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深海狂鯊-「乙」型潛艇 文 / 閃爍
潛艇的出現遠在航母之前,且在一戰中,潛艇就發揮出了巨大的威力,但真正讓潛艇成為海戰主力的卻是二戰,而不是一戰。
在潛艇出現初期,帝國海軍對這種可以在水下航行的戰艦並不是很重視。當初,荷蘭人第一個就想到了唐帝國,並且到唐帝國來推銷他的「潛艇」。唐帝國海軍接待了這名「異想天開」的傢伙,然後就將其打發走了。結果,唐帝國錯失了成為第一個裝備潛艇的國家。不過,到一戰前夕,特別是在很多技術得到了解決之後,唐帝國開始重視這種能夠隱蔽接近敵人戰艦,並且給予致命一擊的新型武器了。
一戰期間,唐帝國生產了一百多艘潛艇,大部分都只能執行短程作戰,主要用到了對日本的封鎖上,幾乎沒有潛艇參加大西洋上的戰鬥(一戰中期之後,唐帝國海軍也沒有在大西洋上活動了)。對日本的成功封鎖讓唐帝國認識到了潛艇的厲害,而且還掌握了潛艇的主要戰術。而且,這時候唐帝國海軍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潛艇戰術專家。
殘酷的現實讓唐帝國在一戰後並沒有加強在潛艇部隊上的投入。在唐帝國海軍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還是「八丈島海戰」,「阿南巴斯群島海戰」這類由大艦巨炮決定勝負的戰役,所重視的仍然是戰列艦,重巡洋艦等海戰利器。更嚴峻的是,一戰後,唐帝國政府削減了大筆軍費,海軍與陸軍都進入了「冬季」,在大型主力戰艦的建造都無法得到保證的情況下,在投入大量資金發展航母之後,還有多少錢能夠用來發展潛艇?
實際上,唐帝國在發展潛艇方面最大的幫助是德意志帝國,另外波斯帝國也提供了一定的「幫助」。不管是在戰前,還在戰爭期間,這兩個國家對唐帝國在潛艇發展方面提供的幫助都是顯而易見的。
一戰期間,唐帝國有世界上最好的潛艇設計工程師,這主要得益於唐帝國那一百多艘潛艇的訂單。可在戰爭結束之後,唐帝國已經無力養活這些工程師了。人才的流失也許是海軍最可怕的事情。而這一情況很快就得到了解決,而最應該感謝就是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在08年向唐帝國與德意志帝國發出請求,希望購買,或者是協助建造一種潛艇,以滿足波斯帝國海軍在東地中海的軍事需要。而正是這個機會,唐帝國的海軍潛艇設計人才才不至於丟掉飯碗。
德意志帝國是將其在一戰期間建造的潛艇出售一批給波斯帝國。這個提議沒有多少吸引力,因為一戰後期,唐帝國就向波斯帝國提供了十二艘潛艇,其性能不在德意志帝國潛艇之下。參加競標的唐帝國工程師則提出幫助波斯帝國設計一種新的潛艇,而且是採用了大量新技術的潛艇。最後,波斯帝國海軍採納了唐帝國工程師的意見,撥款2500萬(波斯帝國的貨幣,大概相當於唐帝國貨幣的250萬左右),委託唐帝國工程師幫助其設計一款新型潛艇。
設計工作在08年底就開始了。具體的承包商是唐帝國武漢造船廠(這是唐帝國最大的潛艇建造承包單位)。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武漢造船廠在10年初拿出了具體的設計方案,並且隨即獲得了波斯帝國的認可,波斯帝國也與武漢造船廠潛艇了正式合同。武漢造船廠負責建造第一批四艘,而後面的八艘則由武漢造船廠協助波斯帝國貝魯特造船廠建造。
這種被命名為「阿巴斯」的潛艇並不先進。武漢造船廠在設計時比較保守。潛艇長72米,水下排水量862噸(水下983噸),水面最大航速19節,續航力8000海里,水下8節,續航力78海里(4節),設計下潛深度130米(實際上限制在了80米),艇艏安裝4具魚雷發射管,艇艉2具魚類發射管,總攜帶魚雷14枚,另外還有一門20毫米機關炮,全艇共43名官兵。
潛艇的性能說不上有什麼突出的地方,只是比一戰時期的潛艇進步了一些,而且採用了一些新技術而已。也正是如此,潛艇的造價才控制了下來,在滿足了波斯帝國海軍需要的情況下,控制價格是最關鍵的因素。
也正是這種潛艇的建造與設計工作讓唐帝國的潛艇設計師,船廠的工程師有了繼續發展的機會。後來,德意志帝國也採購了兩艘這類潛艇(從波斯帝國購買的)。在具體使用中,其設計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讓德意志帝國對其非常不滿意,波斯帝國海軍也發現了這些問題,所以在14年的時候,波斯帝國海軍準備重新採購潛艇。
