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17節 入值 文 / 嵩山坳
第17節入值
翁同龢家歇了幾天,隨即入值南書房,和當年一樣,做他的侍講學士。
一任山西學政做下來,除卻任上所有種種進項,使得宦囊豐盈之外,翁同龢比之當年出京前,多了幾分沉穩和老練之氣。便如當年老父遭譴,因為管束家奴不利,給弄至灰頭土臉的事體爆發之後,翁同書兩次私下裡寫信給弟弟,要他山西任上,上表朝廷,請皇帝念多年舊情的份上,寬免老人家的罪過,但翁同龢接信之後,卻出人意料的絲毫不理!給父兄的回信中,大打『朝廷公斷,聖明天,非臣下可以私情代償』的官腔,把哥哥的請求駁了回來。
翁同書又驚又怒,大罵弟弟不孝,還是翁心存宦海沉浮多年,大約能夠分得清楚小兒子的心思:翁氏一門,累受兩朝皇恩,無權臣之名,而有權臣之實。皇帝這一次有意掀起波浪,多是只是對朝中愈演愈烈的黨爭之風降一降溫,煞一煞銳氣。於翁家一族的榮辱,說到底是不相關的。
但如果翁氏父子不知進退,以為可以仰仗翁同龢入值上書房多年的情分,就可以、並敢於提出非分之請的話,則家門之禍,就不遠了!
所以翁心存看過翁同龢的來信之後,親自又給遠山西的兒子寫去一封信,內中絲毫不提公務,只說家務,告訴他,家中一切安好,他山西,那裡較諸京中,天氣苦寒,要他多多注意身體云云,全是絮絮叨叨,父子親情躍然紙上的文字。
翁心存很清楚,翁同龢年紀雖小,但皇上身邊多年,不提皇帝時不時的耳提面命,只是陪伴君父,數載而下所聞所見,君臣奏對時候的潛移默化,就絕對不是翁同書那般的書生意氣可以比擬的!後者正是因為看不透這一層,空自惶急、惱怒了半天。
翁同龢山西任上數年,只回過京城一次,還是咸豐九年的年初,為咸豐十年,皇帝三十萬壽,照例要加開一屆恩科的公事,京中呆不多久,料理完畢,轉頭出京,又回山西任上去了——他竟似是打定了主意,不給皇帝、朝中於翁家不睦的大臣以任何口舌之機,外人看來,甚至有點不近乎人情了。
這一次皇上賞假,翁同龢府中安安心心的住了幾天,自然的,父子來過,秉燭夜談的事情也不曾少,問過老父的身體,翁同龢說道,「……兒子這一次隨扈聖駕西遊,雖不比京中,每日御前當值,但聽肅雨亭說,皇上於國債發行政,早已經聖心默定,決不為任何人奪其志。只等回京之後,知會各省,就要照章推行了。」
「你當爹就不知道嗎?」翁心存是一派怡然自得的神色,「我雖耄矣,卻也不是倭艮峰那般食古不化之流可比。上一次你山西寄回家信,內中說起皇上談到,『舉凡情理所通的,論諸國事,也一定是能夠上下順遂的』之語,細細想來,實是治國大道啊!」
他說,「從皇上登基以來,羽翼漸豐,開始推行政,不論漕鹽、洋務、鐵路、兵事,說起來破除舊例,改行制,實際上呢,你想想,皇上所行的政,又有哪一節是與祖宗成法,背道而馳的?又有哪一節,不是我朝歷代明主當政之時,不曾為此傷腦筋,而苦尋謀劃之道,解決之法的?嘿!只憑這一點,京、外各省,不論滿漢,便是想拿祖宗成例為據,抗拒政的,也斷然沒有了落於口實處!故而才有這十數年來,國政日上,四方敬仰之景。」
他說,「皇上威權日重,其勢已斷不可阻,才有今天發行國債之舉——正如你方纔所說的,決不可為人奪其志——你想想,要是早上幾年,不提朝堂部員,只是這清流中人所上的奏折,怕就要把養心殿都堆滿了。」
翁同龢身為局內人,大以為然的點點頭,又追問道,「既然如此,爹為何又要與皇上同車共乘的時候,與倭師傅一再勸阻呢?」
