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聲色犬馬之風情大宋

小說博覽 第一百章 大場面 (八) 文 / 狐雲

    聽王少將軍拽文是件有趣的事情,雖然他描敘的情形其實不那麼令人愉快。

    李清對自己的水平不怎麼有底氣,但是對《春江花月夜》卻是極有信心的,這首曲子不敢說是極品,但的確是中國古典音樂的集大成者了,不說曲調古樸、典雅,用平緩舒展的節奏含蓄的展現了深遠的意境,特別是全曲分為十小段,每段都各有特色,然最後收尾處又都是同一樂句,這『換頭合尾』的樂曲結構,不僅旋律多變,而且和諧統一;且與今晚的氣氛很是對路,這可是大宋啊,從皇室到臣工,精通音律者極多,李清之前一點沒擔心這個曲子會不討好。

    王少將軍一路的學舌,李清才知道內情,原來不是那麼簡單的。

    曲子一奏完,官家稱妙,群臣喝彩,本是很圓滿的,雲三娘也被賞了綵緞百匹;偏偏皇后也稱道不絕,她又問及度曲者何人,丁相爺當然趕緊說上李清的大名,一說是李清,這可壞了菜了,群臣基本上分成了兩撥,好話壞話一半,這壞話可不是衝著曲子去的,誰叫李清人品不乍地呢,劣跡斑斑,整日價混跡於秦樓楚館不說,先與太學學子鬥毆爭妓於宏毅寺,又不顧清議娶了個青樓女子,還大肆鋪張,鬧得沸沸揚揚;更有甚者,居然在宴席之上公然為娼妓鳴不平,實乃不堪教化,有辱斯文,更有人趁機奏道那李清據說曾坐盜下獄的,應該重新開審此案。

    好好的聽一個曲子,居然能扯出這樣的事情來,李清聽了苦笑不語,不過王少將軍現在有閒心和他拽文,想來不是又會抓他下獄的。

    不說這撥人還爭論不休呢,王德顯按照事先的安排,射出了三支煙花,煙花一炸開,引得牆外萬民齊呼萬歲,龍顏大喜,群臣也是媚詞如潮,更有幾個當場便賦了詩;丁謂又將那寶弩獻上,太子在一旁見了,愛不釋手,皇上一高興,便立馬把這弩賞給了太子,一問起何人所獻待要賞賜呢,居然又是這李清,連那煙花『夜合歡』也是李清所制,這下好多人都是啼笑皆非了,剛才有幾個賦詩的官兒,正是前面意端辭正斥責李清形跡有虧的,一時場面有些冷,還好寇大人出來說這李清雖形跡放浪,然德行並不大虧,雖流連於秦樓楚館,亦是少年行徑,此子心思靈巧,度的曲子平和中正,以此觀人,斷不是奸邪狎戾之流。

    有寇老相爺出面說話,總算是平息了爭論,不過賞賜也沒人提起了,倒是王少將軍這射夜合歡的得了綵頭,賞了金花十朵,御酒三瓶。

    王德顯可不會這點賞賜便得意的,他心裡很是不平,無奈人言微輕,只不過一個當值的禁衛指揮使,湊不到皇上跟前說話,咱說老爺子也在呢,這要出去出風頭,回家肯定被打死,而且要死好幾次。

    所以太子得了弩高興,一說要親射夜合歡為皇上祈福,他立馬便把李清給『出賣』了,這夜合歡還有,就在李清那,那李清此時就在玉清宮外呢。不過他可不會說其實是等著一塊去秦時樓喝酒的。

    果然,太子宣李清攜夜合歡晉見了。

    若說剛才李清對王少將軍還有些意見的,一走出偏殿,李清已經顧不上了,周公公在前面引路,不知道按規矩李清是不是應該低眉順目的跟在後面,以顯示溫良謙恭讓的,可李清哪捨得啊,這玉清宮與前幾日相比簡直就換了一個樣。

    好幾個殿前,用彩幃圍起了一個個綵棚,幾條甬道也是用彩幃封住,周公公一邊走,一邊為李清指點,這邊是給命婦們搭的戲台,而那邊,就是給皇宮嬪妃出入的;各有分例,官家在最大的集禧殿前,可不是所有官員都能往天子跟前湊的;李三郎隨我到長生崇壽殿去,一會太子先為官家祈福,然後再射這夜合歡。

    基本上所有的宮殿就掛起宮燈,映得亮如白晝,李清暗暗數了數,搭起的戲台就不下十餘個,遠遠望去,那集禧殿更是被燈火照得金碧輝煌,想是這大宋的天子便在那與群臣飲酒作樂了;整個玉清宮裡到處可見宮女、太監們來往穿梭。

    李清低聲的問周公公,現下這玉清宮如何有這許多人,不是說朝中三品以上官員才可隨侍麼?

