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黑寶葫蘆

第一卷 第四百零六章 文 / 悲痛麼名

    第四百零六章

    畫皮這樣的故事固然令人毛骨悚然,若是真的發生在自己身邊,肯定會讓人怎麼都不能接受。但是除了畫皮這樣能瞬間轉變個人身份,掩飾自己行蹤,卻弄出另外一個別人模樣出現在世人面前的,還有別的招數。

    其中一個就是古代的易容術,我們經常可以在影視上看到,某某通過易容,而變成了另外一幅模樣,即使是身邊熟悉的人,也難以通過外貌辨認出對方,可謂是神之又神,很讓人讚歎不已。那麼,究竟怎麼樣的才是易容術呢?

    電影《劍雨》中,李鬼手為細雨易容前說過這麼幾句話:「我會先用雲南的古蟲,從你的鼻孔放入,用藥引之,讓蟲以你的臉骨為食,削骨後,劃開臉皮子,佐以金砧,順著皮膚肌理縫合,三個月後,大功告成」,仔細追究這幾句話,可疑之處頗多,李鬼手在為顧客講解的時候明顯不夠專業,不過有一點是與現代整形理念相符合的,整形根本上還是要從骨骼開始,面部骨性結構從根本上決定了人的面相。

    所以要徹底改變細雨的面貌,就需要從她的面部骨骼著手,這一點是可信的,非常有趣的是,李鬼手從骨頭下手的易容理念與與現代整形界「基礎美」的理念是相同的,都是從骨骼上開始入手,改變求美者的容貌,也就是說基礎美才會真的美。

    易者改變,容者容貌,所謂易容術便是改變人容貌的技術(藝術)。在一些小說或者電影中常常有關於易容術的描寫,常常是轉身之間變成另外一個人的容貌,這裡並不是完全真實的,一個人要變成另外一個人的容貌,這是可能的,但是在短時間內卻是不可能的,而且還需要被易容之人的完全配合才行。因此,古代易容術之說,大多誇大其詞,而且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要想做出仿真的「易容面具」是不太可能的。

    科學可以創造很多奇跡,在今天,古代的易容之說已經是不在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它已經成為一門專門的技術,也稱為「塑型化裝」。這種化裝不同於醫學整形,因為它的該變是暫時的,而且也是可以還原的;不僅如此,這種化裝和一般的「化妝」也不一樣,「塑性化裝」對化裝師能力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因為它要求化裝師必須是一個美術家,也必須是一個雕塑家。

    我國從1950年就開始研究塑型化裝,但現在與國外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塑型化裝的工藝在國際上都是一樣的,區別就是所用的材料,美國的材料比我們的要好,他們的更柔軟一些,更逼真一些。

    現代易容術,也就是「塑型化裝」大致需要以下的步驟:1、倒出一個陰模,2、在陰模上翻出人臉真實石膏像,3、用塑性泥修正石膏,4、最終模型,5、吹塑做出面具,6、拋光、上色進一步加工。

    步驟一:倒出一個陰模。

    首先要倒出一個石膏模型,如果是全身的就需要倒一個全身模型,如果是某一部位,就要倒這個部位的模型。倒模之前,被「易容」者要先在臉上塗上一層油,使臉部皮膚更光滑一些,頭要用保鮮膜包起來,以防倒模用的石膏粘住頭髮。

    此外,將石膏塗在面部之前,必須將眉毛、眼睛等重點部位塗上凡士林油,以防揭開時把面部毛髮連根拔掉。往臉上塗抹石膏時,演員一定要閉上眼睛,而鼻子要通過兩根塑料管與外界相連,以防石膏堵住鼻孔。由於上石膏後,人將無法說話,所以一定要在他面前放上紙、筆,遇到緊急情況,這是唯一有效的表達方式。

    這個時間大概得持續一個小時左右,所以一般人在做倒模前需要閉眼、放鬆面部表情練習,直到能適應。對於化裝師而言,還需用手托住他的頭,因為石膏很沉,頸椎的負擔會明顯加重。石膏加上去之後,凝固變硬後,再把它小心摘掉。石膏模型大概有三四厘米厚,從裡邊看,鼻子、嘴是凹進去了,稱為陰模。

    步驟二:在陰模上翻出人臉真實石膏像。

    只有陰模是不行的,還需要在陰模上翻出人臉的真實石膏像。具體是先在陰模裡邊刷肥皂水,把內部清洗乾淨,然後,往模裡倒入石膏,等凝固後,把陰模拿開,這樣就可以翻出一個與人的臉型完全一樣的石膏像。

    前面的這兩步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代替,用高逼真的三位電腦雕像(由電腦雕刻師根據人1:1的照片做成),由化裝師雕刻形成塑像。但這種形成的塑像逼真程度就降低了,最多能做到90%像。

