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之全球攻略

《》章 節目錄 【第九十四章 伏擊戰,千軍戰罷】 文 / 鄒久官

    康格涅斯是羅馬皇儲之一。

    羅馬帝國的皇位傳承與大漢帝國不同。大漢帝國秉承的是父死子繼的東方式傳統。而羅馬帝國是以家族為單位來做皇帝。

    羅馬帝國的皇族是凱撒家族。凱撒家族掌握著羅馬元老上院百分之四十的席位,幾乎能夠決定皇帝的廢立。凱撒家族共由五個小家族組成,分別是羅馬凱撒、亞細亞凱撒、埃及凱撒、聖殿凱撒和北疆凱撒。每一任的羅馬皇帝都出自這五個家族。

    繼任奧古斯都稱號的皇帝,必須從另外四個凱撒家族中挑選一個傑出的孩子作為自己的養子。這四個養子跟皇帝親生的兒子擁有同等的皇位繼承權!

    學習了大漢封建**制度的羅馬帝國,還保留著羅馬共和國時期的議會制度,這本身就是一種變異。

    康格涅斯,原名藍盾?康格涅斯?凱撒,是亞細亞凱撒家族十年前被選入的皇儲。對於未來皇帝的教育,大漢帝國有羽林暗衛負責,而羅馬帝國的皇儲教育,則是主要由各個凱撒家族自行安排——當然,在十八歲成人之前,康格涅斯都是要待在羅馬皇帝身邊的。

    今年,康格涅斯十九歲。一年前,他便回到了亞細亞凱撒家族,並參與了亞細亞行省總督馬諾對東方的攻略計劃。

    為了保護這位皇儲,羅馬皇帝安排了五十名冥王殿的死神鐮刀貼身保衛,而亞細亞行省這邊,馬諾安排了亞細亞行省中最精銳的紅衣軍跟在康格涅斯身邊。

    紅衣軍,全名是羅馬帝國亞細亞行省第一軍團,滿員三萬五千人,因軍士都身披紅色披風而得名,屬於羅馬帝國九支主戰軍團之一。

    ……

    說起紅衣軍團就不得不說五百年前,大漢聖祖皇帝派錦公馬超西征時的裡海會戰。這是一場決定大漢與羅馬疆域的最重要一戰,也是五百年前東西方兩強霸主鼎立的決定性戰役。按照當時參戰雙方的兵力配比和參與國家來計算。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那一場戰爭總共打了十年,十年中,大漢共出動了飛騎、飛鷹、驃騎、陷陣、烈武、犀甲六支甲等軍團,十二支乙等軍團,另外還有當時未征服的緬甸、貢榜、暹羅、康居、月氏、焉耆等大大小小十九個附屬國的附從軍,總兵力達空前的三百多萬!

    而羅馬帝國也傾盡全力,十年間從歐非兩州抽調軍隊。其中最精銳的羅馬公民軍團(駐守羅馬)、聖殿軍團(駐守北疆)、帝**團(駐守西歐)、紅衣軍團(駐守西亞)、赴死軍團(駐守北非)五支最強軍團也悉數參戰,並且從頭到尾都在戰場上。除此之外,羅馬還徵調了歐非各地的附屬**隊,總兵力也有將近三百萬!

    當然,與前後才打了三四年,參戰兵力數千萬的熱兵器時代的一戰二戰比起來。才區區六百萬的世界大戰,規模還是有點小了,更何況這場世界大戰打了十年。雙方都觸碰不到對方的核心地區,打的也只是一場消耗戰罷了。

    不過應該看到,當時的羅馬帝國已經有分裂徵兆,而同時期的大漢卻在聖祖皇帝的帶領下,從軍事制度、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方面都全面壓制領先羅馬人。十年的戰爭下來。羅馬差點被拖垮。但還是限於科技水平,大漢帝國的蛟龍衛無法直接攻擊羅馬帝國的核心地區,使得羅馬人終有一絲喘息之力——當時可沒有蘇伊士運河,想從東方到達地中海,必須繞過非洲……

    在最關鍵的裡海會戰中,錦公馬超所率領的漢軍經過之前一系列的周密部署,已經將羅馬帝國的赴死軍團全殲,聖殿軍團和帝**團被徹底打殘。撤出戰場。僅剩的公民軍團和紅衣軍團也在苦苦支撐。

    眼見這場持續十年的戰爭中羅馬就要被打垮,當時羅馬人中最出色的政治家、謀略家、演說家——海冚爾?默德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居然說動了哈里發帝國出兵,同時還讓漢軍中的康居、月氏和焉耆等五六個附屬國臨陣叛變!

