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終南啟示錄

第四卷 第八十四章樣本入手 文 / 唐斬帶刀

    第八十四章樣本入手

    無論是緩緩接近中的本土聖人,還是靜候來敵的異域混元,都沒有搶先出手攻擊,而是等待著那最佳攻擊距離的到來。

    當對手是低一檔次的生命時,由於雙方實力相差的級數過大,往往只要對方在聖人的攻擊範圍之內,那根本無須選擇最佳的發力距離,就可以隨心所欲的遙遙將對方捏於指掌之間。但當對手是同檔次的存在時,就不能如此托大,須得在最佳攻擊距離上出手,才可自身的攻擊力放至最大、才可將能量的損耗率降至最低。

    三千公里,兩千五百公里,兩千公里,楊易的速度越放越慢,身體已然做好了隨時發力的準備。憑著晉陞混元後那無來由的一絲感應,他知道,再往前不遠處,就是他的最佳攻擊發力點。

    楊易在移動中接近他的最佳攻擊距離,異域二混元也做好了發力的準備,等候對方靠近到屬於它們的最佳攻擊距離點。

    雖然同是混元,最佳攻擊距離或許相差不遠,但鑒於不同混元體內法寶中所含的平均規則鏈條數總有差異,因而他們各自的最佳發力距離也有些許不同。但無論是哪方先行進入到最佳的攻擊距離,一方動手總會引發另一方幾乎是同一時刻的反擊。

    內裡三個鬥士繃緊了神經,外面的五個看客也不輕鬆。他們精神高度集中的聚焦在終南聖人身上,隨著他緩緩前進的身形,通過腦海中設身處地的模擬,頗有代入感的預判著新聖發起攻擊的時間。

    混元大羅金仙間的拚鬥,在通常狀態下,根本無法真正分出輸贏,最多只能判斷是哪一方佔據了上風而已。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宇宙空間之中,任何一個混元都有源源不絕的能量供應,縱使場面上處於下風,卻也不懼有元力耗盡的一天。除非對手的一次攻擊就能耗光混元體內存儲的所有能量,否則在通常狀態的宇宙空間中,聖人無所畏懼。但一次攻擊就能耗光混元大羅金仙所有的儲備能量,實例中貌似就只有自然做到過。它拉長了宇宙坍塌的過程,令得上一宇宙世紀眾多混元在停止時間中耗盡能量,身化飛灰。

    失去了無限補充能量的最大優勢之後,聖人相較於仙人,也不過就是體內能量更充足、利用能量的效率更高一些的存在而已。這種優勢,卻只能算作量優,再非質優。

    因此,對空間領域中斷絕了無限能量來源的三位鬥士來說,如何盡可能大得拉高雙方間的能量消耗比率,這才是戰鬥中最需要關心的問題。能量底蘊從無限退回到有限,技巧的重要性頓時就凸顯了出來。

    攻擊和防守,若是不計其它的消耗,能量花費基本上平均。當然,這個能量,指的是支持法寶運轉的輸出元力同法寶本身的元力放大值相乘之後得出的數字。因此,對拼中是處於攻勢還是守勢,從能量消耗的角度來看,無關緊要。所以,不論是主動接近的楊聖,還是靜候等待的異域混元,都內緊外馳,不肯在火候未到的情況下搶先出手。

    又踏出一步之後,在異域混元和旁觀五聖的心裡預計距離之外,終南聖人毫無預兆的發動了攻擊。在那一步落下的剎那,楊易的身體碎裂開來,化作四五千隻光色斑斕的能量球,各自劃開身前的空間,瞬息不見了蹤影。

    雖然有些意外,但一直全神貫注的兩位捕食者還是當即反應了過來,同時碎身,化作十倍數量於楊聖的能量球,同那從空間中跳躍而出的來敵,毫不示弱的對撞到一起。

    沒有光芒四濺,沒有散逸的元力在空間中掀起波瀾,對撼的雙方,都將每一分力量,實實在在作用到了對敵人能量的消損中去。空間中穿插不定的每一個能量光球,都是出自聖人的一件多規則鏈條法寶。

    兩件法寶毫不躲避的相撼,雙方在毫無花俏的硬拚中損耗掉的能量數值,是以較低一方的最大能量輸出基準來衡量的。因此,一次法寶的對撞後,必然有勢弱的一方,完全耗光了法寶本身攜帶的元力,在補充滿能量前,無力再發起攻擊。

    空間中光點飛舞,每一件出自楊聖的法寶,平均都要同十倍數量的敵人交鋒。而每一次交鋒,都沒在空間中掀起半點風浪,只有雙方剎那接觸後明顯黯淡下來的光色,彰顯著法寶內海量的元力損失。

