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黑寶葫蘆

第一卷 第四百一十一章 世外桃源 文 / 悲痛麼名

    第四百一十一章世外桃源

    王凡傻傻地愣住了好半天,才終於接受了寶葫蘆離自己而去的事實。但是隨即他又有些不確定和懷著一點點希望想道:會不會現在依然還是在夢中呢?

    掐一把看看是否疼痛這種方法,來確定是否是在夢中已經被證實完全沒用了,所以王凡不知道如今是不是還在夢中,還是心存一絲希望的。

    如果現在是夢中的話,那自己就無須害怕了。王凡暗暗地想道,但是如果不是在夢中,而是真正的事實,那莫非以前發生的一切,從自己得到寶葫蘆的時候開始,就是在做夢嗎?

    王凡心裡一片混亂,怎麼都不能想個明白清楚,腦袋裡就像有個亂七八糟的線團,把自己的腦筋什麼的都纏死了,腦子裡怎麼都不清晰。

    算了,不管如今是在做夢,還是以前的那一切是夢,現在還是見一步走一步吧,反正自己又不知道怎麼才能醒來,或者怎麼才能逃脫那個可惡的連環夢境。

    這麼想著,王凡便晃悠悠地爬起身來,隨意地拍了拍衣服上的草屑,看了一眼身後的老頭子墳墓,心裡默念道:老頭子,保佑我吧!接著,就直徑地往山下走去。

    一路上,王凡看到了不少的村裡人。他都像往常那樣熱情地打著招呼,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對方竟然一點兒反應也沒有,似乎沒有看見王凡整個人似的,把他當做透明的一樣。

    王凡有些愕然,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難道自己的寶葫蘆不見了,村裡人對自己的態度就變化這麼大嗎?可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寶葫蘆的事情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王凡百思不得其解,試探地再朝他們喊了下。結果同樣令人失望,雖然他們是有所反應了,但是那種反應不是王凡所希望看到的那一個。相反,王凡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了另外一種東西,不是熱情,而是一種他既熟悉又陌生的眼神。

    說陌生吧,這樣的眼神他已經好久沒有從別人看向自己的眼中出現過了;而說熟悉吧,它又是經常出現在王凡以前的歲月當中,尤其是老頭子死了以後,自己變得懶散浪蕩,在村子裡無所事事閒逛的日子裡,最為常見。沒錯,那就是冷漠和鄙視。

    自己貌似沒有幹出什麼人神共憤的事情來吧,怎麼會突然之間有這樣的待遇?王凡怎麼都想不明白,看著那些鄉親們的眼神,心裡也變得冷了。

    王凡心裡有些煩躁,快步地朝著自己家裡走去,他想要看看家裡還有什麼變化沒有。突然,他想到了什麼,朝著那塊果園方向走了過去。

    地方還是那個地方,黎叔還在那裡,強子卻看不見人影了。王凡走了過去,跟黎叔問了聲好。誰知黎叔瞥了王凡一眼,歎了一口氣,然後恨鐵不成鋼地說道:「阿凡,你都老大不小了,也該找些事情做做,別老是整天在村子裡逛來逛去。你這樣下去,以後怎麼過日子,還有哪家的女兒肯嫁給你呢?你也別嫌我囉嗦,要不是我跟你家老頭子好,我才沒那份閒心管你的事兒呢!」

    黎叔的這麼一番話,說的王凡頓時整個人傻了!他舉起手顫抖地指了指眼前的那塊果園,難道這已經不是自己的承包地了?還有,莫非自己現在還沒有成婚不成?可是由於心急,王凡一句完整的話都沒有說出口。

    此時,一個頗為熟悉的聲音在王凡身後響了起來:「牛犢子,你怎麼跑到我這果園來了?想要吃果子嗎?可惜現在還青著呢!」

    王凡連忙回過頭去,原來是村子裡的樹根,當初和王凡一樣,想要承包果園的人,如今果園到了他手裡了嗎?

    接下來的話中,王凡終於得知,原來自己沒有了寶葫蘆之後,自然沒有能力和足夠的資金承包果園,那塊果園當然就不可能落到他手裡了。

    王凡精神恍惚地回到了家中,果然家裡還是那麼地殘舊,跟沒得到寶葫蘆之前一個樣,一點兒生氣都沒有,屋子裡也沒有任何人,更不用說佩盈和謝母她們的身影了,王凡估計,自己這次根本就沒能和對方遇見過。院子裡還是那條都快要掉光毛的老黃狗,死沉沉地躺著曬太陽。

    王凡整個人都失落了,沒有了寶葫蘆,他這個人就連個屁也不是。沒有出息,沒有志向,一點兒用都沒有。要是生活富裕而懶散的話,那叫做自在;而如果生活貧困而人還不知道奮起的話,那就叫做墮落了,恰好王凡正是後一種。