    一時間,戰場局勢急轉直下,漢軍都有被全殲的危險。在這個時候,還是錦公馬超拿出魄力。壯士斷腕捨棄了四個乙等軍團,才算安全撤出戰場。

    也是這場戰爭,導致了後來大漢對康居、月氏、焉耆等中亞小國發動滅國之戰,非要將它們全部吃下不可……

    這場戰爭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最重要一點的便是讓兵鋒正盛的漢軍收縮回了裡海東岸,無法再在軍事上對歐洲領土造成威脅,高加索山成了歐亞兩州的分界線,而裡海成了大漢帝國與羅馬、哈里發三國共有。大漢帝國對西方的征服策略從軍事佔領轉向文化侵略。

    而另一個重要影響便是羅馬藉著這場戰爭,將之前蠢蠢欲動的各地總督都削弱了,特別是那幾支主戰軍團的覆滅和打殘,間接地保護了羅馬帝國的完整!當然,也是在這場長達十年的戰爭中,日耳曼蠻族開始在羅馬北部崛起,並且一度勢大難制,成了羅馬人五百年來揮之不去的夢魘。至於這裡面有沒有漢人的慫恿和支持,那就不好說了……

    ……

    雖然羅馬帝國因此國力衰退,並且不得不承認大漢帝國為當時的世界霸主,但從客觀上來說,這場戰爭促進了羅馬帝國的實質統一。並且因為在裡海會戰中,漢人向整個西方展現出足以吞併世界的野心和實力,導致後來羅馬皇帝的東方式改革中,並沒有聽見太多反對的聲音——人們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向比自己強習,這是天性!

    當然,整個裡海會戰中,羅馬帝國最出彩的無疑就是公民軍團和紅衣軍團了。它們不但正面擋住了大漢甲等軍團的進攻,而且保存到了最後,這本身就能說明它們的實力已經堪稱世界一流。而在後來的羅馬帝國數次對外戰爭中,紅衣軍團也充當了急先鋒角色,且屢戰屢勝。

    在裡海會戰後的四百年間,紅衣軍團無一敗績!可謂軍威赫赫!

    ……

    負責保護康格涅斯的紅衣軍。就是紅衣軍團中最精銳的一支警衛軍隊。羅馬軍制與大漢相仿,但又不同(註:具體的會在作品相關裡補充),這支紅衣軍總共有三千人,主將稱千夫長(漢譯)。這個千夫長,就是斯利文森!

    由於羅維尼斯已經感覺到這場戰役將要失敗,所以將之前分散到各個月氏軍團中擔任軍官或者警衛的紅衣軍都召集回來,然後保護著康格涅斯先行從北邊撤退。

    可不知是命運的嘲弄。還是羅馬人的運氣實在太差。這支穿著月氏鎧甲的隊伍根本無法往北,因為漢軍已經從北方開始向南推進,並且與月氏軍鏖戰在扎布汗河兩岸。為此,康格涅斯不得不先往東,繞到查干地區,再從查干湖往北。進入鄂爾渾山谷。

    查干地區之前名義上屬於月氏,但實際上卻是飛騎衛的後花園,但現在飛騎衛都接到軍令往飛雲堡趕,所以反倒是最安全的。

    可讓康格涅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會在這裡遇見月氏王子的第六軍團!而更沒想到的是,月氏王子居然是在這裡伏擊大漢的渤海侯!

    這麼好玩的事被十九歲的康格涅斯遇見了,他會放過嗎?當然不可能!

    ※※※※※※※※※※※※※※※※※※※

    淄木。是北海州查干地區的一個小村落。它位於查干湖西南方向十五里,離金山森林十里。居住人口只有三十戶,百十人——當然,那是指戰前——而現在的淄木,除了已經燒成灰燼的房屋,只有一叢一叢的沙樹、胡楊和紅柳。

    查干湖往西南方,盡眼處皆是一片濕地和曠野,只有到了淄木。地勢才陡然下落,形成一個不小的窪地形狀。一條沒有名字的溪流從金山森林流出,經過這裡,將淄木變成一個小小的世外桃源。

