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漢東皇傳

小說博覽 第296 盜墓筆記 文 / 傅戍己

    「青州、幽州地圖,是兩張叛亂後,由騎都尉公孫瓚、大司馬利虞上遞。」

    「徐州地圖、充州地圖,沒有具體詳細軍事地圖,只有舊時戶籍、山川河流地圖。

    「荊州、揚州地圖,是荊揚叛亂後,由廬江太守陸康等人上遞,其中數郡,例如長沙國,有一部分地圖又是故長沙太守孫堅、故荊州刺史王欲上遞。」

    「益州地圖,是益州叛亂後,由益州牧劉焉上遞。」

    「交州地圖,有許多幅,如朱偶、賈綜等人都曾上遞過。」

    「大抵,除荊南以及益州群澗郡附近專今貴州一帶三,益州南部永昌郡附近今雲南南部、緬甸北部,因為地理因素,難以繪製地圖,其他各州郡地圖、關隘,一一盡有。而且,雖無記載各州郡翔實數據,但是每郡每縣人數戶籍,皆有附錄!不過因為這些地圖都是從不同庫房選取,是以其中有不少重複處,還請大將軍見諒!」

    「紙質、帛質、絲綢質、以及少量木板質地圖,總計五百六十八幅。」

    劉梟望著眼花繚亂的數百幅地圖,拍著中藏府承肩膀,道:「你叫什麼名字?我欲辟你為薄曹從事。你可願意?」

    秦末亂世,漢高祖劉邦攜軍入咸陽,諸軍將皆爭奪分搶金銀財物,唯有蕭何入秦承相御史府,收錄大秦帝國各類律令、圖書、戶籍文冊。而後劉邦平定天下,多賴蕭何收藏的這些律令、圖書、戶籍文冊。

    今日此時,這位中藏府承,於紛紛戰舌比中,收藏五百餘幅地圖,可謂獨具慧眼。雖然不知此人能力如何,是否能比於蕭何萬分之一,但是單憑中藏府承收藏無數地圖的行為,卻是瞧出他是一個有心思的人。

    人才,多多益善!

    劉呆入維以來,大略清點一番睢陽各倉庫,覺除軍用器具、鎧甲、刀劍以及糧草,還存留一些,其他無數財貨,早已被董卓有計劃的轉移至關中。

    其實,中藏府承貢獻地圖之前,劉呆早已經派人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府,仔細按查漢帝國朝廷律令、圖文表章,一如蕭何入咸陽時。只可惜,遷京之時,司徒王允早已經效仿蕭何,將漢帝國重要文冊典籍,收攏數十車,一起運往長安。於是,劉最一心需求的漢帝國戶籍、地形圖,三公府中卻是片犢不見。

    自三公府中失望而歸,劉皋下意識的以為睢陽城已經被王允、董卓相繼搬空。王允搬運文冊典章,董卓轉移金銀財貨,這維陽城卻是切切實實空虛下來,不再有重要器具。又因為,劉皋顧忌影響,不敢隨意行走南北兩宮,這效仿蕭何的心思,劉暴也漸漸隨時間淡去。

    誰知柳暗花明又一村,劉皋以為希望不再時,卻突然出現個中藏府承,獻上漢帝國十三州一司隸,五百餘幅翔實地圖。手握這五百餘幅地圖,劉皋卻是擁有其他山東軍閥不可能擁有的巨大優勢,一如秦末亂世的劉邦!

    可以說,這百餘幅地圖價值,遠甚於奪下維陽城!

    劉梟心中揣摩:「真實歷史上,董卓撤離維陽時,曾焚燒過維陽。那時間,這中藏府令費盡心力,收集五百餘幅地圖,只怕盡毀於一場大火中!眼前這個有心思的中藏府承,恐怕也是因為維陽一場大火,獻圖計共不得施展,所以才默默無名於歷史典籍!人若成事,還是需要一定的運氣吶!」

    劉皋心中感慨間,中藏府承已經整整服飾,跪地向劉呆拜道:「謝大將軍舉辟之恩!屬下名肖讓,字不爭,豫州沛國人!」

    中藏府承收集五百餘幅地圖,正是圖謀以此晉陞為親蔣要職,怎會拒絕劉呆善意的招攬!