翁心存很訝異的看了兒子幾眼,似乎覺得他會問出這樣的問題,讓人覺得不能接受一般,翁同龢腦筋一轉,也通曉其中,「是,兒子這話問得糊塗了。」
翁心存沉默半晌,方才一笑,很有點羞愧的味道,「倭艮峰方正君子,心中只有朝廷,只有皇上,從這一節說來,我不及他。」
「爹也不必如此,外圓內方,才是君子立身之道。倭師傅……」翁同龢滿腹言辭,終於化作喟然一歎。
翁心存取過水煙,翁同龢燃起紙媒,伺候老父親吸了幾口,咕嚕嚕、咕嚕嚕的吸過,又再問道,「你此番回京,皇上可有所差遣?」
「這倒不曾,皇上只是說,著兒子倣傚當年,仍自到南書房入值。」
翁心存點點頭,把水煙置於一邊,「南書房司文字之役,雖無相權,而有相任。你要記住,多與他人為善,切切不可以家事自誇其大,孫亦何、張子青、額莜山幾個人,才學都不你之下,要多多與人交好。」
「是,兒子都記下了。」
翁心存大有辯察顏色的功夫,看兒子表面上奉命唯謹,神情中卻是一派不屈之色,知道自己這句話他未必往心裡去。不覺有些為他擔心,但孩子大了,不可能做父親仍自像當年一般,以父道尊嚴,言辭訓誡為能是;再說,由他闖一闖,經歷一番,也未必是什麼壞事。
於是,府中休息幾天之後,翁同龢開始入值南書房。除了他之外,這一年之中,皇帝另外宣召了幾個人,分別是,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的狀元張之萬,直隸南皮人,字子青;咸豐三年癸丑科狀元孫如僅,山東菏澤人,字亦何;還有一個是旗人額勒和布,姓覺爾察氏,字莜山;他有一個綽號,叫腰繫戰裙——和他的名字,正是個無情對。
入值南書房侍講,名義上是文學侍從之臣,但因為可以貼近天子,每日面君,便是比諸那些六部堂官,仍自多一份進言之機,故而雖然無權無責,仍是朝臣所嚮往的清貴之地。翁同龢不提,另外三個人,當接到明發的邸抄,知曉自己入值南書房,都興奮得不得了——這已經是一年前的舊事了。
上午巳時,翁同龢到南書房,和幾個人彼此行禮,互相寒暄了幾句,聽門口一聲唱喏,「皇上駕到!」眾人不敢怠慢,各自迎到廊下,跪倒接駕。
皇帝剛剛和軍機處、內務府、宗人府見過面,為朝政的事情,生了一肚皮的怒氣,原因無他,西幸之前,著恭親王奕訢辦理內務府往來辦差之中,種種貪墨之事,經過四個多月的時間,案子查得差不多了:經多方查驗、舉證,從咸豐三年至今,只是浮收、侵魚、倒買倒賣幾項加一起,為內務府上下貪墨的銀子,就不下五千六百餘萬兩之多!
其中有一部分,和高宗皇帝當年所掀起的兩淮鹽引案如出一轍,內務府提出的每年六百萬兩的『內帑銀』,交由各省鹽商生利,按照常例來說,每年大約可以獲利三二之數,而卻只有一個籠統的數字,並無任何明細。不過和當年之事有一些出入的是,當年是鹽商疲滑,蒙哄朝廷;這一次則是內務府與揚州、長蘆、四川等各大鹽商相互勾結,欺上瞞下,瓜分銀兩,造成了極大的虧空。
皇帝為這件事大發雷霆,連多年來榮寵不衰的肅順也沒有逃過去,給他加頭帶臉的臭罵一頓,肅順幾個將額頭撞得一片烏黑青紫,胡亂應承幾句,以下去即刻派人查處為由躲了出去。
皇帝讓奕訢隨駕,到了南書房,臉色兀自不是很好看,當先一步跨了進來,擺手讓幾個人起身,驚羽從帶來的物什中,取出茶壺,倒了一杯申斥,端了過來,「皇上,用一杯吧?」
看見參茶,皇帝憑空又是一陣惱怒,按照奕訢查明的情況,吉林將軍、奉天將軍每年除卻照例要進貢大內的人參之外,還和內務府上下勾結,借徵用省內進貢之物為由,東北三地大肆收進人參,然後夾雜貢物之中,運進關內——以這樣的名義運輸,照例是要免稅的——銷往各省,只此一項,又給這些人發了大大的一筆橫財!
