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東皇傳

小說博覽 第349 天子(八) 文 / 傅戍己

    借助「代漢者,當塗高火生於木。木生於土未央之君。三大讖語,賈詡當庭大喝一聲:「左右近臣,請解幼天子之玉壘、金綬,奉予九門侯!」

    不過,賈詡這一聲大喝,力道不然而卻沒有展現出應有效果。

    捧玉。望、金綬,這是皇位轉移的標誌。

    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

    當史書廣泛流傳後,權力高峰的官員便多了層顧忌。譬如,東漢外威第一人梁翼,雖跪扈至毒殺天子。其平時卻仍需禮遇天子;董卓雖暴逆。軍管長安,其亦不敢盡壞朝廷制度。

    似廢立之事,無論如何,史書必定要大書特書。董卓廢少帝劉辯。袁院捧玉望、金綬;曹不代漢。張音捧玉望、金綬。

    親手廢立,不能必保得天子之恩寵,卻定將會因此留名於後世。

    朝臣之中,有資格為劉皋捧玉望、金綬的皇甫嵩、淳於嘉、馬日攆等三公元老,顧忌名聲,不肯出列,而其他有心討好劉呆的朝臣。卻又沒有資格為劉呆捧玉望、金綬。

    朝臣不動。十一歲的獻帝劉協也不知如何應對眼前驚變。

    獻帝劉協驚恐的望著并州兵,坐立不安;車騎將軍皇甫嵩、司空淳於嘉、太尉馬日攫等三公元老,則默默垂下頭。

    朝堂之內,竟一時陷入尷尬境地。

    眼見朝臣沒反應,賈詡也猛的臉色一變,心中暗道一聲不好。

    賈詡先為翼縣縣令,後為討虜校尉,皆是漢帝國基層官員,他雖有絕才能,但是在朝臣眼中,賈詡如今不過是劉呆帳下一個得寵的小人,朝臣不至於因此看重他半分。一如後世,某邊疆縣委書記,驟然出現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沒有幾位中央大佬會特別看重這位小小縣委書記。

    朝臣三公輕視賈詡,自然也會順帶輕視賈詡的廢立宣言。

    人卑,言輕。

    然而,若是因此導致廢立之事冷場」,

    那樣,雖然劉暴依舊能借助兵事順利登基,但是卻不免為外人恥笑。言劉皋篡位,不得人心如是。一旦廢立之時,朝臣冷場之事,傳播至山東,必將對山東諸侯形成一個誤導:長安朝臣無一人服劉皋。

    長安朝臣不服劉最,則關西必生內賊。那樣以來。或許會有許多諸侯,因此覺得有機可乘,紛紛來攻伐關中,試圖僥倖取利。亦即是說。許多本來可以避免的於劉呆無利益戰爭,關西并州兵、涼州兵卻不得不悶頭頂上,疲勞作戰。

    危急之時,劉呆身後的華歆,突然大跨步出,越過賈詡,踏上宮殿台階,走向獻帝劉協。

    朝臣會議,大臣只能列身於台階之下。凡是奏章、文書之類,大臣先傳給天子近侍,而後再由這名近侍上遞給天子。華歆越過要詡,踏上台階,卻是不合朝會制度。

    一名近侍宦官,瞧見華歆登上台階,下意識的擋在華歆面前,阻止華歆繼續前行。

    華歆微微抬,雙眼細密,緊盯著這名近侍。與此同時,華歆腰間長劍,「喀」的一聲,拔出一半!

    近侍宦官頓時覺得,一股森寒之意。迎面撲來。

    真實歷史上。華歆投依孫策時,常與孫策高歌會酒,性意相投。華歆,別看他平素溫爾儒雅,高節名士,其實他卻也是個能夠飲數十斤米酒而不醉的豪邁猛士,一如後世讓萬人憧憬的詩仙李白。會須一飲三百杯,說的正是華歆這類人物!

