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黃庭立道

第一卷 第八十二章 自取其辱 文 / 魯西平

    第八十二章自取其辱

    王禪瞬間發勁,速度比起宋捷手中的利劍還要快上一倍,尤其手臂上青筋糾結,密密麻麻纏繞在皮膚上,使得手肘往下直到指尖全都泛起一股子的金屬色澤,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血肉凝結的手臂,色澤淡青,五指箕張開來,宛如五把尖銳的匕首。

    稍一彈動,立時就發出錚!錚!錚!一陣金鐵交鳴之聲,清脆悅耳,卻是王禪的十三太保橫煉功夫已入化境,運功之下,筋骨毛皮連成一體,如同鋼板,比起雷霆的勁氣鐵布衫功夫強了不知多少,難以同日而語。

    早在虎頭嶺上的時候,王禪的橫煉法門就已經強悍無比,下山之後,眼界大開,雖然時間不長,卻叫他厚積薄發突破了易筋鍛骨的大成境界,邁過了換血洗髓的門檻,拳法武術其實已經是有了脫胎換骨般的進境和變化。再不同以往。

    武者練拳,外練筋骨皮毛,內練一口真氣,久而久之,如果能夠任意控制體外皮毛,那便算得上是「登堂入室」,練出了一身有別於「花拳繡腿」的真功夫,也就是老師傅常說的「功夫上了身」。

    然後,再進一步,要是能將筋骨鍛煉的可剛可柔,能夠控制氣血毛孔,那就是入了內家功夫的大門,徹底脫離了外家武術的束縛,可以開始接觸更深一層的拳法理念了。

    功夫到了這一層,其實已經就可以稱之為高手了,不論國內國外,所謂的拳法武術名家基本上也都是處在這個層次而已。

    除此之外,再往前一步,那就是要洞悉真偽,入微而練,拳法武功趨於內斂,走的是從細微處見功夫的路數,練得是五臟六腑,經絡關竅,若能打通週身經脈,那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出神入化,可以被稱之為拳法大師了。

    軍隊裡面稍加訓練的新兵蛋子,通過小半年時間的熟悉,幾乎全都能夠熟練的運用一種十分粗淺的「硬氣功」,只要吸一口氣,以意念搬運到受打擊的部位上,就可以禁受得住木棍,磚頭等鈍器的打擊,能胸口碎大石,空手連破十幾塊紅磚。

    這其實就是,外家硬功最實用的地方。何況王禪的十三太保橫煉根本就和各家各派時下流傳在外的任何硬功都不相同,以他如今的功力,只要心念一動,立刻就能功運全身,變得如鋼似鐵,不但可以抵禦任何外來的攻擊,運轉在手,五指如鉤,甚至比什麼兵器都要厲害幾分。

    練筋骨皮毛只得紋理。

    練氣血能深入內臟,通達經絡。

    而真正的拳法高手,武道宗師,卻是能夠將筋骨皮毛,氣血五臟,經絡關竅,身體各處統一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對自身把握的越清晰,功夫也就越高明。

    就像王禪這一下子突然出手,後發先至,一手抄底,快的不可思議,站在他對面的宋捷甚至只能在眼中看到一抹淡淡的殘影,叮叮噹噹的聲音剛一傳到他耳朵裡,他才感覺到自己手中劍身上有所異常。

    劍為人手臂的延伸,精通劍術的高手都是對於自己的愛劍,瞭解透徹,無人可比,一劍拿在手裡,用多少力,達到一個什麼程度的效果,心裡基本上都會有一個準確的估計,哪怕是稍稍重了一分,也能清楚的感覺的到。現在王禪五指扣住劍身,剛一發力,宋捷立刻就是知道,自己失算了。

    宋捷的一身功夫,全在劍上,真要被王禪一招奪了兵器,那也不用活了,是以電光火石間,宋捷心裡雖驚卻也不亂,一覺不妙,朝前一送一推,見無法動彈,立刻就是本能的一轉手腕,被王禪五指牢牢扣住的松紋古劍,登時嗡嗡一響,左右一陣旋轉。