「老六,你以為,內務府之事,該當如何處置?」
「不論皇上如何處置,都是這些下賤的奴才應得果報。臣弟自上一年奉旨管部以來,辦事潦草糊塗,始終未能舉發其弊,還需皇上指授方略,才能一舉蕩滌內中妖氛,臣弟自知失察,請皇上恕罪。」
「現不是要追究……」皇帝搖頭擺手一起來,「你為人操行如何,朕早已知曉,此事和你扯不到什麼關係。」他說,「你說說,今後如何行事,才能使這群奴才,不敢再有貪賄之想、之膽?」
奕訢很覺得為難,不提內務府一眾奴才,多年來上下蒙蔽,早已經成為利之淵藪,只說慾壑難填,即便是鋼刀臨頸,亦自不理不問,只求伸手,又如何能夠有辦法不敢有貪墨之想?「這,皇上聖明,臣弟想,只要曉以利害……」
皇帝用力一揮手,「只靠說就能夠改變他們貪墨的德行了嗎?和白花花的銀子比起來,聖人之學,這些混賬的心中,不如……」他遲疑了一下,把後面將欲出口的髒話又嚥了回去,「不行,這件事得認認真真的拿出一個辦法來,若是只事後查探,固然有亡羊補牢之效,但總也會給這些人留有一份僥倖之心。不妥,不妥!」
奕訢也沒有很好的辦法,皇帝以咸豐三年為始,之前種種花用、靡費一概不問,本意就是保全自己、保全母妃——若是徹底而詳的糾察下去,只恐已經故去的康慈皇太后的臉上,也未必能夠有多麼好看!故而他心中著實有所感激,大有愧疚,「是,皇上教訓的是,實是臣弟胸中空無一物,未能為君父分憂。」
皇帝睬也不睬,轉而看向翁同龢等幾個人,「你們呢?你們於此事可有什麼解決之道嗎?」
翁同龢前情不明,聽這君臣兩個說了幾句話,大約知曉緣故,但不論如何建言,都會大大的得罪了內務府,而這樣的衙門,又豈是可以輕易得罪的?這會兒臨君父之怒,也還罷了;日後一旦事有轉機,皇上面前進言一二,於自己可謂是大大的不利呢!因此閉緊雙唇,一言不發。其餘幾個人也是抱著同樣的想法,沒有一個人出言,南書房中安靜了下來。
皇帝心中好不失望!於內務府的管理,他自有一本計劃,今天不論誰有所建言,幾乎都不可能為其採納,自然的,也就不會過於得罪內務府一眾奴才,殊不知,這幾個人或者如奕訢自陳的那樣,胸中無物;或者如翁同龢一般,不敢直言,一個個居然全都像木雕泥塑的一般,那裡裝啞巴?這就是他們口口聲聲說的,以赤誠之心,上侍君父的嗎?令人齒冷!心中想著,年輕的天子冷笑起來。
「怎麼,都沒有任何解決之道嗎?」
「臣等才疏學淺,未有建言之方,請皇上恕罪。」
「也罷了,這樣的事情,本就是不容易,加不是爾等所學所知,能夠想到辯折之道的。」皇帝說,「不過這都沒有關係,你們不懂,想不出對策,朕有。」
奕訢一驚抬頭,「皇上?」
「等日後吧,日後你們就明白了。」皇帝說道,「朕平生恨臣下有貪墨之行,只要能夠杜絕臣下此等奸弊,不論出以何種手段,朕都會毫不猶豫的採用!即便是求諸外人,也所不惜!」他又說,「便從內務府,這個天家飼養的奴才衙門辦起吧。」
說了幾句話,皇帝轉而放鬆了一點精神,把話題扯到旁的事情上去了,「這一次西幸途中,有一次,朕招軍機處奏對的時候說起郭嵩燾任上上折子,提請海軍之設。朕和軍機處打了好久的嘴仗,終究莫能決。爾等都是飽學之士,以為如何啊?」
最新章節txt,本站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