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黃庭立道

第一卷 第八十章 陰陽盤 文 / 魯西平

    第八十章陰陽盤

    王禪自下山以來,碰到的孫長風,唐牛,邵南華,乃至高起儒和雷霆等人,都只是拳法武術方面的高手,卻不明白道家練氣之道。這幾天以來,王禪靜中生慧,不但是對自己的橫練功夫做了一個全方位的總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連道家煉氣術方面,也是獲益匪淺。

    畢竟拳法武術,結了內丹,逆反先天,就已經是盡頭,後面如何發揮全只看個人的本事,充其量是壽命比平常人更長久一些嗎,而這一點道家法門似乎做得更加徹底和完善。

    拳法武術的重點,正是另一個世界的開始。

    「算算時間,再有幾個小時,林遠山體內的陰勁就要全面爆發了,怎的林家的人,到現在反倒偃旗息鼓,沒了動靜?」

    早一點的時候,王禪已經從雷霆口裡聽說了這兩天裡林家發生的一些動靜,知道林遠方這人惜命怕死,回家之後,立刻就找來高起儒替自己檢查身體,結果真就在他體內發現了「不妥」。於是乎,整整兩天時間,林家上下雞飛狗跳,整個京城裡數得上字號的拳法高手,幾乎都被一一請到。

    奈何王禪這時候的橫煉功夫,已入化境,內家外家渾然一體,被他打入林遠山體內的一記內爆陰手,盤桓於他腰腎命門之間,不到時辰,根本也沒什麼異常變化,林家請來的那些所謂拳法大師,雖然個個都有幾手絕招,名頭不小,但自身修為不夠,卻也只能乾瞪眼,沒辦法。

    拳法武功這門行當,歷來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來不得有半分虛假,尤其是內家功夫的範疇內,單以「陰手」而論,每家每派就都不相同,各有秘要,其中又涉及到了人身經脈,子午流注等一些更加深奧的學問,分毫之差都會引起人身上種種不可預測的變化。所以,要不是自身修為同樣臻至內家大成的高手,任何人都不敢輕易下手。

    「要不就是,林家終於也請到了哪位足夠份量的拳法大師,在這期間成功化解了林遠方體內的那道陰勁,否則斷不會,忽然就沒了消息,不接著來找我。如此看來,我當初果然也沒有料錯,京城武林中果然還是有幾個真正的高手的……。」

    駐足於午後的陽光下,王禪顯得十分的悠閒。儘管他對於林家現在的反應,有些意外和疑惑,不過稍一轉念,卻也把事情猜中了大半。

    林家權勢滔天,各方面的人手和關係,哪裡是自己這個前半輩子都一直窩在山溝裡的人,所能想像的!!

    「那麼,接下來,就看看林家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了!!」王禪忽然一聲獰笑,兩眼中閃爍而過的光芒,令人不寒而慄。

    對於林遠山,王禪自覺已經一再忍讓,要不是當日還要他聯絡和洪門的比試,以他的心性作風,這人也肯定不能活著走出國賓館三層的那個房間。

    而且,據他所知,林遠山此人心性有如狼狐,狡詐殘忍,睚眥必報,經歷了這一次事情後,他要不是徹底害怕退縮,不敢再來招惹自己,那便是要馬上翻臉,對付自己了。

    至於他之前和雷霆之間的協議,在王禪看來其實也是約束有限,並不能全然作數,似是他那等人物,習慣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日子,哪裡還忍得下自己這樣一個小人物施加給他的「屈辱」。

    所以,王禪也是在等,等林遠方的一個態度。

    他要真的不肯罷休,那就什麼都不用說了,直接衝上門去,一拳轟殺了了事。

    這樣的人,留下來,後患無窮。

    王禪心意一定,再不動搖,便把所有雜念全都拋諸腦後。

    他隨意一站,立於花園裡一株老柿子樹下面,雙手虛虛環抱空中,如同在他胸懷中抱了一個大大的圓球,胸腹背脊,腿彎筋骨,內外皆圓,朝外深深呼了一口氣,慢慢的,左手下沉於地,右手上浮於天,似倒轉陰陽。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慾則剛。