    「噌!」

    鋒利的劍刃閃電般絞動起來,如毒龍鑽心,兩邊鋒刃旋成一團銀光,三下兩下便是脫離了王禪五指挾制,彷彿電鑽般在他鬆開的手心裡猛烈飛旋起來。

    知道宋捷手中這一口寶劍鋒利無比,王禪也不敢確信自己的橫煉功夫就真能擋得住對方的劍器,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也不願拿自己的手掌和他寶劍硬拚。尤其是這時候,宋捷這一下手腕旋轉,劍刃飛舞,和超高馬達帶動的大型鑽頭一樣,借力用力,精鋼也能絞成兩段!

    「好劍法!」面對這樣的劍勢變化,對於宋捷隨機應變變招之快,王禪心裡也是暗讚了一聲,連道可惜。要不是對方變招太快,只要再有一個呼吸的功夫,王禪下一招可就是真正的「空手入白刃」,揉身急進,不但要一個照面就把宋捷手裡的寶劍強行奪過來,而且他也有的是後續殺招,將這人力斃當場,就像是在青鳥裡打死唐牛一樣。

    但是宋捷在這一瞬間卻是應變極快,完全展現出了一個劍術高手應有的反應,劍身旋轉,脫困而出,也逼得王禪不得不暫時迴避他的寶劍鋒芒。

    所以,王禪見好就收,手指一張,手掌往下一沉,當即就避開了對方一招反攻。

    而也就在這一時,王禪手往下落,宋捷的招式又是一變,竟然側身一閃,腰力一旋轉,矮步,劍瞬間就揚了起來,緊接著原地起步翻身,劍光一閃,整個人跳起一人多高,全身氣力全都壓在劍上,剎那間握劍的手也是從單手變作兩手合握,劈頭蓋臉朝著王禪頭頂就是劈了下來。

    這一下劈,宋捷整個人的身體好像附在了劍上,如人劍合一,兇猛無比,劍光落下就好像是一道天河從王禪頭頂傾斜了下來,滾滾波濤,洶湧連綿,其中又夾雜著劍鋒破空發出來的,撕心裂肺般的尖嘯之聲,叫人一看,就生出難以抵擋的感覺。

    雪花蓋頂,一字平分!

    「竟然有了幾分馭劍的模樣,看來這個宋捷的武當丹派劍法練到最後也是走的是百步飛劍,取人頭顱的劍仙路數……。」

    王禪一見宋捷這一劍,翻身騰空,人劍一體的路數,就知道宋捷必然是練得武當秘傳的真武劍術,雖然遠未到家,但勝在寶劍犀利,合身一撲之下,一千幾百斤的大牯牛也要被腰斬,不可力敵。

    於是他雙腳抓地,身體滴溜溜原地一轉,縮地似的向旁邊挪移出三尺的距離,不多不少,恰恰避開鋒芒,躲過了宋捷人劍一撲。

    但是,就在王禪身子剛一動彈的時候,宋捷卻有如神助,人還在空中沒有落地,整個人在這一瞬間就晉入了道家虛靜無為的境界,全副精神內斂於劍,渾身上下四松四空,關節松、肌體松、內臟松、心意松,足空、手空、頂空、心空,似乎是達到了丹派劍術,「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微妙狀態。

    王禪那裡剛一挪移閃避,他立刻如同前知也似,腳尖才一落地,登時劍光暴起,如影隨形,纏了過去。

    宋捷練劍十幾年,終日劍不離身,以心意溝通,長此不輟,到了如今是在人劍之間有了一絲莫名的緊密聯繫,因此他運劍之中,不但劍如風起,無孔不入,就連腳下步法也是輕靈明快,矯若游龍。面對王禪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應對方式,心裡雖然也是吃了一驚,但卻並沒有半點挫折之感,反倒是一下子就收起了自己之前對王禪的輕視和不屑,身形落地,雁落平沙,身體好像是在光滑的冰面上快速滑動一樣,一下子就追上了王禪,同時劍出肋下,斜斜撩起,如白鶴亮翅。

