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二百四十章 不一樣的玩法 文 / 狐雲

    功高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吐吳。

    杜甫的這詩詠的就是諸葛八卦陣,要說這八陣圖,咱中國人可熟悉,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裡吹的神乎其神,就那麼幾塊破石頭,一擺成個陣法便可憑空生出殺氣沖天,並且人進去沒人帶還出不來,火燒連營八百里,差點收拾了劉備小命的陸遜就幾乎死在裡面。

    隨之還流傳有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的故事,和楊家將一起,被劉蘭芳講得是人所盡知,至於傳到江湖上,那更不得了,特別是金大俠書裡的北斗七星陣,那可是鬥勇比狠、打家劫舍、群毆群p的法寶,啥高手困在裡頭都難脫身的,要破那個陣,還必須找準天樞的位置,當年黃老邪就看準了這麼個弱點一舉脫困的。

    只是這所謂的北斗七星,不過天上亮一點的星星罷了,離咱們不知道多少億萬光年遠,乍就會變得玄而又玄呢?這八卦陣就更離譜了,要是這玩意管用,諸葛亮何必七出祁山,鞠躬盡瘁了半天,還落得出師未捷身先死呢?滿世界派人堆石頭統一天下多好,蠻符合和諧精神的。

    可惜這些妙用無窮的陣法都失傳了,肯定得失傳,要是不失傳,玄而又玄的,也就傳說不起來了;因為除了小說家言,咱中國古代的兵法家,其實並不重視這東西。(當然要是哪位覺得咱說的不對,拜託別和我爭,請把陣形直接交中國足協,咱中國男人肯定萬分感激你。)

    所謂的八卦陣,不過是一個大型的密集方陣,諸葛亮用這個陣也是沒辦法,對手魏國兵多將廣,人數佔優勢,最關鍵的。還和大宋與遊牧民族對壘一樣,人家騎兵多,野戰中為了防止騎兵突擊,不得已擺出了這個面面俱到的大方陣。

    既然是大陣,那麼肯定就要有分工,有的是騎兵,有的是步兵,有的正面對敵。有的側面包抄,還有地做預備隊,那些個八卦裡的玄妙東西,只怕起不了什麼作用,這不過說明了諸葛亮高超的統籌能力,絕對沒什麼玄而又玄的東西在裡頭。

    至於分得很細的那些個三才陣、梅花陣等等,咱中國兵家並不在意,這可不是說就沒有用,比如咱們東方的那個島國就研究得很細,這中間可有緣故。咱國朝自春秋戰國開始頻繁爭鬥。便有了專門的兵家研究,可就算在那時候,動輒也是一出動就是戰車千乘。到了戰國末期,一出手就是各出動幾十萬軍隊,所謂的「戰將千員,帶甲者十餘萬。」

    十萬人站在戰場是個大多地隊伍,有多大的範圍,你擺個梅花陣我瞧瞧?而那個島國就不一樣了,古代一般都是幾百上千人打鬥,比咱中國兩個村「打冤家」規模大不了多少,咱們嘯傲山林的好漢們劫個道怕人還多些,有幾千人的pk場面在他們的史書裡。就是個大得不得了的戰役了,也難怪人家,就那麼個彈丸之地,還要分成一百多個小諸侯,平均下來有幾個人?還美其名曰叫戰國,碰上秦軍能一口氣全給活埋了。

    千人級別的打鬥,陣形好壞對勝負影響可就大了,統帥其實就是個戰術指揮家,不得不去研究陣法。這還不得不承認,雖然他們的陣法師從於中國,但是的確青出於藍了,不僅分得細,而且還都經過了實戰的考驗。

    而咱中國佈陣就不一樣了,以大宋朝太祖爺「御制」地平戎萬全陣為例,全陣共有士兵一十四萬零九百人,主要部分就是中間地三個大方陣而已,否管怎麼變化,步兵應付騎兵,只能靠密集方陣。

    所以咱中國歷代的兵法家,一般把注意力都放在戰略層面上,把陣形放在次要位置,什麼樣的陣形都要因地制宜地,這就是所謂「兵無常勢」,而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至於千人左右的戰術性得失,咱們這些兵法大家們,都不是很在意,誰叫咱們人多呢?