    中藏府承宣佈效忠後,劉呆心情越暢快,向外面尾隨劉呆行走旗陽城的百數隨從、維陽舊吏,吩咐道:「今日蘭台之行,到此為止,大家還是四散歸去罷!」

    繼而,劉皋又吩咐左右親兵道:「你們暫且歸屬肖從事,協助他整理這五百餘幅地圖,並按照各州郡集合成冊,轉移至我書房內。搬運時,切莫小心,不可損壞一張地圖!」

    最後,劉皋露集一張笑臉,對中藏府承說道:「麻煩肖從事多費點心思,將蘭台所存留之物,整理成數據文書,以便我軍點差,快投入實用。」

    劉皋正準備就五百餘地圖繼續安排時,忽然一位親兵走向前來,小聲向劉呆匯報:「州牧,宋典在蘭台外候命,似有要事!」

    「宋典?帶我出去見他!」聞聽這親兵言語,劉呆頓時捨棄地圖事宜,關注起宋典。

    劉皋攜軍入維同時,張燕、顏良、高順三人,奪取孟津,驅趕呂布潰兵,將北邸山、孟津一帶,納入并州軍勢力範圍。

    而後,張燕、高順、顏良,三人又攜軍南進,降伏偃師、鞏縣兩城,逆擊屯戍豪陽一帶的徐榮數萬兵馬。至於北邸山諸園陵,則由宋典以及其部下職方司、錦衣衛分部接管。如今宋典匆匆返回維陽,劉皋腦海閃過的第一個念頭

    安護東漢諸皇帝園陵,是劉皋此次出兵借口,牽一而動全身,由不得劉呆不去重視。

    快步走出蘭台庫房,劉皋未曾走近宋典,已經揚聲問道:「可是園陵有變?」

    宋典閉口不言,等趨步行至劉吊兩步之內,方才小聲道:「園陵無甚大變。只是適才瞧見孫堅率部將入北邸山祭祀先皇園陵,卑職恐有不測之事生,是以匆匆入艘請示州牧。並趁機向州收回報園陵諸事!」

    劉皋長舒一口氣,道:「園陵無事便好!孫堅只要不率大軍入園陵,就不必擔心事情外洩!我不是已經吩咐過,處理一陵墓,便掩埋一陵墓?。

    宋典四下窺視一番,又小聲道:「雖是按照州牧安排去做,但那園陵財貨數量巨大,卑職不敢馬虎一點。呂布盜掘墳墓,挖來的財貨金銀,多數還未運往函谷關董卓處。州牧可知呂布盜掘財貨有多少?足足有近八千斤黃金,一萬九千斤白銀

    劉皋臉色猛的一變,不禁冷吸一口氣:「八千斤黃金!一萬九千斤白銀,怎會如此之多!」

    漢世之斤,有大斤小斤之分。

    例如歷史書冊上常見的,如陳平向劉邦獻離間項羽之策,劉邦遂傾其所有,予陳平四萬斤黃金行事。這裡的四萬斤,按照漢世習俗來說,或許便是小斤。小斤,萬克,即四萬斤黃金,折合後世計量單位,約曲千克,合計一噸。陳平離間項羽部下無數大將謀臣,在漢世條件下,花費一噸黃金,還算合情合理。

    八千斤黃金,折合後世計量單位,按照大斤計算,約為純;按照小斤計算,則約為勁千克。

    一萬九千斤白銀,折合後世計量單位,按照大斤計算,為約4巧噸;按照小斤計算,則約為為辦千克。

    縱然宋典報告數字,是為小斤,這筆財富也是相當驚人的!

    「是大斤,還是小斤?」劉呆又多問一句。

    宋典答道:「大斤!」

    「呼!」劉呆眼光突然有點直愣愣的!

    八千斤黃金,合計後世燉黃金。這是什麼概念?後世和諧年間,中國黃金年產量也不過刃多噸,而且儘管家人一直強調,為應對經濟變革,中國國家黃金儲備應當達到一萬噸,但事實上直至和諧七年,中國對外公佈的國家黃金儲備,也只有一千多噸!

