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雄師

第五卷 鏗鏘歲月 第五百三十七章 文 / 五爪蒼龍

    第五百三十七章

    華夏200年,三月初三。

    正午。

    劉泰在上百萬百姓的關注下,頭戴皇冠,手拿權杖、身穿五爪龍袍,正式宣佈登基稱帝。稱帝期間,劉泰確立六部制度的實行,確認軍事制度變革,確認這些年來北疆為百姓分封土地的實際性。

    關於分封土地與百姓這裡面,要加點說明,畢竟土地分封制乃是一個國家長盛不衰的根本,若是不能保證百姓手中的土地,那麼劉泰建立的北漢王朝遲早也會重蹈東漢乃至於西漢王朝的覆轍。

    百姓想要得到私地,第一點就是在未來五年內,在戶部註冊入戶,而在此之前入戶的百姓不需要重複,沒有入戶的百姓,大多都在***以及中原地區,而這些地區的百姓必須要限期的時間內註冊方才可以得到私有土地,私有土地沒有使用期限,沒有所謂的朝廷租憑,朝廷絕對不會拿任何名義從百姓手中收回土地和收取租用費。(等值交換,如拆遷等事宜。)

    另外,劉泰宣佈,從今往後不論門閥、士族、商戶、官員、大戶,都不可以任何名義侵佔百姓土地,百姓名下土地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買賣,即使遇到家破人亡,血脈斷絕,他人也不可侵佔,土地也只能被國家收回、利用。

    若劉泰之後的歷代帝王能忠實執行劉泰的法制,那麼未來的華夏民族,就算有可能出現門閥兼併土地的事情,但也絕對不可能出現在近幾百年來,至於幾百年後的事情,劉泰不會去想,也沒心情去想了。

    目前大漢的土地制度是依照人頭分配的,一個家庭之中,若只有三口人,那麼分配的土地自然沒有五口的多,而那些個大家、大族若是人口繁盛,那麼得到的土地自然也不會少,當然,絕對不可能和門閥曾經佔據的土地相比,這些土地若種植農作物,也僅能保證其不挨餓受凍,並且能得到一定的餘錢,至於想大肆圈地囤積糧食,那麼就有點癡人說夢了。

    漢人的土地觀念非常重,這些年劉泰之所以統一天下的腳步越走越慢,主要的原因就是門閥士族的阻擾,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只要劉泰的天賜軍佔取了他們的家園,那麼屬於他們的土地定會被朝廷收回,一些個本就依靠土地兼併起家的門閥士族,自然不允許這種情況的發生。

    可惜的是大勢所趨不是個人與某個利益集團能抗衡的。雖然說劉泰統一天下的時間延遲了很多,可這延遲的時間,也確實給劉泰掃清了不少障礙,否則的話,僅憑劉泰在登基大典上為百姓分封土地這一項,就會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當然,劉泰也不是斷人活路的君主,雖然說門閥士族大多為惡一方,可其中也有不少好家族,那些家族在患難時與百姓共度,出錢出糧為百姓撐起一片天空的門閥士族,劉泰還是非常禮待的。拉攏一批、打壓一批,滅殺一批,本就是劉泰對付門閥士族的精華所在。

    這些在拉攏名單中的門閥士族,雖然同時也失去了名下的土地,但卻能得到朝廷在商業方面的大力資助,以及劉泰對未來朝廷殖民地計劃的優先考慮。如今大漢商人的地位可是越來越高,因為劉泰故意將殖民地計劃透露到朝野內外,使得那些個門閥士族紛紛有意成為朝廷的殖民商!

    殖民商是什麼意思?那就是統治殖民地的小領主!而今因為大漢航能力不斷加強,前不久,劉泰更是在吳縣和龍州黑龍江地帶話費大價錢修建港口,無數戰船、商船紛紛下海,開往未知的大海,帶回來了不少好消息。

    比如吳縣那邊就發現了與夷洲相距不遠的海南島,並且登陸上了海南島。在這個時代,海南島被稱呼為朱崖州,早在漢武帝時期就被劃分為珠崖、儋耳二郡。理論上朱崖州算是大漢的固有領土,只不過其性質與夷洲相差不多,一直被朝廷忽視,而其島上也沒有什麼官府存在,屬於三不管的範圍。