    王凡思前想後,決定自己努力一下,看能不能夠挽回以前的美好生活。想到就干,王凡首先去了市裡,他是知道佩盈居住在哪裡的,所以一開始他就來到了這兒。可是讓他心碎的是,他是看到佩盈了,但是同時也看到了別人。那人正在佩盈身邊,而佩盈則把手挽著對方,一臉幸福的模樣。

    王凡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回家裡的,他以前的那種生活竟然隨著寶葫蘆的消失,而突然改變,而且這種變化還是讓王凡感到不能接受的。要是他沒有享受過那種美好的生活,恐怕他現在還不會那麼難受,但是一旦有了那種好生活,卻一下子消失不見,那種痛楚是無法形容的。

    為什麼坐過山車會如此刺激,那是因為人處於忽上忽下的情況當中;為什麼股市大跌會有這麼多人痛不欲生,最後都忍不住『自殺』輕生,那是因為他們忍受不了從高處跌落到地處的境況;為什麼有些人失戀或者失敗了之後,會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那是因為他們接受不了曾經自己擁有的東西一下子被人奪走了。

    人生最為痛苦的事情,可能不是這個,但是這個恐怕也能排上前三甲了。沒有擁有過的東西,他們不會知道珍貴;而得到手的東西,他們更不會認為珍貴;但是擁有的東西一下子不屬於自己了,當他們認為珍貴的時候,那時候已經太遲了。有些東西或者事情,一旦失去了就永遠失去了,無可挽回無可補救。

    王凡不死心地再去找胖子等人,可是還問曾見到面,就被人趕出來了。想想也是,大家相互不認識,三不識七的,而且地位懸殊,人家怎麼可能跟你見面呢?沒有了寶葫蘆,幾人之間根本沒有任何的利益關係,他們又怎麼會認識?

    王凡整個人失魂落魄地在大街上走著,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走著,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走。回家吧,家裡死氣沉沉的,再也不是那個溫馨的家了;去別的地方,他又沒有什麼好想法,市裡他沒有其他認識的人了。

    難道沒有了寶葫蘆自己就是個廢人?王凡不甘心地想著,可是隨即他又歎了一口氣,貌似差不多了。要文化沒文化,要知識沒知識,當初自己下定決心弄果園,還是因為知道寶葫蘆的神奇才敢弄的,不然憑著他那種啥死啥的能力,就是三分地他也弄不妥。再加上他本身性子懶惰,怎麼可能出息呢?

    王凡越想越氣餒,越是念著寶葫蘆的好:寶葫蘆啊寶葫蘆,你還是回來吧。可是這次不管他怎麼祈禱,都沒有一絲改變。王凡最終放棄了,但是生活還是要過的,於是為了不餓死,他又跑到了鎮上的工廠裡打工,從普工做起。

    就這樣,王凡像個普通人那樣平平凡凡地過日子,每天上班下班,就賺了那麼一點兒錢,生活當中也沒有任何波瀾,最終娶了個樣貌同樣平凡的女人做老婆,結婚生子,事事都無奇,然後就一直這麼混下去,直到老死。

    王凡從床上坐了起來,連忙朝著自己胸口位置摸去,又默念了下,手中突然出現了一個黑不溜秋的葫蘆狀物品,他才放下心來,原來剛才的同樣是夢境。不過好歹,剛才的夢境當中,自己再也不是白老鼠的下場了。想想也是,沒有了寶葫蘆,這麼一個普通人,有誰會注意他,把他當白老鼠不是浪費糧食和國家經費嗎?

    王凡呆坐在床上,雖然剛才是夢境,自己的寶葫蘆也在自己手中,沒有消失不見,而幸福生活依然存在,但是王凡仍然憂愁,因為夢境當中所預示的危機並沒還有解決。高調不成低調也不成,即使沒有了寶葫蘆,也是一事無成,那自己該怎麼辦呢?

    「哎,要是有個世外桃源,那就好了。」王凡歎道,「那樣的話,即使自己不能對付所有的敵人,那起碼也有個藏身之處啊!不像現在這樣,世界雖大,卻無一處清淨無煩惱的地方。」

    陶淵明是東晉時的著名詩人。他寫過一篇文章叫《桃花源記》。說有個打魚的人划船去捕魚,迷失了方向,正在著急,突然飄來一陣清香,抬頭一看,原來兩岸全是桃花。打魚人沿著桃林前進,發現桃林的盡頭有座小山。他停船上岸,進了山口,見那裡有肥沃的田地、整齊的房屋;還有池塘、翠竹。人們來來往往,非常快樂。他的到來,驚動了周圍的人,大家圍上來問長問短。一些人還邀請他去家裡作客。打魚人從談話中得知,秦朝末年,一些人為了躲避災禍,帶著妻子兒女逃到了這裡,從此便與世隔絕了。

