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黑寶葫蘆

第一卷 第三百五十四章 胎教 文 / 悲痛麼名

    第三百五十四章胎教

    在臥室裡,王凡一邊撫摸著佩盈那還沒有任何跡象的肚子,一邊緩緩地說道:「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和尚他在講故事……」

    「停停停!老公,你不覺得你說的這個故事太悶了些嗎?」佩盈連忙打斷了王凡的這個嘮叨而且重複的故事。

    「好好好,那我換一個!」王凡微笑著說道。

    你問王凡他們在幹什麼?這個問題問得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們是一個正在講故事,一個正在聽故事唄。而用比較專業的術語來回答,則是王凡在進行著胎教。

    普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漂亮、活潑。特別是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超群,才能出眾,以便在將來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人才的培養不是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必須從胎兒做起。

    胎兒具有驚人的能力,為開發胎兒這一能力而施行的胎教,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據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對千餘名兒童的多年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人的智力獲得,50在4歲以前,30在4—8歲之間獲得,另20在8歲以後完成。4歲以前完成的50就包括胎教在內。嬰兒出生前形成的大腦舊皮質,是出生後形成的大腦新皮質的基礎,只有在大腦舊皮質良好的基礎之上才能使大腦新皮質得到更好的發育,以達到超常的智商水平,發揮其非凡的才能。

    現代科學的發展已證明,胎兒不僅具有視覺、聽覺、活動和記憶能力,而且能夠感受母親的情緒變化。在妊娠期間,採取適當的方法和手段,有規律地對胎兒的聽覺和觸覺實施良性刺激,通過神經系統傳遞到大腦,可促進胎兒大腦皮質得到良好的發育,不斷開發潛在能力。使一個優秀人才所具備的豐富想像力、深刻洞察力、良好記憶力、敏捷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在胎兒期通過胎教得到潛在的培養。

    古今中外大量事實也表明,胎教對促進人類智商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為此,許多國家在胎教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並成立了胎兒大學或胎教指導中心,推廣普及胎教知識,以培養更多的早慧兒童。

    據瞭解,胎教一詞原來是源於我國古代。最早出現在漢朝,那時胎教的基本含義是孕婦必須遵守的道德、行為規範。古人認為,胎兒在母體中能夠感受孕婦情緒、言行的感化,所以孕婦必需謹守禮儀,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名為胎教。

    《大戴禮記?保傅》:「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又說「周后妃(即邑姜)任(孕)成王於身,立而不跂(不踮腳尖),坐而不差(身子歪斜),獨處而不倨(傲慢),雖怒而不詈(罵),胎教之謂也。」《列女傳》中記載太任懷周文王時講究胎教事例,一直被奉為胎教典範,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孕期有關行為、攝養、起居各方面之注意事項。如除煩惱、禁房勞、戒生冷、慎寒溫、服藥餌、宜靜養等節養方法,以達到保證孕婦身體健康,預防胎兒發育不良,以及防止墮胎、小產、難產等目的。

    中國古代胎教始於西周。據劉向《列女傳》記載,周文王之母太任在妊娠期間,「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意思是說,太任懷孕時,眼不看邪惡的東西,耳不聽『淫』亂的聲音,口不說狂傲的話,這就是行的胎教。「文王生而明聖,太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君子謂太任為能胎教。」文王生下來非常聰明,「教之以一而識百」,這是太任施行胎教的結果。

    賈誼《新書?胎教》篇中也記載:「周妃後妊成王於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獨處不倨,雖怒不罵,胎教之謂也。」意思是說,周成王的母親懷孕時,站有站的樣子,站時不將重心倚在一邊,坐有坐的樣子,坐時也不歪斜,笑時不放聲喧嘩,獨居一處時也不懈怠放任,發怒時也不罵人,如此等等,用禮教的規範來約束自己的一舉一動,從而保持對胎兒的良好影響。

    於是乎王凡等到佩盈在家裡的時候,便拉著她要進行胎教,而他的方法則是最為簡單而有效的一種,那就是說故事了。

    「老公,你這樣是不是太過於心急了?我們的寶寶都還沒有完全成形呢,他怎麼能夠聽到你的聲音呢?」佩盈看著王凡一臉正經的樣子,覺得有些好笑地說道。

    王凡卻搖了搖頭,「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從娘胎開始就應該進行胎教了。我們現在這樣,等孩子出生以後肯定會更加地聰明伶俐的。」接著,王凡又開始說起別的故事來。