    沈雲一行是從西邊往東邊走,這片地區離戈壁很近,但卻一點也不顯得荒涼,聽飛雲堡的老兵說。這裡還有不少溫泉的泉眼,一年前,他們還在冬天的時候到這裡泡溫泉來著。

    順著飛雲堡老兵的指引,三營騎兵尾隨前方的塵土漸漸來到淄木。抵達那條不知名的河流。

    已經申時一刻,沈雲勒馬止步,抬頭看去,河對岸是一道丘陵,正好隔開了他極目眺望查干湖的視線。

    「全軍就到這裡吧。休整一下,回飛雲堡!」沈雲見月氏大軍還在往前,但天色已晚,便熄了繼續追擊的念頭。

    這一個下午的追擊,沈雲所率的三營人馬收穫還是不少的。數支殿後或者走慢的月氏營部都被踏平,斬獲首級軍功不下六百個。

    全軍下馬在溪流前準備灌水休整。沈雲作為指揮官,第一次帶隊出來,就帶著龐通等一排人馬度過溪流,觀察一下周圍的地形。

    「這淄木真是個好地方,你看周圍五百步都是胡楊林和紅柳林,前面又是丘陵山地,溪流穿行其間,藏風得水,是塊風水寶地啊!」由於月氏人撤軍,下午斬獲又不少,沈雲心情大好,忍不住指點著周圍,笑著說。

    龐通舉著特編部的蟠龍旗,扭著脖子說:「侯爺還懂風水之道?我老龐卻看不出什麼來,但四面八方都沒了視野,總感覺被困住了似的,不爽。」

    沈雲哈哈一笑,真想嘲諷他幾句,但忽然心頭一動,轉瞬便驚的額頭冒汗。

    是啊,淄木這裡的確適合人居住,但對於兵家來說,不正是四戰合圍的險地嗎?周圍是樹林,前方是丘陵,身後……

    沈雲一扭頭,卻見後方不知道什麼時候變得霧濛濛一片。

    「快,回去,跟大隊匯合!」沈雲沒來由的覺得一陣心慌,趕緊招呼著眾人回轉。

    剛回到溪流這邊,便有人來報告,周圍霧氣升騰,已經漸漸籠罩了整個淄木。不過飛雲堡的老兵也說了,這附近有好幾處溫泉,每到傍晚時分,這裡便會霧氣氤氳,倒也不足為奇。

    雖然有了合理的解釋。但沈雲卻仍舊覺得不對勁。立即又派出斥候偵查四周的樹林。

    方謄這時來到沈雲身邊,抬頭看了看瀰漫在四周的霧氣,道:「淵讓,老兵說這霧氣來得快去得也快,大概前後就一刻鐘時間。等霧氣過去,咱們就能回轉了!」

    沈雲皺著眉頭,胡亂地應了一聲。但心裡的不安卻愈發明顯了。

    這時霧氣已經籠罩了整個淄木地區。三步之外就看不清人影,沈雲不得不大聲呼喊,讓士兵以伍為單位靠攏,別走散了。

    就在這時,一陣號角聲響起。伴隨著遠處的鳴鏑和慘叫……

    沈雲倏然一驚,果然……

    可是隨後又歸於平靜。

    「不要慌。不要慌!霧氣很快會散掉,傳令下去,將馬匹聚攏起來,不要亂跑,大家圍成一圈,將戰馬保護在中間。」沈雲已經滿頭大汗,仍舊高聲大呼。

    這種時刻。沈雲他們看不見,想必敵人也是看不見的。只要撐過這段霧氣氤氳的時間就好了。

    方謄就在沈雲身邊,此刻也知道自己似乎走進了某個圈套裡。但手裡的弓刀卻握的更緊……

    周圍一片靜悄悄的,除了馬匹和人粗重的喘息聲,別無任何聲響。這種靜默是極其可怕的,特別是看不見東西的情況下。

    忽而,一陣涼風吹過,霧氣終於逐漸散去。沈雲和方謄忍不住相視一笑。只要霧氣散去恢復視野,憑著騎兵的機動性,天大地大,哪兒去不得?

