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神雕變

第三卷 第134章 論蒙古,驚雷出世 文 / 碧海思雲

    想了一會兒,李浩然還是歎息道:「郭大俠,你擔心之人,蒙古的確有。這個人是蒙古帝國成吉思汗孫,拖雷第四子,名喚忽必烈。此人雄才素著,精通漢家文化,且造詣軍政,實在是蒙古難得一見的天下,據我所知,金輪法王就是在他手下辦事的。此人不除,將遺禍大宋。」

    郭靖吃了一驚,想不到自己擔心什麼來什麼,道:「忽必烈是拖雷安答的兒子?」

    李浩然歎息道:「是的,你若不信,讓丐幫去北方稍一打聽就明白他的為人了。郭大俠,留給我們的時間太緊迫了。若是以前有金國、西夏國作為緩衝,大宋還有喘息的機會,現在蒙古集全國之力南下,僅憑襄陽一地來抗蒙古,實在有些玄乎。」

    郭靖苦笑道:「說起來夏、金這些國家的騎兵數量開始時也是非常充足的,對於蒙古的騎兵戰術也很熟悉,怎麼一下子就被打沒了呢?」

    李浩然道:「這沒有什麼奇怪的。西夏、金國被蒙古用「放血戰術」耗盡元氣,畢竟他們也已經是農耕國家,國力來源於農業生產的正常,在農業遭到破壞的情況下,越打越弱,光是靠同樣數量的騎兵也無法保衛廣大的農田,敵人通過大範圍縱深的機動,把大量分佈在鄉村來不及撤入大城的農夫殺死,破壞莊稼,攻破防備力不足的小規模城鎮奪取金帛子女,實力通過不斷掠奪壯大,防守方則疲於奔命,糧食馬匹越來越少。」

    蒙古人在戰術的運用上,特別強調的就是部隊的機動性,以遠距離的包抄迂迴、分進合擊為主要戰術特徵。蒙古人的遠距離機動達到了歷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們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規模機動,使敵人很難預料和防範到他們的攻擊。

    蒙古軍隊在戰鬥中亦很少依賴單純的正面衝擊,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騎兵不停地騷擾敵軍,受攻擊後後撤,待追擊的敵軍隊形散亂疲憊時,早已四面包抄的騎兵則在一陣密集的弓箭射擊後蜂擁而來。

    這種戰術在過去的匈奴、漢族、契丹、女真人都用過。但象蒙古人一樣利用四處游騎做間諜,大規模的騎兵可以隨時遠距離攻擊的情形則沒有出現過。加之,蒙古人大量地編入漢和其他北方少數民族,使用漢族先進的攻堅器材擔任攻城的任務,使他們在東方無論是野地浪戰還是摧城拔寨,幾乎所向必克。

    以上這些都是李浩然近來所思,前世的他是班科出生,酷愛歷史和軍事,他的老師曾經對中國古代的兵種做過分析,蒙古士兵的戰力是重點介紹的對象。通過一段時間的突襲,李浩然對於老師當年的分析已經是深信不疑,現在,他把這些分析一一介紹給郭靖,倒讓郭靖倒吸一口冷氣。

    郭靖堅守襄陽多年,仔細想想李浩然的話,還真是這樣,蒙古每年南下,他們的戰術有所轉變,軍隊的戰力也在明顯增加,如果任由他們這般發展下去,大宋真是危在旦夕了。

    李浩然向郭靖介紹這些,不是在打擊郭靖的信心,只是想讓他知己知彼,免得日後吃虧了而追悔莫及。

    李浩然看著沉思冥想的郭靖,又道:「西夏、金國覆滅的前車之鑒尤在眼前,所以,我們不能一直採取守勢。主動出擊還有一線希望,蒙古人不是一向信奉閃電戰麼,那我們就盡快組成一支騎兵,讓這騎兵深入敵後,燒糧草,奪馬匹,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他們每下一城,就進行屠城之舉,我們就來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漢人多不勝數,死一人還有十人、百人頂上,但這樣的消耗,蒙古根本玩不起,因為他們人口少。而且很大部分軍隊分佈在原西夏、遼東等地,他們攻下的土地,百姓還沒有盡數歸心,一旦宋朝頂住,並且取得幾個勝仗,那麼,西夏、金國遺留下的皇室後裔肯定會揭竿而起,這樣一來,蒙古人在內要面對起義軍壓力,在外要面對著宋朝的攻擊。如此一來,蒙古多方受敵,將會疲於應付。這些年來,蒙古爭戰不休,他們從西夏、金國手中獲得的財物已經消耗殆盡,只要宋朝頂著壓力,弄得幾個大勝,其內部肯定會出現分裂的,因為蒙哥根本沒有成吉思汗那麼大的威望,蒙哥之所以連連爭戰,也是想把內部矛盾轉為一個民族和一民族間的矛盾,只有這樣,蒙古才能上下一心。一旦他失敗幾次,留給他的將會是一個明爭暗鬥的蒙古,所以,眼前襄陽和大宋要做的事情,就是深築牆、廣積糧、練精兵,等待時機,然後給蒙古一個迎頭痛擊。」

