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二百八十五章 和諧剿匪 文 / 狐雲

    橋,寬三尺,長約十丈。

    太湖水寨掩隱在一片樹林裡,若是無人指引,想在島上發現這個所在,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太湖群雄平時所用的交通工具,一般是些小漁船而已,因此水寨前,並沒有深水碼頭。

    而現在,卻為了迎接官軍的「剿滅」行動,特意趕修了這兩座棧橋。

    江寧的廂軍多是本鄉本土人,江南湖汊縱橫,自然會水性的多,這棧橋比尋常船隻上的跳板還要寬些,行走這上面,要是平常是絲毫不成問題的。

    那只是平常。

    公元九七五,趙匡胤蠻橫的告訴南唐求和使者「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江寧獻城以降,五十年來不見兵鋒,沙場廝殺已經成了傳說,邊關的廂軍還有少部分要參與作戰,而內地這些廂軍,幾乎完全就是服勞役的「役兵」了。

    這也是大宋開國百年,普通民戶基本上擺脫了徭役的困擾,專心勞作,而使社會經濟得到空前繁榮的原因。

    小白將軍手下也是如此,大多都是干雜活的,很多人連正式的兵器都沒有,只不過攤上一個有來頭的指揮,可以比別人囂張一點罷了,這次大張旗鼓的來剿匪,知府晏殊可是竭力支持,從府庫裡調來不少弓弩刀槍,很多還是全新的。

    這些廂軍也是大人了,自然不應該像小孩子那樣有了新玩具就忘乎所以,可官場規矩向來是瞞上不瞞下,因為下面的人根本瞞不住。本次剿匪的遊戲本質早就是眾軍皆知地。軍中多了那麼多精通操舟地陌生面孔,誰能不問問?

    當然李清也是為了和諧社會考慮的,以前還是針鋒相對的官匪。現在可要成一家了,難免中間有人會發生爭鬥,把事情地真像告訴弟兄們,那也是希望他們明白,人家太湖好漢把一場功勞拱手相送,平時相處可要領情。以和為貴才好。

    既然毫無凶險的就可以得到戰功,何況好些人從軍多年,也不曾真的拿刀拿槍舞弄過幾回,自然是人人爭先,而李清和小白將軍也根本沒把這次剿匪當回事,這安排麼,就有些疏忽了。

    壞就壞在人人爭先上面了。

    四條船爭先恐後的靠上兩座棧橋,這橋可是為了這次剿匪而搭建的臨時建築。反正好漢們以後都從了軍,這水寨也就用不著了,因此這橋修得並不是很牢固,幾艘船先後這麼粗魯的擠上來。橋身都發出了吱呀地尖叫聲。

    可誰留意到這個了?

    戰鼓喧天,眾軍吶喊。船還沒停穩呢,就有些好表現的士兵跳到棧橋上了,為首的,就是小白將軍的心腹,都頭張九,這可不能辜負指揮大人的厚愛啊,假打麼,怎能不賣力表現一番?

    要是真個和水寇接戰,太湖好漢的名聲那可不是虛的,興許這些廂兵們還要上官拿刀逼著才能向前,現在哪用啊,個個都在爭著誰比誰跑得快,這要是不明真相,叫個久在邊關鎮守的邊將看了,一定要讚歎江寧地廂兵果真驍勇非常。

    於是乎一下子,兩座棧橋上分別擠上去近三百號人,連那些操舟的太湖好漢們也不甘寂寞,推推搡搡的也擠一堆,估計是急著想和島上兄弟們敘敘舊。

    張九帶著幾個兄弟衝在最前面,很有些想和另外一座橋上的都頭爭個高下,咱張九可是實心為白指揮辦差地,不像那個劉三,仗著嘴皮子能說,做事偷懶的很,可老能把白指揮哄得開開心心,你個馬屁精,咱一定跑你前頭,叫白指揮看看!

