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兵鋒無形

第二卷長城內外 第二十八章 日偽發飆,調!調!調!(上) 文 / 沈清平

    稍有點生活常識的人,都清楚捅了馬蜂窩的後果是什麼。

    鬼子在完全軍事佔領的傀儡政權轄境內,一而再地被人狠狠轟上一通,能夠善罷甘休?

    通裕線裝甲巡道車中彩的那一聲巨響,驚動的不只是郭家屯附近的護路中隊、偽警所。

    只用了不到三分鐘,幾乎是沿線所有日偽都通過電話、無線電台聯絡。

    知道有一輛裝甲巡道車,在郭家屯路段被不明爆炸物「毀壞」。

    一隊隊日偽,一輛輛鐵道裝甲車,立即如同受到驚擾的馬蜂般。

    從東西兩頭、南北兩側各條通道,氣勢洶洶地向郭家屯夾擊過來。

    意圖配合郭家屯護路中隊、偽警所,徹底將膽敢破壞「皇道樂土」的抗匪,乾淨徹底地消滅。

    只是他們才上路,又是一聲巨響。(兩個高懸電桿上的藥包,瞬間同時炸響。)

    這沒能影響他們的快速衝擊,都覺得必是護路中隊、偽警所展開激烈反擊。

    生怕去晚了,抗匪早就被消滅乾淨,什麼功勞也撈不上。

    都說近水樓台先得月,駐守北喇嘛庵的另一個鬼子中隊,既有距離近的便利,又有汽車代步。

    趕在汽油大火燃起的瞬間,撈著遠眺特大篝火晚會的好時機。

    要不是藉著大火為背景,看到山坡上迅速撤離的李效舉等人身影,也許圍觀是免費的。

    因為帶隊的鬼子中隊長野村正雄,是一個自九一八事變就「介入」的老鬼子。

    跟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日聯軍,打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戰。

    遠遠地望見護路據點已經陷入火海,而本該跟「抗匪」英勇戰鬥的「皇軍勇士」,連個活動的身影也沒有見著。

    倒是一群趕著大車的抗匪,肆無忌憚地衝入火場邊緣,如入無人之境地搶奪。

    野村正雄立即下令停車,就地構築工事,準備抗擊大量抗日武裝攻擊。

    憑借豐富的經驗,他覺得抗匪敢於在鐵路線上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且短時間內一舉拿下據點。

    沒有幾千人搶,至少也有千兒八百,甚至有少量火炮。

    恰巧就在日偽紛紛依照命令,跳下汽車準備固守待援的時候。

    吳毅打出訊號彈,李效舉帶著工兵組,沿著山坡往西北方向快速撤離。

    野村正雄看著這一幕,臉上一陣抽搐,錯愕地放下望遠鏡。

    咬咬牙,喝令一個小隊徒步上山坡追擊,自己帶著另兩個小隊,登車快速衝擊。

    他完全推翻先前的判斷,認為「抗匪」人數不多,完全是採取偷襲,隨後搶奪一把就溜的老掉牙戰術。

    感覺受到愚弄的衝動下,最後一點清醒散失殆盡。

    幾輛汽車在他的斥罵聲中,不管不顧地全速向前衝刺。

    只待接近據點,便立即剎車,放下求戰心切的「武士們」,去將「抗匪」打得落花流水。

    李效舉帶著工兵組,在鐵路兩側埋下的z藥,主要用來對付敵步兵。

    野村正雄率領風馳電掣的車隊,只以損毀三台車、傷亡二十餘人的代價,便衝入機槍、步槍射擊距離內。

    立即棄車,散開步兵衝擊陣型,「神勇」地發動攻擊。

    而這個時候,腹黑正心急火燎地驅趕自己人撤離,而據點內相對較小的爆炸聲,又連綿不絕於耳。

    根本就沒得顧上注意,有這麼一夥鬼子二鬼子奮不顧身地撲來。

    就算注意到了,又怎樣?

    聽從後世某些網絡畜類的「教誨」,善心大發捨命將他們勸離死亡地帶?

    那也得內外有別,先把自己人安全弄地到危險區域之外再說!

