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之全球攻略

《》章 節目錄 【第九十八章 射天狼,斬將奪旗】(上) 文 / 鄒久官

    雖然漢軍陣列終於被摧動,但是這此漢軍甲士仍然在拚死抵抗。()戰列被衝散,不能互相援應就人自為戰。武器折斷了就扭著一個對手,血肉相博。受傷了就躺在地上,摸著刀劍朝敵人的腿上扎。

    戰列中央的漢軍士卒傷亡纍纍。但是每個人都是倒在自己的戰位之上,而戰列兩翼漢軍這個時候都鼓起最後一點氣力拚力朝中央來援。突破了漢軍陣列的月氏騎兵,在兩翼同樣吃力的應付著這些漢軍戰士近乎瘋狂的撲擊。戰團漩渦已經越滾越大,已經成了狂亂的潮流雙方都無復陣型只是在殊死拚殺。

    哪怕是日耳曼精銳,在陣型被衝破、隊伍散亂之後也不再有抵抗勇氣,只有掉頭就跑。往往還是他們的猛將掉頭先遁。

    但是今日,這些羅馬戰士卻絕望的發現,這些漢人,他們的大漢皇旗仍然穩穩的立在陣後,而這些漢人士卒沒有一個掉頭向西,想逃離這個戰場的!

    到底要以怎樣的廝殺才能真正粉碎眼前這些敵人?

    康格涅斯在陣列當中只是持劍,在前後簇擁的甲士之下穩穩向前。敵人的死鬥讓羅馬戰士的傷亡也飛速上升著。這一戰已經徹底打掉了他當初漢人戰鬥力的輕視。

    不管這一支漢軍是乙等軍團還是甲等軍團,只要有這麼一支軍在,只要經過了這一戰,只要有那個大漢渤海侯在,漢人疆土就不是成千上萬,甚至數十萬羅馬軍可以輕犯的。

    漢人會從這場戰鬥中重新汲取對羅馬人的戰鬥經驗,更可怕的是,這場戰鬥若是輸了,很可能復甦漢人五百年前揮兵向西,開疆拓土上萬里的壯志豪情!

    康格涅斯第一次,生平第一次後悔,後悔當初怎麼會好奇心迸發。想要跟著月氏王子阿巴斯來伏擊大漢渤海侯!

    唯一還讓他感覺欣慰的是,今日戰事勝券已經在手了。雖然漢人還在絕境當中頑抗,但是只要再向前百米,砍翻那面漢人統帥背後的皇旗,這些頑強的戰士就將絕望。

    這次,我絕對會殺了你,沈雲!

    康格涅斯目光似水。沉靜而又深邃。

    ……

    沈雲也同樣忘記了自己身處何處,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是從現代穿越而來的人。什麼穿越以來的幻想,在這一刻都丟到了九霄雲外!

    這些士卒是他親自帶著出來追擊的,是在他的決斷和意志之下,他們死戰不退的。現在這些健兒。正在為了堅持到最後一刻,用血肉堵住羅馬人這最後。同樣也是最凶悍的一次撲擊,自己週遭,全部都在進行著最為慘烈的廝殺。

    劉楨那裡也將最後的幾名能夠空出來的輕傷飛騎軍將士派了過來,整個漢軍軍陣後方,那面大漢皇旗下,只有重傷的兵卒而已。

    鍾離泗和龐通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跑到了鄒燃兩側,死死的拉住他。拚命將著他朝後退,而身邊戰士已經不成陣列,不斷的越過他,當在他的前面,每一個人經過,都回頭看他一眼,然後義無反顧的衝入戰團。

    一時間,沈雲彷彿就是這個時代的人。他彷彿和這些戰士一起在大漢生活奮戰了幾十年,每個人都是自己的骨肉同胞,而他們就在為自己死戰!

    沈雲瞠目大呼:「讓我上去,他媽的,讓老子上去!老子一直都是沖在大家的前面,你們憑什麼拉住老子?都給老子滾開!鍾離泗,龐四海。我現在以大漢渤海侯的身份命令你們,趕緊給老子放開,不讓老子立即以軍前抗命砍了你們!」

    剛才的戰鬥,鍾離泗和龐通都負傷不輕。沈雲這一番掙扎氣力極大,兩人已經急得滿頭大汗,雙目通紅。

    鍾離泗同樣大呼:「侯爺,你不能上前,你就是不能上前,殺了我們,你也不能上前!你要是死了,這一切才真的完了!」

    龐通本就胖,大手大腳,手勁奇大,箍著的胳膊只往後拽,吼道:「侯爺,你是全軍根本,斷斷不能涉險。劉旅帥已經讓朱上尉把瑞獸放回來了,你且先退吧,我等戰死在這兒就是了!」