    能讓猛銳冠世的孫策,心悅誠服,折節執弟子之禮的華歆,自然不是柔弱文士。

    華歆長劍出鞘,配合陰森殺意,嚇得本就心慌的近侍宦官,不禁向後退去。這名被華歆嚇破膽的近侍宦官,由於立身台階之上,後退時一個疏忽,絆在台階,側身摔到在地,滾下台階。

    近侍宦官攔人不成,反而如小丑一般。從宮殿台階上滾下。不過由於朝堂上凝重的氣氛,近侍宦官的狼狽舉止,朝臣大都視若未見,沒有一人敢笑出聲。

    近侍宦官摔到之後,華歆合劍歸鞘,繼續拾級而上,伸手將獻帝劉協。從榻上拽起。繼而,華歆牽著一身龍袍的獻帝劉協,走下宮殿高台。

    華歆卻是越過三公大臣,親手將獻帝劉協牽下宮殿高台。

    真實歷史上,曹操率兵外戰時,伏皇后、伏完一黨暗中謀誅曹操。事敗,華歆、郗慮奉曹操之令,勒兵入皇宮,搜捕明證。當時,獻帝劉協親自與郗慮交涉,伏皇后則導藏明證,躲入牆中內壁,欲以此逃脫曹操這次搜檢。然而,性情果斷的華歆,為淡化獻帝劉協與曹操之間的直接衝突,遂挖掘宮殿內壁。親自扯出伏皇后,將謀殺曹操之罪。定性為外戚奪權。

    歷史上,華歆將伏皇后扯出內壁密室;這時空,華歆當機立斷,牽引獻帝劉協走下宮殿台階。華歆,最終還是沒逃過,他與獻帝劉協一家的糾纏!

    獻帝劉協被引下宮殿高台,一切事情那就自然而然了!

    華歆解下獻帝劉協玉望、金綬。繫在劉呆身上。玉望、金綬轉移,這大漢天子的名分,也隨之更改。

    眼前的一幕,對於獻帝劉協,又是何等的熟悉。

    就在十數月前,這玉望、金綬,便是這般從尖

    玉皇、金綬佩戴完畢後,華歆躬身道:「請陛下登殿!」

    「請陛下登殿!」賈詡、荀彧以及簇擁劉呆步入朝堂的百餘名并州兵卒,大聲附和華歆登基之請。

    在并州兵卒「請陛下登殿」的助威聲中,劉暴緩步踏上宮殿高台。

    站在龍椅之前;劉最長舒一口氣!

    簡單的走下、走上儀式,卻宣告著皇位的轉移!

    從此,我即為大漢天子!

    大漢天子!

    目光向下傾斜,望著兩列朝臣、百餘名兵卒,劉呆猛然張開雙臂,迎抱這萬里江山千鈞擔!

    「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同時跪地高呼同時,獻帝劉協也被華歆按在地上,依臣子應有禮節,向劉暴參拜。

    從此,劉協是臣不是帝,劉呆是帝不是臣!

    「漢獻帝劉協」這個組合。卻是不會再有在這個時空出現的機會!

    《後漢書》載:

    「青龍元年七月丁末,十五日。興武帝廢幼帝,曰:「為帝兩年,國不能安,又身披非先帝子嗣之疑,不能庇護宗廟,今廢為陳留王」華歆解幼帝奎綬,以奉興武帝。

    赦天下,減免死罪一等,民賜米糧,一人三斗。

    廢棄昭寧、永漢、初平諸年號,復初平元年為中平七年。改元為青龍「初平二年為青龍元年。

    興武帝與群臣定約,曰:「十年之內。若不能掃蕩群丑,還四海昇平,吾當自動退位。爾等,可自天下劉氏宗室中。再選取賢良俊才。以為新帝!,

    朝堂大臣、未央宮吏卒,鹹呼萬歲者三。

    注小青龍。位在東方五行之中。屬木,故興武帝以之為年號,取其吸取土精元氣之意。用一句俗氣的話說,歷史的車輪從此偏轉到另一個未知方向。

    青龍元年七月十嚴日,亦即是西元州年8月互日,劉最廢劉協,登基天子,開始主導漢帝國這輛戰車前進方向。

    自穿越漢末以來,劉呆潛心築基六年有餘,或是從黃巾陣營,委曲求全;或是征伐西羌,揚名一方;或是講學邯鄲,驚動天下;或是藏身并州,靜觀董、袁之爭。

    六年有餘的苦心經營,讓劉皋漸漸成為漢末軍閥之中一員。

    今年年初:月份,劉最籍借孫堅大破董卓時,驟然力,先是攜軍入維陽,而後又在紛水,利用越時代雙馬鐙輕騎兵,突陣遠襲,進而大破董卓近十萬涼州雄兵。

    一戰敗董卓,再戰奪關西,自三月份至七月十五日,短短的百十餘日,劉最完成從蟲到龍的飛躍!