    所以,鬼子碉堡底下成噸的存貨發威後,抬頭看稀奇,看到不少人形玩意兒半空飄悠。

    那大半屬於「野村正雄中隊」的鬼子二鬼子,少量是火化不足的、據點內的死屍。

    整個野村中隊百餘人,也就闖李效舉他們布下的z藥陣時,受傷就地躺著的幾個鬼子僥倖未死。

    後續趕來的日偽不明就裡,朝已成大坑的據點蜂擁撲去。

    付出幾十人傷亡的代價,找著這麼幾個活口,如獲至寶地準備詳細盤問。

    卻均是呆頭呆腦,失卻正常言語能力,提供不了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小鬼子不傻,沒有把寶完全押在這幾個傷兵身上。

    趕到「現場」的日偽,來自西端大窯溝一帶的,登時醒悟過來,心知中了調虎離山計!

    立即開動列車、裝甲車、汽車,火速回防大窯溝一帶,卻遇到接連不斷的爆炸。

    綁匪甲善使z藥、設陷阱的天賦,逮著如此好時機,還能不淋漓盡致揮灑?

    公路、鐵路,甚至是那些只能徒步通過的小道上,均敷設了各式各樣的爆炸物品。

    回援日偽即便是在車輛被炸毀,道路被阻塞情形下,汽車試圖徒步行進,依然頻頻遇到爆炸。

    不是行進的隊伍前頭踩響「抗匪」埋設的地雷,就是行列中段哪個士兵一不小心絆動一段枯枝、籐蔓,引發連串騰起到半空再發威的跳雷。

    要不就是看似安全的隊尾,冷不丁地碰上遭了「抗匪」人工控制的「雷暴」。

    飛蝗般的碎石子,在爆炸的電光火石間,恐怖地吃掉戰鬥隊列長長的一截。

    各路氣勢洶洶地想著增援的日偽,在多重打擊之下已是銳氣盡失。

    紛紛打開電台,頻頻呼喚「作戰指導」,無奈地哀呼、懇求各自上級允許就地防禦。

    可他們的上級及更上級都清楚,通裕線對於侵略戰爭的重要性。

    更以為清楚「抗匪」如此瘋狂地阻止回援,必是切斷鐵路、公路交通,奪取武器物資、破壞生產。

    複製「承德方式」,達到「佔據」錦州南端山區,與「滿洲國」、「大日本皇軍」抗衡的目的。

    一面嚴令不與沿途阻擊「抗匪」糾纏,以不惜傷亡代價的方式,快速回援驚惶呼救的大窯溝及四周正堅守「苦戰」的各處要點。

    一面鼓勁打氣說,關東軍司令部已經接到報告,正著手調集更多的兵力,以雷霆之勢清剿這些囂張的「抗匪」。

    儘管這些日偽的上級、更上級並沒有說假話,接獲受襲報告的第一時間就已調集盡可能多的兵力赴援。

    除了「錦州省」境內「奉山線」鐵路,以及沿途重要城鎮、據點守衛兵力未動,其餘各處鬼子、偽軍,能調多少算多少。

    均已在火速馳援或是包抄途中,到達用不了多少時間。

    另外,駐守錦州及以北地區鄰近鐵路、公路的日偽,均已收到集結增援緊急命令。

    快速調派的火車、汽車,甚至是臨時強行徵用的大車、騾馬,也已快速配發各部以增快赴援速度。

    可謂是吃了上次承德那記悶虧之後,「鍛煉」出來的快速反應能力。

    比起記吃不記打、成天渾渾噩噩的國民政府方面,不可不謂是高明許許多多!

    但是朝大窯溝方向行進的日偽,享受出援風風火火、回援火爆不斷的待遇,一點兒也沒有自信心。

    他們憑借最後一點勇氣,闖過「抗匪」設置的重重生死關,總算抵達增援出發點。

    戰戰兢兢地在那些被炸毀或付之一炬的礦場、伐木場、轉運站嚴密搜索。

    造成不少傷亡,卻只找到幾張「抗日義勇軍冀東特別勤務旅」的字條。

    依照其上級嚴令,四散分頭搜剿的小隊,紛紛報告遭遇「抗匪」猛烈火力襲擊。

    參考各類情況,很快得出結論:這與前段時間在興隆「鬧事」的什麼旅,如出一轍。

    立即通過有線、無線,向他們的上級匯報。

    當然啦,對手影子都沒瞧見,卻鬧出如此之多的傷亡,免不了加進些「與數千之敵徹夜苦戰」的說辭,以推脫責任。

    至於怎麼處理,他們疲憊、痛苦地覺得:由上級頭疼去吧!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