    可就在這時,四方號角嗚鳴,鳴鏑響箭從四個方向同時響起,而且都是五響箭。說明敵人眾多。

    沈雲翻身上馬,四周遠看,但霧氣散去還有一點時間,遠處朦朦朧朧。似乎有無數人影在靠近,但又看不分明。這種情況下,沈雲只有再次命令士兵結陣,不要輕舉妄動。視野不明,敵情不明,妄自騎馬作戰無疑是愚蠢的,現在只能將騎兵當步兵用了。

    終於,霧氣散盡,四周情況盡收眼底,但看清了周圍情形的沈雲根本開心不起來,反而一片心涼。

    龐通這個胖子,愕然地睜大綠豆般大小的眼睛,驚道:「乖乖,還真被我說中了,格老子的,這是有多少人啊?」

    四周的胡楊林和紅柳林中藏滿了月氏士兵,他們都是步卒,平舉弓刀,正一步步朝沈雲他們逼過來——之前的慘叫聲,就是進入樹林的漢軍斥候發出的。

    就在沈雲心頭拔涼時,一陣異於漢軍的號角聲在另一處響起,所有人悚然回頭,只見身後丘陵高處,一排騎兵的身影出現!一面皎月浮海的大纛矗立在丘陵之上,而另一面沈雲從未見過的紅色雙頭鷹旗也與皎月浮海大纛並立!

    這是……

    「羅馬!是羅馬紅衣軍!」有認得的漢兵突然絕望尖叫。

    沈雲和方謄瞬間感到手腳冰涼。

    雖然早就知道有羅馬人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但是看見羅馬雙頭鷹旗卻是第一次!

    「他們不是要偷偷摸摸的嗎?這次怎麼這麼明目張膽!?」沈雲心裡驚道。

    足足兩千羅馬騎兵,還有一千的月氏騎兵正站在丘陵高處。密密麻麻的騎士整齊肅然地站在高處,冷然望著坡下已經是蝟集成團的漢軍騎。

    此刻,沈雲知道自己危險了。

    不說四周步步逼近的月氏步卒,單是丘陵上的那支騎兵就足以要命。更何況,他們此刻並沒有上馬,反而擺出步兵的作戰態勢與敵遭遇。

    有人會說,那現在上馬不就行了?

    呵呵,說的輕巧。現在這種情況,月氏人會安心讓你緊馬肚帶,上馬佈陣,然後衝擊他們嗎?

    不可能的,這顯然是個圈套,是一次精心策劃的伏擊。敵我雙方都不會放這種錯誤。

    對沈雲來說,唯一的好消息是,他剛才捨棄了騎兵的機動性,但是讓漢軍蝟集在一起,形成一個步兵防禦陣列,還有得打。而壞消息是,敵人有備而來,兵力又遠遠超過自己,想突圍是不可能的!

    傍晚的風輕輕吹拂,激的沈雲後背發涼。

    難道真的被包圍了?要死在這了嗎?

    方謄突然感到一陣心灰意冷。緊握戰刀的手也漸漸鬆垮下來。

    「弟兄們,看見沒有。那裡就是羅馬鷹旗,身為大漢軍人,打垮匈奴和月氏叛軍是本份,可你們碰到過羅馬軍隊嗎?」沈雲騎在馬上,忽然放聲大笑,「羅馬一向自詡為世界第一強國,與我大漢東西並立。今日不如就讓我們試試他們的成色如何?」

    就在眾人有點疑惑沈雲為何會這麼說的時候,沈雲翻身下馬,鏗鏘地走到隊伍最前列,雙手握刀舉過頭頂,刀尖齊眉,無聲地作出最後奮戰的決心。同時嘴上卻笑道:「身為大漢軍人。我,大漢渤海侯沈雲,向羅馬紅衣軍發動挑戰!諸位,誰與我同行?!」

    方謄心頭一熱,也舉弓大喝:「我願往!」

    龐通將蟠龍軍旗重重一跺,喝道:「我願往!」

    「我也願往!」

    「同去!同去!!」

    沈雲大笑:「人死鳥朝上,不死萬萬年。吃了大漢的軍餉。就該為大漢做點什麼。今日你與我浴血,那就是我的兄弟!兄弟們,讓他們看看,漢軍沒有孬種!大漢威武!」

    「威武!威武!!」所有漢軍齊聲高呼。

    士氣昂然!

    一個,兩個,三個……

    此刻沒人指揮,但漢軍士卒們卻自發地排成了兩個密集的方陣,橫成十列。豎成二十行,兩千八百名帶血的大漢勇士就這麼無聲地面對著丘陵上的羅馬軍旗!意思很明顯,兩翼的月氏人不值一提,我大漢眼中,唯有你羅馬一個敵人!