    今天李清卻是見識了咱中國陣法的奧妙了,原來咱們並不是沒有,更不是不行,只是這些小玩意上不得大檯面,久而久之被歷史塵埃淹沒了而已。

    當然並不存在什麼玄而又玄的東西在裡面。

    賽程的不公平自然也讓李清很開心,龍翔軍對陣的是千辛萬苦從人堆裡殺出來的廣捷軍,而捧日軍和龍衛軍各自艱難的戰勝天武、神衛兩軍後,又要捉對廝殺,看來龍翔軍進入最後的決賽沒問題的,那廣捷軍經過了五場比試,早已是強弩之末了。

    果然,龍翔軍勝廣捷軍不但是乾淨利落地勝利,而且整柱香防守時間裡,廣捷軍沒有一次衝過底線,比分是六比零,場邊觀戰的禁軍們一片嘖嘖稱羨,主看台上更是喝彩聲不斷,小太子還算沉得住氣,只是眉捎眼角透出些得意來。

    可李清看了,心一個勁往下沉。

    「三郎今日緣何豪氣全無,如此瞻前顧後?不見龍翔軍大勝麼?」石小公爺見李清有些愁眉不展,笑嘻嘻的對李清說道。

    大勝?這大勝有什麼用?沒見人家廣捷軍都快跑不動了麼?就那麼幾個人跑了一個上午,換誰也吃不消啊,何況比賽過程及其野蠻,硬支撐留在場上的,也是一撞就倒;可你看龍衛軍,除了王德顯這號打不死的小強外,其餘上場隊員基本上全換了,人家龍衛軍可有幾萬人,還怕選不出上百號精壯來?

    這可不是咱就膽小怕輸,贏廣捷軍倒是利索,可李清沒在過程中看出什麼新奇之處來,一味的狂衝猛打,收拾廣捷軍沒問題,要說能贏龍衛軍或者捧日軍,那可難說了。

    因為先天條件在這擺著,龍翔軍基本全是從騎捷軍中選來的,兵源原本就比不上上四軍,身高體壯的哪輪到騎捷軍要?延州那幫弟兄更夠戧,大戰之餘胳膊腿囫圇的多是弓箭手,要是強壯哪還會留在廂兵裡?李清絕對相信自己地弟兄會不怕死,可現在瞧著上場的這些人裡,哪個沒玩命沖?

    操演獲勝那主要還靠先收拾了人家的馬,現在摟腰抱腿的。可是身高力大的佔優勢,叫李清怎麼會不擔心。

    往太子那邊瞅了好幾眼,小傢伙沖李清微笑,還是一付成竹在胸地樣子,宋祁那狗模樣就別提了,還以為李清在讚許呢,越發把胸脯挺得高高的,倒是周御史嘴角露出點莫測高深的微笑。讓李清心裡一動,說是太子天天忙著訓練龍翔軍,慕容一禎連中秋節都沒空來,莫非還真練出些新名堂來了?

    可一想著一個糟老頭加一酸書生,再外帶一毛孩子,能玩出什麼新花樣來?李清又有些洩氣了。

    龍翔軍對陣廣捷軍輕鬆的,龍衛軍對捧日軍可是玩出真火來了,一開完球後滿場就沒幾個能站起來的,誰叫這規則定的不對頭呢?把人撞倒了還要壓著讓你不能動彈,這被壓在下面的也硬頸的很。抱不住你地腿。咱鞋也要扒下你一隻來,看得台上的李清不住搖頭,還是事先沒考慮周全啊。水雲莊上和一幫公子哥玩,大家都是點到為止,哪有這麼胡攪蠻纏的,這還是玩球麼?不如咱拉大隊直接上宏毅寺開片好了。

    只是咱大宋沒人見識過什麼美利堅國玩橄欖球是個啥樣子,現在這個場面人家就很喜砍,校場上的軍人麼,把我撞倒了憑啥讓你還站著?互相拉扯著摔到在地還要滾三滾呢,咱都指揮使可說了,輸給龍翔軍不打緊的,碰到別的上四軍的。得往死裡撞,湯藥費另算!