    沈雲狠狠的踢著他們,鍾離泗和龐通只是不撒手。朱能已經騎在一匹馬上,手裡牽著傷痕纍纍的瑞獸,不住朝這裡眺望。

    這個時候,一直在皇旗之下閉目休息,爭取多一點時間回氣的方謄,突然睜眼站起。四顧左右,兩軍所有能動的戰士,步下馬上,已經全部都在戰團當中。

    方謄深吸一口氣,大步從鍾離泗和龐通他們身邊經過,衝著狂怒的鄒燃一笑:「沈淵讓,只怕我是難以跟你一起回國了,事急矣,漢軍少不得你大漢渤海侯!經此一戰,不論勝負,只要是渤海侯麾下之卒,在面對羅馬人的時候,絕不會畏縮不前的!要不是你,我也不會在這裡和這羅馬軍團酣戰一場,讓這些羅馬人知道,煌煌大漢,不可輕侮!

    我來為你斷後,鍾離、胖子,你們扶著侯爺撤下去。找幾匹備馬,帶侯爺離開這裡!天色就要黑了,只要我們還有命在,總會回來尋著你們的!」

    一直不離左右的周蕙此刻也站住了腳步,看著沈雲半晌,掉頭就朝戰團走去。那股決絕,顯然,她也打算戰死在這裡,為他活著而付出生命!

    就在這個時候,前面戰團羅馬人已經深深的殺了進來,幾名羅馬壯漢舉著大盾硬頂,巨盾在他們手中就像一把巨大的利斧,橫砍豎擋,已經為康格涅斯的前進掃開了一大片空間。

    在最前面還有幾名羅馬戰士開路,眼見得已經殺透了漢軍已經單薄到了極處的陣列!從後面跟上的羅馬戰士,和從兩翼湧來,想拚命堵住缺口的漢軍甲士糾纏在一起,兵刃互相交擊,誰都沒有後退一步的意思,但是傷亡纍纍的漢軍中央戰列,卻再也支撐不住!

    在幾面巨盾的護持下,康格涅斯的身形已經出現在沈雲不遠處,他在戰團當中長聲大呼:「大漢渤海侯。沒想到咱們第一次見面卻是在這戰場之上,不過今天此戰,委實痛快,你要逃,就快點逃罷!我不追你!這些傷卒,我都給你放回去,在將來戰陣上。我還要無數次的擊敗你!沒有人,可以攔住羅馬軍團前進的腳步!」

    清晰當怪異的漢語從康格涅斯的面甲底下傳出,就帶有金鐵交鳴之聲,嗡嗡的迴盪在戰陣四周,聽到自己統帥的大喊,所有已經廝殺得瘋狂的羅馬戰士更是振奮到了極處。這個難纏的對手,崩潰就在眼前,他們就要取得最後的勝利。每個廝殺的羅馬戰士,在這一刻。忍不住都發出了近似於野獸的吶喊之聲!

    在這些羅馬甲士瘋狂的吶喊聲中,傷了一隻胳膊的趙信已經深吸一口氣,抬起手中戰刀,奮勇前劈。這把已經捲了刃的戰刀,在他手中彷彿能擇人噬的野獸,卷口大張,如閃電般的揮舞間,他已經越過前面寥寥猶自在拚死拒敵的漢軍甲士,直撲衝在最前面的羅馬人。如霹靂當空,每一刀下去,都不離那些撲過來的黑甲羅馬戰士的咽喉和面門。稍一接觸。就是血光迸濺!

    方謄同樣不甘示弱,揮舞著殘缺的騎刀劈開眼前一切阻礙,衝在最前面的兩名羅馬戰士,轉眼之間就已經咽喉開口,巨盾重劍,才揮出一半,咽喉就冒出了一團團的血泡。發出格格的呻吟軟倒。

    這個時候,才能看出哪怕強悍如趙信者,在經歷了那麼多場血戰之後。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放在平時裡,依他的武力。槍出如龍,刀如霹靂,傷了人之後,絕對是一沾就走。其他對手想趁著他在擊刺別人之際趁虛撲過來,就會發現趙信的戰刀,已經隨著矯捷的身姿轉向了對付他們,他用戰刀庇護的當面,絕對是對手無法搶進來的!

    可是這種靈動,在此刻卻變得滯拙了起來,趙信蒼白著一張臉,咬牙再度揮刀,讓想自己那似閃電一樣快捷,如猛虎一樣迅猛的戰刀再次飛騰起來,但是戰場如此狹窄,每個人都紅了眼睛,哪裡有容他稍稍緩上這麼一刻的機會?