    國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此何鳥也?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一生苦戰,未必能建大功;一戰之威,未必不能建根基。

    後世太祖苦心經營近二十年。窘迫不知凡幾,然一朝力,三年定鼎天下!說是太祖三年定鼎天下。其實更可以說是太祖旺天掃蕩全國。

    西元隙遲年口月口日,至西元比遲年。月2日,此為遼沈戰役。

    西元此遲年。月6日,至西元喲年,月舊日,此為淮海戰役。

    西元隙遲年。月凶日,至西元吶年,月引日,此為平津戰役。

    太祖定鼎天下,關鍵在於三大戰役,三大戰役關鍵在於口天的遼沈戰役。一戰之威,更改天下局勢,然後借勢鞭撻天下,興建偉業!

    三月初,紛水一戰,到皋用雙馬鐙輕騎為奇兵,破擊董卓十萬涼州兵;七月初,長安一戰,劉皋利用上郡馳道為奇兵,成功奔襲涼州兵。

    與後世太祖動遼沈戰役一般。兩場決定性大戰,奠定了劉梟雄霸關西、并州之大勢。

    時機!大勢!

    以點斷線,以線破局,以局成勢!

    紛水破擊董卓,將這一戰利益最大化之後,它給劉呆帶來了關西十三郡,帶來了天子之位!劉皋雄霸關西之勢,關鍵在於汾水一戰,破擊董卓十萬涼州步騎。

    作為穿越這個時空的小蝴蝶。劉暴不知不覺中,已經對漢帝國產生巨大影響,進而由量變轉換為質變!

    正在走向衰落的漢帝國,因劉呆而得到救贖!

    當東方漢帝國閃現出一絲希望之光時,貴霜帝國、安息帝國、羅馬帝國卻依舊行走在他們固有的歷史進程,一步一步走向黑暗,一步一步走向沉淪!

    當劉呆登基為漢帝國為天子。即將帶來光明時,那遙遠的西方,羅馬帝國已經耗損他最後一絲元氣,即將徹底沉淪。

    若是歷史進程不變,十數月後,當安東尼幾咖王朝最後一位羅馬皇帝康茂心心上兒簡稱。山遭遇刺殺後,羅馬帝國即將陷入一個瘋狂時代。那是一個禁衛軍,明火執仗拍賣羅馬皇帝的瘋狂年代!

    號西歐古書,諸書翻澤標準不一,有精通西歐告航算的。請指號內附其英女原名此為最終說起羅馬帝國,凡是略讀羅馬帝國史、漢史之人,仔細品味一下。便可以現,其崩潰歷史進程。幾乎和漢帝國太過於類似,以致令人不敢相信。

    兩千年前,東西兩大帝國的覆滅。竟然驚人的類似!

    中平元年,亦即是西元凹年。

    東方漢帝國,張角引導黃巾之亂。給漢帝國帶來沉重的打擊,以致後世不少人甚至建議將三國歷史提前至該年。

    當黃巾之亂橫行漢帝國時,西方羅馬帝國亦遭遇一場大變。這一年。不列顛蠻族破擊不列顛總督普利斯庫斯吉凱心心,引不列顛危機。不得已,羅馬皇帝康茂德不得不派遣前任不列顛總督馬賽魯斯言山心業兒趕赴不列顛,穩定局勢。

    熟悉不列顛地形的馬賽魯斯,很快擊敗不列顛蠻族。然而勝利之後;迎接馬賽魯斯的不是勝利呼聲,而是部下的反叛。並且,此事很快波及至羅馬城,成為羅馬崩潰的導火索。

    未幾,不列顛軍團反叛之事,迫使康茂德不得不誅殺自己近臣禁衛軍長官佩倫尼斯弘心端。佩綸尼斯,可謂是康茂德執政的左膀右臂,誅殺佩倫尼斯,無疑是康茂德一種自廢武功行為。失去佩倫尼斯輔助的康茂德,很快就無力控制高盧地區、日耳曼地區,一如漢帝國遭遇鮮卑襲掠、西羌叛逆一般。

