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之全球攻略

《》章 節目錄 【第三十一章 家天下,漢人江山】 文 / 鄒久官

    吃完晚宴,已經是夜裡亥時。方歸雲在聊到一半的時候就撐不住回去睡覺了,倒是方仲和方人胥兩人非常對沈雲的脾氣,三人差點拜了把子。

    還是方仲和方人胥牢記著與渤海侯之間的身份差距,不敢壞了規矩。雖沒結拜,但三人最後也是以兄弟相稱了的。

    方人胥還有一個名字,叫方恆。「人胥」只是他的表字。不過不知為何,他不願意別人這樣叫他。對於拜師公孫大娘之前的情況,他也不願意多提,只是寥寥數語略過。無非就是陪父母離開益州經商,結果賠了,血本無歸,父親一氣之下病死他鄉,母親也上吊自盡,他孤家寡人一個,回不了老家益州,只能四處流浪,最後投在公孫大娘門下,這才活到現在之類的。

    聽上去是古代封建社會吃人的又一個血型案例。沈雲也喝的多了,腦子根本不清楚,也就是聽個意思,後來還隨口安慰幾句。再後來,沈雲只模模糊糊的記得侍女將他扶回歸雲苑,他掙扎著脫掉衣服,就直接睡死過去。

    等沈雲頭疼欲裂、口乾舌燥地醒來時,突然被嚇了一跳,因為有一雙血紅色的眼睛正盯著自己。

    「我靠!」沈雲瞬間從床上彈了起來,差點一拳揍向眼前的人。

    「淵讓,是我!」方謄及時出聲,才讓沈雲停下了那充滿驚恐的一拳。

    「你搞什麼啊?大清早的跑到我床邊,這麼含情脈脈的看著我,差點一拳將你腦袋打爛!」沈雲從床上爬下來,在桌邊找到水,一氣喝了半壺,才看了看天色嘟喃道。

    還真是大清早,外面天才濛濛亮。方謄一臉疲憊,眼中全是紅血色的表情讓沈雲嚇了一大跳,不得不調侃幾句來緩和一下心情。不過說歸說。沈雲已經端正了心情,等著方謄將昨晚的事情說清楚。

    隱隱的,沈雲覺得方謄今天要跟他說的事,不簡單。

    果然,方謄開口的第一句話就讓沈雲有點措手不及。

    「淵讓,你說,大漢是一家一姓的大漢好。還是億兆漢人的大漢好?」

    這可是個高深的命題,直接關係到封建地主和貧下中農的鬥爭,以及封建農業經濟跟資本民主經濟的對決,還有封建貴族與勞苦大眾不可調和的矛盾等等……百萬巨著《資本論》和馬大爺、恩叔叔都沒有能完全弄明白的高深學問呢!方謄怎麼會問這個?

    沈雲摸了摸方謄的額頭,奇怪道:「沒發燒啊,怎麼會說胡話?」

    方謄一把拍開他的手。嚴肅地說:「淵讓,我沒病,我只是想不明白這個問題。你先回答我,好嗎?」

    沈雲看著方謄那張疲憊的臉,還有那雙佈滿了血色的眼睛,忽然輕鬆地聳了聳肩,笑道:「當然是億兆漢人的大漢好!」

    方謄頓時默然。喃喃道:「果然,你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沈雲突然拔高聲調,鄭重地說,「我只會維護一家一姓的大漢天下!」

    方謄被沈雲這前後矛盾的話給說愣了,半晌才道:「為什麼?」

    「很簡單。因為我只相信一家一姓之大漢的存在!」沈雲輕鬆地道,「億兆漢人的大漢,說的好聽,但落實到百姓頭上。還不是要靠一家一姓的大漢才能實現?我不知道誰跟你說的這番話,但我想說,億兆漢人的大漢是不存在的,或者說這種政體的國家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於我們的幻想之中!嗯,也可以稱之為的夢想!

    但夢想始終只是夢想,別說現在,就算再過一千年。世界上也不會有真正的億兆百姓做主的國家!