    一個羅馬重甲武士已經怒吼著衝了過來,手中重劍與趙信戰刀交鳴,趙信虎口一震,手中戰刀已經脫手而出,下一秒,這個武士如野牛一樣的蠻力透過巨盾重重撞向了趙信的胸口。只聽一聲悶響,趙信口吐一口鮮血,整個人倒飛起來,摔倒在已經浸透血水的戰場之上……

    這些羅馬重甲武士之前一直跟在康格涅斯身邊,並未曾投入戰場,此時仍然精力充沛,反應極快,衝殺極猛!他們都是從羅馬公民軍團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眼前這些親衛更是出身巴蒂亞斯訓練營,乃是角鬥士出身,在這最後一次的衝擊當中,角鬥士們為替他的皇儲康格涅斯的開路前鋒,當真是銳不可擋!

    在場中人,全部都發出了一聲巨大的呼喊。對於漢軍來說,是不敢置信。對於羅馬戰士來說,卻是絕對的士氣大振!

    趙信之勇,在飛雲堡已經是有目共睹。沈雲曾不止一次的在所有人面前讚賞過趙信,稱他「一點寒芒先至,隨後槍出如龍」,是堪比常山趙子龍般的存在!

    但是此刻,這個特編部中最驍勇的趙信,卻被羅馬人一擊撞飛,士氣如何?

    更多的康格涅斯的親軍,從後面湧了過來,漢軍陣列已經被突破,兩翼合攏過來試圖援應中央的漢軍,也被這些彪悍的羅馬戰士牢牢擋住,漢軍陣型已經在破裂,已經在坍塌,似乎再難將羅馬人這次最後的突擊反擊!

    方謄血灌瞳人,「啊」一聲發喊,揉身撲上,手裡騎刀當作一面盾牌般掃向那名撞飛趙信的羅馬武士,阻止他進一步用巨劍將倒地的趙信砸死。可隨即,那名武士卻猛地一縮,讓方謄這拚死一擊落空,然後強壯有力的後腿一蹬,整個人似炮彈一樣撞上已經凌空的方謄!

    「不!」沈雲瞠目嘶叫,就見方謄像是被餓狼撲住的羊羔一樣砸在地上,濺起一團血水。

    康格涅斯的身形已經在親衛之後閃現。頭盔之下,面甲之後,他的兩眼也精光四射。雖然面上做出並不在乎的樣子,其實他內心也深深忌憚趙信和方謄這等無敵的勇士。

    在任何一支軍隊當中,這樣的勇士。都是旗幟,是士卒們倣傚仰慕的對象。是一軍之膽!漢軍抵抗如此之頑強。很難說到底有多大程度,是因為看到了趙信和方謄矯捷身姿,看到了任何羅馬勇士都不是他的對手,而激發出了加倍的勇氣和鬥志,所以能在戰場內外,在陣列當中,死。戰,不,退!

    而現在看來,這兩個漢人勇士,也已經到了絕境!

    在這個方謄身後,他同樣看到了那個大漢渤海侯。在兩名親將的扶持下,拚力將他扯離戰團。

    在他身後,與阿巴斯所領騎兵混戰的飛騎衛中,文萃和劉楨也看到了沈雲這裡的動向,兩人的意思不謀而合,艱難的脫離了戰場,朝著沈雲這裡馳來。他們想要掩護沈雲上馬,至少要護衛他能夠逃出這生天!衝在最前面的,是早就血染征袍,臂膀肩甲上還插著數支羽箭的劉楨,他震天狂吼:「沈雲,快上馬,我護你殺出去!!!」

    在沈雲身前,方謄倒地之後。鍾離泗也迎了上去,卻被一樣撞飛。

    此刻僅剩的龐通也一把將沈雲甩開,嘴裡大叫:「侯爺快走啊!」說著不顧一切地俯衝向前,嘴裡發出如同困獸般的吼叫,揉身抱住沖的最前的那名羅馬武士,「彭」的一聲,兩個同樣重量級的武士碰撞在一起。甲冑撞鳴,發出讓人牙酸的金屬摩擦聲。然後「嘿」一聲,兩人幾乎是同時抱住對方腰腹之地的甲冑腰帶,又同時雙腿下蹲站馬。居然像相撲選手一樣較起了勁。

    但此刻沈雲身前已經沒有任何一個人護衛,而羅馬武士卻有三個人之多,若這裡不是戰場,雙方都樂意看見這兩個東西方武士較勁結束,可是……

    一名羅馬武士猛地一刀扎進龐通那肥胖的大腿,龐通吃痛,仰天長嘯:「啊!去死吧!」雙手猛然發力,居然將那名健壯如牛的羅馬武士給騰空抱起,然後用力一扭,只聽一聲「嘎巴」,脊椎骨斷裂的聲響清晰可聞。可接下來,就見那名羅馬武士與龐通一起在地上滾作一團,到底是誰將誰的脊椎骨當場扭斷卻是不得而知了……