    在遙遠的一個國度裡,住著一個國王和王后,他們渴望有一個孩子。於是很誠意的向上蒼祈禱。

    「上帝啊!我們都是好國王好王后,請您賜給我們一個孩子吧!」

    不久以後,王后果然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公主,這個女孩的皮膚白得像雪一般,雙頰紅得有如蘋果,頭髮烏黑柔順,因此,國王和王后就把她取名為「白雪公主」。

    全國的人民都為白雪公主深深祝福。

    白雪公主在國王和王后的寵愛之下,逐漸長大了,終於成了一個人見人愛的美少女。白雪公主非常善良、有愛心、她經常和動物一起玩耍。森林的動物,像小鹿、小兔子、松鼠、小鳥都喜歡白雪公主,因為白雪公主會給它們吃食物,還會講故事給它們聽。個性善良猶如天使般的白雪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等等,等等!」佩盈再次出言打斷了王凡的話,「這是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吧?」

    「是啊!這個是童話故事,怎麼,有什麼地方不妥嗎?」王凡疑惑地問道。

    「問題倒是沒有,不過你不覺得這個故事被說得有些氾濫了嗎?聽來聽去都是這麼個故事,換一個吧。」沒想到佩盈還挺挑剔的。

    「額,好吧,那我說一個童謠。」此時老婆的命令最大,而且是懷有了寶寶的老婆的要求,自然是要滿足。

    王凡緩緩說道:「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三兔子買藥,四兔子熬,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九兔子坐在地上哭泣來,十兔子問它為什麼哭?九兔子說,五兔子一去不回來!」

    「停停停!這個童謠太恐怖了,快換一個!」佩盈還是不滿意。

    的確,這真的是一個恐怖的童謠。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三兔子買藥,四兔子熬。人的一生無非生老病死,這個過程不知在多少人身上循環了多少次。今天你是買藥的,明天你也許就是垂死在床上的。任何人都不再驚奇,不再感慨。生命的來去,就像一抹浮雲,誰也抓不住。

    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人們對死亡已經司空見慣。人們已經忘記了悲痛,而變得麻木而遲鈍。只是機械的作著以前做過無數次的動作。當把親人埋掉的時候,心裡就像在說:出門啦?路上小心點,早點回來哦。

    當九兔子忽然哭起來時,十兔子甚至表示驚訝。只有九兔子還有一點點清醒,他意識到,離去的兄弟再也不會回來了。但也只有他一個人還清醒。整個兒歌透出一種悲痛欲絕,進而出離悲痛的情感。如果是一個成年人在朗誦這首兒歌,那他的臉上肯定沒有任何表情,只有兩道早已乾涸的淚水,眼中再也沒有任何靈動的神采。只有小孩子,什麼也不懂的小孩子,可以歡快的朗誦它。

    當傷感的,生離死別的故事,從小孩子口中以歡快的口吻說出來的時候,人們彷彿又看到了那個對死亡司空見慣的年代。從而警戒人們活著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告戒人們珍惜生命。

    可是這首童謠,說的並不是人生際遇的無常,有些人甚至可以從這首古老的童謠中看到了一場血淋淋的紛爭,這是一件密謀殺人事件。

    首先,把人暗喻成動物是文人常用的一種手法。而人,是有階級的。所謂大兔子,當然是地位、階級最高的人(亦即統治階級)大兔子病了,要治它的病,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犧牲一隻兔子做藥引。病的是大兔子,五兔子卻突然死了,顯然是被做成了藥引。

    其次,「買藥」其實是黑話,因為實際上只需要一些簡單的草藥,主要是藥引,所以這個「買藥」指的是去殺掉做藥引的兔子,三兔子是一個殺手。那麼做藥引的為什麼是五兔?因為哪隻兔子適合做藥引是由醫生決定的,二兔子就是醫生。

    可以推出,二兔子借刀殺兔搞死了五兔子,他們之間有什麼過解呢?可能是情殺,因為一隻母兔。誰是母兔呢?想一下,女人愛哭的天性,所以九兔是母兔,九兔也知道了真相,所以才哭,因為她愛的是五兔。

