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黑寶葫蘆

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四章 無膽鼠類 文 / 悲痛麼名

    第三百七十四章無膽鼠類

    佩盈回到了房間裡,還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子,然後又還是不敢確定地馬上打開了電腦,開始在網頁上查詢起來。

    王凡走進臥室裡,看見佩盈正埋頭於網絡當中,便提醒著說道:「老婆,不是讓你不要靠這麼近玩電腦的麼?又不聽話了不是!」

    「老公,先別管那個,你快過來看看這個!」佩盈毫不理會王凡的嘮叨,反而急忙地指著屏幕上的東西朝著王凡喊道。

    「這哪裡能不管呢!」王凡嘴裡嘟嚕著,不過還是依言走了過去,探頭望了望屏幕,「有什麼好看的呀?」

    「就是這個!」佩盈用鼠標點擊了其中一個網頁,「你剛才還說那個什麼錢串子完全無害呢!你瞧瞧,這裡不是有案例嗎?這又該怎麼說!」

    王凡定眼一看,原來是一些關於蚰蜒鑽進耳朵裡或者屁眼裡的消息,甚至有些人還曾說自己差點兒被爆了小鄒菊。王凡不禁咂舌,這小蟲子有這麼厲害嗎?

    「怎麼沒有!」佩盈立即說道:「你再瞧瞧這個,古代都有那個蚰蜒入耳方呢!『肘後療蚰蜒入耳方。熬胡麻搗,以葛囊盛枕之,蟲聞香則自出。又方:以水銀大豆許瀉耳中,歆臥空耳,向下擊銅器,叩齒十下,即出蚰蜒,呼為土蛄,似蜈蚣黃色細長是也。備急療蚰蜒入耳神效方。以牛酪滿耳灌之,即出,當半消,若入腹,空腹食好酪一二升,即化為黃水,不盡更服,神效。』」

    「按理說應該不會吧。」王凡思索著,「錢串子都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人的那幾個洞溫度這麼高,它們怎麼會特意鑽進去呢?那不是故意找難受嗎?」

    「那這些又該如何解釋?」佩盈不依不饒地問道。

    「嗯,估計這些都是玩行為藝術的。」王凡想了想,冒出了這麼一句話。

    「我可不管它們玩不玩行為藝術,總之有它們呆在這裡,我就覺得不舒服。明天不用上班,我們乾脆來個大掃除吧。」佩盈最終決定道。

    「呃,不用這麼折騰吧,不就是些小蟲子嗎?」王凡有些不情願,掃除就掃除唄,為什麼要在前面加上一個「大」字呢?聽起來就滲人。

    「當然要搞!你還記得我們家上次大掃除是什麼時候嗎?問你肯定不清楚的,那是結婚那時,現在都有幾個月了!」佩盈十分堅定地說道:「對了,家裡頭沒有老鼠的吧?」

    「沒有,你忘記我們後院還有叮噹嗎?它就是捕鼠的能手。」這一點王凡可以肯定。

    「呼!沒有最好,我最怕的就是老鼠了。」佩盈鬆了一口氣。

    老鼠是一種齧齒動物,體形有大有小。種類多,有450多種。數量大(有幾百億只)。繁殖速度很快,生命力很強,幾乎什麼都吃,在什麼地方都能住。會打洞、上樹,會爬山、涉水,而且糟蹋糧食、傳播疾病,對人類危害極大。除了天敵捕鼠外,人們還利用器械(老鼠夾子、老鼠籠子、電子捕鼠器等)、藥物方法滅鼠。

    古時,人們對鼠這種動物是相當畏懼的。鼠,什麼東西都咬,還會傳播鼠疫。「老鼠過街人人喊打」這句俗語就表明人們對老鼠的憎惡。古人對自己畏懼的東西普遍採取了「敬而遠之」的態度。於是,古人在這些事物之前冠以「老」字,以表示敬畏和不敢得罪的意思。有些地方因為迷信,在說到老鼠時,往往不敢直呼其名而呼之以「耗子」等。也有人認為老鼠的「老」是指年老的意思,認為老鼠是指鼠類中最為長壽的,但這種說法未必可信,因為老鼠並不長壽。

