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黑寶葫蘆

第一卷 第三百九十六章 文 / 悲痛麼名

    第三百九十六章

    談到家庭教育,有很多人自然會聯想到以下的兩種教育模式——溺愛教育與棍棒教育。毋容置疑,自小太過溺愛嬌寵慣的小孩,長大後多數都是敗家子女和不孝子女。然而,人常說,「棍棒底下不但出孝子,還能出才子」!事實果真如是說?我看未必吧!「棍棒底下出好料」的教育方法,有時與一味溺愛嬌寵一樣,都是可怕的危險教育。

    父母愛子女,人之常情。誰不盼望子女成才呢?某種意義上說,嚴格教育子女是對的,適度責罰,也是為了孩子長記性,不再犯不該犯的錯誤。

    人常說:「玉不琢不成器」。在兒女成長的道路上,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多是在硬性灌輸下被動等待孩子自行開悟。雖有強調因勢利導的警句,但更多的是強調嚴格施教。包括學校老師在內,有時也是強勢體罰,動輒拳打腳踢。當然,如此也不乏成功的例證,但也有將孩子逼入絕境甚至釀成悲劇的可能。

    靠打罵、虐待的棍棒教育,有可能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巨大創傷,使家庭對他們失去了吸引力。有些青少年不堪父母打罵,產生逆反心理——視父母為仇人。近年來,諸多家長對孩子施以「棍棒教育」的案例(如:負氣出走的,危害社會的,怒殺父母的,跳樓『自殺』的等)屢屢見諸報端,值得警惕。

    家庭是孩子接受啟蒙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風細雨,循循善誘的教育,猶如一顆甜蜜的糖果。打罵、斥責,就像苦瓜、黃連,只有善用,才能是好菜良藥。棍棒教育是一種冒險,打罵一定要適度、慎用!

    事實上,適度的打罵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孩子成長記憶中有價值、寶貴的部分,也是對傳統教育手段的理性反思。至於說服教育,儘管那是現代教育的一種傾向,一種民主的教育方式,也要注意不要讓說理成為一種囉唆。總是重複相同的說法,說久了就會成為隔靴搔癢,話多不是力量。

    2004年11月的一天,武漢一家醫院兒科門診部,一夥人一路跑著抬來了一位少年垂危病人,只見他頭歪向一邊,臉色蒼白,呈昏死狀。經醫生檢查,孩子已經瞳孔放大,四肢冰冷,心跳呼吸停止。

    「盡最大力量搶救!」醫護人員不忍看到這朵已經十分柔弱的鮮花在他們面前凋謝,迅速對他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呼吸,氣管插管等。

    一切能夠用上的搶救措施都用上了。小孩的心臟在強刺激的作用下,出現過短暫的微弱跳動,但終因腦部缺氧時間過長,這個名叫陳軍的孩子還是於次日凌晨死亡。

    原來前天中午放學時,陳軍的父親陳明漢到兒子就讀的小學接他回家吃飯。在校門口等所有的孩子都走光了,仍不見陳軍的影子。一打聽,陳軍早上根本沒有去學校。陳明漢怒氣沖沖地剛回到家,兒子也喪魂落魄地跟著進了家門。

    「你到哪裡遊蕩去了?敢不上學!」

    「到……到17中……」陳軍怯怯地回答。

    陳明漢怒喝:「到17中去幹什麼?」

    「……」陳軍語塞。

    「你的書包呢?」

    陳明漢見陳軍是兩手空空地回到家。

    「被扣在17中了。」

    陳明漢大怒,命令陳軍跪在地上,又用尼龍繩將兒子攔腰三道,五花大綁,懸空吊在暗樓橫樑上,然後將門反鎖,騎車到17中去找陳軍的書包。半小時後,陳明漢提著兒子的書包回來了,門一打開,只見11歲的陳軍腦袋歪在一邊,瞳孔放大……