    這是王禪綜合了自己十三太保橫煉功夫和道家天地根樁的法門,自行領悟出來,適合自身特點的一個拳架子,取得就是太極運轉,陰陽並行的剛柔相濟之意,所以取名叫做「陰陽盤」。

    而在中國的古代,素有「陰陽交感,化生萬物」這種說法,王禪的這個拳架子,既整合了自家對於拳法武術的理解,又融合了道家煉氣術,「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的理論,可算是他這二十幾年來一身所學厚積薄發最直觀的一種體現。

    雖然現在還只是草創,但以他現在的拳**力,其意義卻也不比當年的「老能先生」改心意拳為形意,傳下三體式樁法這一舉動,來的稍差。

    「陰陽始動,萬物生生,而後有變化無窮!」

    王禪不斷的調整著自己姿勢上的細微之處,心裡默默念誦黃庭經中的一篇經文,似乎略有所感,便隨之將兩腳一動,分出前後,一口大氣吞入腹中,頓時大腸小腸鼓動宛如雷鳴牛吼,週身上下內外之間如同是一起刮動了一場暴風,激的身體四周,氣流迴旋,草葉簌簌。

    再一往上提起丹田氣,王禪雙手輪轉,宛如日昇月降,四季輪迴,體內真勁上達於胸,隨心轉動,朝外一噴,頓時呼的一聲,腥臭逼人。

    卻是王禪這剛剛站了陰陽盤的拳架子,運轉內息,立刻就把前幾日淤積在體內,沒有清除乾淨的隱患,全都噴了出來。直到這一刻,他被邵南華七星針暗算造成的傷勢,這才完全恢復如初,沒有了一點後患。

    這一口氣,足足朝外噴了兩三分鐘的功夫,好不悠長,王禪腰胯擺動,借勢隨身,緩緩放下雙手,收了架子,又站在原地吞吐了一陣,平復氣息後卻不離開,反倒扭頭衝著身後,將眉頭皺了一下,冷聲說道:「你是什麼人,難道不知道偷窺別人練功,乃是江湖大忌?看了這麼長時間,朋友!何不出來見見。」

    「咦?你這是什麼功夫,震盪氣血經脈的同時,還能吐故納新,看起來和道家的太極圖說,似乎有些聯繫呀!」隨著王禪一聲冷喝,一個聲音頓時從後面的月亮門背後傳來出來,隨後施施然走進來一個人。

    「好一個陰陽始動,萬物生生,而後才有變化無窮。」來人一面走,口中一面發出陣陣朗笑,聽在耳裡,似乎也並不把王禪先前指責他背後偷窺自己練功,當回事情。

    「難怪你敢連林家都不放在眼裡,在京城這一畝三分地就敢對林遠山下手。王禪,你的拳法武功,果然是得了內家功夫的精髓,不過做人千萬不要自以為是,京城一地,高手如雲,你這麼做相當於是在京城所有武林同道的臉上狠狠打了一巴掌。如果放在過去民國時候,那可就是要拿命來填的,只怕雷霆這裡你也住不安穩,早就有人打上門來了。」

    「再說了,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武術沒落,習者甚少,還談什麼江湖規矩,不准人背後偷窺,王禪你一直都在山裡生活,不知者不怪,所以我也不會怪罪於你。」

    王禪聽了這話,眼中光芒一閃,眉頭卻是一下子就舒展開了,眼睛一瞇朝來人看去。

    剛才聽這人說起話來老氣橫秋,還以為是個年歲不小的人物,待到注目仔細一瞧,王禪才發現,來人卻是個和自己年歲也差不多少的年輕人,身上穿著得體寬鬆,手裡拎了一個長條的背囊。

    他身材頎長,兩道細長的劍眉斜斜飛入兩鬢之間,臉上的氣色紅潤而光滑,似乎連毛孔都看不到一個,兩隻眸子彷彿夜晚天上的寒星,炯炯有神,精光外顯,頭髮很長,隨手挽了一個髮髻,用竹簪子別了,看起來就像是某些道觀裡的道士一樣,英氣逼人中,似乎還隱隱透出一股子的出塵之氣。