    三步做兩步邁到橋尾,張九腳下一發力,身子騰空而起躍了五、六尺遠,跳到岸上,手上舞著大刀,口中還大叫著「衝啊,殺啊,官軍剿匪來了!」心裡正得意呢,老子第一,白指揮你可要瞧真切了。

    正當張都頭準備一馬當先,要立這剿匪地第一功,可沖了還沒幾步,猛聽身後的吶喊忽然一下全變了:「不好了,橋要倒了!」

    「前面的你快點!」

    「後面的別擠!」

    「媽啊!」

    撲通,嘩……

    「哈哈哈哈哈哈!」

    官軍剿匪,還出動了那麼大的樓船,怎能不看看熱鬧?本就有幾十艘漁船跟著來呢,後面又加上十幾條太湖好漢的船,準備著等官軍攻下水寨,便開始表演望風而降,加這一塊幾百個看戲見到這般滑稽景象,哪有不笑著一堆的呢?

    樓船上莫風手指著小白將軍笑得已經說不出話來了,李清歎了口氣,然後瞧瞧小白將軍臉的尷尬表情,也是忍不住放身大笑,曹孔目一見橋倒了,先是驚得嘴裡能塞兩個雞蛋,完了完了!這要水寇們趁機掩殺,官軍還能有個好?可瞧著岸上水寇似乎並沒有掩殺的跡象,看著水裡撲騰的一片狼籍,忍不住也笑了。

    張九沒有笑,他一點都沒有笑的意思,他還在想是不是咱剛才起跳的時候用力大了?把橋震倒了?不能吧,咱平時沒這麼勇猛啊,不怪他這麼想,因為五、六百號官軍,沒掉下水的,只有他一人。

    而本來岸上那些轉頭鼠竄的水寇,見了這情形也不跑了,不禁哈哈

    住了腳步,還反而回頭跑回岸邊來了,張九很尷尬,在那裡,他猶豫著是該拿刀奮勇「殺敵」呢,還是該先去搭救自己的弟兄,要是拿刀沖是不是有些太那個了……人家有百多號人呢,咱就一個!

    可人家那些水寇比他腦子靈,從他身邊經過,揀起剛才扔下的刀槍,嬉笑著伸向還在水裡撲通的廂軍。

    無怪乎大家都輕鬆,那棧橋最深處也不過一人多深,都是江南人。哪會被這點水淹了。何況太湖又不是長江,根本不存在被水流沖走的危險,只是那麼狼狽的場面出現。是因為大家都摔在一塊擠成一團,不是你扯了我衣襟,就是我摁了你腦袋。

    還行,沒和預期設想差得非常遠,就是零傷亡沒能保持住,陣亡地一個沒有。那麼多漁船在邊上,還撈不起這些人?不過是有幾個人多喝了幾口太湖水,沒有後世地現代工業污染,這太湖水可是又清又甜,喝了不拉肚子的。

    受輕傷的就有幾十個了,這個沒辦法,事發突然又擠成一堆,本來就是你推我搡地。手上還都抓著兵刃,要掉下水當然心慌的,難免你砸到我腦袋,我戳了你屁股。就是自己給自己來一下,那也是情有可緣啊。

    「莫風。別笑了!趕緊叫你的兄弟生幾堆火,烤烤衣服,再熬些薑湯給人家驅驅寒,另外找些郎中來,受了傷又見了水,仔細傷口感染!什麼是感染?嗯,這個,這個你就別問了,趕緊叫人去辦好了!呵呵。」說到後面,李清還叫莫風別笑,他自己倒笑了。

    笑了好,笑比哭好,咱剿匪都能剿得這麼和諧,這怕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李清自然是輕輕鬆鬆上了岸,棧橋無法修復,可邊上漁船不少啊,從樓船上搭跳板上小漁船,再從小漁船上了岸,腳底可是一點水都不曾沾上,曹孔目看著那些水寇不僅幫著救自己這邊的人,而且一點敵意都沒有,這會也自然明白李公子之前為何如此輕鬆了。

    演戲有砸鍋的時候,想必曹孔目也不會犯眾怒一定要將實情上告,再說不管如何出洋相,反正太湖水寇是歸順了朝廷,這怎麼說也是一次成功的剿匪對不?要不然叫蘇州知府派兵剿來試試?

