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清山變

小說博覽 第1節 台灣故事 文 / 嵩山坳

    咸豐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海面上南風大做,勁風吹動風帆鼓成一扇碩大的弧面,船首在風帆的作用下在波浪間跳躍,足不沾地一般的破浪疾馳。由南風帶來的降雨劈頭蓋臉的澆落在船上,兩弦的排水孔向大張開的龍王的嘴巴一樣,把雨水和飛濺上來的海水傾注出去。

    「太大了!這樣下去要傾覆的!」船甲板上,有五六個男子正在忙碌,將放置在甲板上的貨物用帆布遮蓋好,繫緊繩索。他們身上的衣服早已經被雨水打濕,海面上風高浪急,彼此說話都要扯開嗓子,大聲呼喝。

    「八嘎!」另外一個男子看來是船長,抹一把臉上的雨水,抬頭看看,「降帆!降到三分之一高度!還有,進去告訴阿亮,讓他掌穩舵!船上這麼多大米,要是傾覆了,可是不得了啊。」

    「明白了!」男子答應一聲,拉開艙門跑了進去。

    船長用力拉住最後一根繩索,雙腳蹬踏住貨箱,身體向後倒仰,船身一晃,連他也摔倒在船甲板上,「喂!快來人!」

    「是。」另外幾個人蜂擁而至,七手八腳的扶起他,拉動繩索,綁縛在船幫的固定物上,「船長,這樣下去可不行!看風向,還有的要刮呢,找個地方避一避風雨再走吧?」

    船長不理船員的建議,看看貨物安全沒有很大的問題,揮手帶領眾人進到艙中,摘下頭上的雨帽,回身給了剛才說話的人一巴掌,「你這糊塗蟲!找地方避一避風雨?給人發現了船上的東西,怎麼辦?」

    「對不起!是我說錯了。」

    船長罵了這個不曉事的傢伙幾句,倒也不以為甚,大步邁進船艙的駕駛室中,「到哪裡了?」

    「剛剛才過棉花嶼,離彭佳嶼還有一更的海程。不過這樣的天氣·恐怕時間還得再長一點。」負責掌舵的船員頭也不回的說道。

    「把穩了方向,只要過了彭佳嶼,就不用怕了。」

    「嘿嘿!」舵手真誠的一笑,「船長·這一船到了長崎,能賺多少銀子?」

    「三百兩吧。」

    不但是舵手,船上其他眾人聞言也立刻來了精神,「這麼多啊?」

    「台灣大米,在日本可是最受那些武士、藩府人家歡迎的呢!要不是遭遇到這一場大雨,只怕還能更多。哦,玉至?你到下面去看看·要是給水淹了,可不得了!」

    「是。」剛才說錯話挨罵的水手歡聲答應,扭頭跑了出去。

    海面上的風雨來得急,去得也快,不到一更的時候,風浪越發減弱,海面上雖然還落著雨,但比較起剛才來·已經不在話下了。東北的天色也逐漸晴朗,船上眾人都是海上討生活久了的,看得出暴·只要駛過這一片雨雲區域,接下來的行程,就該是一帆風順了。

    這艘船的船長是日本人,名叫稻川垣,長崎人,自幼隨乃父生長在水面,靠打漁為生。不過打漁又辛苦,來錢又少,於是從咸豐八年,台灣開海禁以來·稻川垣開始往來於台、閩諸口、日本長崎之間做生意。

    十餘年來,學得一口中國東南地方的漢語,偶爾還會做一些走私閩、桂、粵的人口,偷渡到台灣的無本生意。因為他秉性還算忠厚,從來不像與偷渡客同為中國人的舟子,做一些,灌水、放生、種芋、餌魚,等殘酷對待的下流勾當·所以他這艘船的偷渡生意居然很好。

    不過到了咸豐十六年之後,經由福建巡撫李鴻章奏請朝廷,徹底開放了百姓到台灣去的禁令,所以偷渡也就因勢而止,再無生意可以做——這十幾年來,稻川垣積攢下一筆不小的身家,開始轉而做起了往來兩國三地的正經生意。

    但正經生意也很不好做。他做的是將台灣出產的大米運送至福建,一開始的時候是賺取中國朝廷給予的一定的水腳錢。

    台灣大米質量非常好,從康熙二十三年收回台灣之後,就一直是用作朝廷貢米的。

    不但質量好,而且產量高,自給自足之外,朝廷還會每年定期將台灣大米內運,用作平糴內地米價,特別是福建一省的米價的重要來源,雍正的時候,朝廷議准,每年於常運平糴米5萬石之外,再運0萬石存於濱海地區,若是遇到台灣豐收,這個數字還要增加。而朝廷的這個規定,也給了台灣商人哄抬米價的機會。

    因為處了這作為常運平糴米內運的5萬石之外,其餘的10萬石不一定是要在一年之內完成運輸,而且,閩台之間的口岸只有鹿耳門—廈門,也就是說,福建各地要購進台灣大米,只有到廈門去買,不能私自前往台灣購買——形成了壟斷市場。只要這條管道出現人為因素的擁塞,台米就會立刻在台灣出現積壓,而不得出口,這種情況在乾隆初年達到極致,乾隆十一年的時候,台灣大米累積積壓了999萬石,簡直成了台灣人的負擔。