    等看完龍衛軍和捧日軍的對決,李清都有些喪氣了,這玩意還叫橄欖球?別說和我有關係!玩得像龍衛軍和捧日軍這樣,今天算是極致了,帶球隊員敢情不是來玩球的,是來玩撞人的,早知道咱發明碰碰車啊?不,碰碰人遊戲得了。

    還真有這遊戲地。以前年紀小地時候,冬天裡不就是喜歡在牆跟擠成一團麼,還有個好名字,叫「擠油渣」,看來比較適合給龍衛軍和捧日軍量身定做的,這兩隊是冤家,從頭到尾就沒見人傳過球。

    唯一能讓李清開心一點的,是雖然龍衛軍一比零險勝,而且還是在最後關頭才拿分,但是王德顯受傷下場了,而且龍衛軍一起受傷下場地,還有八個,一場遊戲比賽,折損超過一半,可想而知他們在場上幹什麼了。

    王德顯這號人,絕對不是輕傷就下火線的,所以李清的這個開心,顯得很有點沒心沒肺。

    「京中俱傳李三郎好風月而多閒趣,居然能想出這般彪悍氣的玩法,實出老夫意料之外,可見人言不可盡信。」曹利用想必也看得開心,笑呵呵的對李清說道。

    李清也是笑著回回禮,心道要是我說從來沒打過你侄兒,你信還是不信呢?

    「三郎休要擔心,稍待便瞧好戲罷。」小太子側過身對李清說道,李清轉眼看去,小傢伙還真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這一仔細瞧上去,以前粉嫩的小臉居然顯得有些黝黑了,怪不得透出些英氣出來呢,難道小傢伙也天天風吹日曬?

    就是心裡有疑問,那也不可能當眾去問的,李清拱手笑道:「想必適才對手懦弱,未曾見真章,李清便等著瞧太子的手段了。」

    小傢伙點點頭,認真的恩了一聲,弄得李清忍笑都忍得辛苦。

    這笑意還沒過呢,一開球,不但是李清,看台上所有人都驚異地啊了起來。

    從一早第一場開球始,雖然場上也是計謀層出不窮的,比如聲東擊西也好,瞞天過海也罷,拿球的這一方總是處在進攻狀態的,最多只有拿球的隊員根據情況做些迂迴,這可是校場上,都是軍人啊,又有太子看著,哪能不往前衝呢。

    現在龍翔軍和龍衛軍對陣,是龍翔軍先開球,一開球,不但是拿球的隊員,龍翔軍場上的其他人也一樣,一律往後跑,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哪有臨陣脫逃?這還是軍人麼?

    一時間主看台和場外全是啊哦一片。

    其實最吃驚的還是場上的那些龍衛軍隊員,是先對付拿球地也好,還是先收拾對方最厲害的也好,人家早就事先安排好了,反正一開球,總是好多人要對撞在一起的。以便為自己的隊員創造機會,現在可好,龍衛軍一見開了球,嗷的一聲往上衝,憋住了氣等著對撞呢,一口氣沒緩過來,發現對手全往後跑了。

    那就追吧,可追也成問題了。因為龍翔軍隊員不是直線跑,左邊的跑到右邊了,右邊跑到左邊去了,龍衛軍地隊員可有些犯難了,你說我是繼續追跑到右邊去的那個,還是去追現在跑到左邊的這個呢,而且龍翔軍拿球的隊員根本就沒固定,三傳兩傳之下,球已經換手多人了。