    ※※※※※※※※※※※※※※※※※※※

    丘陵之上,騎在馬上站在中間的正是康格涅斯,左手邊的是斯利文森。而右手邊的正是布下這個圈套的月氏王子昆貢?阿巴斯。

    此刻他們望著追擊一日。馬力不足,還放棄了騎兵身份,準備步戰的漢軍士卒時,都帶著各異的神采。

    康格涅斯是尊敬和敬佩。對身邊的斯利文森道:「斯利文森閣下,漢人果然勇武,不愧是與我羅馬齊名的煌煌帝國!」

    斯利文森卻是帶著一絲驚懼,他看見了沈雲,看見這個曾讓他在萬軍從中丟了大臉的男人,臉上露出尷尬的笑容,附和了康格涅斯幾句。但心裡卻有些咚咚打鼓,心道:原來他就是大漢渤海侯!天吶,難道大漢的貴族都是這麼勇猛的嗎?那真是太可怕了!

    而阿巴斯卻面露不屑:什麼狗屁渤海侯,還不是被我略施小計就引出飛雲堡了?哼,這場戰爭我月氏人不能圍殲北疆方面軍,你一個小小渤海侯也是不錯的戰利品。

    是的,這次伏擊就是計劃好的。這是希勒布顏想出來的主意,那便是派神箭手射傷或者射死沈雲的心頭最愛,大漢英公之女周蕙,然後再撤軍,示敵以弱,渤海侯必定怒氣勃發,追出飛雲堡。

    很難解釋沈雲急著追擊到底是不是因為周蕙受傷,但無論過程是什麼,結果是沈雲真的追出來了。就憑這點,希勒布顏成功了!

    康格涅斯看著眼前的漢軍陣列,感慨萬千,這是他第一次指揮軍隊作戰,心頭激動是難免的,以至於連羅馬的雙頭鷹旗幟都打了出來,而這個行為,是被羅維尼斯嚴厲禁止的。

    身為羅馬皇儲,他急於證明自己比其他幾個兄弟厲害,而大漢渤海侯的身份,足夠匹配他皇儲的身份!若是能活捉大漢的渤海侯,那奧古斯都不對他另眼相看都不行了!

    想到這裡,康格涅斯心頭一片火熱,道:「對於勇士,我們羅馬人一向會給予最高的敬意,月氏三王子殿下,能否派人去招降他們?我可以允諾,他們一定會得到最高級別的俘虜待遇!」

    在康格涅斯眼裡,遇到這種情況時,作為軍人選擇投降並不是一種恥辱,反而是一種英明。在西方人的觀點裡,投降並不可恥。特別是力戰之後,向比自己強大的人投降是一種榮耀,俘虜也會獲得良好的待遇。

    可惜,他們面對的不是西方軍隊,而是東方的大漢軍人!

    投降這個字眼在他們的腦海裡是不存在的!要麼凱旋而歸,要麼力戰殉國,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選擇!

    斯利文森正要派人下去勸降,貢昆?阿巴斯卻歎了口氣道:「給他們光榮戰死的機會吧!他們不會投降的!戰死沙場,馬革裹屍是大漢軍人最高的榮耀!」

    康格涅斯一怔,砸吧了兩下嘴,便不再出聲。

    貢昆?阿巴斯大聲道:「舉旗,示戰!」

    這是發動進攻的前奏。月氏和羅馬兩面大纛同時高高舉起,然後重重跺下,所有月氏和羅馬士兵同時重重一跺腳,氣勢渾然,宛如千斤重錘擊打在地面上,整個戰場的沖天殺氣開始瀰漫。

    羅馬與月氏的大纛軍旗展開之後,在颯颯風中發出辟啪聲響,彷彿再向漢軍示威!

    「升起我大漢皇旗!」沈雲大喝。

    掌旗兵龐通莊重地將蟠龍皇旗展開,高舉向天,朝對面羅馬和月氏人舞動。

    夕陽的餘暉終於洞穿濃霧,將這群即將慷慨赴死的大漢勇士覆蓋自己的光輝之下!

    「漢軍威武!」

    不知道誰先喊了一句,頓時間,所有漢軍士兵全部跟著吶喊起來。雄邁的聲音順著大風飄蕩出好遠好遠!

    所有人用盡全身力氣在高聲呼喊,似乎想用這聲音將滿腔的豪邁傳回帝都,傳回孕育他們的土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