    「六兔子抬」,這明顯是病句,一隻兔子怎麼抬?他顯然是被抬,因為他死了,所以才會被抬。抬他的兩隻兔子隨後一個挖坑,一個埋屍。沒錯,抬他來的就是七八兩隻兔子!六兔子是被七八兩隻兔子殺的嗎?不是,他是被殺手三兔子殺死的。三兔子本來不想殺他,五兔子和六兔子關係非常好,當時他們正好在一起,並聯手抵抗,所以三兔子才把他們一起殺了。

    最後一點分析了,也許是多餘。事情是這樣的,三兔和五六兩兔打鬥過程中,引來了七八兩兔。當五六被殺死後,三兔已沒有力氣,況且七八平時都很聽話,不會告密的。所以三兔就放過了七八兩兔,並讓他們把六兔抬走,埋了。七八一看,命保住了,反正事情也發生了,無法挽回,只好照辦理。

    其實我們回看故事,情殺並不是隨便猜出來的,觀全局,二兔位高權重,但即便這樣,也有他得不到的東西,那就是真愛。所以他殺五兔的原因很可能是這個,而且五兔正直,應該平時就經常與他作對,所以才起了殺心。

    另外,五兔死的非常慘,因為二兔瘋狂妒忌他,所以不想讓他成為一個正常的男人。再說皇上吃了藥師的藥,荒『淫』無度,哪裡最虛弱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所謂吃什麼補什麼,其實五兔被做成藥引的部位應該是……

    其實這又或是記錄著兔族歷史上的一次大瘟疫的傳染病。災難是從大兔子開始的,大兔子病了——>導致了二兔子也去看病——>三兔子也得買藥吃——>四兔子也得了病在家苦熬——>五兔子終於熬不住病死了——>六兔子也病死了被抬走——>七兔子挖坑其實是深知自己不久於兔世為自己準備的(我們人類也有這種風俗)——>八兔子埋了(這不用說了吧)——九兔子坐在地上哭泣(族裡的兔都死得差不多了,自己也身染重病能不傷心嗎?)——>十兔子是代表族中從外歸來而不知情的兔子(每個群體都有這麼一部分人)所以就問啊「咋哭得那麼厲害捏?」——>九兔子就說了「五(通:吾)們兔族將一去不復還了!」

    真是一片千里無雞鳴、死兔露於野的悲慘景象啊!死者十之**啊!(十隻兔子死了七隻還有兩隻也快死了)

    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首童謠也有很多的解釋,其中不乏陰謀和恐怖,奸詐與狡猾,所以聽到自己老婆的不滿意,王凡頓時又開動腦筋想起來了。

    思索了一會兒,王凡說道:「既然外國的不滿意,那我就說一些自己國家的吧。聽著,感盤古開闢,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曰東勝神洲,曰西牛賀洲,曰南贍部洲,曰北俱蘆洲。這部書單表東勝神洲。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自開清濁而立,鴻蒙判後而成。真個好山!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

    「你說的是西遊記吧,這個孫悟空太頑劣,我擔心以後我們的孩子也會像他那樣,換一個!」佩盈毫不猶豫地說道。

    「……話說當時公孫勝正在對晁蓋說:『這北京生辰網是不義之財,取之何礙!』只見一個人從外面搶將入來,揪住公孫勝道:『你好大膽!卻才商議的事,我都知了也。』那人卻是智多星吳學究……」

    「水滸傳太粗魯,換一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週末七國分爭,併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併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三國太腹黑,不行,換一個!」

    「……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

    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

    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

    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歎,日夜悲號慚愧……」

    「紅樓夢裡的女子太多,而且男人較少,而且女的都是柔弱過人,唯一男性賈寶玉又太過於偽娘了。要是我們以後的兒子聽了這個故事,變壞了怎麼辦?所以嘛,還是換另外一個!」佩盈十分挑剔地說道。

    王凡無語了!我國的古代四大名著,都被自己老婆批得體無完膚,自己還能說什麼故事呢?這也太難為自己了吧。以前自己也沒有看出來,原來自己老婆竟然是這麼挑剔的一個人!

    「那,老婆,你說我應該說些什麼故事?」王凡有氣無力地問道,他沒想到說故事不僅是個腦力活,更是個體力活,弄得自己這麼疲憊。

    佩盈眨巴著眼睛,很是不負責任地說道:「老公,說故事是你提出來的事情,怎麼能夠問我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