    步驟三:用塑性泥修正石膏。這個時候,可以用油泥在石膏像上做一定的修改,以使得更加逼真。

    步驟四:最終模型。這次不是往第二張石膏面具裡面灌石膏,而是在面具外圍加注石膏。打個比方,把臉浸在水中,模型就是水的這一部分。上石膏前,需要緊貼面具先做一道圍牆,圍牆的高度必須高過面具的鼻尖,隨後在圍牆內灌入石膏。大約一星期後,石膏乾透,輕輕敲碎石膏面具,最後的模型便出爐了。

    步驟五:吹塑做出面具。接下來,將一種名為「硅原膠」的白色牛奶狀液體與粉底和調均勻,塗在模型內側。待乾透後,用鑷子揭起來,便做成了最後往臉上貼的面具,也就是所謂的「人皮面具」的雛形。

    步驟六:拋光、上色進一步加工。用液體拋光器仔細打磨,並上色,粘上眉毛、鬍鬚等,最終形成高仿真的「人皮面具」。

    嚴格說來,要製造一個高仿真的「人皮面具」,從最初的倒模開始到製作完成,根據不同的情況,需要10幾天甚至數月時間。面具可以是一個整體,也可以是局部。這種高仿真的「易容術」對製作技術要求很高,製作工序也相當麻煩,所以一般都價格不菲,因而距離我們生活較遠,以致「易容術」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神秘的事情。也有一些簡易的「易容術」,結合化妝,也能達到神奇的效果。

    同樣地,變臉也能讓人變幻,從而變化身份。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

    相傳「變臉」是古代人類面對兇猛的野獸,為了生存把自己臉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畫出不同形態,以嚇唬入侵的野獸。川劇把「變臉」搬上舞台,用絕妙的技巧使它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

    變臉的手法大體上分為三種:「抹臉」、「吹臉」、「扯」。此外,還有一種「運氣」變臉。

    「抹臉」是將化妝油彩塗在臉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時用手往臉上一抹,便可變成另外一種臉色。如果要全部變,則油彩塗於額上或眉毛上,如果只變下半部臉,則油彩可塗在臉或鼻子上。如果只需變某一個局部,則油彩只塗要變的位置即可。如《白蛇傳》中的許仙,《放裴》中的裴禹,《飛雲劍》中的陳侖老鬼等都採用「抹臉」的手法。

    「吹臉」只適合於粉末狀的化妝品,如金粉、墨粉、銀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擺一個很小的盒子,內裝粉末,演員到時做一個伏地的舞蹈動作,趁機將臉貼近盒子一吹,粉末撲在臉上,立即變成另一種顏色的臉。必須注意的是:吹時閉眼、閉口、閉氣。《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樂羊子等人物的變臉,採用的便是「吹臉」的方式。

    「扯臉」是比較複雜的一種變臉方法。它是事前將臉譜畫在一張一張的綢子上,剪好,每張臉譜上都系一把絲線,再一張一張地貼在臉上。絲線則繫在衣服的某一個順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帶上之類)。隨著劇情的進展,在舞蹈動作的掩護下,一張一張地將它扯下來。如《白蛇傳》中的缽童(紫金鐃缽),可以變綠、紅、白、黑等七、八張不同的臉。

    再如《舊正樓》中的賊、《望娘灘》的聶龍等也使用扯臉。「扯臉」有一定的難度。一是粘臉譜的粘合劑不宜太多,以免到時扯不下來,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臉譜都扯下來。二是動作要乾淨利落,假動作要巧妙,能掩觀眾眼目。

    還有一種方式是「運氣變臉」。傳說已故川劇名演員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計》中的諸葛亮時,當琴童報告司馬懿大兵退去以後,他能夠運用氣功而使臉由紅變白,再由白轉青,意在表現諸葛亮如釋重負後的後怕。

    有那麼一部電影還是電視劇就是說變臉的故事的。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四川平原。有一位身懷絕技,孑然一身以小船為家,青猴為伴的老藝人叫變臉王,川劇名伶梁素蘭(人稱活觀音)目睹了變臉王的絕活,懇請他投身梨園,被他婉言拒絕,但兩人誠投意懇的交談,使變臉王萌芽了收留後代以傳絕活的念頭。

    在人口市場上,變臉王相中了一個8歲但被變賣了七次的小男孩狗娃,他買下了這個男孩,並對他百般關懷愛護,但當他得知這男孩是女孩所扮,他堅決讓她離開,後來在萬般無奈之中,這女孩才得以留下,但只能叫變臉王「老闆」不准叫爺爺。

    狗娃對變臉王重男輕女不服氣,一次趁變臉王不在偷試了變臉王的臉譜,不小心引發出一場火災,狗娃自知闖禍,愧疚的離開了變臉王。在流浪乞討中,又落入人販手中。在人販子破舊的閣樓上。她結識了三歲男孩天賜,並趁人販子喝醉之際,逃離了虎口。

    她把天賜送給了變臉王,自以為是兩全其美,誰知天賜是富家之子,被販賣後,他祖父求助於警察局到處懸賞尋找。變臉王對此一無所知,一天攜天賜在街上遊玩之際,當場被抓住。重刑之下,他以「拐賣兒童罪」鋃鐺入獄,警察局把本縣十幾起未結的兒童案全算在他頭上,他被判以死刑。

