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隋帝國風雲

小說博覽 209章 釜底抽薪 文 / 猛子

    第兩百零九章釜底抽薪

    十四日黃昏,東都南外郭的長夏門和建國門大開,楊玄感率軍由長夏門而進,李子雄、李密率軍由建國門而入

    長夏門大街和建國門大街由北而南貫穿整個外郭長夏大街正對通濟渠,而建國門大街正對黃道渠通濟渠和黃道渠實際上就是洛水,是進京漕渠的兩個渠段帝國第一大匠宇文愷在營建東都的時候,改洛水為渠,其中通濟渠在東都段寬達三百餘步(近八百米),經偃師、洛口倉而至大河;而黃道渠很短,大約六百餘步(約兩千米),西接西苑之積翠池積翠池上接洛水,方圓十餘里,故這段寬約二十步(約三十米)的渠道其實是改道後的洛水與通濟渠相連之處

    黃道渠上有黃道橋,過了黃道橋便是皇城

    通濟渠上有兩座橋,分別是東通濟橋和西通濟橋,過了這兩座橋就是東都的北部外郭

    大軍渡過洛水,與楊玄挺部會合於東太陽門外

    當前最急迫的任務便是攻打皇城和宮城,所以兩支大軍會合之後,馬上召開軍議,商議攻擊之策

    李密站在東都佈局圖前,詳細解說攻城之計

    東都與大興城(帝國西京)的規劃、設計均出自帝國第一大匠宇文愷之手,兩者的形制和佈局最為不同的地方,就是宮城的位置在大興城中,宮城位於城池北部正中,而在東都中,宮城則位於城池西北隅,如此一來,宮城和皇城自成體系,與外郭形成了兩個體

    在宮城和皇城這個體系中,宮城居中,在它的四周,南面是皇城的南城部分,東面是皇城的東城部分和含嘉倉城,北面則是以防禦性質為主的圓璧城、曜依城和東西隔城,而西面則是西苑之芳華苑,由此可以推知宮城防禦之堅固

    從整個東都佈局來說,宮城和皇城的南面是積翠池和黃道渠,無法部署攻擊軍隊;東面是北外郭,連接兩者的就是徽安門大街,大街雖寬,但對於攻擊一方來說未免過於狹窄,軍隊同樣無法展開;西面是皇家園林西苑,周長兩百餘里,其中有石墨、缺門諸山,有龍鱗渠、陽渠,有谷水、瀍水,有十六院,有四大離宮,尤其芳華苑中,殿宇樓閣、小橋流水隨處可見,除非把這些建築毀了,否則軍隊還是無法展開

    所以,攻打宮城和皇城的最佳地點,只剩下一個地方,那便是東都最大的廣場所在,也就是皇城的南城部分和東城部分的毗鄰處,同時,也是宮城、皇城和北部外郭的交界處,還是黃道渠和通濟渠的交界處,並且還是通濟渠的終點地,也就是目前大軍雲集所在,行台正在軍議之地

    這個大廣場呈「刀」子形,其南面是黃道渠和通濟渠,西面是皇城之南城部分的東太陽門,北面是皇城之東城部分的承福門,還有徽安南大門,東面則是通濟渠碼頭,東西、南北距離均在三百步以上(約七百餘米),把皇城襯托得雄偉而壯觀

    之前楊玄挺殺到東都城下後,先行拿下回洛倉,然後便兵分兩路,一路沿著通濟渠北岸御道火推進到東太陽門和承福門,意圖割斷洛水兩岸的聯繫,一路則從城北渡過瀍水,攻打徽安北門和含嘉倉城的德猷門,試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北外郭,奪取含嘉倉城,加快攻克宮城和皇城的度

    目前城北方向的攻擊還在進行,城南方向的攻擊則集中在東太陽門、承福門和徽安南門,但因為攻城器械嚴重不足,攻擊受阻

    李密反覆陳述了攻堅的難度,認為能否拿下宮城和皇城,關鍵不在軍隊多寡,實力強弱,而在於政治利益上的妥協,所以他建議馬上與東都各方政治勢力展開談判,並迅分兵奪取潼關,同時在慈澗道、伊闕道、虎牢和北邙山部署軍隊,以最快度完成對整個京畿地區的佔領,為阻御即將到來的各路攻擊敵軍做好前期準備

    楊玄感在聽取了有關東都最局勢的匯總後,向李密做出了讓步

    東都楊玄感的同黨大部分已聚集而來,他們告訴楊玄感,觀國公楊恭仁起復了,並全權負責東都戰事,而楊侗則借助楊恭仁之力,壓制住了樊子蓋,牢牢掌控著東都,並在最短時間把東都的大部分貴族官僚及其家眷撤進了皇城這樣在軍事上,楊玄感遇到了強硬對手,在政治上他也陷於被動,因為代表各種勢力的貴族官僚都被楊侗搶先一步「困」在了皇城裡,如今連面都見不到,如何談判?