    打魚人離開時,一路上做了些標誌,回家以後又把見到的情況報告給太守。太守派人隨著打魚人去尋找,可是找來找去,再也沒有找到這個地方。

    而翻譯成白話文的形式,詳細來說是這樣子的。

    東晉太元年間,有一個以捕魚作為職業的武陵人。有一次,漁人沿著小溪走,忘記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兩岸幾百步以內,中間沒有夾雜其它的樹,芳香的青草鮮艷美麗,落花紛紛。漁人對眼前的景象感到非常驚奇。漁人又繼續向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到頭了,於是發現了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洞裡面隱隱約約好像有點光亮。漁人就離開船,從洞口進入。起初洞口很窄,僅容一人通過。漁人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有平坦寬廣的土地,房屋整整齊齊,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桑樹、竹林之類的景物。

    田間小路互相交錯相通,村落間能互相聽到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村落間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衣著打扮就像是桃花源外的人,老人和小孩,都怡然並自得其樂。

    村裡的人一見漁人,竟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裡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的問題。村裡的人便邀請他到自己家裡,擺酒殺雞做飯款待他。村裡人聽說有這樣的一個人,都來打聽消息。

    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妻子,兒女和同鄉的人來到這個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裡出去了,與桃花源以外的人隔絕了。他們問漁人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必說魏朝和晉朝了。

    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情一一詳細地告訴桃源裡的人,桃源裡的人都感歎了起來。剩下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他們家裡,都拿出酒菜飯食來招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便告辭離去。這裡面的人告訴他說:「這裡的事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講。」

    漁人出來後,找到了他的船,就沿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處標上記號。漁人到了武陵郡,便立即去拜見太守,漁人把這些情況作了稟報。太守立即派人隨同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記號,結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品德高尚的人,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要去探訪。但沒有實現,不久生病死了。此後再也沒有再問起這件事的人了。

    由陶淵明這篇文章,後來就產生了「世外桃源」這個成語。「世外」就是超出人世以外;「桃源」就是桃林的盡頭。「世外桃源」是說在人世之外的極為美好的地方。陶淵明描寫的「世外桃源」是虛構的,現實社會中不可能存在,所以後來常用它來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境優美的世界。也常用它比喻那種空想的、脫離現實生活的地方。

    在一部浪漫傳奇裡,一個桃花盛開的地方,幾乎寄托了中國人所有的夢想,無都市之喧囂,無塵世之煩擾。傳奇只留在紙上。但在中國桂林,沿桂花之路往陽朔,會有一個比桃花源更美、更真實的地方——世外桃源。煙雨,滿山遍野的綠草、山花、溶洞、木樓,嚮往著一個民族高尚品質的風雨橋,和漂流在翠竹之隙的歌謠……

    所有的歡樂和所有的艱辛都在這裡,找到歸宿。充滿母性的世外桃源是桂林許多年前離家而去的女孩,如今回來,已長成如詩如畫的少女……這是一個神奇的土地這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有山、有洞、有小橋、有流水、有人家有賞心悅目的民俗風情有扯不斷的情絲……

    陶淵明所指的世外桃源又說是今天陝西省商洛市商山;也有說是廬山康王谷;還有說是湖南桃源洞(據統計,被疑為桃花源原形的地方多達十餘處)

    不僅中國有世外桃源,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著各自世外桃源的說法和傳說。就比如是日本,它那裡叫做kakurezato,傳說在深山裡或墳底處有一個世外桃源,人們在那裡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據《薩潘舊傳記》記載,有一個叫有馬的薩摩武士,進入鹿籠山中,發現一個四周圍著象屏風一樣的石頭的地方,他就一個人在裡面住下。這裡嚴冬無雪,黑夜有光。他仔細一看,發現這四周象象屏風一樣的石頭,竟然都是黃金。

    據宮崎縣日向的傳說,從前當地人進入霧島的山裡時,有時能見到一個隱藏著的國家。那裡有庭院,還有人打掃。樹上掛著熟了的橘子,佳人來來往往,音樂聲不絕於耳。但回來後再去看時,就怎麼也找不到了。

    在熊本縣肥後,傳說從前舊合志郡汕古閒的墳地一帶住過仙家,留下了一口井,被稱為仙井。據說現在在元旦日出時,從阿蘇山頂遠望,仍能看到一座美麗的廟宇在雲霞中放光。世外桃源不僅僅傳說是理想之鄉,還有很多人從那裡借東西的傳說。

    在千葉縣印幡郡,一座大墳下有一個巖洞。造這個巖洞的石頭不是當地之物,石頭上貼著各種各樣的碎貝殼。村裡人把這巖洞稱為世外桃源。據說從前住在洞中的人有許多好的傢俱,村裡人家中來了客人,就可以去借。現在仍有人留著借來沒還的器皿。該郡還有一個被稱為世外桃源的巖洞,在面對水田的一個山崖中部,村裡人曾去那裡借過器皿。傳說從前夜深時,從這個巖洞裡層傳出過搗米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