    狗娃聞訊痛悔不已,去找活觀音,懇請他去救爺爺,活觀音求告護**師長,遭到拒絕,狗娃急中生智,在護**師長壽宴上,倣傚川劇《觀音得道》中觀音為救父命而在捨身崖前割斷繩索跳崖的情節。狗娃的真情感動了活觀音也打動了師長,師長當即應允親自出面為變臉王申冤。

    變臉王獲釋,在碼頭上,見到了正在擦船板的狗娃。在「爺爺」的呼喚聲裡,爺孫倆緊緊擁抱在一起。

    若是變臉,王凡倒是不怕,因為變臉是一門藝術,它只是存在於川劇當中,而且還是我國國粹,不會隨便外傳。而若是前面兩種變化的話,王凡倒有些害怕了。

    有的人可能會說,畫皮這種玩意兒,只能是嚇唬一下小孩子而已,它這樣的靈異故事,只會是在聊齋故事之中出現,絕不會出現在現實的社會之中。如果是以前的王凡,他也會是如此想的,聽到有人說畫皮的故事,只會不屑地笑笑,聽過就算了,完全不會當一回事。但是如今的王凡,卻不會這麼想了。

    你們想想,寶葫蘆這樣的只存在於神話當中的寶貝都能被王凡自己所得到,畫皮這樣的鬼怪故事,為什麼就不能發生呢?

    所以王凡越想越害怕,越想越覺得對方詭異得很。雖說畫皮故事中有了一個大團圓結局,不過王凡可不會認為自己身邊能有這麼大神通的人能夠幫助得了自己。現在社會上道士和和尚的確還有,而且數量還不少,尤其是每逢佳節時候,一大幫的道士和尚就不知道從哪個疙瘩裡冒出來,朝著路人或者各家各戶討錢。

    不過王凡可不認為那些所謂的道士和和尚能夠有什麼**力,雖說現在和尚都不容易當了,還需要大學文憑,但是真本領卻一點兒都沒有,只會敲敲木魚唸唸經而已,抓鬼降魔這樣的事情,找個殺豬的都比他們要妥當。

    王凡是有了寶葫蘆,按照老張頭的說法是,自己是寶葫蘆的擁有者,可以不避刀槍,水火不侵。照這麼來說,驅邪避魔應該也是沒有問題的吧,畢竟這也是一件仙器,雖然不知道等級如何。可是這並不能平復王凡驚惶的心,因為他自己雖然能憑藉著寶葫蘆的庇佑,不會有什麼意外,但是自己的家人呢?佩盈她們並沒有任何的防護,若是那個真的是什麼妖魔鬼怪,她們又怎麼能抵擋得了呢?

    不過,為了不經嚇到自己家人,王凡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給任何人知道,尤其是自己老婆。如今佩盈可是懷有寶寶,特別不能受到驚嚇,而且這件事情王凡自己都還沒有弄個清楚明白,也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不是真的老孫頭,還是老孫頭因為某種變故而留了下來,所以王凡決定自己偷偷地調查,想要一探對方的真面目。

    這樣的事情宜早不宜遲,越快解決越好,那樣王凡才能放下心思,所以這天晚上剛吃完飯,王凡不等謝父準備再次過來繼續和「老孫頭」閒聊下棋,就直接把人拉走到院子裡,說是有事要請教老孫頭。

    謝父見狀,也不阻攔,畢竟閒聊下棋什麼時候不能進行呢,反正他如今又退休在家,整天都閒著。

    王凡和老孫頭來到後院,這裡靜寂無人,正是攤牌談判的好地方。即使一個談不攏,也能就地解決,管殺又管埋,而且還不會傷及無辜呢!

    王凡也不說話,只是死死地盯著面前的這個老頭,似乎想從對方的面目神情中看出什麼端倪似的。而老孫頭也不惱不怒,任由王凡的無禮打量,同時也不詢問王凡為什麼會讓他來這裡,而且來了以後又一聲不吭。兩人就這樣默默無語地對視著。

    好半會兒工夫,王凡依然扮演著犀利哥的角色,死死地盯著面前的老頭,口裡卻問道:「你究竟是誰?」

    老孫頭一愣,接著說道:「貧道就是貧道,何來是誰。」

    「哼,還不老實交代!那好,我問你,你說你是老孫頭,那你是什麼時候來這兒的?」王凡怒聲喝道。

    「貧道自八月十五之時來。」老孫頭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當時你說你能在這個世界停留多長時間?」王凡仍然怒喝道。

    「三個月。」

    「那如今是多少個月了?」

    老孫頭啞然,「這個,額……」

    「你還有什麼話好說!你不是老孫頭,你究竟是誰?扮著老孫頭的模樣,你有什麼目的企圖?快說!」王凡眉毛一跳,緊逼著對方問道。

    對方詭異地一笑,往後退了一步,「這個時候才發覺出來嗎?嘿,想要知道我是誰嗎?我就是……」

    王凡正仔細地聽著對方說出真相,卻不料眼前一黑,自己竟然昏了過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