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隋帝國風雲

小說博覽 210章 北邙山 文 / 猛子

    第兩百一十章北邙山

    伽藍駐馬立於山岡之上

    山下,兩軍將士正在奮力廝殺,一樣的甲冑,一樣的號鼓,一樣的旌旗,甚至,曾經隸屬於同一個鷹揚府,同一個衛府,或者,在這其中就有自相殘殺的父子兄弟

    這一刻,伽藍想到了伊吾道,想到了那些死在戰場上的袍澤,心中不禁怒火中燒,對楊玄感恨之入骨,對那些置帝國利益於不顧,肆意殺戮無辜的叛逆者們,是恨不能生噬其肉多少生命因為他們的貪婪和私慾而悲慘死去?殺了他們,即便挫骨揚灰亦不為過,亦無法償還他們所犯下的滔天罪孽

    遠處山谷裡,己方的戰陣已經崩潰,那是防禦線的重心,武賁郎將費曜在那裡部署了四個團,現在左右兩翼被叛軍擊潰,中間兩個團被分隔包圍,指揮他們的鷹揚郎將力戰而死,衝上去督戰的費曜身陷重圍

    必須把費曜救出來,否則失去的不僅是防線,還有士氣,沒有了士氣,這支軍隊也就不復存在

    伽藍戴上金色狼頭護具,右手提刀,左手緩緩抬起

    「嗚……」大角長鳴,激昂的衝鋒號聲沖天而起,霎那間響徹戰場,迴盪於山巒之間

    烈火仰首長嘶,四蹄如飛,矯健身軀如離弦之箭,沿著山坡呼嘯而出

    暴雪就像一道白色閃電劃空而過,霎那間消失在一團烈焰當中

    「嗚嗚嗚……」號角連天,一隊隊的西北精騎衝上了山岡之巔,然後如決堤洪水一般咆哮而下

    三百騎衝進了戰場,如饕餮猛獸,瘋狂吞噬著眼前獵物,擋者披靡

    血鷹戰旗迎風招展,白龍幡旆獵獵作響,明光鎧在陽光下閃耀,兜鍪上的紅色羽纓在風中搖曳,一匹匹奔騰的戰馬奮蹄疾馳,轟隆隆的馬蹄聲如驚雷般震撼戰場

    正在廝殺的雙方將士霍然抬頭,映入眼簾的是禁軍戰旗,是禁軍精騎,是一股無堅不摧的血腥颶風

    禁軍?禁軍來了?皇帝到了?這是帝國府兵本能的反應,因為禁軍地位特殊,宿衛皇帝左右,遵從皇帝命令,除了皇帝,誰能指揮他們?若不是皇帝到了,禁軍精騎又何以出現在戰場上?

    「禁軍是禁軍」陷入困境的府兵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陽光,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一個個士氣陡漲,生出無窮力氣,聲嘶力竭地叫起來,喊起來,「聖主……聖主萬歲……」

    煙塵滾滾之中,周邊數個山岡上戰馬如飛,旌旗翻捲,大角之聲此起彼伏,好似有千軍萬馬正從山中殺出,氣勢如虎

    戰局驟然逆轉皇帝相對於臣民來說,代表的不是一個高貴的王,而是予取予奪的不可抵禦的無上威權,對皇帝的尊崇和畏懼心理因此深深植根於中土每一個人的心中此時此刻,忠誠於皇帝的府兵欣喜若狂,激動萬分,一個個酣呼鏖戰,誓死不退,而背叛皇帝的府兵卻驚駭欲絕,魂飛魄散,士氣遭到致命打擊,不得不鳴金急撤

    禁軍龍衛轉眼殺到山谷,乘著叛軍驚惶之刻,兩翼殺進,瞬間撕裂了敵陣

    費曜卻是知道這支禁軍的底細,第一戰尚能出敵不意,攻敵不備,但等到叛軍看清事實,潮水般再度攻上,這支禁軍對敵人的威脅就非常有限了

    「撤撤撤」費曜撥轉馬頭,衝著號旗兵連聲怒吼,「鳴金鳴金急撤」

    被圍的兩個團損失慘重,難以為繼,金鉦剛響,一個個便奮起餘力,撒腿狂奔而走

    西北精騎追殺百步之後,面對的便是叛軍主力戰陣

    「撤撤」伽藍毫不猶豫,果斷轉向,「撤回山崗,撤回去」

    「嗚嗚嗚……」角號長鳴,西北人令行禁止,衝鋒戰陣瞬間分裂,化作三支呼嘯利劍,如旋風般狂飆而去

    李密接到北邙山攻擊受阻的消息,親自趕赴戰場查探軍情

    「西北人果然到了東都」

    李密看到那面熟悉的戰旗,不禁想起伽藍那張冰冷而驕橫的臉,一股怒火忍不住噴湧而出

    楊玄挺面如寒霜,咬牙切齒幾年的努力,無數的心血,卻在舉旗之前出了意外,結果不得不提前起事,此舉雖不至於功虧一簣,但陷入被動是不爭的事實,而這種被動稍有處理不慎,便是滅頂之災把他們推進這種險境的就是西北人,就是那個叫伽藍的敦煌戍卒現在這個陰魂不散的幽靈再次出現,驚鴻一瞥之後,便是漫山遍野的「聖主萬歲」,而震耳欲聾的歡呼,對叛軍士氣造成的衝擊之大,可想而知

