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249 十八路諸侯討董(二) 文 / 傅戍己
第249十八路諸侯討董(二)
ps:本書現定為八月一日上架。嗯嗯。月票、訂閱那啥的,到時候幫助幫助點,小眾文存活不易……大家施手援助點……感謝不禁……
這幾日,繼續免費放送。
---------------------
荊州,襄陽。
隨著幽州、冀州、兗州、青州、豫州相繼反對董卓執政,荊州刺史王?也開始為未來籌劃,廣泛招募兵員,欲與其他州牧刺史一起聲討董卓。
王?心意稍定,遂手書數封書信,發往南陽、南郡、零陵、桂陽、武陵、長沙等郡太守,欲以刺史名位收攏各郡兵權。畢竟漢世舊例,郡縣兵權民事,皆歸太守掌轄。王?若欲用事,必先以個人魅力降服諸郡太守,才能集中荊州所有力量。
這日,王?正在觀察山東諸州郡兵勢佈局,忽有親信前來相報:城外江南兵卒反叛。
兵凶大事,由不得王?不重視。王?隨即等城門箭樓,與反兵交涉,詢問兵卒為何反叛。兵卒紛紛言,說他們反叛實屬無可奈何,只是糧草缺乏,錢資短少,難以兵陣。莫說兵甲齊備,便是替換單衣都不曾有,這樣士卒如何衝殺陷陣?
王?以為他用人不當,導致兵卒物資被人貪污,心中多有歉意。為安撫兵卒,避免內戰,王?平靜回復兵卒:「物資不至貴部,恐是偶然之失,絕非郡縣長官本意。我這便令人打開府庫,補充貴部糧草,切勿作亂也。」
城門放行這部兵卒,引至襄陽府庫,立時向他們發放財貨,試圖將叛亂消弭於無形之中。
王?望著遠處正在領取俸祿的兵卒,心中考慮如何將這些反叛兵卒,重新收編。便在此時,王?帳下屬吏忽然驚道:「咦。刺史,你瞧那員武將,是不是長沙太守孫堅。」
孫堅破殺長沙、零陵、桂陽等賊寇時,王?亦有參與,故他部下屬吏,大都見過孫堅。
王?定睛一瞧,遠處那武將果然是孫堅。王?心猛的一跳,隱隱覺得有些不好苗頭。王?大跨步上前,質問孫堅:「孫長沙,你怎也在兵卒中?」
王?剛開口,孫堅親信部下數十人,立刻拔刀舉劍,猛衝上前來,將王?團團包圍。王?臉色猛的一變:「孫太守這是何意?莫非竟要誅殺朝廷大臣不成?」
孫堅卸去披掛,單手持長劍,喝聲道:「正是奉朝廷檄書,誅殺刺史也!」
王?臉頰一抖,反問道:「何來朝廷檄書?吾有何罪?」
「刺史之大罪,便是至今尚不知罪在何處。」孫堅左手一揮,入城領取賞賜的士卒,立刻形成軍陣,直撲襄陽防守要害。原來,孫堅一心一意奪取襄陽,根本不理會王?,只是隨口懶散應付。
王?情知中計,遂降低身段,好言好語,請求孫堅饒他性命。無奈孫堅心似鐵石,根本不被王?說動。王?瞧著這陣勢,知道孫堅奪取襄陽後,必定要誅殺他。畢竟若是他這刺史尚在,孫堅這太守根本不能統轄襄陽。
求生無望,王?長歎一聲:「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望太守念在昔日共破荊南賊情義,允我完身而死。」
王?這請求,立時被孫堅答應。畢竟,孫堅雖有奪權心思,但此時也不願身披殺戮上司惡名。
荊州刺史王?『自殺』不久,武陵太守曹寅便拍馬趕來,向孫堅祝賀道:「孫長沙智誅惡賊,不費一兵一卒,便奪取襄陽,當真是智勇雙全,令時人嗟歎。王?惡賊一除,荊州數郡必將影從太守,繼而赴戰雒陽,立下不世之功。」
這次逼殺荊州刺史王?的計策,便是曹寅與孫堅合謀。
因為孫堅逼殺荊州刺史王?,荊州一時群龍無首。隨後,孫堅在曹寅支持下,成為荊州一桿標誌,吸引荊州諸郡豪傑前來投靠。
就這般,三國初期赫赫有名的孫堅孫文台,攜勢登上歷史舞台。
---------------------
另一方。
雒陽城內,董卓帳下屬吏、兵將,彈冠相慶,齊聲歡呼。
前些日,董卓劍走偏鋒,兵行險招,以天子詔書征辟屯戍京兆的皇甫嵩為司隸校尉,入雒,收其兵權。
皇甫嵩此時擁兵十餘萬,兵勢強於董卓。縱然是皇甫嵩沉默應對,也能給董卓帶來無數壓力,不能集中精力應對關東諸侯。
孰料,皇甫嵩竟然毫不猶豫的,選擇在他強董卓弱時,主動放棄屯戍在京兆的十餘萬精銳兵卒,單身入雒。作為董卓最大威脅的皇甫嵩,竟然如此容易折服,不禁令雒陽城內的董卓再度恢復信心,仰天大叫:「天不亡我董卓也!」
皇甫嵩投誠之後,天下格局頓時大變。有關西三輔支持,董卓已經可以全力經營雒陽,出兵巡視山東諸州郡。
一掃前時頹廢,董卓興高采烈的呼喚帳下謀士,商議道:「皇甫嵩單身入雒,關西則盡在我掌控之中,不復有腹背受敵之虞。當此時,我思量,應以雷霆之勢,破擊賊兵首腦,折其士氣,摧其心意,諸位以為如何?」
董卓話音剛落,尚書鄭泰起身答道:「政在德,不在眾。明公{董卓}坐擁關西三輔,二三十萬強兵健將,已立於不敗之地,何必再做無用之功。類如袁紹、孔?皆無兵旅之才,議論文典、善政尚可,至於兵陣破殺,非其所善長。故,明公之大患,在於不能安穩朝政,不在於兵威是否威加山東諸州郡。與其出戰袁紹諸賊,不如趁機梳理朝政,全力安穩兩京{雒陽、長安},靜待諸侯自敗。」
似鄭泰許多原本掛於何進門下的謀士文臣,在董卓入雒陽後,大都成批次的向董卓投誠。是以,鄭泰如今也作為董卓帳下謀臣,參與軍國大事。
聞聽鄭泰所言,董卓略略不喜,淡然道:「孔子曰,『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文德是國家根基,武事亦非國家枝葉。革改時弊,興盛大漢,非一朝一夕之事,然此刻袁賊罔顧百姓性命,跋扈起兵,卻是迫在眉睫。若不立即鎮壓,必傷害大漢政體,乃至在線春秋五霸迭興局面。」
鄭泰聽到董卓所引用孔子話語,差點失聲大笑:「文武之道……文德、武事!涼州寡於學術如是哉。堂堂國相,竟這般錯解經典語句。罷罷罷!連『文武之道』都不知的邊鄙武夫,我何必再和他商議國家大事!」
鄭泰如此一想,便索性沉寂下來,默默跪地不言,任憑董卓恣意行事。
非暴力,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