    「老鼠」名字的由來鼠,也稱為耗子。但更俗稱的是「老鼠」。為什麼前面冠一個「老」子呢?據《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壽命最長,故稱老鼠。」可老鼠的壽命是不是很長呢?讓我們來比一比,看一看,大象平均能活到60—70年,有的個體可以活到150年;犀牛`駱駝能活到40—50年;松鼠能活到10—12年;野兔可以活7—8年。老鼠的平均年齡只有2歲到2歲半,活到3歲的已經十分衰邁了,個別的還能活到4歲到5歲,但這已是「老壽星」了。

    由此看來,老鼠的壽命並不長。那麼為什麼會有「鼠壽最長」這一說法的呢?據研究,這可能是因為它的繁殖力很強。一般地說,幼鼠在兩三個月即可達到性成熟,它的生殖機能可以維持一年到兩年,一年中老鼠一般可以生五六窩,在良好的生活條件下,它一年四季都可以交配,繁殖,如不計算死亡的個體,它們的子孫後代數可達35000只以上。老鼠的後代生長得很快,所以人們誤以為鼠的壽命很長。

    虎和鼠一樣,都是u結尾的閉音節詞,發出聲音較輕,不利於口語表達。為了引起對方聽話者注意,加上「老」這個詞會使發音更為清楚。同時,「老」這個字給人感覺通俗親切,本身並沒有惡意。如同生活中的「老張」,「老李」一樣。其實,儘管在現實中,人們看到老鼠會覺得厭惡甚至打之而後快,但傳統文化中老鼠是機靈而略帶狡詐,同時生命力頑強很有生活味的動物。

    要不怎麼長期以來,人們將老鼠排在12生肖之首,很多人也會津津樂道自己的屬相是老鼠。每逢鼠年,人們還會貼窗花,剪壁紙來表現活潑可愛的老鼠形象。在國外,米老鼠和精靈鼠小弟等可愛形象也為數不少。就連現在人們用的電腦光標控制器也被稱為鼠標。英文和日文中乾脆就分別是mouse和сヨЗ,都是「老鼠」的意思。

    一般工具書對「耗子」的解釋,止於「耗子即老鼠」,或「某些地區把老鼠叫做『耗子』」,都未說出個所以然來。

    其實,把老鼠叫耗子,是有其「歷史原因」的。五代時(公元907—960)封建軍閥割據,爭戰頻繁。統治者為了自己窮奢極侈的享受,變本加厲搜刮百姓,他們給苛捐雜稅立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名目。

    據《舊五代史?食貨志》記載,賦稅除正項之外,還有許多附加稅,如農家吃鹽要上鹽稅,釀酒要交酗稅,養蠶要上蠶稅。不僅如此,附加稅之外還有附加,名為「雀鼠耗」。官府規定:每繳糧食一石,加損耗兩斗。連絲、棉、綢、線、麻、皮這些雀鼠根本不吃的東西,也要加「雀鼠耗」,每繳銀十兩加耗半兩。

    到後漢隱帝時,「雀鼠耗」由納糧一石加耗兩斗,增到四斗,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但又不敢公開抱怨皇帝,便將一肚子怨氣發洩到老鼠身上,咒罵老鼠是「耗子」。這一說法,便流傳至今。

    一提起老鼠,人們都無不切齒痛恨;一看到老鼠,人們都無不奮起以除之而後快。人類對待老鼠,那真可說是嫉惡如仇了。然而關於老鼠,民間卻有兩則頗為神奇的傳說。一個是老鼠的金牙齒,另外一個則是關於老鼠死不瞑目的故事。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家姓徐的人家住在大南山區,他們的生活很貧苦。一家五口人,長年累月拚命勞作,到頭來三頓飯菜都是「有湯無粕」,要想吃上一頓稍為像樣的稀粥,那可是稀罕極啦!真是「貴如蟾酥」啊。