    「兒子,你聽得見嗎?爸爸在叫你……」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嚎回苗在整個門診大廳。

    「我有罪,我該死啊……」但是無論陳明漢怎麼自責,都沒有用了。

    類似這樣的案例還不少。鄭博,一個3歲的孩子,只因為不肯識數認字,死在了父母的棍棒下。日前,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法院以故意傷害罪一審判處孩子的父親——河南來杭打工人員鄭海現有期徒刑十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

    體弱多病的能能,一直是家中的寶貝疙瘩,卻因為屢次偷錢遭受母親的「棍棒教育」。又一次偷錢後,母親怒不可遏,再次揮起了棍子。這次,兒子死在了母親的棍棒之下。

    趙某為了教訓7歲的調皮兒子,失手將兒子打死。後悔之餘,為了能夠天天見到兒子,同時也為了防止別人發現,他把兒子藏在一個冰櫃內。兩年後,民警接到舉報在冰櫃裡發現男孩屍體,將趙某抓獲。

    2010年6月11日16時許,劉世奎在西安市東羊市小學三年級二班開家長會時,因對其子揚揚(化名)在學校表現不滿,即在教室對孩子拳打腳踢。18時許,在工作單位再次毆打揚揚。當晚23時許,揚揚死亡。時隔一周,西安再發虐童慘劇。6月18日,長安區一對夫婦因為懷疑8歲的女兒在家裡偷錢,將孩子打死。

    一個年僅14歲的孩子因為沉迷於網絡遊戲,經常曠課,不服從父母管教,甚至與父母大打出手,導致家庭矛盾爆發。父親酒後失手打死了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兒子小濤(化名),這悲慘的一幕就發生在平谷區大興莊鄉魯各莊村。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孩子的父親張平(化名)有期徒刑10年。

    14歲少女夜不歸宿,家人次日在山上找到時發現其衣衫凌亂。擔心女兒「變壞」,平日老實善良的父親竟一怒之下將女兒吊起來打,最後導致女兒休剋死亡。

    8月17日,在桐鄉務工的雲南人呂某因為4歲的女兒貪玩不認真學數數,一怒之下,抓起一個鐵衣架,邊罵邊朝孩子身上狂抽,直到孩子倒在床上流淚求饒才罷休。不久,孩子突然不停地抽搐、臉色鐵青,送到醫院時,已回天乏術。

    無獨有偶。廣東順德一名9歲小學生,因拒絕去補習班上課,被父親當街暴打,不治身亡;浙江嘉善一名3歲女孩,沒對上「床前明月光」的下句,被母親拍打頭部致死。

    還有女子因10歲兒子不聽話失手用竹竿將其打死、兩個兒子看電視起爭執,父親失手打死長子獲刑4年、對不上「床前明月光」媽媽失手打死三歲女兒、兒子曠課上網,父親失手打死網癮兒子、男童不聽話被父親打屁股致死等等,因為棍棒教育而產生的慘劇數不盡數。

    農民工正在成為『棍棒教育』的高危群體,農民工大部分來自偏遠貧窮的地區,城市與家鄉間存在的巨大反差以及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使農民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由於讀書少,文化素質不高,農民工往往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他們基本採取強壓式方法,要求孩子完全服從父母意志,稍有偏差,便打罵相加。

    農民工多數是很疼愛孩子的,對孩子的期望很高,迫切希望孩子出人頭地。但在城市生活中,農民工是弱勢群體,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情形時有發生,生活及工作中的不如意,在他們心中造成巨大的壓力,也使得他們容易把壓力轉移到無辜的孩子頭上。一旦控制失當,就造成慘痛的後果。