    「杜兄,這幾日辛苦你費力周旋,李清謝過了。」看著杜先生一臉地無奈的迎上來,李清笑嘻嘻的見禮,一把拽過曹孔目介紹道:「曹大人,這位是李清的兄長,多得他在太湖水寨裡籌劃,今日才得以順利收服水寇,對吧,曹大人,還算順利吧?」

    本來好心介紹呢,結果曹孔目和杜先生都給他白眼,人家早就認識了,到處他李清被踢到江裡失了蹤,陪若英到江寧,杜先生可沒少到江寧知府衙門問消息。

    「卻原來是杜先生的謀劃,真乃義士也,此番功勞,曹某定要向知府大人稟報的。」曹孔目還就認準是杜先生安排這件事的了,這位李公子麼,瞧著也不像的,這兩日在船上沒少提十里秦淮地煙花,哪有個做大事的樣子?

    杜先生卻有些鬱悶,安排好好的,怎麼最後變成一場鬧劇了,這麼漁船都親眼見了的,傳出去不成個大笑話了?我說李三郎、白將軍你們,你們難道就不想著預先安排一下麼?

    否則怎麼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呢?李清一點都沒介意今天演戲砸了鍋,假地總是假的,即便不砸鍋,真相遲早會傳出去,可那又怎麼著?反正太湖水寇地確是歸順朝廷了,人家好漢們就對咱跳水的官軍服氣,至少場面總比刀來箭往和諧,咱還就講究以德服人。

    戲砸了鍋,慶功宴還是要開的,反正晏大人夠爽快,支應了咱半月的糧米,換了酒肉咱大喝一場,那麼多漁船也幫著救人了,功不可沒,都請了來一起吃,「曹大人,這襄助官軍剿匪,應是也有功的吧,煩請大人一併上呈如何?」

    李清才不管曹老爺子啥臉色呢,這些糧米,帶回去也要入庫,又不是從百姓手中多征來的,請人家吃了才好呢,吃人的嘴短,沒準日後八卦起來,這嘴上還會留點德;再說來了太湖,這有名的太湖三白豈能不多嘗嘗?這年頭保鮮手段有限,別的地方想吃就不容易了,那銀魚就算了,白蝦可要多來點,咱就愛吃那個!

    官軍剿匪大獲全勝,如今已是安分守紀的「八足黿」陸老爺子自然要到場慶賀的,而且人家還來犒軍,十幾罈美酒,只是酒桌上,陸老爺子卻有些踟躇,欲言又止,李清和杜先生交換了下眼色,借敬酒的名義,和陸老爺子湊到莫風他們那桌說話去了。

    剿匪做假沒關係,這以後要去發展海盜事業,暫時可不能讓曹孔目知道。別害得老爺子有口氣喘不上來;「陸老爺子。有話明說便說,但凡李清能做到的,定不虛言。」李清一收剛才嬉皮笑臉的神態。認真對陸老爺子拱手說道。

    「李公子,非是不信杜先生所言,只是眾兒郎都將身家性命交付出去,不得公子親口一諾,老夫委實心內難安,這富貴休去提他。敢問公子一句,你可護得眾兒郎周全?」陸老

    道。

    李清將酒杯一放,叉手對陸老爺子一禮,「陸老爺子儘管放心,李清雖言短識淺,行止浮浪,這義氣二字卻是有地,今後眾位好漢入了軍中。李清定不容人隨意處置,若是事有不偕,清願意與眾兄弟一起泛舟海上,若違此言。清實為手無雞之力,陸老爺子可隨時取李清項上人頭。」