    武當劍本來就是號稱「空中妙舞」,除了劍術精奇之外,最重視的便是活步行步,腳下的步**夫,講究要在「行」中運劍,身似游龍。而宋捷身為武當丹派劍術的傳人,腳下步法,外走太極陰陽,內行八卦九宮,松沉輕靈疾若風雲,緩若相隨亦剛亦柔,看起來似乎是和游身八卦掌中的轉掌步法有些相似,卻又絕不雷同,更加微妙,憑空生出無數變化,比起王禪遇到步法最為滑溜的唐牛還要厲害許多。

    劍仙李景林的師傅宋唯一曾經說過,武當劍術練到頂峰之後,人動處,翻天驚飛鳥,滾地不沾塵。一擊之間,恍若輕風不見劍,萬變之中,但見劍光不見人。

    只可惜,王禪身手遠出任何人的想像之外,每一天都在急速的進步著,動作竟是比宋捷來的更快,眼見對手一劍斜斜撩來,一人一劍轉眼就到了身前,居然也是渾然不懼,腰胯擺動,豁然挺身,腳踏七星,以進為退,整個人竟然一下子就搶進了漫天劍光之中,一手捏成虎爪,惡狠狠抓向了宋捷持劍的右手手腕。

    同時,腳下一跺,轟然爆響,花園中鋪地的青石板頓時碎裂,震得大地一晃,王禪剩下的一隻手霍的從他肘下穿出,如靈蛇出洞,手腕動處,辟辟啪啪,筋骨齊鳴,大槍般點向對手的胸口要害。

    空手對白刃,最忌膽氣不足,不敢於人搶攻,否則一而再再而三,三次之後,心膽具寒,再要爭鬥,十成的本事怕是連一半都用不出來了,想要不死就只能敗退逃走。

    正所謂是,打人先打膽,遇敵好似火燒身!宋捷利劍在手,一味強攻,侵略如火,王禪卻是以攻對攻,以進為退,彈指之間,如被火燒,出招變招渾若天成。

    「不好!」

    宋捷剛剛進步欺身,王禪就已捨身一撲,上面一爪已經抓到,離他手腕不到兩公分,指尖顫動,勁風激盪,刺激的他手腕上猛然一痛,半天胳膊都微微發麻,與此同時當胸一扎,王禪手臂化槍,撲稜稜一陣抖顫,打爆空氣發出來的爆炸聲也已傳入他耳中。

    面對這樣猛烈,悍不畏死的搶攻,宋捷連忙腳下錯動,滴溜溜一轉,又變。

    王禪得理不饒人,進身不停,一手捏成虎爪始終不離宋捷持劍的手腕三寸左右,另外一手轟隆一砸,五指成刀,斫向了宋捷的面門。

    「空手入白刃?還想搶我的劍,真是可笑……!」宋捷連連轉動,王禪貼身急趕,眼前一條胳膊好似打鐵鞭一樣砸將下來,手腕上刺痛猶在,立刻就猜出王禪的意思,是要奪了自己的寶劍。

    「有劍在手,我要是還被你搶了吃飯的傢伙,那我乾脆死了算了。」面對王禪滾雷斫臉,虎爪捏腕,陡的,宋捷突然身體朝下一伏,轉身作勢欲走,持劍的右手卻是翻到了背後,刷拉一響,扯出一道如同扇面般的劍光,把自己整個人全都護在了裡面。

    這是武當丹派劍術中的一記絕招,名叫「孔雀開屏」,弓步錯身,劍後挺,以手腕極快的震動,刷出一片劍幕,宛如一口氣刺出一百多劍,佈滿身後所有空間,以退為進,然後猛然回頭,起身刺劍,如同古時大將的回馬槍一樣,變招做「仙人指路」,劍尖一晃,上點眉心,咽喉,中刺心窩丹田,隨時都能衍生出十幾招後續變化,只需一劍飛出,就能要人性命。