    兩人倒地之後,另一個羅馬武士也不關注,立即撲向沈雲,離沈雲還有十餘步的距離,周蕙一看到了如此地步,沖司徒曉月和方曉柔大喊:「帶渤海侯走!」轉過身體,引弓疾射出最後一支箭矢,然後摸起一把戰刀,恨然衝向了當面而來的羅馬武士。

    這些羅馬重甲步卒體型健壯,但絕不遲鈍,周蕙那一箭他早看在眼裡,箭如星隕,卻依舊讓他避過。這個看上去有些瘦小的漢將竟然撲向自己,羅馬重甲步卒輕蔑一笑,面對那撲來的戰刀也不躲避,只是朝後退了一步閃了開去,這邊重劍橫掃,「噹」一聲金鐵巨響,那瘦弱的漢將已經飛起丈餘,重重摔在了人群之中……

    就在此刻,鄒燃也爆發出一聲大喊,他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的嗓門,會有如此的大!

    「啊!我要殺光你們!」

    在這一刻,鄒燃的氣力也變的出奇的大,使勁鎖住沈雲要將他拖到後方的司徒曉月和方曉柔用盡平生氣力也無法阻止,咯喇一聲,沈雲的左邊胳膊,竟然就從肩窩當中脫向!他左邊胳膊,以奇怪的角度向後扭曲著,他卻恍若不覺,藉著左邊的司徒曉月再也架不住他脫向的胳膊。頓時就從兩人的架持下,大步衝了出來!

    這一脫臼聲音,讓司徒曉月和方曉柔嚇住。他們沒有想到,沈雲的飛揚激烈,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沈雲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做到如此地步。

    領數大漢鐵騎,縱橫天下,身邊盡皆都是英豪男兒。成為世人矚目的對象,挽狂瀾於既到,成就不世功名事業。

    自己,已經是漢人了。自己的血脈,和麾下健兒,身邊勇士,已經緊緊相連,再不可能分開。還有周蕙,她是我的女人,是我最珍愛的女人……

    沈雲已經感覺不到左邊胳膊脫向發出的劇痛,甚至也沒覺得嗓子裡面腥腥的,剛才那一聲從靈魂深處爆發出來的怒吼,已經撕裂了聲帶,現在滿嘴裡湧出的,都是鮮血!

    他轉頭再向那些迎著自己衝來。試圖援護他的司徒曉月和方曉柔:「滾回去,這裡戰事,有老子在!殺敵,殺敵!!」

    吼聲未罷,他已經拔出了揮舞戰刀,大步朝著那名羅馬武士衝去。司徒曉月和方曉柔也一咬牙齒,再不多說什麼。也抽出隨身兵刃,朝著湧來的羅馬戰士撲擊而去。

    「擊敗他,擊敗他!一定要擊敗他!」沈雲心裡狂吼著,幾步便到了剛才擊飛周蕙的羅馬重甲武士面前,用盡胸腔全部氣力狂吼一聲:「去死!」

    這個羅馬武士也認出了沈雲便是大漢渤海侯,見他過來,這個羅馬勇士沒有躲避,而是以最強之姿迎了上去。

    「噹」一聲巨響,聲音幾乎淹沒了周邊廝殺的怒吼聲,羅馬重劍和大漢戰刀撞在一處,兩相交匯,兩人的兵刃竟然都同時折斷,疾飛起來的斷刃掠過兩人的髮梢,兩人同時一凜,沒有多餘的停頓,又虎吼一聲,用身體撞在一起。

    「彭」,**與**的強烈撞擊,讓隨後而來的司徒曉月和方曉柔他們全都驚顫了。只見僅存右手能使勁的沈雲已經一把掐住了羅馬重甲武士粗壯的喉管,而羅馬武士健壯的雙臂也死死勒住鄒燃腰腹,只要一用力鄒燃的脊椎就會被勒斷……

    「侯爺!」如山呼海嘯一般的狂狼席捲而來。所有人都在擔心沈雲……

    就在這一瞬間,鄒燃突然用腦袋狠狠地朝那名羅馬武士的面部撞去,雙腿下蹲站馬,「嘿」一聲發力,膝蓋猛地頂向了這個羅馬勇士的下腹部。

    「死吧!」沈雲這兩下連擊,羅馬武士如山一樣的身體就這樣緩緩倒了下去,半面甲下的臉龐已經深深凹陷下去,高聳的鼻樑消失不見,只有一個望之可怖的深洞。

    而沈雲,他滿臉是血,垂著左臂,朝已經愣在當地的黑甲羅馬戰士嘶吼:「來啊,來啊!」

    這是一頭真正的野獸!而且是已經被激怒的東方野獸!!

    這吼聲在亂戰當中是如此響亮,這時候激鬥的兩方戰士似乎才恍惚的意識到,天終於黑了,這一場戰事,終於廝殺到了天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