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134節 對策研究 文 / 嵩山坳
中方不惜一戰也一定要把川村純義弄到手中的邸抄發出,舉片嘩然。拍手稱快者有之,心頭疑慮者有之;但不論個人所持者是如何心聲,有兩件事是所謀一致的。第一是軍機處全都是庸碌無能的蠢材;第二是朝中有僉壬之輩。
軍機處若非無能,面臨皇上為奕被刺這樣一個震動肺腸的消息之後,卻遲遲拿不出對事故的解決辦法?弄到最後,只能由皇上越過軍機處,直接降旨給內閣,要派兵艦東去?若不是朝中有小人,皇上從來是公私分明的性情,又怎麼會下達這樣一個在所有人看都過於小題大做的決斷?這樣的話是在心裡說說,表面上還是得奉旨辦差。
但就在大清方面厲兵秣馬,準備調派兵艦遠去日本的時候,一個消息傳到直隸、福建兩省和海參崴軍港,「川村純義自首出告,軍事暫緩,靜待後旨。欽此。」
這個消息讓李鴻章無比憤慨:一場儻來的富貴,就在眼前,誰知道川村純義這麼混賬?居然就這樣出首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自從奕被刺,中國出訪使團絕袂而去,日本人有些慌了手腳。這樣的大事一出,中國人一定不會就此善罷甘休,這還不必說中國的咸豐皇帝從來對日本抱著一份莫名的惡感,要是不趁此機會大加撻伐才叫有鬼了!
天皇連續召集內閣會議,商討對策,三條實美第一個說道,「眼下第一緊要的,是將敬神黨的組織內所有人,包括太黑田伴雄、齋籐求三郎、早乙女苗等人暫時收押,以我想來,中國人一定會要求將這些人遞解到中國去,按照大清律例治罪。」
「行刺一國親王,唯一的處置就是凌遲太政大臣閣下,您不認為,為了幾個人犯下的罪過,卻要這麼多人一起受到如此慘烈的刑罰是過於殘酷了事情嗎?」
三條實美雙手插進和服寬大的袖子中,身子端正,「若是巖倉君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可以化中國人的怒火於無形的話,鄙人願意傾聽。」
巖倉具視不能置一詞,喃喃的說不出話來了。
「三條君,這不是彼此意氣的時候還是請您接著說吧。」明治天皇打圓場似的說道。
「是。」三條實美答應著,又再說道,「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看中國人會提出怎樣的條件了。我想,也不外乎一些經濟賠償,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還請伯爵閣下從旁籌劃。」
大隈重信緩緩點頭,「是我明白了。」
「除此之外,還要請英法等國出面,調停此事只要中國人肯於及此黨而止,就是我等萬千慶幸之事了。」三條實美以手撐地,身體轉向天皇,「陛下,我以為,還要請陛下親蠢手書一封,寄上中國皇帝,表示歉意之外,更請求其原諒。」
「不行!我不同意!」外相大久保利通大聲呼喝,「我絕對不能同意由陛下向中國皇帝請求原諒的舉動!三條君你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麼嗎?你這是在把天皇陛下的尊嚴和臉面任由中國人踐踏的叛國之舉!」
三條實美的表情痛苦極了,「我當然知道。」他說,「大久保君,你知道嗎?咸豐皇帝對日本抱有深切的惡感,這種惡感正在期望、等待一個借口,只要給了中國人這樣的借口對於日本而言,就是滅頂之災!你和我都是政治家,不是軍人,但我們都知道,日本的軍事實力和中國完全不在同樣的基準線上,一旦中國皇帝借此事為契機,派軍隊來進攻,到時候,一艘鐵甲艦,就是可以將日本所有的常備艦隊都送到海底的存在!若是到了那個時候,連我們的國家都要被中國人佔領,你還要顧忌天皇陛下的尊嚴嗎?」
三條實美老淚縱橫,「陛下!」他痛苦的喊著,「為了日本國民,為了日本的明天,請您一定要親自書寫這封請求對方原諒的信函——現在的日本,是絕對、絕對不能和中國發生任何武力衝突的!」
「我明白了。」明治點頭。神情一片冷漠,心中卻如同翻江倒海一般,「請閣下放心,今天我就書寫信件,請求中國皇帝的原諒。為了得到他的原諒,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陛下英明。只要有這份孤臣孽子之心常保胸中,我日本將來一定會成為超越亞洲所有國家,和西方強國並肩而立的存在!到那個時候,中國人從我們身上取得的,都要十倍、百倍的償還!」