    呂布自數個園陵盜掘的黃金,竟然高達2噸!在漢世。這可以說是一筆巨大財富!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縱然除并州外,漢帝國各州郡銅錢急貶值,但是黃金貶值卻是有限的。無論如何,漢世民眾對黃金的認同度還是遠遠於五妹錢的!

    劉最正在為這比巨大財富驚訝時,宋典又道:「八千斤黃金,一萬九千白銀,只是呂布盜掘的金銀財貨!職方司自呂布尚未盜掘完畢的陵墓中,又整理挖掘出近三千斤黃金,八千斤白銀!」

    「不過這些黃金、白銀。都是各種器皿模具,鑄造時可能添有雜質。卑職測量重量時,都是直接記錄物件重量,恐怕若是化金為錢,黃金、白銀實重,或許會有些縮減!」

    宋典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一萬一千斤黃金,即後世2乃噸黃金;兩萬七千斤白銀,即後世盯鈍白銀,這是何等的一筆財富!怪不得歷代帝王墳墓,皆被人虎視眈眈,各路軍閥瞧見一皇帝墓便挖一墓!

    縱然漢世白銀還不是貨幣,但是富貴之家小至針線、髻飾品,大至餐具、瓶甕,都不乏白銀製品。白銀雖不是貨幣,但是也有一定價值,不弱於充當貨幣流通。似自園陵盜掘出的白銀,不用說,肯定是各種器具,而非後世通行過的銀兩、銀鍵。

    真實歷史上,董卓因為鎮妾維陽時,極度缺乏錢財谷糧,困窘異常,最後不得不逼迫維陽豪強、盜掘園陵,無所不用其極。有鑒於此,董卓後期無比重視錢財谷糧儲備,甚至董卓回鎮長安後,立即營建哪塢,號稱欲積存足以支撐關西三十年的糧草。

    雖不知董卓死前,跳塢是否完成董卓預期計劃,但是董卓死後,外人自哪塢掘的財貨,其中不計珍繡錦衣,單黃金便有兩三萬斤,白銀**萬斤!

    想到這裡,劉皋心中不禁感慨:「如此看來,歷史上董卓後期,他之所以不但能維持二十餘萬精銳消耗,更是積攢起兩三萬斤黃金,怕主要是依靠盜掘園陵吧!」

    劉最思維散時,宋典又道:「董卓盜掘園陵,多有營建皇陵工匠參與,所以他們盜掘度很快,至顏良大軍驅趕走袁紹時,僅有光武帝、先帝靈帝劉宏兩座陵墓完好無損。如今這批工匠盡數掌握在我們手中,是否繼續執行呂布命令,開挖光武帝的原陵、先帝的文陵?。

    劉皋入維,旗聳是安護大漢諸園陵,但是實際上,劉呆根本沒這個心思。顏良將呂布潰兵自北邸山諸園陵驅趕走後,劉呆立即委派宋典,率職方司本立占薪地址曰昱改為:剛則舊口陽…8。o…敬請暨陸閱正!、訃二接管北邸山園陵,打著靖掃園陵旗幟。其實卻是壓冊然口布盜掘的寶物。

    自執行入維計劃時,劉皋就壓根沒想過,將呂布盜掘的財貨,再埋下去!和董卓態度一樣,早已習慣後世各種火葬、盜墓的劉呆,內心時園陵的尊敬著實有限。

    死人之財,不及活人之未來,劉呆亦是這種思維!

    當然,這盜墓的事,其實歷史上各個開國帝王,或多或少都做過一些,只不過有的是親自動手,有的是坐等漁翁之利。

    盜墓雖易獲利,但是在重孝的漢世中原,卻是最容易沮喪人心。真實歷史上,董卓盜掘園陵,還是借助遷徙園陵名頭,直至孫堅率軍擊潰董卓,入據北邸山,這才揭露董卓盜掘園陵的真面目。

    眼下,劉皋借助歷史,在董卓尚未自盜墓獲取巨大利潤時,猛的一棒擊出,打在董卓三寸之上,成功坐收呂布盜墓紅利!當然,劉皋亦深知,即便是接收董卓盜掘財物,也會引來不良風評,這也是劉呆為甚啟動職方司、錦衣衛控制北邸山緣由!