    「好!便只要這一句。陸某也從此放了心!只是李公子說手無~之力,怕是過謙了罷,休說你當初還與黨項人見過仗,便是老夫盡遣手足,亦未能將李公子攔在江寧城外,要殺得公子,談何容易?哈哈哈哈,來,滿飲此杯!」陸老爺子笑道。

    和陸老爺子一說開話,邊上湊過來幾個精幹地漢子,李清拿眼睛掃掃,見其他閒雜人都是避得遠遠的,心道這來的肯定是太湖上叫得響名號地頭領了,李清舉杯先敬了一圈酒,笑道:「諸位兄弟今日也是初會,李清為人如何,日久自明,只是現下心中有何疑慮,不妨明說便是。」

    「李公子,咱們日後真去海上發財?公子可休要誑我等,這便說好了,要是去不成,老子甩手就走,才不幹這窩囊的廂軍呢!」一個漢子乜斜著眼睛對李清說道。

    李清還沒來得及回答呢,另一個傢伙搶著問道:「杜先生說屆時公子亦會給我們駕這樣的大船,可不是吹牛的吧,這般大船,怕不要費多少銀錢,如何做得出來?」

    李清有些不屑了,看見個樓船就心癢癢了?老實說這船還真不錯,漂亮甚至宏偉,連李清自己心裡也讚歎的很,可你們這班好漢爺要這玩意幹什麼?你們可是要去做海盜的,船漂亮天上就給你掉金銀珠寶?人家泉州府特意打造這麼艘大船,那是專門獻給皇帝地,說白了,它就是艘遊艇而已,給皇帝閒了坐上面玩玩的,作為海盜船一點不實用。

    首先起那麼高幹嗎?就是為了居高臨下射箭用,可也要不了那麼高;再者為了照顧上層建築的華美,除了主桅之外,前後桅安置的都有些不合理,中間那麼高的建築,這風還能吹到帆上麼?

    另外雖然這年頭的船,大都長寬比偏小的,可這艘樓船也太寬了點,幾乎寬度有長度的二分之一了,人家造船地時候估計就是專門為皇帝訂做的,寬了自然平穩些,可航速也太慢了點,這兩天李清在船上也看到了,即便扯滿帆,跑得比漕船半帆都慢,穩倒是穩,就是輕搖慢晃的,讓人老想打瞌睡。

    這樣的船當海盜船用?扯淡了,有烏龜追兔子打劫地沒有?

    咱要做的船才不是這樣呢,比這樓船還要長!而且形式也得改,這中間地樓全去掉,三桅,笑話了,按這個級別重量的,至少也得六桅,告訴你們,這船行起來至少比漕司的快幾倍,那會就是真有官軍想來剿咱們,追死了他們也追不上!

    靠,李清很不爽,才說了幾句而已,而且這些話哪點不實在了?人家泉州府造的海船就有五、六桅的,快幾倍有啥希奇的,海風又不是長江上風,難道是我吹出來的?為啥個個都是一臉狐疑的看著老子?咱沒喝多少酒,壓根就不是yy

    這邊李清還正費力的描敘他心目中的海盜船呢,忽然那邊酒席上一陣喧嘩,還夾雜著不少罵娘聲,依稀便見有幾個人在拉拉扯扯,碗碟摔了一地,李清和陸老爺子交換下眼色,陸老爺子有些心虛,趕緊叫莫風過去瞧瞧怎麼回事,別是有太湖兄弟不滿被官府招安在這借酒鬧事?

    李清覺得有些奇怪,心說今天的剿匪過程很和諧啊,那些太湖好漢沒一個不是面帶笑容,之前不鬧事,怎麼好酒好菜吃著,反要不自在呢?喝醉了?不至於啊,這才開始喝呢,沒理由太湖上的好漢就這般量淺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