    一日,老徐和兒子們在田里回來,看到他那正在紡紗績麻的婆娘獨自暗暗垂淚的慘象和飯桌上那缽「仙尿」時,他再也受不了啦。他一下子躺倒在那破鋪板上,淒涼地說:「老天啊,這可叫人怎麼過喲!唉……」

    「爸,要是咱們有稻種那就好了。」他的小兒子天真地說,「那時俺就不會餓了。」這話恰好被他家的老鼠聽到了,於是它決定給自己的屋主找一點稻種。

    老鼠上路了。它不辭辛苦,一路翻山越嶺,渡河過澗,找呀尋呀,卻始終找不到稻種。一天,它來到了東京城,穿牆過屋,四處尋覓,最後終於在帝王的倉庫裡發現了有一堆好大的金黃的稻穀。

    它高興極了。於是招呼夥伴用嘴銜著谷種送回徐家。這樣日夜往返,終於銜來了很多谷種。徐家父子得到了這許多谷種,那高興勁兒可別提有多大啦。他們當即對老鼠許願:願在收割季節留下一部分谷子給老鼠們享用。

    秋天到了,那金黃的谷子一垅一垅的垂滿地頭。徐家父子竟高興得忘了對老鼠的許諾,把谷子收割乾淨,一粒不存。這下老鼠們著火啦。他們餓著肚子跑到南海觀音菩薩面前裝模作樣哭訴了一回。觀音菩薩聽信了它們的話,賜給了它們一對金牙齒;讓它們去謀生。

    從此,老鼠就有了一對金牙齒。它們每年都到田里咬嚼稻子,儘管徐家第二年想起自己的承諾,在田里留下了谷子,但是它們還是胡作非為,於是人們也就恨死老鼠了。

    另外一個故事則是這樣的,相傳,古時候老鼠在玉皇大帝的倉庫裡偷來了谷種,從此人類不再飢餓。它們滿希望從此得到人類的報答,奉養它們到老死。

    人們並沒有忘記老鼠,在稻子成熟收穫之時在田里留一些谷子給老鼠吃,可是,貪心無度的老鼠哪裡能滿足?它們把人們留下的谷子吃了以後,還經常到田里去糟蹋其他農作物,幹盡了壞事。這樣,人們就仇恨起老鼠來,乾脆再也不給它們留谷子了。

    老鼠們自認為有功於人類,而得到的報答卻不能滿足它們的**。於是它們也恨起了人類,專啃人們的傢俱和農作物,還鑽牆挖洞、傳染鼠疫。人類被老鼠弄得實在沒有辦法了,就請觀音菩薩幫忙,觀音菩薩賜予人類貓,讓貓專吃老鼠。一段時間人類安寧了許多。

    但好景不長,老鼠開始想法對付貓。硬的不行,就來軟的,老鼠逐步瞭解了貓有懶散的特性,只有餓了才凶狠。於是老鼠在貓吃飽熟睡時,把從人類偷來的食品放在貓的身邊,貓醒來餓了,看見有現成的食品就吃,長此以往,貓吃了睡,睡了吃,越來越懶散。從此貓見到老鼠不再凶狠了,見老鼠送食品給它們吃,還學會了拍馬屁的本領,貓專門在主人面前賣乖,討主人的喜歡,主人更加寵愛貓了,貓和主人乾脆吃穿住在一起。

    從此老鼠更加猖狂無比,人們想了多少種方法都治不了它們。人們一見到老鼠便要把它置於死地——「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據說老鼠們到死了的時候,還不甘願閉上眼睛呢。不信,你可以去看看。

    鼠,儘管不是人類豢養的動物,卻和我們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和我們的關係非常「親近」和密切。於是,我們世世代代都在講述著關於鼠的傳說和故事,並且形成了對鼠的信仰。我們都知道一句俗話,就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說明人們痛恨老鼠的程度。其實啊,老鼠過街未必人人都敢喊打。