    如今吳縣的商船發現了海南島並且確定了路線圖以及保證了登陸安全,自然是一個大功勞,當然,因為海南島在劉泰的心中是華夏的固有領土,所以劉泰不可能將此地給予商戶當做殖民地,不過補償是要給的,劉泰不但賜予發現海南島的商船大批錢糧、物資以及五艘大型商船,甚至還給了一個航海勇士的封號

    可想而知,劉泰一系列的獎賞確實激起了商人唯利是圖的本性。在利益的驅使下,商人紛紛花大價錢向朝廷設置的幾個造船廠購買商船,以及一些普通級別的遠距離火炮武裝商船。在這種氛圍下,大規模商船出海,發現了大海之上的無數島嶼,而朝廷也有規定,只要與大陸相近的島嶼一律被定位朝廷固有領土,不可賜予商人為殖民地。

    而為了讓商人將更多眼光發在殖民事業上,劉泰更是為商人確定了方向,比如在夷洲南部,也就是朱崖州東南部地區,有一片面積非常龐大的海中大陸。此大陸面積不亞於大漢一個州地,其上物產豐富,並且土著沒有什麼實際政權,還屬於未開化的社會氛圍,只要那個商戶能首先登上這一片島嶼,並且為朝廷帶回航海圖以及其陸地上的一些情報,就能得到朝廷天文數字的獎賞!

    並且,第一個為朝廷帶回路線圖的商戶,還能得到其陸地上一塊郡地的殖民地。當然,殖民地的駐軍可以讓朝廷派駐,也可以由商戶自行組織僱傭兵駐紮,守護,以及佔領土著手中的土地。

    劉泰要最大程度掘發漢人深埋血脈中的狼性文化,在劉泰看來,未來的漢人不應該是一批在朝廷庇護下的綿羊,而是人人都如一頭狼般將目光望向波瀾壯闊的大海,從大海中挖掘財富,為民族,為國家,帶回無數的資源、航海圖,他國勢力情況,讓國家做好時刻發兵擴大領土的準備。

    殖民商的培養以及殖民地的出現因為還在初期設想,所以劉泰並沒有過多的耗費心力,畢竟一切都要穩紮穩打的來,若是過於著急的發展海洋事業,很有可能會使得那些商戶以及朝廷損失慘重。

    最重要的是在開展航海大業之前,必須要先把夷洲的問題解決,其實當劉泰加封天西州諸王之時,百官乃至於身在夷洲的劉備等人都感覺得到,劉泰絕對不會允許夷洲獨立在外!

    為何?因為夷洲在劉泰心中乃是朝廷的固有領土,固有領土之上絕對不可能出現封王!否則的話,劉泰為何不封劉備為王?若論資格以及血脈,劉備更應該被封王,可問題是,劉備不但沒被封王,甚至夷洲牧的位置有可能都會被撤銷!

    早先劉泰加封劉備為寶島郡太守,但因夷洲實際面積不小,雖然比不上揚州、荊州那些大洲,可與豫州等地相比起來卻不會小了,而且又是孤懸海外,當時恰好又是天賜軍凱旋北回之時,為了穩住夷洲的劉備,劉泰隨即加封劉備為夷洲牧,寶島郡一分為四,分別為台北郡、台南郡、澎湖郡,其中台中郡又名寶島郡,所以實際上寶島郡沒撤銷,只是更加細分而已。

    而劉備也從原來的寶島郡太守提升為夷洲州牧,並且劉泰封其為彰化侯,取消原先吳侯的稱號和封地,如此一來,徹底使得劉備與中原脫離了關係,成為大漢王朝第一位海外之侯。

    當時劉泰的封賞,確實引起了小範圍內的震動,甚至有人猜測,劉泰極有可能在半年內加封劉備為王,保證大漢東南部海域的安穩。要知道,目前在夷洲的劉備可傭兵十多萬呢,其中大部分都是精銳水師,若是在揚州海岸線鬧騰起來,絕對會給朝廷帶來非常大的麻煩。

    而劉備也從原來的寶島郡太守提升為夷洲州牧,並且劉泰封其為彰化侯,取消原先吳侯的稱號和封地,如此一來,徹底使得劉備與中原脫離了關係,成為大漢王朝第一位海外之侯。

    可實際上,加封夷洲牧之後,劉備再也沒有得到劉泰任何的封賞,甚至於正式的州牧印章,劉泰都沒讓人送到夷洲,彷彿對夷洲採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而被「冷落」的夷洲牧劉備,也算是一個梟雄式的人物,居然一點也沒鬧騰,安安穩穩的在夷洲發展,甚至鼓動百姓在夷洲北岸地區,也就是早先江東水師的登陸點建立起一道道石牆和瞭望塔,加大對朝廷的防備。

