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兵鋒無形

第二卷長城內外 第六十八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 文 / 沈清平

    人類的歷史,總是充滿必然與偶然,

    引發必然趨勢的事件,眼界有限的人們總覺得是那樣的偶然。

    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各路紅軍陸續勝利會師。

    迫切願望打通國際通道,取得國際援助也就順理成章的事。

    若沒有意外,紅四方面軍主力兩萬餘人組成西路軍,於1936年10月西渡黃河發起西征。

    試圖打通河西走廊,與西北處中蘇邊境聯通。

    忌憚紅軍藉此坐大的蔣委座,出於自身權勢與利益考慮,當然也不會無視。

    下令西北馬家軍圍堵絞殺,也是在所難免的事。

    特種兵並非通常人們眼中的史盲,既然穿越了知道此路不通,當然是努力扭轉。

    街頭大英雄菜刀逞威風的行事方式,是不足以改觀幾大急迫事件的。

    絞盡腦汁來個石破驚天,一舉消滅鬼子第八師團寺山大隊。

    成功帶給中央東征連接國際通道的希望,及時止住西征的準備腳步。

    同時也為建議黨中央,將平津、河北黨組織力量加以調整,取得足以引起重視的資格。

    由於黨中央採納了建議,及時將平津、河北大部分城市人員、進步人士,充實到太行山、呂梁山等山區地帶。

    避免了國民政府方面的瘋狂搜捕,有效地保存了抗戰亟需的中堅力量。

    以這一時期黨的成員幹部不畏艱辛作風,建成類似長城沿線抗日根據地只是時間問題!

    合理建議可以基於戰果獲得的相應資格提出,但據此就以為能令中央言聽計從,那是無腦嘴炮人士的無知無恥無能狂妄症!

    依托加強的黨組織力量,順勢團結綠林好漢楊二部。

    成立「抗日義勇軍冀東特別勤務旅」,橫掃熱南拿下古北口,算是在長城沿線站穩腳跟。

    由此已是真正做到打消西征的可能,使得中央決意預備以突襲方式北上靠近綏蒙邊界。

    也就是進佔黃河河套地區,控制包頭、五原等戰略要地,爭取蘇方允諾的援助。

    只是斯大林也好,蘇共也罷,都是從其國家安全、利益為出發點。

    「歷史上」,之所以不顧什麼國際『共產』主義精神,對國民黨方面的援助力度,遠勝於**方面。

    正是瞧不上這中國紅軍點兒實力,而看好貌似強大不知多少倍的國民黨方面!

    以為扶持國民政府,才能有效牽制日軍,確保蘇聯遠東地區安全。

    想要三言兩語說服一個人都難,更不用說是意圖改觀一個政黨、國家的方針方略。

    事有輕重緩急,通過霧靈山巔急造電台,匯報發起關外風暴計劃的同時,請求中央考慮秘密安排精幹力量進駐太行、呂梁山區。

    表面看來,中央紅軍與抗聯各部,準備形成關內外通道,以便取得有利局勢。

    暗地裡,利用秋冬時節蒙綏牧區與陝甘糧區貿易密集的機會,來個另類的「北征」。

    毛主席等老輩的高瞻遠矚,不難看出這樣的方式確實有效。

    冀東特別勤務旅聯手東北抗聯第一軍,製造出震驚中外的抗戰新形勢。

    既消除抗聯將士急迫西征聯繫情緒,鞏固抗聯穩步發展壯大,又有力地牽制蔣委座為首的國民政府「圍剿」重心。

    一舉多得的戰略戰術掩蓋下,身處漩渦的特勤旅是在危急邊沿遊走。

    但大批吃進的日貨,以小鬼子自覺自願大力支持、國民政府方面不敢阻攔的方式,通過馬幫、馱隊,源源不斷地輸往綏遠、外蒙,交付已黨組織聯絡上的『共產』國際、蘇聯方面。

    伸手討要難免看人臉色不好辦事,以貨易貨、以貨付勞資,則進展順暢異常!