    宋捷這一出劍,真好像是一頭孔雀張開了羽毛,劍光霍霍,頓時就把跟在後面的王禪擋在外面。

    只一個呼吸的功夫,窺見王禪止步於身外,不得不收了雙手,正值新力未生,舊力剛去之際,宋捷看得分明,手中劍勢突然又是一斂,卡嚓嚓,恍如冰晶碎裂,扇面一般的劍幕頓時全然爆炸開來,碎成千萬銀光,隨後一道劍光飛將出來,如長虹貫日,刺向了近在咫尺的王禪。

    武當劍術中反敗為勝的殺招「仙人指路」。

    卻是以秘傳的馭劍術心法,駕馭劍器,天外飛仙般的一擊。

    「馭劍術」本來就是道家秘不示人一脈相傳的古老劍術,算是劍仙法門的一個分支,練到最高深的地步,人劍合一,也可以從百步之外馭劍殺人,不過他和「飛劍」又有一些不同,是需要極為精深的劍術功底才能修煉的,而不是脫手而出,隔空操縱。

    宋捷雖然才是堪堪摸到一點門檻,但一劍飛出,卻也能馭劍於數步之內,而且他這一劍是融入了武當劍術中一招仙人指路,兩相結合下來,卻也威力極大,似是雷霆和高起儒那樣的身手,碰到這一劍,肯定也是要落得個身首異處,當場慘死的下場。

    躲都躲不過去!

    這一退一進,馭劍而來,宋捷自身的氣勢已經是拔升到了最高處,全身勁力幾乎全都壓在劍中,劍光飛騰,如雲中神龍。

    「好劍!」

    王禪知道,再要這樣糾纏下去,自己縱然是毫不害怕,但是想要靠著自己赤手空拳就幹掉利劍在手的宋捷,也並不是太過容易的一件事情。除非是他有心,想要再測試一下自己十三太保橫煉功夫的堅固程度,敢用自己的雙手十指冒險去抓對方吹毛立斷的松紋古劍。

    雖說結果不一定會太糟,但也有很大可能被宋捷貫注了全身勁力的,無堅不摧的一劍,切割的皮開肉綻,比起邵南華七星針暗算的結果都還要慘烈一些。

    所以,王禪決定不再和對方繼續糾纏下去,早點結束戰鬥才是正理。

    「去!」

    一聲斷喝,王禪用上了自己剛剛淬煉出來的兩道「太白精氣」,聲隨口出,下一刻自他口中向外噴出兩道白光,嗤嗤!兩聲微不可聞的破空聲中,在他面前大片晶亮的劍光轉眼都被衝撞成一天星雨,四散。

    同一時間,這兩道一尺多長的太白精氣左右迴旋,如劍光舞動,同時擊中了松紋古劍的劍身,只打得叮叮一響,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金聲玉潤。

    縱橫入飛,天外飛仙一般的馭劍術登時被中途截斷打散。

    如果說宋捷的劍術是如同銀瓶炸裂,鐵騎突出般的勢不可擋,鋒芒畢露,那麼王禪的這兩道太白精氣就是出入青冥,陸斷犀牛,上絕雲紀,逍遙於九天之外的絕世兵鋒,無影無形,無堅不摧,能斷世間一切剛強。

    劍勢猛的中斷,宋捷心裡駭然失色,平生第一次裡冷汗盈身,頭皮發麻,只覺得自己眼下裡如同是光著身子掉進了冰窟窿裡,駭然之下,說似乎滿口的牙齒都要忍不住顫抖撞擊,發出咯咯咯咯的響聲。

    不過雖然如此,宋捷畢竟也是名門之後,有過高人指點的劍術高手,慌亂之中,卻也本能的將身形往後一撤,手腕一抖,松紋古劍就被他收了回來,貼著小臂,劍尖朝上,嗡嗡一響,如龍盤虎踞。

    武當「密甲藏兵劍」!