    得,也沒時間多考慮了。誰拿球我追誰吧。

    球在天上飛。人在地上跑,這下龍衛軍可吃虧了,身高體壯的跑起來可費力。而且事先沒料到這情況,一下子有些亂,同時有六、七個隊員在追對方拿球的隊員,等好不容易追上撲到在地,人家早把球傳走了,那就爬起來接著追吧,就這麼兩個來回,龍衛軍的隊員發現沒必要爬起來了,自己這邊的人在後面摔到一片,才撲倒兩、三個人。而人家大部隊早跑到前面去了,龍衛軍剩下地幾個人,根本阻擋不住人家的攻勢,完了。

    主看台上還就數李清笑得最響,太子一歪腦袋驕傲的說道:「此乃誘敵深入耳。」李清一擊掌道:「好」!咱這太子會這麼想就行了,幾千年來咱漢人戰場上不管什麼情況,你敢退一步看看?君子們罵都得罵死你,多少人寡不敵眾冤死在戰場上,一句守土之責又砍掉多少官兒的腦袋。至少這太子還明白了有誘敵深入這一招,趕明兒碰到李元昊翻來覆去的誘敵,多少會有些提防心了吧。

    這一柱香還剛燃個頭呢,龍衛軍的這些隊員可有些憋氣,剛才捧日軍使勁沖,從頭到尾都沒讓他們過底線,現在可好,這麼快就丟了分;人家也不笨,雖然還沒有暫停的規矩,可大家在中間這麼一商量,一會啊咱別亂跑了,每個人守住自己的地盤,管他是誰,過來就放倒!

    很快又開球,龍衛軍們嗷的大叫一聲,腳步卻只是往前虛跑幾步,龍翔軍的隊員果然像之前一樣又是後撤,而且還交叉跑,龍衛軍地隊員這可學乖了,咱才不追呢,等你左邊地跑到右邊再說。

    龍翔軍的隊員見他們沒追,依舊是交叉的斜跑,左邊地往右跑,右邊的向左跑,眼看著要交叉換位,這會人可都集合在中間了,這時他們卻不交叉跑了,龍翔軍們突然發出了他們的第一聲吶喊,以慕容一禎為箭頭,排成一個鋒矢陣,直向對方中間插了過去。

    這場上十六個人,以八個一行排成兩排的,互相間隔了四、五米的距離,等龍衛軍發現人家要中間突破的時候,自己這邊最邊上的隊員離著還有二十來米的距離呢,中間就這麼五、六個人,怎麼擋得住人家十六個人的衝擊,等邊上的人好不容易趕到中間,卻只能攔住人家地箭尾了,而慕容一禎接住傳過來的球,早已一騎絕塵,把對方拉開了十幾米的距離。

    又是一分到手,這會換曹利用拍案叫好了,「好,好個鋒矢陣。」而李清只是對太子伸個大拇指,話都不說了。

    龍衛軍場上隊員可上火了,看來不追也是不行的,得,大家可要憋住勁,來兩個盯住拿球的,其他人,一個認定一個,死追,甭管跑到哪都得把他摁趴下!

    第三度開球,龍翔軍還是中間先退,左右交叉跑,龍衛軍這次不遲疑,個個使足了勁猛追自己的對手,管他怎麼交叉呢,只是這次又出新情況了,龍翔軍交叉跑的隊員這會又不跑了,而是個個對著龍衛軍中間的隊員撲了過去,而中間的這幾個正在追對方拿球後退地呢,冷不防被人從後面撲倒,自己被人撲倒就算了,可麻煩的是緊跟著自己的隊員也撲上來了,好麼,變成自己這邊兩個人對付一個了,三個人滾成一團,那人家多出來的人呢?還用問!自然到自己底線那邊去了。

    不爽,很不爽,龍衛軍的隊員衝著對面直運氣,你別亂跑了行不?咱碰一下,只碰一下還不成麼?咱可是新換上來的,有勁沒處使你說多難受啊!

    唉,的確是碰上了,碰得很扎實也很過癮,只是是和咱自己的隊友碰一塊了,腦門都碰腫了,你說這些個鬼龍翔軍乍就跑得那麼滑溜呢?沒意思,下次不和他們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