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海魂

小說博覽 垂直俯衝-「翠鳥」俯衝轟炸機 文 / 閃爍

    同樣的發動機造就出的戰機卻有不同的命運,這就是「食雀鷹」,「翠鳥」,「魚鷹」這三種同樣使用「風12」發動機的海軍戰術戰機的真實寫照。

    「風12」這種發動機實際上直接關係到了三種戰機的命運。帝國海航是由廖漢翔一手組建的,而一戰中的經驗讓廖漢翔認識到,如果每種戰機都使用各自的發動機的話,那麼戰時後勤保障將會變得異常的複雜,這是在給自己增添麻煩。因此,在海航提出要求得到新式戰鬥機的同時,也要求同時展開轟炸機的設計工作。同樣,這一工作是由沈飛負責的,而海航最初提出的是三種轟炸機,直到19年的時候,水平轟炸機才被取消,只保留了俯衝轟炸機與魚雷轟炸機。

    「翠鳥」就是使用「風12」發動機的俯衝轟炸機。相對於戰鬥機而言,轟炸機的性能指標就低了很多。另外「風12」帶來的重量問題在轟炸機上體現得並不明顯。轟炸機不需要太高的速度,不需要很好的敏捷性,因此,重一點並不是問題。

    「翠鳥」的研製工作是放在「食雀鷹」之後的。19年年底,「翠鳥」的樣機製造工作才開始,並且在20年年初就拿出了第一批樣機,開始進行試飛工作。因為有了「食雀鷹」的經驗,「翠鳥」的試飛比較順利,在20年十月就完全結束,隨即海航下達了訂單,訂購了第一批提供給三艘航母使用的108架「翠鳥」。

    從總體性能上講,「翠鳥」並不落後,而且比當時日美海軍裝備或者是正在研製的俯衝轟炸機各有千秋。其中最值得稱讚的就是其極為優秀的俯衝性能(這也是「食雀鷹」的特點,後來「食雀鷹」在其他國家幾乎就成為了輕型俯衝轟炸機)。而這也是俯衝轟炸機最為重要的性能。

    可以說,「翠鳥」是一種很成功的俯衝轟炸機,而究其原因,還是由「風12」發動機帶來的。另外,沈飛在設計時的許多指標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海軍的要求,這在後來的殘酷戰爭中發揮了極其巨大的作用。

    當時,世界上在研製的俯衝轟炸機都只需要攜帶250公斤級(450磅級)炸彈,而沒有特別要求攜帶500公斤級的炸彈(美國的sbd都是在後期設計時加上這一要求的,而且正是針對「翠鳥」)。「翠鳥」是在開始設計的時候就明確要求掛載500公斤級的航空穿甲彈作戰。因此,「翠鳥」的打擊能力在戰爭初期的各種俯衝轟炸機中是無與倫比的,比日本海軍的「99艦爆」優秀得多。

    「翠鳥」也有自身的缺陷,那就是笨重。不過,這在轟炸機上也許不是缺陷。笨重的機身帶來了兩個好處。一是提高了俯衝性能(日本的「零戰」俯衝性能就很差),二是堅固。特別是後者,在實戰中往往能夠讓飛行員安全返航。在戰爭初期的殘酷戰鬥中,很多飛行員都喜歡這種轟炸機,原因就是其堅固。在「琉球島海戰」中,有架「翠鳥」在挨了二十多發子彈與炮彈之後還能夠代傷返航,這就足夠說明問題了。

    另外,「翠鳥」的自衛火力也很強大,不過,裝在機翼裡的自衛機槍更多的時候被用來掃射戰艦上的防空炮位,而不是去對付敵人的戰鬥機。

    「翠鳥」還有一個特點,即採用的是雙人機組,而不是日本海軍轟炸機所採用的3人機組。當然,這有效的降低了飛行員的數量。

    性能數據:機長9.2米,翼展10.8米,高3.7米。最大起飛重量5000公斤,5000米高度最大平飛速度220節,最大飛行高度8500米,掛一枚500公斤炸彈,以最大重量起飛時的最大作戰半徑300海里。機翼內的兩挺機關鎗共備彈400發,後座自衛機槍備彈400發。

    整個大戰期間,帝國海軍製造了3500架「翠鳥」,其中由沈飛製造的有2800架。其中裝備帝國海軍的有3000架,另外500架輸出到了各個盟國(波斯帝國海軍採購了300架,而且一直使用到了戰爭結束)。另外,波斯帝國,德意志帝國還購買了生產線,各製造了1200架與800架。

    從製造數量上就能看出,「翠鳥」是一種很優秀的俯衝轟炸機。在歐洲戰場上,「翠鳥」還在德意志空軍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了一種優秀的對地俯衝轟炸機(與「斯圖卡」相比並不遜色多少)。後來,帝國陸航還接收了一批「翠鳥」,參加了地面上空的戰鬥。

    其實,「翠鳥」的成功並不是個偶然。在轟炸機設計階段,總設計師就抓住了俯衝轟炸機最重要的幾項性能要點,強化了主要性能,弱化了次要性能。當然,「翠鳥」成功的另外一個秘訣是與戰鬥機共用同一種發動機。

    這種戰鬥機與轟炸機共用發動機的事情一直延續了下來,這不但減輕了帝國海軍的後勤保障壓力,同時還讓帝國海軍能夠擁有優秀的轟炸機。

    不可否認,「翠鳥」俯衝轟炸機的優秀性能,而這種活躍於大戰初期太平洋戰場上空的轟炸機也書寫了一段段偉大的歷史,創造了大量的奇跡!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