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236 京觀與烈士(續一) 文 / 傅戍己
第236京觀與烈士(續一)
離石城外,山谷邊、小溪河畔,某鄉里角落。
話說,匈奴左當戶蘭阜昔日兵敗,為劉杲擄獲。之後蘭阜耐不住刑拷,遂將自己所知全部乖乖招供。因蘭阜所提供情報,劉杲輕易理清匈奴各部族之間複雜脈絡,得以成功執行五分匈奴計策。
不過,似蘭阜這種匈奴奸,劉杲心中將其視為一次性工具,用完即棄,絕對不會留戀絲毫。
然而,蘭氏畢竟是匈奴四大部族之一,且蘭阜又是蘭氏這一代中俊才,不能隨意誅殺。當時劉杲稍稍思索,便令左政將蘭阜當作質子留在離石城,借此干涉匈奴某些內部事務。也是因為蘭阜背後有匈奴蘭氏撐腰,他才不至於如烏留那樣淒慘,狼狽的被兵卒押送至離石礦區,於深井中挖煤掘礦。
前年匈奴反叛時,離石城附近鄉里百姓,多被抄略,無論大族小戶,提起匈奴,都是恨的咬牙切齒。
類如崔鈞這等公侯之子治理西河郡,為求安穩局面,皆是強制漢民、匈奴和解,不得私下爭執械鬥。礙於官家威風,漢兵刀劍,鄉里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吞下心中怨氣。其實,似崔鈞這種求穩政策,歷來是地方官員最佳選擇,古今如一,小民或許一時報怨不公,但是隨著時間沖刷,仇恨總會淡淡散去。這正是從古至今,朝廷一向倡導的,今人不記前人仇。
不過,自劉杲擔任并州牧後,西河郡卻是風氣大改。與崔鈞這種局限於一郡眼界不同,劉杲的佈局更深遠、長久。崔鈞憂心國家衰困,不欲令地方再起刀兵之亂;劉杲卻是捨近求遠,以一時之失,佈局籌劃未來邊疆政策。
卻說西河太守崔鈞嫌棄西河郡荒蕪,無有賢人能與他言語。何進未死前,崔鈞已經托人入雒,請朝廷調任他至山東郡縣為官。雖然如今董卓上台,但只要有崔烈這位官老在雒京,崔鈞調遷文書應該很快批示。
因即將離開并州,崔鈞對西河郡也有點心不在焉。雖見劉杲變更政策,覺得不妥,但是聽劉杲三兩句解釋後,崔鈞也便撤手不管,任憑劉杲攪弄是非。卻是崔鈞以為,劉杲善軍陣,能夠威懾群胡,且頗知進退,不會致使河西反叛。崔鈞心中,只要西河郡不起大亂,其他之事,皆不足為慮。
亦是因此,西河太守雖是崔鈞,但是真正掌權西河郡的,卻是劉杲代理人左政。
左政自廣宗時,便被劉杲手段折服,全心全意侍奉左右。昔日破韓遂,劉杲為避免洩漏廣宗行蹤,刻意剝奪左政功績,不曾向朝廷上報左政始末。破擊韓遂後,劉杲諸直率屬下,唯有左政一人為白身。然而,即便遭遇劉杲如此對待,左政也不曾口出怨言,依然默默做事,不似他表弟李晉,自暴自棄,失去進取銳氣。
因此事,劉杲遂覺得左政穩重、忠信,可以托付大事。原本劉杲輕視左政出於黃巾,且歷史上毫無聲名,劉杲能用顏良、趙雲、韓當時,絕不會想起他左政。
不過畢竟萬千沙石,不掩金玉之材;疾風吹起,勁草必現。
當此時,也只有左政,能夠將自己前途、未來毫無保留托付在劉杲身上。劉杲部屬雖多,但類似左政這般人,卻異常乏缺。
也是因此,自邯鄲講學時,左政一步步成為劉杲謫系,雖官輕而權重。如今郭聞雖出任一方太守,但於劉杲謫系內,地位尚不如左政。
左政繼崔鈞掌權并州後,一方面每月挑選一些匈奴戰俘,在集市之中,宣佈戰俘罪名,而後公然處決,以此發洩漢民心中怨恨,另一方面對遷徙內地的兩部匈奴,進行改風易俗。
劉杲講學邯鄲,一篇《大學章句注》,奠定「大儒」根基。是以,自劉杲入并州來,附近不少儒士、文生,紛紛慕名而來。
改風易俗。改,革改其風習;易,變易其流俗。
黑暗一點說,所謂該風易俗,也就是滅絕當地社會風習,革改其文化傳統。漢世之間,因改風易俗而聞名的儒生官吏,不勝枚舉。不同於後世海西殖民策略,漢世儒生的改風易俗手段相對更高超,也更容易被當地人接受。漢世這些善於改風易俗的儒生,才是形成大一統觀念根基所在。無有這些該風易俗的儒生,漢世如何能發展南方?
春秋戰國紛亂,文字不通,語言各異,文化限於中原腹地。而後秦滅六國,始皇帝倡導「書同文,車同軌」,一改中國春秋戰國五百年諸侯封建。不過,秦始皇帝雖然提出「書同文,車同軌」,但是因為秦為短命王朝,至秦末時,社會風氣改革有限。真正將此策略貫徹實施的卻是四百年王朝的漢世。
將南越、東越、西南、涼州遠郡以及五百年紛亂殘留下來的秦人、趙人、楚人概念銷毀,將全國革改為一,卻多虧漢世儒生改風易俗。
漢世儒生的這種手段,劉杲仔細理解後,相當欣賞。這種同化為一,再也不分的融合,劉杲私下以為,卻是比後世海西的殖民策略,更加適合當代。畢竟漢世人,還沒有民族觀念。
劉杲當即選派一些善於改風易俗的儒生,至西河郡,隨同左政教化內遷匈奴。
儒生教化大半年後,成果斐然。本來就漢化嚴重的南匈奴,紛紛以自己出身於野蠻之地而恥辱,個個皆立志要捨棄匈奴一切傳統,奔向文明懷抱。不知不覺中,訴說匈奴野蠻的主力,由漢民轉化為這些內遷匈奴。似乎,不罵不幾句美稷匈奴野蠻,便顯不得他們文明一般。
那些內遷匈奴如今,不管識不識字,寧願餓著肚子,也要購買來一卷、半卷竹簡。哪怕是不認識漢字,也要充一下門面,證明自已有意求學。
處於這種氣氛下的西河郡,即便是某漢民偶爾效仿匈奴習俗,也會引發群嘲,為周圍人鄙視。
短短數月,內遷兩部匈奴與美稷三部匈奴堅決劃開界限,涇渭分明。這也是匈奴本是無數部族組成,並非真正同源同流。
也是因為離石城蕩漾著這種氣氛,頗讓出身於匈奴貴族蘭氏的蘭阜,感到不舒服。於是,蘭阜便由離石城內,遷居城外鄉里,自尋個偏僻清靜處。當然,左政絕對不允許蘭阜私自逃歸美稷,干擾劉杲以後佈局,所以蘭阜身邊,總有十數人兵卒監視他行蹤。
這一日,蘭阜在院落樹下,捧起一本漢世經典書籍,仔細研讀精要時,遠方突然奔來兩千餘灰頭土臉的奴工。正是欲奉蘭阜為主的烏留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