    這一收劍在身,看似藏劍於胸,不動刀兵,實則是力道仍然貫注劍身,藏而不漏。

    只要稍一變化,立刻就是「葉底穿花」丹鳳朝陽勢。

    乃是武當劍術中一招寓守為攻,反敗為勝死裡求活的一招。

    宋捷心裡清楚的知道,王禪剛才從口中噴出的兩道白光,剛才已經是在自己視若生命一般的松紋古劍上穿透了兩個黃豆粒大小的孔洞,他這一擊,宛若唐傳奇中的精精兒,空空兒這等劍俠,口吐劍丸,盤空飛擊,如果他猜得不錯,這根本就也是傳說中劍仙一路的本事,比起自己的劍術簡直強了幾百倍。

    然,時下劍仙之術,縱觀天下如今也只有武當和青城山中還有兩派流傳,宋捷無論如何也是猜不出來王禪怎麼會這等手段,但眼下形勢危急,他已經沒有任何時間猜測懷疑。王禪的太白精氣朝外一噴,立時就把宋捷心裡一切爭強好勝的心思橫掃一空,念頭裡全是趕快逃走,不可抵抗的想法。

    但是,遲了,在王禪面前,根本沒有人能夠不經他的同意,說走就走,就算是和他同一級別的拳法大師宗師高手都不行,何況是膽氣一落千丈,已經有些手忙腳亂的宋捷。5275

    王禪手臂一抖一震,遠隔五六尺外,竟是突然伸長,如同兩臂可以伸縮一樣,大手一伸,就自直接抓了過來,目標方位正是宋捷的握劍的手腕。

    宋捷一驚,身形急退,想要擺脫王禪糾纏,但王禪先前就曾經和雷婷在一起切磋過武藝,對於武當九宮八卦劍有過不少瞭解,推己及彼之下又和宋捷交手幾招,時間雖然不長,卻也對他的丹派劍術有了幾分脈絡。

    出手之間更是胸有成竹,這還是他以太白精氣一舉擊潰了宋捷馭劍術後,便不再使用,刺溜兩聲,吸回了太白精氣的結果,否則他連動手都不用,十米方圓,只需意念一動,宋捷想要多活一會兒都不行。

    一記虎爪擒拿手,神乎其神直接突破空間的限制,五指堪堪搭在了宋捷的手腕上,宋捷心裡一涼,慌忙手腕一動,要運劍逼王禪自保,圍魏救趙。

    卻不料王禪這人,出手和其他任何人等都不一樣,根本就沒有留手的習慣,也不會把任何一場比鬥當做切磋來看,他這裡剛剛一動,下一刻王禪在他手腕扭動之間,跟著一抓,一扣,立刻就是毫不遲疑捏碎了他的整個手掌。

    卡嚓!一聲骨裂聲傳入耳中,宋捷一聲悶哼,手腕一下全都碎了,再也拿不住寶劍,松紋古劍轉瞬易手,落在了王禪手中。

    在過去,練劍的人,一直都有劍在人在,劍亡人亡的說法,雖然到了現代,已經沒什麼人願意再去遵守古代劍客們默認的規則了,但宋捷眼見自己的寶劍落在王禪手裡,臉色也立時有如死灰。

    加上他握劍的手掌,這時已經被王禪一把捏碎,五指指骨,掌骨,腕骨都成了粉碎性骨折,就算現代醫術再發達,能通過高明的外科手術,給他重新接駁好,但也肯定是不能恢復如初。練劍之人,最重要就是握劍的一隻手掌,五指手腕,一旦受損,影響了靈活度,那也就相當於是廢了他的這一身劍術了。