    同樣是光色消褪,但在程度上仍有差別。每次對撞後耗光能量的那一方,法寶的色澤減至完全透明,而勝利方,只是色澤有不同程度的暗淡罷了。

    對撞再對撞,一切都發生在電光火石間。每次對撞後的勝利者仍舊停留在戰場內,尋覓對手發揮自身的餘力,而力竭者則自動退出了中心戰場遊蕩於一旁,等待能量恢復時刻的到來。

    力與力的交鋒沒有花俏,須臾,上風與下風就有了結論。從楊易發動攻擊開始,到塵埃落定、強弱已分,前前後後也不過是一彈指。

    在恢復了平靜的空間外圍,四散飄浮著若隱若現的力竭者。其中,既有楊聖的法寶,也有異域混元的分身。而在戰場中心,那依然留存有能量光輝的五百楊聖法寶,卻明明白白宣示了新聖人強大的攻擊力。

    以一敵二,猶能佔據上風,這種法寶對拼結果,讓終南聖人頗感開懷。而對異域混元和五聖來說,儘管程度不一,但驚訝和難以置信,卻是他們共同的感受。異域混元還好,對來敵的實力預計原本就比較高,讓它們感到驚異的,更多還是這強大敵人稀少的法寶數量和單件法寶的威力巨大。而對五聖來講,楊易的法寶數量不會太多,這早已不是秘密。他們的震驚在於,楊易的戰績再一次驗證了他們內心中隱隱約約的猜想,一個貌似毫無道理的猜想,『體內規則鏈條數量越少的混元大羅金仙,實力往往就越強大!』

    雖然這種猜測在理論上無論如何也說之不通,可先有老聃,其後有異域二混元,然後又是終南聖人。一次次真真切切擺在那裡的實例,讓包括老聃在內的五聖都只能在無比困惑中,不得不承認這種解釋。

    無論是楊聖那力竭後退出戰鬥的法寶,還是異域混元耗盡了能量的分身,並非單獨飄浮在空間外圍,而是幾個一撥幾個一撥的聚攏在一處。而每一撥法寶中,都至少有一件能給其它法寶提供元力補充的能量來源,也就是附帶壓縮空間並能將其中存儲的物質能量化的法寶。這種法寶組合方式,避免了在戰鬥中佔據上風的混元對下風者的窮追濫打。壓縮空間轉化物質為能量的速度雖然不可能有法寶對撞中元力的消耗速度那麼快,但在對撞後瞬間所補充到的元力,卻也足夠這些法寶通過空間跳躍來躲避可能的追兵了。

    因此,當首次正面交鋒過後,仍有餘力發動攻勢的終南聖人,卻沒有派遣他那元力猶存的五百法寶進行追擊,知曉那種光明正大的追殺只能是無用功。於是,隨著雙方都陷入了等候法寶元力恢復的沉寂中,空間領域內瀰漫的肅殺氣氛,也暫時有所消減。

    在異域混元的理解中,這強大敵人前來開戰的根本目的是想磨掉己方的能量儲存,好為最終的吞噬做出鋪墊而已。因此,它們沒有料到,只是一次對撼,而且是在對方佔據了上風的情況下,那來敵就不可思議的退卻了。在一次出人意料的偷襲後,當機立斷的退卻了。

    這次偷襲,發生在雙方再度為各自的法寶儲滿元力之後。當時,雙方的法寶都已恢復了戰鬥力,並不約而同的從空間外圍逐漸往空間內裡移動,貌似是在醞釀第二次法寶間的對撞。而就在那時,毫無預兆的,一撥聚攏在一處份屬異域混元的法寶被隱匿了行跡的楊易分身靠近,並被迅雷不及掩耳的裝入了分身的五十層壓縮空間之內。

    在襲擊發生的同時,不待異域混元來得及反應,所有屬於楊易的法寶,連同那擄掠了對方法寶的分身,一同跨域空間出現在領域內壁,通過分身維持著的元力通道,從牢籠中消失無蹤。

    儘管突然,儘管想像不到,儘管不可理解,但在楊易分身將異域混元的法寶裝入體內壓縮空間時,那異域混元還是本能的做出了反應。這種反應,就是攻擊,全力的由內往外攻擊壓縮空間領域。

    雖然壓縮空間領域困敵的效率上遠不及堅固空間領域,因為它有相當一部分的能量都消耗在了維持空間領域的壓縮狀態上。但仗著法寶的數量優勢和法寶本身的實力差距,楊易的分身還是通過五十層壓縮空間領域,把那一撥七件異域混元的法寶,牢牢囚困在了他體內。

    楊聖溜得快,兩位措手不及的異域混元也聚回了法寶,恢復成迅猛龍形態。『這就滿足了?』盯著已然同領域外分身匯合在一起的大敵,憤怒還在其次,它們心裡卻是奇怪到了極點,『這不是逼我們不再分身同你們對耗能量?如此拖長時間,對你們能有什麼好處?』在異域混元看來,楊易的這番舉動就是不要西瓜卻搶芝麻,根本無法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