在三條實美等人以為,有各國出面調停,有明治天皇親筆手書的信函,有甘願付出經濟賠償的誠意還有敬神黨的組織成員的遞解,當可以滿足中國方面貪饜不足的**。但不料事態的發展出乎意料之外,中國人除了要求這些之外,還要把海軍大輔川村純義遞解來華,接受大清律法的懲治。否則的話,大清就要派遣軍艦,強行擄人了。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情況,三條實美、巖倉具視、勝海舟等人知道川村純義的脾氣,此事要是給他知道,他一定會不惜殺身報國的犧牲他一個人不算什麼,但此事傳揚到外,日本的國際地位一定會一落千丈,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亦將一掃而空了。因此,消息只是在內閣極少數人中傳閱,將消息封鎖得死死的,半點也不曾流露到外間去。
明治天皇不料中國人是如此的得隴望蜀,他終究只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心中有些害怕了,「太政大臣,若是我們不把川村君交出去的話,中國人真的會派兵來報復嗎?」他淒然四顧,聲調惶急的問,「若真是這樣的話,我日本海軍,可能有與中國海軍一戰之力?」
「請天皇陛下放心,即便海軍不敵,日本還有超過35萬的陸軍戰士,請天皇陛下放心,若是中國人敢於不顧國際公法,前來挑釁的話,陸軍的戰士一定會拼盡最後一滴鮮血,保衛自己的祖國的。」說話的人是有棲川宮仁親王。他是日本陸海軍軍務課的總裁。
在明治元年的1月17日,設置了採用三職(總裁,議定,參與)分課制的陸海軍軍務課,總裁是有棲川宮仁親王。所以,他可以算是實際上的日本軍務第一人。但他不懂海戰,更多的精力都是放在陸軍部一
而明治海軍的建軍目的是從西方列強的威脅中保衛日本。政府在一開始並不重視陸軍;戰力是以海軍為主,陸軍為從;所以當時對軍隊的稱呼不是後來的「陸海軍」,而是「海陸軍」。理由是日本是一個島國,要侵略日本的敵人只能來自海上,首先得有強有力的海軍來抵禦敵人從海上的進攻,而陸軍在當時還只是用來準備應付國內內亂用的。所以有棲川宮仁親王的地位就很顯得有些尷尬了。
而這一次眼見海軍卿勝海舟訥訥不能置一詞,可見是對於對抗中國方面的進攻全無手段,親王閣下大感失望的同時,又心中竊喜: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僅僅」準備用來對付國內反亂的陸軍偏偏就碰上了一次保衛國家的機會?因此大言不慚的說道,「只要皇帝陛下下達宣戰詔書,以各藩武士組成的陸軍部隊,就會給大清國以迎頭痛擊!」
明治維新初年,日本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陸軍部隊,其組成部分大都是失主的武士,無地的農民,但更大一部分是各藩所屬的藩士、武士。接受的教育也是五花八門,雖然大都經過西洋教習的培訓,但各藩所請的教習是從西洋各國請來,有美國、英國、荷蘭,最近還有請德國人的。雖然也裝備了新式快槍,但訓練很不成體系。而維新政府實施超身份的徵兵制度,則是在明治十年的西南戰爭中取得勝利之後,才得以正式被確立(後詳)。
有棲川宮仁親王的話在陸軍卿縣有朋看來實在不值一哂,只是這時候萬萬不能拆台,便做出一副大義凜然狀,在一邊沉默不語。
親王的話能瞞得過年輕的天皇,卻瞞不過三條實美、大久保利通、勝海舟幾個,也不說破,靜靜地聽他亂吹大牛。心中思考著對策。
明治做了個手勢,中止了親王的說話,他轉頭問三條實美,「三條君,您所見者多,以為我日本可有與大清一戰的實力?若是沒有的話,要如何料理此事?」
「親王閣下的話不能算錯。我日本若論及海軍,不是中國人的敵手,但炮艦終究不能長腳上岸,憑我國現有的陸軍戰力,亦未必不能和大清一戰。」
「鄙人不同意太政大臣閣下的話,如今《常備兵編制法》在各藩從未得到切實執行,頒布政令卻從未收到應有的效果。國家兵員不足,戰力孱弱。,雖然有鹿兒島藩將步兵四大隊、炮兵四隊,山口藩將步兵三大隊,高知藩將步兵二大隊、炮兵二隊、騎兵二小隊,合計人數為步兵名,炮兵名,騎兵81名,共計為5名,獻給國家,但臣下以為,若是以這樣的部隊對抗中**隊,無異以卵擊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