    有些事,卻是不能明看來!

    劉呆稍稍考慮一番,道:「一萬斤黃金,以及各類布帛,已經足夠我并州崛起!凡事不可貪心,貪心不足則必敗大事!原陵、文陵,萬萬不可再盜掘!不可因為小節,令無數士族大家,以為我劉呆貪財輕孝,奸詐求利,而無王公之象!」

    一萬斤黃金、近兩萬斤白銀,已經足夠未來并州支出,是以不必多求錢財!

    「夜長夢多,遲則生變,你組織人馬,將這些財貨金銀運輸至太原郡!至於其他諸園陵,如壽陵、庚陵等,亦須填復原狀,務使外人看穿我等金蟬脫殼之策!」

    宋典道:「州牧請放心!屬下清點諸陵墓時,皆是嚴格遵從州牧吩咐,清點一墓,掩埋一墓。孫堅馳馬北邸山,所見到的景象,也只是我并州軍辛辛苦苦,復原陵墓!」

    於是,劉皋打著安護陵墓旗號,卻將陵墓盜掘器物,悄悄轉移至太原郡,大其財!

    而後,這些金銀製品,多數被劉呆冶煉為金銀汁水,重新鑄造器物,然後用來購買糧草,兌換金錢。有了這筆巨大財富,并州軍未來的底氣更足!

    并州荒蕪無人,那就苦練招降俘虜本領;并州無糧,那就利用金融風暴購買他州糧草;并州無錢,那就自董卓手中奪取!

    若想成就一番大事業,不僅要學會種田,更要學會掠奪他人財富!

    初平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張燕、高順詐作援兵,巧渡黃河。

    三月初二,董卓兵敗大谷關。狼狽西逃。

    三月初三,張燕、高順襲殺飛虎校尉,奪取小*平津。同日,劉皋主軍向碎陽開撥。

    三月初六,董卓撤軍至新安。

    三月初九,張燕、高順、顏良三軍齊出,奪孟津、敗呂布,同日丁榮率五百甲士奪取維陽。

    三月初十,楊奉、郝昭兵圍偃師,次日破之。

    三月十三日,高順破鞏縣,逆兵徐榮於雛水!

    三月十四日,袁紹當眾痛斥董卓殘暴,並令翼州牧韓馥部曲趙浮、程奐,將帥三萬人,移防五社津。趙浮、程奐戰船行走黃河兩岸,徐榮不能御。

    三月十五日,孫堅前軍三萬人入谷城。同日,袁紹表並願提供劉皋一萬人糧草供給。

    三月十七日,顏良率五千騎兵破擊徐榮於欲水,斬一千三百。

    三月十八日,陳王劉寵響應「天下劉氏共擊之」口號,供兵一千步卒,過陳留郡而進擊豪陽。

    三月十九日,充州刺史劉岱響應「天下劉氏共擊之」口號,供兵三千步卒,自酸棗進擊成皋,又言保證陳王劉寵一千人糧草供應。

    三月二十日,幽州牧劉虞當眾指責董卓盜挖園陵,並供兵兩千五百人入并州,該部幽州兵自供糧草。至此,除益州因為地理偏遠之外,劉皋一手炮製的五大將軍,形成新的聯軍,繼續山東聯軍之勢,對抗董卓!

    劉岱、劉虞、陳王劉寵三人積極倡導之下,類如趙國、齊國等勢力稍強的諸侯王,也借助劉皋一聲「天下劉氏共擊之強藩護弱主。」紛紛招兵買馬,防成本土。

    當然,那些早已破落,甚至連匹馬也買不起的劉氏諸侯王,面對風捲雲襲的漢末大動盪,卻是有心無力。

    真實歷史上,因為袁紹舉薦劉虞為東帝之事,但凡劉氏宗室。皆是人人自危,不敢越制絲毫,唯恐被人以謀反罪誅殺!也是因此,漢末無數諸侯王,竟然只有陳王劉寵一人明確參與過軍閥爭霸。

    當今之時,因為劉皋保衛園陵口號,卻是給無數諸侯王提供一個完美的募兵藉口!有保衛園陵、崇揚孝道這大帽子,各諸侯國國相卻是不能再隨意限制諸侯王行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