    皇帝是不是真的到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禁軍出現了,既然禁軍出現了,皇帝距離戰場還遠嗎?普通府兵對形勢的看法基於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淺薄瞭解,他們不敢背叛皇帝,真正背叛皇帝的是他們的長官,而長官要背叛皇帝,他們有什麼選擇?甚至於,很多普通府兵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背叛了皇帝,他們只知道遵從自己的上官這時候,禁軍出現了,皇帝要到了,他們忽然發現自己變成了皇帝的敵人,那種內心的極度恐懼是可以想像的

    「西北人已經到了東都,並且出現在戰場上,這其中的緣由還需要解釋嗎?」

    李密的臉色十分難看,對楊玄感貽誤軍機一事耿耿於懷,而事實證明他對局勢的判斷是正確的如今宮城和皇城拿不下來,在軍事上陷入被動,而東都的貴族官僚及其家眷幾乎全部被楊侗「困」皇城,楊玄感因為得不到有力支持,在政治上也陷入被動接下來,各路平叛大軍源源而至,局面會愈發艱難,而若想逆轉被動,首要條件就是拿下全部的京畿要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潼關,其次就是北邙山

    楊玄挺當然清楚禁軍龍衛出現在東都戰場上意味著什麼,他已經沒有退路了,唯有死戰

    「傳令,整軍再戰」

    楊玄感也意識到危機的逼進,十七日,他帶著三千援軍趕到北邙山戰場,親自指揮作戰

    這是血腥的一天,慘烈的一戰,裴弘策和費曜指揮兩千餘禁兵、府兵和鄉勇拚死阻擊,馮翊、伽藍、李建成和柴紹等人是衝殺在最前線,浴血奮戰

    至黃昏,有將近三個團的將士英勇戰死,好在伽藍指揮的禁軍精騎利用有利地形,向攻擊叛軍發動了一次次衝鋒,一次次在危難之刻逆轉戰局,成功守住了淨域寺至金谷一線,並給叛軍造成了嚴重傷亡

    當夜,裴弘策再次致書河內郡守府、河陽都尉府和溫城司馬氏,懇請河內貴族官僚以帝國利益為重,全力以赴給北邙山守軍以人力和物力支援

    十八日,楊玄感接到了華陰族人的密報,西京出兵了,代王楊侑下令徵召關西諸府府兵即刻趕赴潼關集結,並任命刑部尚書、西京留守衛文升與京兆尹李丹為正副帥

    衛文升抵達潼關之前做了一件事,到華陰刨開了楊素的墳墓,鞭屍焚骨,以表平叛之決心

    楊玄感悲憤之餘,感不安

    西京出兵的度太快了,姑且不說在政治上關隴貴族尚沒有達成內部的妥協,尚存在激烈的利益爭執,即便從軍事角度來說,在沒有確保隴右十三郡的西北大軍完全掌控之前,西京基於關西安全的考慮,絕對不敢盡起大軍趕赴東都作戰,所以,這只能說明一件事,弘化留守元弘嗣被皇帝拿下了,而西京在西北軍已經被控,且皇帝早有佈局,基本上穩操勝券的情況下,還敢冷眼旁觀,遲遲不發援軍?

    先是楊侗把東都貴族官僚全部「困」於皇城,現在楊侑又迫不及待盡起關西大軍進京平叛,可見皇帝棋高一著,步步為營,形勢對楊玄感越來越不利,但楊玄感也有有利之處,那便是他的同黨以及支持他的地方豪望官僚,正迅集中到東都,他的軍隊人數已經過了五萬,並且還在一天天增加

    潼關已經不可能拿下,關西大軍肯定會搶在前面,如此一來,數日後,楊玄感將陷入兩線甚至三線作戰的窘境,為此,他必須先行拿下北邙山,這樣他可以在包圍宮城和皇城的同時,傾盡主力與關西大軍決一死戰

    十八日下午,楊玄感再調五千精兵趕赴北邙山,他在北邙山戰場上投入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一萬三千人

    十九日,河陽都尉獨孤武都、河內郡丞柳續、溫城司馬同憲帶著一千兩百鄉勇以及大量的糧草輜重渡河而來

    裴弘策親自趕到津口迎接

    「西京出兵了」

    獨孤武都迫不及待地告訴裴弘策,西京四萬援軍正日夜兼程而來至此,局勢基本明朗,皇帝已經控制大局,所以河內再不敢觀望了1,傾其所有,全力以赴支援裴弘策堅守北邙山

    裴弘策長吁一口氣,高懸的心頓時落地感謝伽藍,假如伽藍沒有及時出現,沒有向他透漏相關機密,這一刻,他可能已經魂歸地府

    「伽藍在哪?」司馬同憲看到裴弘策,不待寒暄便急切問道,「他還好嗎?」

    裴弘策神情凝重,微微搖頭,「假如沒有多的援軍,今日過後,恐怕你再也見不到他了」

    =

    ……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