    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有由人組成,人是基本組成單位,只要是由人組成的群體,必然有高低之分、富貴之別。必然會是大多數人聽從少數人的安排。這是不可更改的。」

    沈雲深吸一口氣,又道:「這大多數人,我們姑且稱之為百姓,而這少數人,我們可以叫他們貴族。我們就是貴族。貴族不可能讓百姓當家作主,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若是讓百姓做主,那到底聽誰的?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都想維護自己的利益,農民想保護自己的田地,官員想保護自己的官位,工人想保護自己的手藝不被別人學去,商人想保護自己的錢不被別人拿走……這麼多人,這麼多種想法,一旦集中爆發出來,聽誰的?誰又能做主?還不是我們這些貴族!

    作為統治著大多數百姓的貴族,我們不能讓這種混亂的情況出現,我們只能保證讓百姓的想法能夠傳達上來,然後根據情況,作出有利於百姓的決定。這就是貴族的使命!」

    「可是,可是家天下終究只是為了維護一家一姓的統治,而億兆漢人的天下卻能保護更多人!」方謄的目光有些游離,然後又如同照本宣科一樣說道。

    沈雲冷笑:「誰告訴你億兆漢人的天下卻能保護更多的人?我倒想問問說這些話的人,他怎麼樣建立一個由億兆漢人做主的國家。他還不是為了一家一姓的統治?滕宇,你應該好好想想這樣一個問題,漢人,為何被稱之為漢人?是因為漢高祖建立的朝廷叫『漢』嗎?那為何我們不叫『秦人』?秦始皇的功業可比漢高祖大的多!」

    「對啊,我們為什麼要叫漢人?而不是秦人?」方謄喃喃道。

    「因為,漢人這個稱呼並不是哪個皇帝賜給我們的,而是我們漢人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脊樑扛起來的。漢武帝五征漠北,掃平匈奴,他靠的是他劉家一家一姓的力量?不是,是千千萬萬漢人的力量!聖祖皇帝東征西討,立下不世功績,傳之千代萬世,靠的是誰?還不是千千萬萬的漢人?漢人,用自己的鮮血鑄就了這個名字,用自己的勇氣鍛造了這個時代!億兆漢人,本身就在做著這個國家的主!」沈雲發現自己有當雄辯家的潛質,因為他在偷換概念。或者說是在偷換方謄腦海中的概念。

    「滕宇,不管是一家一姓的大漢,還是億兆漢人的大漢,它都是大漢。只要是在保護漢人,維護絕大多數漢人利益的大漢,那就是我們所要堅決維護的。你不要被那些鏡花水月所迷惑,你應該看清現實。現實就是。這個時代,這樣的百姓,只能服從於一家一姓的統治,也只有一家一姓的統治才能安穩,才能保護我們漢人不受外人欺凌!

    任何想要改變這種模式的人,都是我們的敵人!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任何想要改變這種模式的人。只能通過暴力來解決。他們想要鼓動民眾造反,讓漢人殘殺漢人,直到殺光所有反對者,登上一家一姓的皇位!而這個時候,漢人已經被自己人給搞虛弱了,那外族會眼睜睜看著你們內鬥而不出手嗎?不會!他們會像餓狼一樣撲上來,將我們漢人撕碎!那個時候。就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了,而是千千萬萬的大漢子民要受到侮辱,我們的房子會被霸佔,我們的妻女會被糟蹋,我們的孩子會淪為奴隸……甚至於,我們漢人的脊樑會被打斷,會永遠接不回去!乃至千年之後,後人會感慨『崖山之後無中國』……」