同一時期,唐帝國,德意志帝國也有購買潛艇的需要。此時三個國家都認為,如果單獨發展潛艇的話代價太高,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走共同發展的道路。15年,三國海軍決定,由各國提交一份設計方案,競爭後選出最好的一個,然後分別建造。而設計經費將由三個國家共同承擔。
這次,武漢造船廠失去了機會。德意志帝國的潛艇設計師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德國提交的潛艇具體設計指標為:長44米,水面排水量314噸(水下460噸),水面航速12節,最大航程5500海里,水下4節,最大航程56海里,設計下潛深度100米,艇艏安裝4具魚雷發射管,共攜帶魚雷8條,另外還安裝一門20毫米機關炮,全艦官兵25人。
這其實是一種小型潛艇,這也正好滿足了波斯帝國海軍在東地中海作戰,以及德意志帝國海軍在北海與波羅的海作戰的需要。過大的排水量,太遠的航程都沒有多少意義。顯然,這不對唐帝國的胃口。唐帝國海軍的潛艇基地要麼在內河,要麼就在內海港灣,位於二線,而帝國海軍潛艇部隊的首要任務就是對日本進行封鎖。從這些港口出發,潛艇至少要行渡上千海里,加上中途遇到的麻煩,曲折的航線等等,帝國海軍對潛艇的航程,持續作戰能力都非常重視。顯然,這種潛艇是不合適的,過短的航程,還有八條魚雷的攜帶量,這些都離唐帝國海軍的要求太遠了。
這次「三巨頭」的合作就此終止了,德意志帝國與波斯帝國選擇了這種潛艇,這也就是後來的「2」型潛艇。唐帝國海軍則繼續委託武漢造船廠設計一種排水量更大,性能更好的潛艇。只不過,此時武漢造船廠的重點是在贏得海軍的驅逐艦建造合同(驅逐艦的利潤搞得多,而且訂單肯定大得多),所以能夠投入到潛艇研製上的力量很有限。
新潛艇的研製工作一直拖到了16年年底,武漢造船廠都沒有拿出一個讓海軍滿意的設計方案出來。17年初,海軍下達了更廣泛的招標書,中期,福州造船廠提出的設計方案得到了帝國海軍的青睞,一種新的潛艇誕生了。
實際上,在福州造船廠設計這種新潛艇的設計師,大部分都來自於武漢造船廠,其中大部分年輕設計師都參加了「阿巴斯」級潛艇的設計工作。福州造船廠是第一批被踢出了驅逐艦設計計劃的造船廠之一,也能夠集中力量研製潛艇,爭取到潛艇的建造合同,因此反而後來居上,超過了武漢造船廠。
福州造船廠拿出的設計方案為:潛艇長68米,水上排水量850噸(水下排水量980噸),水面最大航速16節,續航力8800海里,水下最大航速8節,最大航程80海里(4節),設計下潛深度150米(實際被限制在了130米),艇艏4具魚雷發射管,艇艉2具魚雷發射管,共儲備魚雷18枚,另外,艦面配製一門120毫米火炮與數門20毫米機關炮,官兵52人。
這正是帝國海軍需要的,能夠對日本進行有效封鎖(按照帝國海軍的需要,潛艇在完成行渡之後,必須要在日本外圍的航線上巡邏20天,並且留有足夠的燃料返航),並且具有強大持續作戰能力的潛艇。海軍立即決定訂購這種潛艇,並且正式命名為「乙」型潛艇(「甲」型潛艇是帝國海軍對「阿巴斯」級潛艇的稱呼)。
具體的設計工作在18年初就完成了,建造工作同時開始。當時,其他幾家造船廠都在準備建造新型驅逐艦。因此,帝國海軍只向福州造船廠下了訂單,要求福州造船廠首先建造一艘潛艇,以證明其實際性能能夠達到設計指標。「乙001」號在18年十一月份的時候下水,並且在19年初就開始了海試。
海軍對「乙」型潛艇的海試成績非常滿意,在19年三月份就下達了第一批12艘的訂單。這批訂單被分別交給了福州,高雄,海口三個造船廠建造。而在戰爭爆發之後,六家承擔潛艇建造工作的造船廠全都在建造「乙」型潛艇,整個「乙」型潛艇的建造工作持續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大戰期間,這些造船廠一共建造了355艘「乙」型潛艇,其中提供給帝國海軍的有258艘,另外的則分別出售給了波斯帝國,德意志帝國等盟國。另外,波斯帝國也購買了「乙」型潛艇的建造技術,在大戰期間建造了42艘該型潛艇。
因為各個造船廠的規格不同,所以「乙」型潛艇有多個批號,另外,根據任務的不同,還發展出了佈雷潛艇,燃料彈藥補給潛艇,遠程運輸潛艇,特種作戰潛艇等等型號的變形艇。每個批次,每個型號的「乙」型潛艇的武器裝備也是不一樣的,這導致整個「乙」型潛艇的編制非常的混亂。無法否認的是,作為帝國海軍在戰爭初期大量建造的一種潛艇,「乙」型潛艇是非常優秀的!