    「恨鐵不成鋼」、「不打不成器」似乎已成為少數家長的慣用借口,其實這種「棍棒教育」只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封閉,自尊心受挫,重者還會在孩子的心裡播下仇恨的種子。在家長的「嚴刑拷打」之下,孩子承受不了重荷,而又無法排遣,便會採取離家出走『自殺』自殘等極端方式,從而上演一幕幕人間悲劇。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父母希望孩子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在「嚴師出高徒」思維模式的驅使下,他們將孩子有出息變聰明的途徑全部寄托在體罰上。然而,我們也不能簡單地譴責這幾位家長,說他們不懂教育規律和方法。

    事實上,為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增加孩子的學習強度已是普遍的社會現象,不僅在家長之間存在,學校同樣也是製造者之一。為幫助學生提高成績考上好學校,教育行政部門的「禁補令」不是屢屢淪為一紙空文嗎?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資源有限,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做法在短期內還很難被摒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以升學率來衡量一切,忽視孩子自由全面成長的教育環境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孩子成長、培養合格公民。

    「棍棒教育」應該引起家長、教育部門和社會的重視中國人歷來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其實,這種粗暴的家教方式只能摧殘孩子的心靈。教育孩子只能說服,不能壓服,只能用愛交換愛,用信任交換信任。

    教育專家認為:打罵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中國老話實際上是按父母的意志來改變孩子的行為,傷害了孩子的感情。

    父母打孩子,實際上是向孩子表示:當別人的需要與你的需要發生衝突時,武力(或權力)是有效的解決辦法。這樣孩子長大後,他很可能會以武力解決人際衝突,結果是受挫或破壞良好的人際關係。

    另一方面,這種管教並不能增加孩子的自律。當有人管著的時候,這種孩子常常不敢表達自己,但沒人管的時候又什麼都敢做。這種教育方式很可能培養出一個兩面人。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已看不到他們身體上挨父母打的傷痕。但在他們的內心,仍然保留著幼年時挨打的痕跡,其後果是對自己沒有信心,莫名的內疚,這種內疚會有不同的表現:性格有攻擊性,跟人相處困難,或工作不負責任。幼年的壓抑不自信,對成年後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因為打罵已經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身心,限制了孩子個性的發展,阻礙了孩子特長的發揮。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愛撫,是教育的實質和精華。」教人首先要教心,在人類精神財富的合聲中最細膩、最柔和的旋律實屬於心聲。尊重孩子就是要承認他的人格尊嚴和平等,傾聽他的意見,接納他的感受,包容他的缺點,分享他的喜悅。

    尊重孩子應當是無條件的,也就是這份尊重不決定於孩子的行動而是對孩子的整體接納,尤其對暫時後進的孩子更要尊重和相信他的價值和潛能。尊重並不是不能提出嚴格要求和批評責備,而是要講究批評的藝術。

    另外,在很多家庭內,打罵完之後孩子仍然會犯相同的錯誤。為什麼呢?因為孩子就是孩子,打只能使他暫受皮肉受苦,而不能讓他從根本上明白任何事理。所以,作為父母,應該完全避免打罵教育在自己家裡出現。

    但是不打罵不等於要溺愛,溺愛同樣會給孩子產生不良的教育影響。現年16歲的卓子出生於會同縣偏遠的山村,雖然家在農村,但因父母都在外做木材生意,家境比較殷實。由於父母忙於生意,卓子自小就由住在縣城裡的奶奶帶大。

    年屆六旬的奶奶對孫子寵愛有加,在家裡從不讓他幹任何重活兒,而且總是有求必應。卓子想要什麼,只要能辦到,奶奶總會千方百計想辦法去滿足他。後來卓子上了初中,奶奶怕他平時沒錢買零食吃,經常大把大把地給他零花錢。但卓子拿著這些錢卻泡在了電游室,經常一玩就是兩三個鐘頭。

    電游一玩上癮,那點零用錢顯然就不夠用了。於是卓子就經常編造各種借口如買學習資料、交補課費向奶奶騙錢。日子一久,奶奶慢慢有了警覺,後來聽別人說卓子天天不上課,泡在電游室,一氣之下大幅削減了卓子的零花錢——每天僅2元錢。