    楊玄感的心裡有了一絲不安,他最擔心的便是關西西京不僅距離東都只有八百里,重要的是西京衛戍軍的數量不比東都少,因為西京有來自北方諸虜的威脅,在帝國主力大軍遠征高句麗的時候,西京便承擔了在西北方向保護東都的重任,所以西京大軍一旦殺過來,整個戰局實際上就對楊玄感不利了故此,他必須以最快度與東都的貴族官僚們在政治上達成妥協,然後由他們去說服西京的貴族官僚,竭盡全力阻撓或者延緩西京軍隊東進潼關,為自己攻陷東都並控制河南之地贏得足夠時間

    然而,這一設想破滅了,楊侗不知聽從了誰的建議,竟然從紛亂的局勢中抓住了要害,一擊而中

    很明顯,在談判變得異常艱難甚至根本就沒有談判的情況下,攻陷東都的難度呈倍數增加以皇城和宮城防禦之堅固,從外面攻破它幾乎不可能,宇文愷大匠的設計可謂天衣無縫,而唯一能指望的便是從內部摧毀它,也就是依靠「內應」,但楊恭仁威望高,久經沙場,深諳政爭,那些「內應」在他的一系列舉措下恐怕很難找到打開城門的機會

    既然局勢的發展正在偏離預想的軌道,那麼先前所設之計不得不馬上調整

    楊玄感下令,由李子雄、楊玄挺、楊積善負責攻打皇城和宮城;由李密、胡師耽和趙懷義負責與東都各方政治勢力展開談判;連夜把行台設置於北外郭的上春門外,以便在洛水北岸統一指揮戰局,實際上便是打算接受李密的建議,向潼關、慈澗道和北邙山等要衝之地發動攻擊了

    十五日,京畿各地紛紛響應楊玄感,遣使效命者紛至沓來

    同日,從滎陽傳來消息,梁郡豪望韓相國舉旗起事,應者雲集,陳留、雍丘、襄邑等地舉城以降,一夜之間便聚眾數萬,聲勢浩大韓相國是楊玄感的至交好友梁郡則是宋州故地,楊玄感在出任宋州刺史期間,傾力經營,所圖者不過就是今日

    楊玄感致書韓相國,授其以河南道行台尚書令一職,總揆河南道軍政,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建立一支龐大軍隊,橫掃河南道諸郡,與東都、京畿連為一體,如此即便形勢惡化,也還有立足之地,有逆轉之機會

    同日,攻擊皇城受阻,無論在東太陽門還是在含嘉門,都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但北外郭的南北兩道徽安門在「內應」的努力下打開了不過,讓楊玄感失望的是,楊侗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竟然調用軍隊動用武力「撤」走了北外郭所有貴族官僚的家眷,這也是「內應」能夠打開徽安門的原因也就是說,楊侗為了「搶」走這些貴族官僚,不惜放棄了整個北外郭,可見其決心之大

    楊玄感的不安愈發強烈楊侗的針對性太強了北外郭因為靠近皇城和宮城,又是建裡坊,所以大部分貴族官僚遷到東都後,都居住於此在目前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楊玄感只要在政治利益上滿足了大部分貴族官僚,贏得了他們的支持,那麼這場兵變便擁有了很強的政治基礎,接下來對楊玄感就非常有利了,然而,楊侗卻撤走了所有的貴族官僚,包括他們的家眷,這是「釜底抽薪」之計,讓楊玄感的圖謀徹底失敗

    沒有帝國大部分貴族官僚的支持,沒有一定的政治基礎,楊玄感及其同黨就是「孤家寡人」一個,距離敗亡之日近在咫尺

    釜底抽薪之計,肯定不是崔賾和樊子蓋的主意,因為山東人正要利用這場風暴打擊對手,置多的關隴人於死地是他們樂見其成的事,所以,拿出這個計策的,不是裴弘策就是楊恭仁,這兩位都是保守派,又都忠誠於皇帝,結果顯而易見

    同日,李密、胡師耽先是傳書皇城,懇求覲見越王楊侗,遭拒再傳書楊恭仁、崔賾、樊子蓋,要求談判,再遭拒

    楊玄感意識到危機呼嘯而至

    當夜,行台軍議之後,楊玄感斷然下令,遍告各地,東都易主,廢止自大業元年以來所頒布的所有改革制度,包括《大業律》,重實施《開皇律》,自上而下均行開皇舊制,試圖以此來贏得民心

    又令,即刻分兵鎮戍虎牢、黑石和伊闕道;命楊玄縱領五千精兵火攻佔慈澗道,然後急西進攻佔潼關;命楊玄挺率五千精兵攻打北邙山

    十六日,李密坐鎮金墉城,楊玄挺趕赴北邙山前線,指揮大軍向北邙山發動了猛烈攻擊

    北邙山上,裴弘策坐鎮淨域寺,兩千精兵據險而守,奮力廝殺

    午時,馮翊、李建成、柴紹率軍抵達北邙山戰場,同期抵達的還有滿載糧草武器的數十艘輜重船

    就在眾人敘話之刻,從前線突傳急報,第一道防線被叛軍攻破,趕赴第一線指揮作戰的武賁郎將費曜身陷敵圍,危在旦夕,懇求火支援

    =

    =

    =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