「乙」型潛艇的主要戰場是在西太平洋上,而其最大的貢獻就是完成了對日海上封鎖。在整個對日作戰期間,一共有140多艘「乙」型潛艇活躍在日本與美國之間的海上航線上,這些潛艇一共執行了1200多次破交巡邏任務,發射18000餘枚魚雷,50餘萬發炮彈,擊沉船隻5500餘艘,總噸位達到了1350萬噸,幾乎癱瘓了整個日本海上交通線。另外,還有大量潛艇執行佈雷任務,僅僅由其在日本港口外布設的水雷就達到了12000枚!而在對日作戰之後,「乙」型潛艇仍然將活躍在西南太平洋的戰場上,繼續書寫著輝煌的戰果。
戰爭中,「乙」型潛艇的缺陷也表現得很明顯。其最大的缺陷就是腿短,其次是其攜帶的彈藥還不夠多。特別是在後來與美國之間的戰爭中,「乙」型潛艇的這些問題限制了其發揮。這也是帝國海軍不得不在戰爭期間提出設計更大,更好的潛艇的原因。
實際上,比起「乙」型潛艇的異國「表弟」來講,其戰果還算不了什麼。而這位異國「表弟」就是德國海軍的vii型潛艇。
福州造船廠在設計「乙」型潛艇的設計師中,有兩位來自德國的設計師,後來這兩人都返回了德國,並且在17年中期就拿出了vii型潛艇的設計方案(搶在了「乙」型潛艇之前),而且還獲得了德意志帝國海軍的訂單,其首艇在18年中期就下水了。因此,有人說「乙」型潛艇實際上是抄襲德國vii型潛艇,實際上,是德國人在抄襲唐帝國海軍的潛艇。
vii型潛艇設計指標:艇長66米,水上排水量769噸(水下865噸),水面最高航速17節,最大續航力8500海里,水下最高航速8節,最大續航力80海里(4節),設計下潛深度150米,艇艏4具魚雷發射管,艇艉1具魚雷發射管,共備雷14枚,艦面安裝一門88毫米火炮,數門20毫米機關炮,官兵44人。
從這些數據上來看,vii型潛艇與「乙」型潛艇是很接近的,幾乎就是在「乙」型潛艇的基礎上降低了部分對德意志帝國海軍來說沒有必要的性能要求而得出的設計結果。當然,換句話說,「乙」型潛艇也可以看成是vii型潛艇的放大型號。
戰爭期間vii型潛艇一直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部隊的中堅力量,承擔起了最重要的作戰任務--封鎖英法兩國的對外海上航線。而vii型潛艇取得的戰果也遠在「乙」型潛艇之上,在整個大戰期間,德意志帝國建造了數百艘vii型潛艇,而在大西洋的破交作戰中,vii型潛艇一共擊沉了4500萬噸往來與大西洋兩岸之間的船隻!
其實,這也能證明「乙」型潛艇在設計上的成功性,只不過,這種潛艇無法完全滿足帝國海軍的需要。到了戰爭中期(唐帝國與美國之間的戰爭開始後),「乙」型潛艇的活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帝國海軍也開始謀求更好,更大,更兇猛的水下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