    劉備並不是不生氣,而是不敢生氣啊,前些時日劉泰為了穩住天西,加封孫堅等人為王的消息傳到劉備耳中時,劉備差點肺都氣炸了,若不是其敵孔雲死死拉住,或許第一次夷洲反撲中原的戰役就會開啟。

    劉備也是人,更是男人,男人總要面子吧?這些年來劉泰步步逼近不說,在劉備完全放下了架子,祈求劉泰換取夷洲一方安穩都不可得,如此情況下,劉備能不怒嗎?

    但再怒,雙方之間實力懸殊,使得劉備也不敢輕舉妄動,要知道,劉泰不但在吳縣大肆擴建港口,更是將六萬水師艦隊放在吳縣呢,若是劉備敢輕舉妄動,借助地利和火炮強大的遠程攻擊之下,天賜軍水師絕對能讓劉備吃不了兜著走。

    當然,劉備乃是一方諸侯,也是有足夠底牌的,雖然夷洲水師不怎麼可能反撲中原,但在劉備看來,天賜軍水師想要攻佔夷洲也是癡人說夢。要知道,昔年劉備從發現夷洲的登陸點,然後再摸索上島,最後發展至徹底霸佔夷洲,前前後後用了不下十年時間!

    十年歲月啊,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

    可劉備最後還是從夷洲土著手中奪取了夷洲的霸權。當時的夷洲,雖然在各方面與江東水師相差都極為懸殊,可憑藉著地利將江東水師克制的死死得,幾次讓江東水師損失慘重,甚至於劉備都有好幾次要放棄夷洲。

    而今,十多萬江東水師盤踞夷洲,組成了夷洲最大的防護能力,天賜軍水師就散再強又如何?水土不服、天時地利皆是天賜軍水師的制約,若天賜軍強行攻佔夷洲,不付出兩倍於江東水師的損失是不可能的!甚至於即使付出兩倍的損失,天賜軍都未必能攻佔夷洲!

    要知道,制約天賜軍水師的不僅僅是天時地利、水土不服等原因,還有更大的一個原因,那就是夷洲近乎凝聚了中原以及***三成左右的門閥勢力。這些門閥士族在平常之時看不出什麼大用之處,可其掌握的錢糧、物資和龐大的人脈,卻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能放棄故土退守夷洲者,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對劉泰恨之入骨的門閥士族代表派,若是劉泰大舉跨海征討夷洲,劉備只要借助於門閥士族的力量,就能保證各方面的後顧無憂,如此情況下,天賜軍南征夷洲的困難可想而知啊。

    可想而知,得到門閥士族全力相助的劉備對守住夷洲是如何有信心,至於沒得到王位,對劉備來說實際上也沒有什麼損失,畢竟劉備在夷洲乃是真正的無冕之王,少個王封又如何?沒什麼大不了得!

    當然,心裡有個疙瘩是難免得。任誰與王位插肩而過都會不滿,在大漢,王,代表著僅次於皇帝之下的君主,若劉備能得到朝廷的冊封,那麼在夷洲,劉備的位置就會更顯得突出,憑借王爵,劉備能真正的控制住門閥、士族乃至於底下的百姓。

    不過對於劉備這種善於隱忍的梟雄來說,即使有再大的疙瘩還是能被壓在心裡得,在劉備看來,只要永久霸佔夷洲,總有一天能得到朝廷的王封,既然如此,劉備又何必著急呢?

    其實劉備不知道得是,劉泰心中攻佔夷洲的時間,甚至還在西方殖民地計劃之前,如今從吳縣等地出發的殖民商已經為劉泰貢獻了朱崖州這個攻打夷洲的前線基地,只要天賜軍水師能習慣朱崖州的水土情況,在夷洲自然也就沒問題了,到時候沒有水土方面的克制,天時又可抵消,僅憑一地利,劉備能擋住十數萬天賜軍水師嗎?

    誰也不知道!

    若劉備能洞悉目前朝廷的真正情況以及劉泰對夷洲的勢在必得,相信劉備就算再不忍,再自覺窩囊,都會放棄夷洲,南下尋找新得領土。不過這一切,都還在未知之中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