    李浩然口齒伶俐,言辭談吐不凡,兼之分析有理,說出話來,郭靖每每大歎其深明蒙古之事,大有相談恨晚之憾。這番談論,卻也更加堅定郭靖抗蒙之心,通過這次他知道蒙古並非沒有破綻的地方,他們內部的矛盾反而更加激烈,只是先前一直被蒙古的強大所蒙蔽,一席話,讓郭靖大有豁然開朗之感。

    郭靖意尤未盡,當晚在書房中加設一榻,讓李浩然和他聯床共語,晚間剪燈夜話。通過郭靖的介紹,李浩然倒也知道蒙古兵種眾多,什麼輕騎兵、重騎兵、步兵、重步後、長槍兵、刀盾刀倒是應有盡有。於是,針對蒙古的步兵,他又祭出了明朝戚繼光威震天下的「鴛鴦陣」,這讓郭靖更加佩服他的能耐。

    黃蓉、段素素、程英、陸無雙見到他們兩人,連夜高談闊論,滔滔不絕,忍不住暗暗好笑。但是他們如此投機,她們倒也沒有說些什麼,黃蓉就住在隔壁,聽著他們的談論,卻也受益非淺,對於李浩然的佩服之意越加深重,她心下暗想:這小子看起來懶懶散散的,想不到一旦上心起來,他的機智居然這般了得,自己倒是小看他的為人了。

    次日清晨,李浩然神采奕奕,沒有一絲疲勞之色。他在院內召集了楊過、石清、楊寒峰、李雪峰、陳凌峰、史叔剛。

    李浩然看著神色疑惑的六人,笑道:「通過這些天的襲擊,你們深明游擊戰術,所以,我打算這千人鐵騎由楊過來擔任總揮揮一職,至於石清、楊寒峰、李雪峰、陳凌峰、史叔剛你們五人,擔任鐵騎兩百人指揮使,未來幾天你們從千人鐵騎中各自挑選兩百人來帶,務必和他們融為一體。襄陽大軍的馬匹就由你們來負責了。楊過,你要記住,我們的戰並非是硬碰硬,而是放大吃小,史兄弟,我知道你也是熱血之人,所以把你拖了進來,你不會有意見吧!」

    史叔剛笑道:「大哥,我也是漢人,上戰場,不正是男兒所嚮往的麼?呆會我寫封信,讓我的兄弟前來助陣,並且帶來猛獸兵團,到時候且看看蒙古人如何應付。」

    李浩然拍案叫絕,大聲道:「如此甚好,你為人穩重,監軍一職且由你來領著。如果楊過有所錯誤,你盡可奪他總指揮一職。」

    楊過苦著臉道:「大哥,你就這麼不相信我麼?」

    李浩然語重心長道:「你是我兄弟,我怎麼會不相信你?我只是怕你年少輕狂,被一時的勝利所蒙蔽,去硬拚蒙古大軍啊!若真這樣,就違背了我的初衷。襄陽目前的騎兵實在太少,我們根本耗不起啊!你們責任重大,不但是襄陽唯一的騎兵,而且還是未來騎兵的曙光,所以,你們萬萬不容有失。」

    楊過眼睛一紅,大聲道:「大哥,我不會讓你和郭伯伯失望的。大哥,你得給我們兄弟的部隊命個名呢!」

    李浩然想了一下,沉聲道:「兵法有云:『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你們的部隊就名為『驚雷』吧!我希望你們像雷聲一樣,震驚蒙古。」

    楊過大聲道:「好名字,我喜歡。」

    李浩然森然道:「部隊成立之初,不宜深入大漠,我且讓你們在河南、山西一帶遊蕩,這樣的話,如果遇上蒙古大軍,你們也可以縮回襄陽。有後方的支持,蒙古也不敢過於追趕。你們只要記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古話就成了,蒙古人如何待我們漢人的,你們就那般還回去,我不要活口,只要馬匹和戰績。」

    六人凜然遵命,李浩然又道:「你們回去吧!熟悉一下你們的部隊,三天後連駑即將完成,第四日,你們就出發吧!我會在襄陽等候你們的好消息。你們都是我的兄弟,我希望去時一千零六人,回來的時候還是一千零六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