    玩電游像吸毒一樣上了癮的卓子此時已無法自拔,於是千方百計弄錢。有一天,卓子看見外婆家裡有老鼠藥,聽別人說用少量老鼠藥可以將人毒昏,卓子便將鼠藥放在飯裡,毒昏奶奶,然後再偷家裡的錢。但他卻不知道老鼠藥的毒性非常強,自己的一念之差竟要了奶奶的命,而且也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溺愛的行為必然結出自私的惡果,對孩子極端溺愛,孩子就會慢慢走向自私,這早已為心理學專家所證實。自私排斥一切與之不一致的感情,當然也包括親情。因此,對子女過分溺愛,無異於一杯毒酒,毒害了子女心靈和品質,並造成了子女對親情的淡漠。

    打罵不行,溺愛不行,放任自流更加不行。阿濤在小學時還是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可上了初中後整個人就完全改變了。由於父母平時很少管他,阿濤很快和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攪和在一起,並染上了賭博的惡習。雖然到2000年7月案發時他才15歲,但那時他已有兩年賭齡了。

    有一次,阿濤打牌輸了不少錢,被人逼著還債。萬般無奈之下,阿濤於一天深夜兩點潛入叔叔家中行竊,不料被睡在家中的堂妹發現。堂妹認出了阿濤,揚言要告發他。阿濤情急之下,上前用手摀住她的嘴巴,然後用另一隻手緊緊掐住她的脖子,致使其窒息而死。殺死堂妹後,阿濤為了製造強……姦殺人的假象,轉移人們的視線,他又慘無人道地對屍體進行奸『淫』,其暴行令人髮指。這起發生在洞口縣的案件曾經在當地轟動一時,並引發人們的深思。

    在大人的眼裡,孩子的世界是簡單的。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孩子也是社會的人,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圈裡與社會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由於孩子自我調節的能力較低,長期的放任自流和心靈孤獨會使他們產生種種不正常的心態,並染上不良的習氣。因而他們一念之差幹出出格的事兒就不難理解。

    其實,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家教高手。父母期望通過打來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打,只會造成孩子種種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絕不能獲得有效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所以,懇切希望天下的為人父母者,不要再打自己的孩子了,不妨試試以下這些方法來取代打罵的教育方式。

    從多方面瞭解孩子。多一分瞭解,就少一分誤解。父母一定要抽時間常與孩子、與孩子的保姆以及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家庭和學校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的把握。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當行為的時候,父母心裡也能明白應該如何去管教孩子。

    冷靜,冷靜,再冷靜。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如果是脾氣暴躁的父母,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罵。其實,此時父母應該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嘗試著走入孩子的內心,耐心地詢問孩子如此行為的真正原因。當父母把心思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上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同時也會釋放掉自身的很多負面的情緒,因而也會避免打罵孩子了。

    調整對孩子的期望。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達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所以當孩子由於種種因素,某些方面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時,許多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打罵僅是一種感情發洩,對改變孩子的現狀無濟於事。

    與其如此徒勞無效,不如降低對孩子的期望,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選擇前進的道路。如果父母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放下父母的架子,尊重孩子。有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教育專家建議,父母對孩子要真正地放下父母的架子,從內心裡尊重孩子,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盛怒時不管教孩子。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父母無法平靜下來的時候,要暫時離開孩子所處的環境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來管教孩子。

    天下沒有哪一個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的,但無數事例證明,沒有一個孩子是在父母的打罵中成才的。棍棒威嚇可能會起作用,但只是暫時的,不會持久的。而且,打罵孩子是對孩子正當權利的侵犯。

    其實,不打罵孩子一樣可以教出優秀的孩子,每個父母都應該牢記這個教育理念,把孩子當朋友,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原則。所以,為了使孩子能夠健康地成才,現代父母必須拒絕打罵孩子,改變以打施教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和一片快樂的天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