    「嗯?『崖山之後無中國』?崖山是什麼山?」方謄迷惑地發問。

    「呃。說溜嘴了。反正就是這麼個意思。你體會精神吧!」沈雲尷尬一笑。剛才說的激昂了,差點說漏嘴。不過提到這個,沈雲的確是滿腹的牢騷。但也只能放在心裡罷了。

    方謄也就那麼順嘴一問。沈雲說了這麼多,方謄還是理解的,只是還需要時間去消化。但內心原來翻騰的心思卻終於平靜下來。

    一家一姓的統治的確有其缺陷,但對於現在的漢人來說,卻是最好的模式。一旦有人想要打破這種模式。必然會讓漢人殘殺,而漢人之間殘殺的後果就是導致整個民族的衰弱,然後外人乘虛而入,肆意凌辱漢人……

    當然。沈雲不會告訴方謄,他之所以拚命維護一家一姓的統治,是因為他自己現在就是統治階級,一旦有人要打破這種模式,首先遭殃的就是他這樣的人。人皆好利,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麼做也無可厚非。

    ※※※※※※※※※※※※※※※※※※※

    漢人江山的大問題說完,沈雲才問方謄:「你能告訴我,誰跟你說的這種言論嗎?」

    方謄沉默了一會兒,忽然反問:「淵讓,你在鳳台縣說的話,還算數嗎?」

    沈雲心裡咯登一下,升起不妙的感覺,但嘴上卻乾淨利落地說:「當然!我沈淵讓什麼時候說過假話?!莫不是……」

    方謄道:「不錯,父親的確與白虎邪教有所勾連,不過他沒有造反之意。這點毋庸置疑。」

    「哦,那就好,那就好!」沈雲心裡稍微安定了許多。只要淮南侯不想造反,那就什麼都好說。這個朝代怎麼看都不像末世,造反只是死路一條。

    「可是,父親的很多觀點是錯誤的,我不能讓他繼續錯下去!」方謄突然道,「我想在家裡等父親回來,我要勸說他,放棄那些錯誤的想法。」

    「留在淮南郡?」沈雲愕然道,「若是淮南侯一時半會兒回不來呢?」

    「那我就回帝都去找他!」方謄堅定地說。

    這個……留在淮南郡倒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屠天驕只是讓他們遠離帝都,並沒說一定要去什麼地方。只是,單單在這裡等似乎也不是辦法。沈雲覺得,應該做點什麼,讓方謄更加清晰的意識到,主動權在手才有話語權的道理。

    ※※※※※※※※※※※※※※※※※※※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沈雲的生活總體來說還算是愜意的。方謄每天早上起來,會去向方左氏問安,然後到歸雲苑找沈雲聊天,一般這個時候,方歸雲和方仲也會到來,四個人一起閒聊到中午。下午時分會在方家的花園裡轉轉,或者在方歸雲的提議下去城外釣魚。

    在相處中,沈雲發現方仲其實人緣不錯,除了方左氏和老耿對他頗有微詞,不時加以訓斥之外。其他人都對他有個小模樣。特別是方歸雲,似乎特別黏這個四哥。方謄也說,方歸雲是他最小的妹妹,她開始上學的時候,方謄等幾個哥哥都已經上了大學或者參軍,根本沒時間陪小妹,反倒是只比她大四歲的方仲可以經常陪伴她。所以他們兩人的感情也是最好的。

    方仲這人有點憨,但絕不傻。方歸雲有時候欺負他一下,他也就笑笑而過,轉過眼就又繼續呵護著這個妹妹。他的武力值很高,沈雲在清早晨練時曾跟方仲交過手,發現自己如果單靠力氣。很難贏他——這方仲簡直是天生神力,李元霸那種。侯府花園裡有兩個從祖上傳下來的石鎖,每個重約八百斤,沈雲和方謄一次性能搬動一個石鎖行大概五十米,來回兩三次已經是極限,可方仲卻能將兩個石鎖同時提起,雙臂平舉地行走一百米。來回五趟仍有餘力!這簡直只能用怪物來形容!