    這一年,東西兩大帝國,雖然皆順利平定當年反叛,卻為以後沉淪。埋下伏筆。

    中平元年至中平六年間。靈帝劉宏為應付空虛國庫,不得不向各郡太守、陞遷官員徵收數量不等的財貨。亦是因為此,後世國人常常怒罵靈帝為商人皇帝,張讓等宦官,貪污**,不可忍受。

    如出一轍,遙遠的西方羅馬帝國,此時也正在賣官綴爵。因為誅殺佩倫尼斯而獲利的康茂德官家克裡安德雲。「在羅馬城囂張的販賣各類官職,比靈帝、張讓賣的更凶更猛更暴虐!

    靈帝、張讓等向官員收錢,還注意為官職分等級,富縣收多點,窮縣收少點。但是這位克裡安德,可沒有這麼體貼人意,這位老兄不但大肆賣官,還逼著別人買官。似那些沒人願做的小官、虛官,克裡安德也都是一一虛高加價,強行賣給對方,你不買也得買,總之:交錢!

    單是西元的年,一個沒權的副執政官號;吼「比官職,克裡安德便足足強行賣給萬人。他創造了羅馬帝國一項厲史記錄!

    初平元年,亦即是西元年。

    東方漢帝國,不久前,靈帝死,何進、宦官互相殘殺,雙雙死,絕。而後董卓勒兵維陽,秉持朝政。

    與此同時,遙遠的西方羅馬帝國。那位強迫人買官的克裡安德也一如張讓一般,走向死亡。有所不同的是,漢帝國殺死張讓的是袁紹、袁術兩兄弟;羅馬帝國殺死克裡安德的是康茂德情婦瑪爾吉雅雲比一黨。

    初平二年,亦即是西元州年。

    東方漢帝國,因為軍事失敗。董卓遂採取壁野堅清之策,火燒維陽城。

    與此同時,遙遠的西方羅馬帝國,羅馬帝國都城羅馬城也生一場大火,不但大量的建築被一把火燒燬。甚至連羅馬火灶神維斯塔神廟蘭比北三,也毀於此次大火中。

    董卓親手制定火燒睢陽之策;康茂德則為羅馬城大火,欣喜不已,自以為天助己力。

    初平三年,亦即是西元年。

    東方漢帝國,呂布、李肅與王允合謀。於未央宮北闕,成功刺殺董卓。掀開三國初期大動亂。

    與此同時,遙遠的西方羅馬帝國。康茂德的官家埃克萊克圖斯蘭山仙!與康茂德的情婦瑪爾吉雅合謀。成功刺殺安東尼王朝最後一位羅馬皇帝康茂德。

    若將代替董卓總攬朝政的王允,比作代替康茂德處理事務的官家埃克萊克圖斯;將董卓義子呂布,比作康茂德的情婦瑪爾吉雅。東西方,兩場刺殺事件,幾乎嚴絲合縫,令人不敢相信。初平四年以後。亦西元昭年以後。

    東方的漢帝國,陷入軍閥劇烈兼併;西方的羅馬帝國,則陷入各總督爭霸怪粵中,單是昭年,短短一年之內,羅馬就湧現四位羅馬皇帝。其中一個,就是不列顛軍團推舉的!

    自西堯凹年至西元,昭年,東方漢帝國和西方羅馬帝國,雙方皆經歷過反叛、賣官、近臣內鬥自殘、京都被火燒,權人物被刺殺等等近似的事件。

    東西兩大帝國,驚人的相似衰落歷史,令人不禁感歎。

    這個時空中,東方漢帝國因為劉呆。逐漸起死回生,然而遙遠的羅馬帝國,卻依舊漸行漸遠漸無路。

    直到許久許久之後,漢帝國的一隻遠征軍團,才給混亂的羅馬帝國帶來和諧之光,帶來了和平,帶來了希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