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終南啟示錄

第一卷 第三十四章 加速 文 / 唐斬帶刀

    第三十四章加速

    信仰力源於認同感,但認同感又是怎麼樣作用於信仰磁場的呢?

    生物的生命烙印裡規則鏈條雖然相對神是較少的,但是在絕對數目看來,還是比較可觀的。在生命有所感悟、有所認同的時候,如果這種感悟或是認同能和規則鏈條裡的某一種規則符合或是相近,都或多或少的能引發出規則鏈條裡的規則之力。但是凡人不比神,**和生命烙印的挈合度差不說,本身就沒法很好的儲存規則力,就好像同樣是一個杯子,神這種杯子密封嚴實,只要杯子中有水,就漏不出去,而人就是個漏杯子,有點水也留不住,漏出去化作水蒸汽瀰漫在空間裡。這麼多人,不斷有水蒸氣漏出來,而且水蒸氣還不是一種,根據不同種的規則鏈條產生了許多種的水蒸氣瀰漫在空間裡,然後就是分層次,相近的就分在一起,相差大的就涇渭鮮明,像是分層的雞尾酒一樣形成不同的規則力磁場。修行者就根據自己所掌握的規則相應的到虛空中對應的磁場裡去吸收規則力,因為這種規則力大都出自人的認同、信仰,所以又稱為信仰力。而人類中也有相對素質較好的個體,就是相對普通人來說,他的杯子不太漏,還可以保留住一點水,而他又對某方面的認同感極其強烈,自己的規則鏈條能提供足夠的規則力出來供他使用,這就是異能者。但是異能者都是要靠自力更生來聚集一點規則力,所以相對佛門這種有信徒提供規則力的修行者來說要遜色許多,畢竟無論天賦多麼好,但一人之力總比不上百人千人,也就是比普通大眾強些罷了。

    楊易是投機慣犯,他現在關注信仰力的問題是因為相對於元力的增長,信仰力的增加速度還不夠快,除非是放慢元氣吸收的速度,再等個二三十年,否則,想要在元力達到飛昇的時候保持信仰力也足夠生命烙印離體單獨存在是不可能的。而楊易卻不願空耗這麼些時間在地球上,父母都不在了,沒有什麼好留戀的,繼續向前做生命的拚搏才是他的全部心意,所以他想找出辦法來提高信仰力的積累速度。

    有所思必有所得,古人的話還是有道理的,楊易思了,結果他也有所得了。既然認同感是信仰力的關鍵,那是否不一定只能吸收同一種宗教的信仰力呢?實驗品很好找,對象就是基督教,楊易早就對這個擁有龐大信徒的宗教虎視眈眈了,可惜的是不同與佛家,楊易不知道需要在信仰力收集海的底部刻上什麼字符才能吸收這種信仰力,所以一直沒有試圖去吸收基督教信徒的信仰力,而現在,楊易準備用薩滿崇拜圖騰神的方法來摸索基督教的信仰力表示圖案,最合適選擇的也只有一個圖案,就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圖形。楊易在在信仰力錐體底部栩栩如生的用元力模擬了一個基督受難的十字架,還確保基督的臉和教堂裡雕塑上長得一模一樣。效果是很明顯的,腦後是多了一條信仰線,也只多了一條信仰線,但楊易不用去數就知道多了這麼一條信仰線,只因為這條線太醒目了,它竟然比其它五六千條線加起來還要粗上個三四倍,楊易只感覺到海量的信仰力衝入自己的信仰力海,狂喜的同時也不禁感歎,到底是第一大宗教啊,不服不行。

    經過這一番偷竊,楊易的信仰力吸收速度加快了近五倍,現在是一切準備就緒,只要繼續積累,飛昇就在眼前。

    關於地球上的最大的宗教,楊易也有自己的判斷,首先是有沒有上帝或是主真實的存在?楊易的判斷是真實的存在,至於這自稱為上帝也好,主也好的存在是否有他說的那麼**力,做過那麼多事呢?楊易看來是吹牛皮。首先,基督教的絕對排他性只能證明這個存在極度需要信仰力,因為這種宗教中除了開始有過個把所謂先知,其他的信徒也好,宗教內部人員也好都沒有修行的方法,這說明這個存在是以收集信徒信仰力為目的建立宗教的,否則如果是象佛門那樣為了法統傳承,沒有理由不教給傳人修行的法門。那麼沒有傳人需要信仰力來修行,又為什麼如此排它,宣揚只有一個真神呢?只有一個答案,這個存在本身需要信仰力。佛門內部也有信仰力的爭奪,但從多寶道人被聖人老子化胡為佛之後敢於和接引、准提兩位聖人在同一個盤子裡搶食,而不擔心被轟成廢渣,固然有三清做後盾,但是聖人之間只能分高下而分不了生死,如果多寶觸動聖人利益太多的話,三清也保不住他,這至少證明,聖人是不需要信仰力的。那麼這位又是主又是上帝的存在最高也不過是大羅金仙或是佛門菩薩級別。

    但是,這個存在也是真實的。只看傳下來的《聖經》,說明這個存在對於宇宙演化,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等情況都是明瞭的,不過就是選了自己做主角罷了,如果不是他對信仰力的渴求暴露了他的大致級別的話,楊易都會以為是鴻均道人又開了個馬甲。

    在楊易看來這位存在很可能是多寶被化胡為佛的類似情況,時間上看來也差不多,不過多寶上面還有兩位開創佛門的聖人壓著,而且中土大能無數,既不敢說是唯一的神,也不敢說是唯一的佛,還要敬接引為老師。那位就爽了,蠻夷之地他最大,想咋說就咋說,日子比多寶好過多了。不過從他宣揚只有一個真神來看,可能是個獨行客,並借鑒佛家陰間、來世、佛家極樂世界的概念自己虛擬了一套地獄、審判、天堂的架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