    後來沈雲才知道,耿旺懲罰方仲的措施就是這個。大概從十二歲開始,方仲每次犯錯,耿旺便罰他去舉石鎖。十五歲的時候,方仲就能舉起兩個石鎖了,等到十八歲,這方仲簡直要逆天一般,這個懲罰只能算是他打熬力氣的一個手段罷了。

    更可惡的是。這方仲的拳腳功夫也著實了得,方謄壓根不是他兩個回合的對手。沈雲還好,用上從現代學來的格鬥技,再使些巧勁,勉強能讓方仲低頭。總體來說,每次跟方仲晨練,沈雲都會感覺自己全身像散了架一樣。不過隨著對練的次數多。沈雲感覺自己的格鬥技已經大有進步,力氣也增長不少。

    在侯府裡能夠打贏方仲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方人胥。當然,那是在武器對練的時候。方人胥的劍術雖然不及劍舞那般出神入化。但也可謂精妙。方謄和沈雲兩人聯手都在方人胥手裡過不了四個回合,手中的竹劍常常不是被打飛,就是被打斷。方仲這個依靠蠻力的傢伙,更是經常被方人胥如同耍猴一樣調來調去,最後只能棄械認輸。

    沈雲發現方人胥的劍術裡大多走的是輕盈靈巧的路子,這也跟他師從公孫大娘,而公孫大娘本身是女人,氣力不及男子長大,所以偏走靈巧一路有關。

    在被方人胥連續虐了三天之後,沈雲也著實有些不甘,第四天頭上居然使上了太極劍!這一下可惹了麻煩了。雖然沈雲太極耍的不好,最後還是輸了,可那種以柔克剛的輕巧勁還是被方人胥看中,非纏著沈雲教他不可。連方歸雲都有了興趣,說這套劍法如行雲流水,很有美感。

    「這套劍法名為『太極』,其實還有一套拳法配合的。我當年也是從家中一個門客手裡學到,有點不全。教是不敢,只能算是拿出來互相切磋一下!」

    沈雲可不敢隨便將太極這種高深的武學據為己有,本來他就是半吊子,上輩子也就是跟著那個特種兵上尉在公園裡練過一段時間而已,若是將這「太極」奧義歸為己有,他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

    方謄、方人胥都知道沈雲家中有個彌蘭農場,裡面都是身懷絕技的江湖人士,所以對沈雲的話堅信不移。但沈雲堅持不說教,只說切磋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在大漢,一旦沈雲說教,那跟他們幾個的關係就變了。在這個尊重禮法的時代,有些關係是不能隨便產生的。

    太極拳和太極劍都不是什麼高難度的武功,那幾個招式沈雲耍了幾遍,其他人也就記住了,關鍵是裡面的意境和發力的角度,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能體會的。

    在四個人裡,方人胥顯然是學的最快的一個,短短七天便有點入窺太極門道的意思,而且還會指出,這些招式中還可以延伸出許多克敵制勝的變化來。

    沈雲不得不承認,這方人胥的確是個學武的天才,這麼快就發現這是一個被閹割過的太極。他教的太極拳和太極劍都是現代老頭老太太在公園裡晨練的招式,這些招式其實只是真正太極的簡化版,為了符合大眾養身健體才創造出來的。而太極拳和太極劍最早的時候,跟羅漢拳、伏虎拳之類霸氣拳法一樣,是為了克敵制勝,將人擊倒,甚至擊斃的!

    另外,方歸雲也學的不錯,隱隱有幾分太極高手的樣子,還到處顯擺,拉著她那些丫鬟一起練。後來被方左氏發現了,發現其中的妙用,也覺得不錯,於是拉著方歸雲在後宅也練了起來。

    說起來,這個年代的女人,並不像明清那樣保守。漢人都有海納百川的胸襟,方左氏也是名門閨秀,一發現了太極的好處,也不會盲目排斥,儘管學來再說。對此沈雲很是佩服。

    學的最慢的就是方仲了。他耍太極,就好像是猴子耍大刀,總是僵硬的不得了。像他這樣的,天生就是當沙包的命!

    這樣悠閒的日子過了一個多月,正月之後,淮南侯終於派人傳回消息,說是明日即可到家。隨著這個消息的傳來,沈雲和方謄才知道,帝都甚至整個帝國,在這段時間裡發生了許多大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