    朝廷有鑒於此,深感運力不足,於是開始改台米官運為民運,借用民間漁船,運輸大米到內地。但這種方法推行不到數年,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原因在於腳錢太少,當時規定,每石六分六厘六毫五絲,自廈門載往他處,水程每百里加銀三厘;而台灣船隻從島內各處載米到台郡交卸的,每石的腳錢也只有三分。這種讓人根本提不起興趣來的政策才推行不就,立刻又出現了積壓的狀況。

    這是多年陋習陳陳相因,也不必多提,但因為這種情況,也就出現了偷運大米的海上走私販子,在一開始的只是在台灣島內和福建省之間來回走私,進而發展成包括琉球群島,日本等地往來,一船三千石的台灣大米,若是能夠運到日本長崎的話,轉手可以獲利三五百兩銀子——在當時的年代,已經是一筆相當可觀的利潤了。稻川垣所做的,就是這樣一門生意。

    船帆高高昇起,愈發明朗的晴空下·名為稻川丸的三千石大船迎風破浪,船速飛快的向西北方前進,「船長,前面有船駛過來!」

    稻川垣心中一驚·做賊的必然心虛,每每聽見船員說附近海面有船隻出動,總會讓他提心吊膽一次。他倒不是怕駐防在台灣島內和附近海面上的台灣水師的艦船的檢查,而是擔心遇上海盜。台灣近海,海盜橫行,肆無忌憚,成為航行在閩台之間的商船的心腹大患。

    但稻川垣認真想想·就知道自己猜錯了:自從咸豐十六年之後,李鴻章在馬尾造船廠興建海軍,以新式炮艦對海盜橫行的海面進行了多年非常有成效的打擊,成團伙的海盜都已經被剿滅殆盡,怎麼這裡還會有海盜?一定不是的!既然不是海盜,那就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了,不過是花上幾兩銀子做買路錢就行。心裡這樣想著,稻川垣命令放下船帆·停止前進,等待對方的大船駛近。

    等不到半更的時間,對面的大船越來越近·等到了自己跟前,稻川垣和船員各自吸了口冷氣:好大啊!

    這是一艘全鐵製的炮艦,寫有『江永號,字樣,船頭站立著三五個水手,正扒著船舷,向下好奇的張望。有人拋下纜繩,將兩艘船互相拉緊,不一會兒的功夫,有一個穿著繡有六品鷺鷥補服,頭上戴著硨磲頂子的男子·手腳麻利的順著繩梯而下,落到稻川丸的船甲板上。在他身後,跟著七個馬弁,都是朝廷官服,胸前掛著連珠快槍,順著身體的攀爬·來回晃動。

    稻川垣第一個迎上去,躬身行禮,船上這十幾個人中,他的漢語最好,便由他作答了,「給老爺請安。」

    為首的男子看了看他,「你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

    「我是日本人。」

    「聽你的漢話說得很好嘛?」六品官問他,「這樣的天氣還出海,不怕出危險?」

    「本來是好好的,誰知道天氣說變就變?也無處可以躲避,只好勉強前進了。」

    那個為首的通判好笑的點點頭,「船上裝的是什麼?有領照嗎?」

    「回老爺的話,都是一些從島上採辦的貨物,有茶葉、大黃、茯苓、湖絲等;也都是在廈門繳過稅銀的。這是領照。

    領照也就是相當於執照,在這樣年代,沒有種種攝影照相技術,便在文字內詳細填明船主兼舵人的年貌、姓名、籍貫與舵手名數,還有承領關牌縣照字號的年月、梁頭丈寸,貨物種類、出港日期,載運地點,給照領載的時間、交卸的地點,有無搭載的官兵人役、客民等諸項。

    武官態度認真,仔細看過、比對過,把領照交還給他,大手一揮,「進艙中檢查!」

    「是!」他身後的馬弁暴雷般應諾一聲,分開人群,就要彎腰進艙。

    稻川垣大吃一驚,趕忙雙手張開一攔,「老爺,請等一等!」

    那蚤首的通判神情曖昧的一笑,「怎麼了?看起來,你這船裡可不止是茶葉、大黃呢?說!」

    「大人,老爺,······」稻川垣並不害怕,貼近一點,從懷中拿出一個麻布的小口袋,向武官手中塞去,「老爺,都是苦哈哈,請您高抬貴手,高抬貴手。」

    通判眼神一亮,看那樣子,就準備笑納了,但忽然想起一件事來,「你是日本人?」

    「呃……是!」

    「那就愛莫能助了。」他說,「若你是中國人,說不得看在本鄉本土的份上,今日之事就當沒看見;既然你是日本人,新任分巡台灣道羅大人奉了皇上的旨意,凡是在海上發現有日本人的商船,漁船,都要逐一進艙檢查,要是放跑了一艘走私船,我的腦袋就保不住啦!」

    「啊!」稻川垣簡直要哭出來了,這樣的事情自己不知道啊?這下可糟糕了!

    為首的這個六品通判不再和他多嘮叨,命令馬弁徑直下去檢查,片刻之後,有一聲歡呼響起,「大人,查到了,都是大米!」

    中國官員歎了口氣,這幾個日本人看樣子也是怪可憐的,但王法如爐,沒有辦法,手一揮,「全部押起來!帶回艦上去!」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