    因此,到了這時候,宋捷沮喪欲死,反倒是再沒了之前逃命逃跑的打算,血往上湧,一張臉孔憋得通紅,忽然深深吸了一口氣,左手一抬,捏成劍指,竟是以指代劍,狀如瘋魔,一頭衝進王禪懷裡,狠狠點向王禪的眼珠子。

    他知道王禪一身外門硬功,比雷霆還要厲害,以指作劍,點在其他地方根本沒用,所以乾脆放棄了所有防守,拚死也要廢了王禪的一隻眼睛,出口惡氣。

    而面對宋捷瘋狂的進攻,王禪也不閃避,只一手提了松紋古劍,另一手攥成鳳眼拳,抬肘橫擔,當胸就是一拳。

    不等宋捷劍指刺到自己眼睛,王禪這一拳猛烈無比的「黑虎掏心」就已經狠狠砸在了宋捷胸膛之上。

    砰的一聲,宋捷整個人都被打的平地飛起三尺多高,卡嚓嚓,骨裂如爆竹聲聲,身不由己往後就飛,人還在半空裡,在他嘴裡就已經是噴泉一般朝上噴出一道血柱。6285

    「哎呀,不好,王禪你別動……!」

    緊隨著宋捷人往後飛,王禪正要隨後撲上,徹底了結了這人的性命,忽然兩隻耳朵齊齊一動,似有所查,緊跟著便聽到身後傳來一聲驚呼,其間還夾雜著令他心裡猛然一驚的金屬器械,機簧響動,恍如子彈上膛,開了保險一樣。

    自從下山以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王禪就被槍械之類的大殺傷性武器先後脅迫了好幾回,所以心裡對槍械最為敏感,因此剛一聽到從背後傳出來的聲音,立刻就是知道這是有人在拿槍指著自己。

    頓時間,脊背上汗毛根根倒豎,一股危險事先湧上心頭,王差身子第一時間往下一伏,朝前一竄,竟是隨後追上了還沒有落地的宋捷,一手攔腰,一手捏住他的喉嚨,旋風般轉過身來,同時也把宋捷當成肉盾擋在了自己身前。

    隨後,王禪的另外一隻手,也是橫住了剛剛搶在手裡的松紋古劍,蓄勢待發,喉嚨中虎嘯連連,似乎一頭困獸,隨時都要朝敵人縱身撲上去。

    論武功拳法,王禪雖然不敢說天下無敵,但對於任何敵手,他從心裡往外卻也是毫無畏懼,敢拚敢殺,但槍械這東西,等同於過去江湖上的暗器弓箭,但威力更加強大百倍,對任何人都是一種致命的威脅,這種背後用槍指著威脅的做法,實在是已經觸犯了王禪的大忌。

    一瞬間,扭腰回頭,心頭之上止不住就衝起一股滔天的殺氣。

    「王禪,你千萬不要亂來,宋捷也是我們國安局的編制,他來找你只是切磋武藝,沒有半點惡意!你不要激動,他已經被你打成了重傷,得饒人處且饒人,萬萬不可再結仇家了,否則你只有亡命天涯,朝不保夕,這樣又是何苦來哉!」

    順著人聲,王禪一眼就看到,那說話的正是滿面焦急的雷霆,而在他身旁的另外一個人卻是一個如同淵渟嶽峙般沉穩深沉的中年人,穿了一身灰色的中山裝,負手而立。

    在他身旁,持槍在手正是雷霆的那個手下,也算王禪的老熟人紅袖林裡臥底的張婕妤張秀兒。

    「王禪,你的事情是我幫你擺平的,不知道你能不能先把小徒放開再說,我看他受傷不輕,再要拖延,恐怕這條命就保不住了!」

    這個中年人眼看王禪手中的宋捷,面若死灰,口中鮮血不停的留下來,胸口往裡凹了一大塊,臉色不由一陣扯動,不過他也沒有什麼其他讓王禪引起誤會的動作,只是一伸手,就把張秀兒手中的手槍,搶了過來,遠遠扔了出去,表示自己沒有任何敵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