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神雕變

第三卷 第166章 滄浪亭,各有所獲 文 / 碧海思雲

    姑蘇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古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而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令古今遊客爭相來訪楓橋,聆聽寒山寺的鐘聲。

    姑蘇園林甲天下,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由此,蘇州園林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而姑蘇城外自然風光秀麗,靈巖、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於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情的湖光山色。姑蘇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姑蘇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

    姑蘇既至,李浩然、段素素倒也沒有急著光顧慕容山莊,反倒是借此機會,兩人定下了游賞滄浪亭、獅子林、網師園、寒山寺……的計劃。

    次日午時,李浩然和段素素一路歡笑,直奔滄浪亭。

    到了園門,向主人道明來意,主人倒是欣然同意,並表示要帶他們一起游賞,只是被李浩然婉言謝絕,主人倒是雅人,識趣的離去,不過卻也要求李浩然離去之時底下一幅墨寶,以示門票,對此,李浩然自然答應下來。

    辭謝園主,兩人信步入園,未進園門便見一池綠水繞於園外,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水融為一體。淪浪亭以山石為主景,山上古木參天,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滄浪亭外臨清池,曲欄迴廊,古樹蒼蒼,壘疊湖石。

    滄浪亭以山林為核心,四周環列建築,亭及依山起伏的長廊又利用園外的水畫,通過復廊上的漏窗滲透作用,溝通園內、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體。

    園中山上石徑盤旋,古樹蔥蘢,箬竹被覆,野卉叢生,樸素自然,景色蒼潤如真山野林。

    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藏在山頂上,它高踞丘嶺、飛簷凌空。亭的結構古雅,與整個園林的氣氛相協調。亭四周環列有數百年樹齡的高大喬木五、六株。

    竹是滄浪亭築園以來的傳統植物,亦是滄浪亭的特色之一。「翠玲瓏」館連貫幾間大小不一的旁室,使小館曲折,綠意四周,前後芭蕉掩映,竹柏交翠,風乍起,萬竿搖空,滴翠勻碧,沁人心脾。

    兩人觀此景致,心神不由大暢。,有煩惱與疲憊皆似隨風離去,此園一草一木錯落有致卻獨具匠心,一石一花皆在訴說築園者的智慧;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直面美景,讓人產生一種人在畫中的感覺,師法自然的兩人無不覺得一花一木、一山一石活了起來,和自己心有靈犀、緊緊相聯。

    人在園中,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

    兩人不發一言,默契十足的並肩而行,不知多久。同時又在一個陳列著數百個雕刻的地方自然而然的停下來。

    凝望石雕,兩人在一瞬間如若被吸住了心神一般,原來塑像上的一刀一刻給人別樣的感覺,有的刀勢猶如漫天細雨輕揚柔柔柳條;有的刀勢氣勢驚人,大開大合,如同石破天驚,給人無從抵禦的感覺。

    觀遍百餘石像,均是感覺到一種氣勢雄渾的刀意蘊含其間,恍惚間,兩人看到了一個絕代高人,在石壁上翩翩起舞,一砍一斫間漫天刀意四下迸射。

    ……

    不知幾許,李浩然歎息一聲,滿是欽佩的望著那似乎活了一樣的塑像,久久無語。

    回望段素素,發現她似乎完全沉浸在這驚人的刀意中,但見她時而眉飛色舞,時而眉頭緊皺,時而欣喜若狂,時而憂鬱難當。

    李浩然嘴角含笑,看著面前神色百變的嬌妻,溫潤的眸子中儘是欣喜之色。

    段素素兀自沉浸其間,她的記憶閃電似的記著那一刀一斧的走勢,腦海裡更是急速運轉,潛意識的以自己的修為去化解、去融合。

    ……

    猛然間,腦海中彷彿閃電霹靂般爆響,一道明亮的電光劃越長空。

    段素素閉目不言,待過了半個時辰,她突然欣喜抬頭,看向李浩然,接著沉聲嬌呼道:「好厲害的刀法。」

    李浩然笑著擁她入懷,低聲道:「一刀一刻獨具一格,且各不相同,擺在此地,如若亙古即有,瞧不出絲毫勉強,的確是很厲害。素素,恭喜你,你又進境了。」

    段素素低靠愛人,柔聲道:「雖是如此,卻也及不上你一半。」

    李浩然風姿嫣然的嬌妻,笑道:「到我這種程度,想要再行突破,已是萬難,這套功法在我眼中雖然很厲害,但卻也不是毫無破綻。天下武學,只要有招就有破綻,這一點素素要謹記。」

    段素素巧笑倩兮的白了他一眼,卻也懶得和了爭辯,事實就是這樣子。武功到了他那種變態的地步,想要再次突破,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兩人境界不同,看事物的眼光自然也就不同了。

    經此一事,兩人倒也沒有再逛的閒情逸致。再加上天色漸暗,於是相攜而自原路而回。

    李浩然神目如電,掃了一個滄浪亭,發現亭上並無任何匾額,想到了園主的要求,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回到正廳,園主果然擺好筆墨紙硯,正笑吟吟的望著李浩然,觀看幾上茶杯,似是等待甚久。

    李浩然哈哈一笑,上前幾步。執起上等毛筆,手上連點,十四個銀鉤鐵劃、使轉如環、奔放流暢的大字出現在眾人面前。

    園主近前一看,但覺一股雄渾的氣勢撲面而來,不由癡癡出神,欲罷不休,至於李浩然兩人什麼時候離開他都未有所覺。良久良久,他方才醒悟過來,欣喜的念道:「『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聯好,字更妙,至此,滄浪亭終有聯矣!管家,快快前來,將此聯禱好,即刻懸掛滄浪亭。貴客……」

    園主驀然回首,這才發現廳中空空蕩蕩,除了自己和管家,再無他人,回想到那對神仙眷侶的風彩實是世間罕見,思及自己的失禮錯過結交的機會,心下不由悵然若失,久久不能釋懷。

    ……

    李浩然、段素素無言辭別,自然不知園主之事,天黑之際,兩人已經回歸客棧。此後數日,兩人倒像是新婚燕爾的夫婦,遊遍了網師園、寒山寺……

    姑蘇景致,大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第五日,兩個相攜,開始一一拜訪顧、陸、朱等世家,在書經方面,李浩然也許遠比不上這些世世代代研究的書香門第,但一些新穎的見解和看法倒是讓人眼前一亮,有豁然開朗之感,連忙端正態度,認真的請教了起來。

    相比這些人,李浩然多了幾百年的見識,一些問題自然是隨口道來。倒是將這些一輩子做文學的宗匠給嚇住了,一些思想固執的人嘴上雖是不說,但心底卻將他師視之。

    如是數日,在姑蘇文人圈子裡,楊逍之名隱隱漫延開來,如是結果,倒是大出李浩然的意料,偶爾看到段素素欽佩之色,心下大是得意非凡,時時惹來段素素的輕聲打趣。

    第十日,感覺暗中監視自己的人已經消失,李浩然鬆了口氣。畢竟時不待我,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讓他浪費在遊山玩水之中。

    是日,李浩然攜帶段素素,再次拜訪各個文人世家,算是道別吧!相處這段時日,他對於這些既古董又固執的可愛的宗匠心生佩服之心,雖然說自己算是間接的利用了他們,但彼此間相處甚好,各有所得,一一道別卻也人之常情。

    在渡頭上,和相送的人一一拱手而別,倒是讓李浩然產生一種「故人東辭姑蘇城」的感覺。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