    周公公笑著告訴李清,如今天子仁厚的,這三品官兒都可攜家眷進來,後宮裡有名分的嬪妃也有二十多人,可不都來了?現下的玉清宮裡,宮女太監來了五千多、三品以上的官員不下千人,加上命婦,應也有二千餘人,加上左右班內殿直、殿侍東西五班、御龍左右直系衛護等當值禁衛也有四千餘人,這內外教坊司以及各類戲班,應也有三、五千人罷。

    這麼一數,李清驚得口都合不攏,這加上不有一萬六、七千人?這個什麼二郎生日還不算是個大節日的,居然鋪張到這個地步!見李清吃驚呢,周公公輕描淡寫的告訴李清,這可是玉清宮,可不能沾屠宰血腥和烹調煙火的,所以這膳廚是在宮牆外另搭棚子的,連同駐蹕的禁衛加上開封府的巡城,怕亦有萬餘人。

    這簡直是太奢侈了,難怪那麼多人都想做皇帝!做個皇帝又如何只是能弄多點女人的?一舉一動都是排場,抖一抖地動山搖,李清心裡想想倒笑了,排場大是排場大,只是自己想偷偷幹點什麼豈不很麻煩?難怪過些年的宋徽宗偷會李師師,得要挖條地道才行。

    在長生殿前等著,李清一點都不覺得悶,別看是夜晚,隨便往哪看,哪裡都是風景,形容詞肚子裡存貨可是不多了,沒啥好說的,反正到處都是瓊樓玉宇,滿眼皆為富麗堂皇,連宮女們的著裝,據說都是專為節慶預著的,奼紫嫣紅。

    過得一會,先是跑來幾十個禁衛,淨道完後往兩廂一站,李清知道這是那太子要來了,趕緊肅立站好,跟著過來幾十個太監,有些也是兩廂站在禁衛的前邊,有的進入殿內拂拭打掃,忙了一通;然後又走了三、五十個宮娥綵女,李清偷偷的閃眼看去,燈光映照下,想是都化了狀的,顯得都是姿容秀麗,手上各持物事,有捧著金盆的、有拿著水壺的,托盤上放著茶壺、還有一個李清認了半天,才不確定的猜到,那個應該是痰盂;掌扇看見了,抬凳子的也有,李清找了半天可沒看見馬桶,莫非宋朝不用馬桶的?只是這凳子為什麼抬二個呢?而且第二張明顯形狀不對,莫非這就是馬桶了?

    又等了一會,二十個宮女提著紅紗帖金燈籠前面引道,後面跟著五對琉璃玉柱掌扇燈,持這些燈籠的是太監,再後面,一群宮女也是提著燈籠簇擁一頂小轎過來,李清心道,這來得肯定便是大宋的皇太子,後世戲劇裡狸貓換太子的主角、未來的宋仁宗了。

    周公公倒是先前和李清交代過,官家的吩咐,皇太子年紀尚幼,非特例不受跪拜禮,恐折了福壽,李清便乖乖的站在周公公身後,等著那轎子過來——

    起來之後,感覺很不舒服……身體……

    另外分辨2句,我寫這個東西,是借李清的眼光,把我喜歡的宋朝風情表現出來,而不是讓李清在宋朝表現現代風情或者他自己,主次不一樣,見諒。

    英國工業革命在17世紀,全國鋼鐵年產量七萬五千噸,而北宋僅河北(黃河流域)的鋼鐵產量就是一百五十萬噸,北宋的經濟占世界經濟的75%,11世紀,倫敦、巴黎、以及最繁華的威尼斯、佛羅倫薩只有萬餘人口,11世紀意大利人在泉州認為這光明之城,11世紀西方人認為宋朝人即便是上帝也要讚美。

    宋朝人在當時代,無論各個方面都是最優秀的。

    千年以後,亦會有歷史書評論21世紀的……我們,似乎沒那麼出色吧。當然,年代不一樣,現代人怎麼都有現代人優越的地方,特別是回到千年之前,這也是穿越小說最讓人心動的地方,但,請別把古人都當傻瓜看好麼?至少,我是覺覺得很多人和事是該值得尊重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