    「居然是個練劍的高手!」

    王禪在看到這個年輕人的第一眼,就看出來他手中的長條布囊其實就是流行於古代時候,一些精於技擊的劍客們用來裝載愛劍的所謂「劍囊」。

    古代劍客任俠擊衣,少年時候一言不合就拔劍相向,流血五步,到了劍技有成之後,行走天下,卻往往在心性上更加沉穩老練,便也常在隨身佩劍外面套上一層「劍衣」,或是放入囊中,遮掩鋒芒。

    因此,古時候以劍囊載劍的劍客,大多都是心性劍術有所成就的真正高手。

    「剛剛站樁的時候,調整拳架子,注意力太過集中,卻是忘了這裡不是虎頭嶺上,來往人多且雜,這才被人窺視了良久,未能及時發覺。以後卻要時刻小心了,這人手提劍囊,十指修長,虎口部位有老繭,顯然是和雷婷一樣精於劍術的,要是剛才趁我入迷來偷襲,雖然不一定能把我怎麼樣了,但如今我得罪了林家,麻煩不小,要是有人拿槍來暗算,剛才那樣子,卻也實在危險了!」

    王禪剛剛調整自己的陰陽盤拳架子,全神貫注,未免疏於防範,等到他覺察不對,身後有人偷窺的時候,已經是他快要收功的時候了,心下不由十分惱火,立刻出言點破。

    好在他也知道,現在自己是在雷霆家中,不比別處,有所收斂,沒有震怒之下,立刻出手。否則以王禪如今的身手,內外一體,體力正當巔峰,週身勁力灌入四肢百骸,渾身經脈,六識五感敏銳無比,就算是在打坐的時候,只要有危險降臨,人也立刻會警醒驚醒過來,一撲之下,可以瞬間殺人於五六十步之外。

    根本就不會還讓對手有說話反應的時間。

    武者練拳,到了一定火候地步之後,身體對於危險的反應,幾乎完全是出於本能,往往就是動過之後,神經反應才傳輸到大腦裡面,明白是怎麼回事,尤其是王禪,現在已經堪堪觸摸到了拳法中「金風未動蟬先覺」的境界,甚至可以覺險而避,先知先覺,這也是他沒有在這年輕人身上感受到對自己不利的地方,所以才會耐下心來聽他講話。

    「是你偷看了我練功,竟然還是我的不是了!」王禪怒極而笑,一雙眼睛拉的細長如縫,「看你手裡提了劍囊,也是習武之人,怎會不知道江湖人自有規矩,到了什麼時候都不能廢掉的道理。不管你是什麼人,先把名號給我報出來,然後我有三條路給你選擇,一是跪地磕頭給我斟茶賠罪,然後任由我打你三拳,你若不死,便由你自行離開,二是你我就在這裡生死相搏,或者你殺了我,或者我打死你,第三就是你有足夠的本事從我手下逃走,咱們以後什麼時候見面什麼時候算賬,還是不死不休。」

    「嗯?我叫宋捷,是武當內家丹道劍術的傳人,你肯定你這麼說是來真的?」

    宋捷一愣,面色頓時也是一冷。他沒有料到,王禪竟是這麼一個「保守守舊」的人,到了這年月以後,還會死守著江湖規矩不放,吃定了自己背後偷看人練功,一言不合,立刻翻臉。

    當場給自己指的那三條路,正是過去流傳在民國時候,偷學人家功夫被發現後,天下武林中人都約定俗成的三種處置辦法。就好像當初楊氏太極的創始人楊露禪在陳家溝偷學太極拳,被陳長興發現以後,痛打一頓,收為門徒,相比之下王禪似乎做得更絕,雙方比試,只有生死,不論其他。

    「這麼說你是不肯選擇像我磕頭認錯,化干戈為玉帛了?」

    王禪冷哼一聲,突然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吞入腹中,頃刻之間全身上下一陣抖顫,筋骨齊鳴,轟隆隆響聲大作,他這時的聲音不似從前彷彿鞭炮霹靂啪拉一陣炸響,而是如同夏季天空中滾過的一陣陣悶雷般的聲音。再一配合胸腹咽喉中傳出來越來越大的虎嘯咆哮之聲,頓時兩人之間,氣溫直線下降,煞氣盈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