有好幾架就在一些洋大人宅邸爆炸,這火還沒滅、人還在救治中,接著又來了!

    其實,傷亡的我方平民更不少,只是這是在家中的戰爭,傷感、嗚呼都白搭!

    哪怕吳毅是穿越客,透過瞄準鏡看到一名我方飛行員跳傘後,卻遭鬼子轟炸機掃射血灑藍天,也只能是心裡一陣抽搐而無可奈何。

    按照與蘇方的約定,援華志願隊至少得有三分之一「假毛子」,也就是選去蘇聯、外蒙培訓的特勤旅飛行員。

    這個前胸帶有青天白日徽的東方面孔,不是特勤旅選送的,就是國民政府原有飛行員。

    蘇方援助帶有實戰鍛煉其飛行員的目的,吳毅的做法也一樣,並非咱們民族狗屁「文化人」騷叫的那樣勞什子目的純不純可說事。

    不過,第二撥抄後路、欺負鬼子轟炸機方式的機群,戰果對比顯而易見,趕在鬼子後續戰鬥機氣勢洶洶撲來之前,還剩大半伊-15、伊-16全身而退。

    反觀剛才還漫天飛的鬼子轟炸機,稀疏不少不說,還有十幾架帶著黑煙失控,扭著蛇形軌跡眼看是不成了。

    最重要的是,攆著第一撥戰機往西去的鬼子機,遲遲沒有一架露面,觀戰者中不乏具備航空知識,猜想得到是什麼個下場。

    耶格雷夫斯基率隊「脫逃」之前,就已經密語呼叫第三、第四撥。

    第三撥負責上海方向接應的10個三機編隊,立即高空俯衝襲擊、攔截追擊的鬼子機群,第一撥的剩餘飛機也轉身加入圍毆行列,纏鬥到第四撥蕪湖方向的編隊趕來。

    三合一欺負鬼子追擊戰鬥機過程中,耶格雷夫斯基上校的座駕卻被一架鬼子戰機從後邊打中座艙,要不是座椅後背鑲嵌鋼板什麼最高指揮官也隕落藍天了。

    不過,穿透鋼板的機槍彈,還是撕裂他的右肋,鮮血直冒不得不移交指揮權給波涅耶夫中校,脫離戰場飛往蕪湖。

    鬼子有心報復,後招勁道十足,攆著取道蘇北的第二撥戰機,百來架九六式氣焰囂張地試圖救助所剩無幾的先頭戰機,並將「支那空軍」消滅。

    接過指揮權的波涅耶夫中校不由得一陣緊張,率隊從蕪湖起飛的時候,就已經獲報杭州方向的第三撥兩個機群就已和優勢敵機交戰,南昌方向待命的機群早已過去接應。

    兩邊皆處於弱勢拚鬥,難道真要吃小鬼子的大虧?

    不然!是鬼子吃大虧了!

    趁小鬼子戰機全出動,取道杭州的40架sb-2輕型轟炸機,突然撲向舟山群島區域的鬼子海軍、陸軍,一陣彈雨傾瀉,再來回掃射一遭,才心滿意足地低空掠向天目山方向。

    猝不及防的小鬼子,受到的是當頭棒喝般的打擊,損失估算中,緊急召回在空戰機護衛情理之中。

    蔣委座擔憂全軍覆沒的情況沒有出現,致電慰問受傷的耶格雷夫斯基上校,多了幾分真誠的親切與激動!

    正在接受傷口縫合手術的耶格雷夫斯基,吃痛、含混地用俄語嘀咕:「能夠說服最高統帥部,吳、吳真不錯……」

    吳毅確實不錯,但耶格雷夫斯基錯了,說服蘇方最高統帥部不算太難,能夠克服蔣委座及「國府要員」無厘頭糾纏、掣肘那才實在是難!

    所以,耶格雷夫斯基同志以及援華志願航空隊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