    先是蘇方痛快地撥付武器、器材一批,由『共產』國際與此時外蒙軍方秘密運至綏蒙交界處。

    隨後由伊克昭盟(今毛烏素地區)馱隊、馬幫承運,並利用東北軍關係以軍需採購為名,出動護衛隊護送至陝北各地。

    相比蘇方大批量援助國民政府,這樣以貨易貨、悄悄運送的方式,更像是螞蟻搬家。

    就其質量而言,也是不可同日而言。

    3000支莫辛甘納(水連珠)老式步槍,每槍配彈2000發。

    還趕不上1924年蘇聯「沃洛夫斯基號」輪船運往廣東,支援孫中山先生8000支,每槍配彈500發的量,更不用說跟蘇方提供給國民政府方面足以裝備二十多個師相比。

    以腹黑的奸商秉性,也不是不懂獅子大開口多要些,而是歷史的又一個必然所致。

    因為「沃洛夫斯基號」當年運送的步槍,有那麼一部分就在紅軍手中,只是彈藥奇缺。

    有了這3000支步槍,加上紅軍手中原有的2000餘支,勻勻可以做到每槍千餘發配彈量。

    即便考慮到水連珠在我國各地民眾武裝擁較大有量,此後隊伍發展的彈藥也不足慮。

    貨值的主打部分,放在火炮、輕重機槍方面。

    中東路事件中,蘇方從張少帥的隊伍手中虜獲不少裝備。

    其中就有便於臂力攜行的37步兵平射炮60多門,有點過時的蘇羅通小炮40多門,捷克式輕機槍、馬克沁重機槍一批。

    富足得多的蘇方不稀罕,多半撥付給其扶持的外蒙軍隊,甚至還有富餘庫存。

    實質上已搞獨立的外蒙方面,樂得借此換裝他們眼饞的真正蘇式裝備。

    於是這些火炮、輕重機槍,甚至連帶一些額外的駁雜武器器材,都以處理價交付。

    武器器材的優劣,要看在誰的手上!

    叫花子似的紅軍各部看到這批器材裝備,無不歡欣鼓舞。

    覺得蘇聯方面的支援就是得力,從今往後再也無需忌憚國民黨的圍追堵截,可以放開手腳跟小鬼子干了!

    毛主席等人卻清楚,不論是蘇聯方面,還是『共產』國際,均不是中國的可信賴的依靠。

    紅軍這次戰略大轉移,二萬五千里艱苦卓絕的長征,到底是何所致,他們還能心中無數?

    儘管依舊對蘇方、『共產』國際,致意崇高敬意,並在紅軍內部廣泛宣傳國際『共產』主義精神。

    但是對於「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統一思想,比「歷史上」提前展開。

    應蘇聯方面要求,張國燾等一批在蘇聯學習深造過的高級幹部,組成一個新的『共產』國際中國代表團。

    在西安事變前幾天,秘密趕赴西安。

    張學良帶著隨從、衛隊親赴機場,送走蘇聯訪問團幾架飛機的同時,也將他們送走。

    若不是西安事變無可避免地爆發,黨中央擬以亮亮紅軍新的戰略佈局姿態,迫使蔣委座打消圍剿心思,同意聯合抗戰。

    畢竟偶然的介入,已經使得紅軍處境大為改觀。

    外圍來說,關外抗聯隊伍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壯大,已在中朝、中蘇接壤山區建起可靠根據地,長城沿線特勤旅的存在,也已將關內外聯接掌控在手。

    陝甘紅軍方面,通過秘密東擴呂梁、太行,暗中北接綏蒙邊界,取得了立於不敗之地的戰略轉圜空間優勢。

    歷史的必然,使得滿懷信心的偶然無力改觀。

    紅軍示威性襲取河套地區的計劃,已然是不可行了。

    只能順著必然趨勢,爭取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為爭取有力配合,黨中央同意熱河駐防軍發動準備充分的赤峰戰役。

    給充滿必然與偶然的歷史,再來一個突然!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