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鴻蒙策

第二章師門任務 第三十一節 將台驗兵4 文 / 月下買酒

    兩邊之言,都不無道理,趙王沒多作理會,看向一旁正襟自若的平原公子趙固,說道:「龐將軍主張從嚴治軍,以令法讓軍士畏懼;樂乘、樂閒兩兄弟提倡愛惜士卒,用恩義去感化他們。兩方所講都不無道理,平原侄兒,你對此何看法?「

    換作是別人多半會在當中遊走,說一大堆恩威並施、嚴令仁義並用的大道理,在將雙方各誇讚一番,兩邊都討好處。這些道理任誰都會說上兩句,趙固自然不會不知道,但他爵位高顯、身份尊貴,拿別人說過的話來嚼舌根,則不免叫人給看低,多多少少有些不屑。他不慌不忙,說出自己的道理:「龐將軍和樂家兄弟固然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是嘴角說詞,究竟誰的道理更確切一些,那只有等能上了沙場才能見分曉。」

    趙王道:「哦,侄兒可有什麼好主張。」趙固道:「軍令、仁義都是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戰場是死地,用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鼓動別人到死地去賣命,除了那些特別忠心的肯拚死決戰之外,稍微有點害怕的只怕隨時都會想著要逃命。未打仗就先想逃命,這仗哪裡還打得成?」趙王沉吟片刻,道:「侄兒這話也在理,依侄兒看,若要士卒甘心上陣效忠,該當如何?」

    趙固道:「依臣愚見,士兵殺敵,靠的是一個『勇』字。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倘若有一人勇猛,可帶動百人膽魄;十人勇猛,則千人鬥志旺盛;百人勇猛,足可點燃一軍士氣,必能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趙王眼睛一亮,道:「此話甚善。」又問:「只是不知該如何去找那麼多勇士?」趙固輕輕笑道:「要招募勇士,拿軍令、仁義這些看不見的東西當然不行,必須得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趙王道:「侄兒的意思是要大出金錢財物?」

    趙固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陛下假如不僅僅只去犒勞那些帶兵的將官,同時也給英勇殺敵的軍士以豐厚獎勵,何愁找不到勇夫?這實實在在的好處遠比什麼嚴令和口頭恩義要有效多了。」趙王點點頭,道:「軍中無勇夫,好比人無精神魂魄,若能得四方勇士,黃金資帛,寡人何惜之有。」說罷發出一聲長歎,轉向虎背,問他:「適才三方所言,小仙看誰的道理更對一些。」

    虎背哪懂得什麼治軍之道,愣愣回答:「他們說什麼,我一句也沒聽懂。」趙王不禁臉色下沉,虎背眨眼道:「剛才不是說了嗎,帶兵打仗我一竅不通,我又不個是專門研究怎麼打仗的神仙。」他看看旁邊的蘇代,道:「老頭,你鬍子一大把,學問一大堆,怎麼連一聲都不吭?」

    趙王隨之也看向蘇代,「蘇先生,你看呢?」蘇代挽起袖口,一拱手道:「回大王,平原公子、龐樂三位將軍說的都有道理,想必他們治軍之時都是採用各自的方針。今日天高雲淡,適合演武練兵,大王不妨當場檢驗檢驗。」趙王道:「哦,怎麼個檢驗法?」

    蘇代道:「計謀策略,可以口述論證,沒必要操戈帶甲。至於士卒是否勇敢、軍容是否嚴謹、陣法是否精湛,乃為上陣殺敵之本,不演練當然不行。大王可以讓三方各出三千精卒,在校場之上各展所能。」話剛講完,不等趙王回應,龐信搶先道:「先生所言正合我意,唯有這樣才能一見高下,還請大王移步校場,坐壁上觀,讓我等比試比試。」

    趙王「嗯」一聲,問樂家兄弟:「二位將軍以為如何?」樂乘、樂閒齊聲道:「請大王坐壁上觀,看我等一決高下!」接著問趙固,趙固笑道:「三位將軍興致高昂,臣侄如何能不奉陪。」趙王一拍軍案,「好!傳令下去,讓兵士刷鍋造飯!午時一過,本王將於校場親自檢閱軍容,優勝的那一軍,軍長便授予大將之印。」說完站起來,道:「幾位將軍各自準備,午時過後,校場來見。」

    平原、樂龐四人應聲退下,各會營寨安排。趙王帶上虎背、蘇代和幾個大臣在一大隊武士的護送之下,乘車向校場拖沓而行。

    (晚上24點加更一節。)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麼要什麼,都砸過來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