    老鼠是一種「家居」動物。對於老鼠,民間俗語很駁雜。我們都知道,由於它咬壞東西、偷吃糧食、傳染疾病,所以人們恨它,以為是不祥之物,列為「四害」之一。可事情往往存在相反的一面,我國有些地區則將老鼠視為靈獸,人生重要的兩件大事——生育和發財竟然都和鼠類有著密切的關係。

    古代廣泛流傳「鼠咬天開」的傳說,那還是在遠古時期,天地混沌一片,宇宙沒有形成,是老鼠等在夜半子時出來活動,將這混沌咬破,使得天地分開,宇宙就成型了。類似的神話故事在中國許多民族中都有記述,只不過天地未開時的混沌狀態,常常是以葫蘆、金鼓等象徵方式表現出來的。

    拉祜族神話故事說,混沌未開時代,創世神厄莎種植了一個葫蘆,葫蘆老了,滾到山下海水裡,螃蟹從海中把葫蘆拖上岸來。老鼠咬了三天三夜,終於把葫蘆咬通了一個洞,一男一女從葫蘆裡走出來,這就是拉祜族洪水後人類再傳的始祖扎迪和娜迪,而老鼠也因此贏得了吃人糧食的特權。這一神話故事也說明老鼠是開天闢地的功臣,幫助人類再生和繁衍。而十二生肖中的其他動物,基本上和這類創世及造人的傳說沒有關聯。從這一點上來說,也足以證明鼠在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了。

    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有一部《十二生肖圖冊》,是清末著名畫家任預的作品。其中的《子鼠圖》畫了5只小鼠,正搶食罐中撒出的瓜子(想必是葫蘆籽)。在十二生肖中,鼠屬子,而瓜子之子與子音同,都表達了多子的意味。鼠的繁殖能力極強,而瓜子也是數量多、生長茂盛的植物種子,因而《子鼠圖》成為多子多福的象徵。

    老鼠與一些植物合為一體,也是民間常見的吉祥圖案。諸如「老鼠與葫蘆」、「老鼠與葡萄」、「老鼠與石榴」等,是民間剪紙及年畫普遍表現的題材。在這些題材中,老鼠成了人們敬奉的對象。鼠具有驚人的繁殖力,《本草綱目》稱,鼠孕一月而生,而且一胎多子,多者竟然達近20只。這種快而多的生育能力,實在令渴望多子多孫的人家嚮往。所以,鼠被民間視為多子多孫的象徵。而葫蘆、葡萄、石榴也屬多子,因此,人們便把老鼠與這類東西放在一起,強化了繁衍後代的願望。

    民間還有一些有趣的吉祥圖畫,表現了同樣的主題。如「老鼠偷南瓜」,表示瓜瓞綿綿;「老鼠偷白菜」,因為鼠喻「子」,白菜的「白」諧音「百」,比喻「百子」。另有一種「老鼠揭蓋碗」,也隱喻生殖崇拜的觀念。在婚禮中常見的蓋碗、扣碗等剪紙圖案,寓意「合巹之喜」。華北有些地方的婚俗,要舉行在廚房揭蓋碗的儀式,暗喻男女相求、交歡的觀念。

    老鼠不僅和人類生育有關,而且還與發財有關係。將老鼠和生育聯繫起來,有一些合理的地方,鼠被尊稱為「財神」,則有些不可思議,因為老鼠原本是專門破壞人家財物的啊。

    尊奉鼠為「財神」的習俗竟然很普遍,人們對它的光臨,甚至有點歡迎。因為在過去,廣大勞動人民(主要是農民),多半是家無隔宿之糧,鼠駕到,意味著這戶人家糧食有餘,哪個不希望自己富足!所以,鼠便成了受歡迎的「財神爺」。

    老鼠藏在人家中,為的是能夠偷吃東西。如果吃不到什麼,它就不在這裡了。基於這樣一種觀念,民間認為家中鼠多是一種吉祥富裕的象徵。如果家中老鼠突然離去,反而認為不吉利,是將要發生火災的徵兆。湖北一帶俗呼「失鼠」為「失水」。俗話說,「倉鼠有餘糧」,倉鼠即田鼠,有掘穴存儲糧食的習性,人們將之延伸為積財之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