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221 和解董卓(中) 文 / 傅戍己
第221和解董卓(中)
想贏取平局,劉杲手中必須手握點董卓要害,充當交易籌碼。
憑借雒陽附近六千步騎,短時間內如何奪取董卓要害?劉杲與華歆思量半日,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
既然雒陽週遭附近不可強求,劉杲就把視線放到董卓背後,雒陽與長安的數百里關隘通道上。
數百里狹長通道,戰略要地有四。
一是華陰,這是京兆三輔的門戶所在。攻據華陰,則長安即在眼前。但是因董卓如今尚沒有軍閥心思,因而此刻控制長安的並不是董卓,而是與袁紹比較親密的京兆尹蓋勳以及率領十數萬兵卒,屯戍在右扶風的皇甫嵩。
劉杲若是攻取華陰,只能是突然面對蓋勳和皇甫嵩的威壓,自找麻煩,對於逼迫董卓毫無益處。故此地不可取。
二是弘農城。弘農即古函谷關,自古以來便是兵家要地,據此地,東望雒陽,西迫關西。不過,弘農距離董卓偏遠遠,反而靠近皇甫嵩、蓋勳,此時縱然攻據弘農,但若不能連勢皇甫嵩、蓋勳,董卓也不會十分顧忌。
且因為弘農偏遠,劉杲並不瞭解弘農周圍地形。而古函谷關向來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說法,劉杲對自己能否快速奪取弘農,心中沒譜。
而若是不能一兩日間突然攻破弘農,以致形成僵局,那對當今局勢有害無益。一旦摩擦爭執過大,徒令董卓覺得劉杲是準備與他全面開戰。
到那時,董卓全力剿滅雒陽六千步卒,再令劉虞、公孫瓚、皇甫嵩合兵出擊并州,劉杲定然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竹籃打水一場空。
鑒於付出與收穫,劉杲與華歆盤算一番,將弘農也排除在外。
三是函谷關。函谷關在雒陽近畿,若是一旦攻破函谷關,雒京必然震恐不安。
劉杲若是能攻破函谷關,大軍臨陣雒陽。董卓說不定,將會縛手而降,一改當今劉杲敗局。
唯有函谷關距離雒陽太近,且關乎董卓生死。若是劉杲欲攻函谷關,董卓必定攜大軍來逆,不肯退讓半分。
一旦董卓全力來伐,劉杲除非全面開戰,否然肯定難以奪取函谷關。況且劉杲心中大計,是經營并州,進而爭霸天下,卻不想今日就與董卓拚個你死我活,徒為關東諸侯做嫁衣。
這三處戰略要地,皆不可取,那便只餘下第四處:陝縣。
陝縣地在弘農、函谷關之間,若是奪取陝縣,恰好既能打痛董卓,又不會令董卓暴怒。
商定計劃後,劉杲以丁榮統帥小平津千餘人,棄守小平津,逃亡崤山;以高順統領北邙阪五千步騎,退兵至孟津。
丁榮、高順舉動皆是為迷惑董卓,令董卓部曲以為他劉杲尚在雒京周旋。而實際上,劉杲發覺呂布並非真欲合兵,而是可能設下騙局後,就與華歆商議一番以後戰略,並各自孤身潛行至并州。
劉杲潛行前,又飛鴿傳書至河東郡安邑、太原郡晉陽兩城,調遣鎮守太原郡的張楊、楊奉、賈逵、郝昭四人,鎮守河東安邑的張燕,以及掾吏衛凱、裴潛等人,集聚一萬三千步卒,自安邑過中條山山谷,與鎮戍在大陽城的徐晃匯合。
當此時,襲擊陝縣,關乎并州未來興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與劉杲出奇兵入雒陽的投機心理不同。
飛鴿速度快,效率高。劉杲潛行路上,張楊、張燕等人,已經日夜兼行,發兵大陽城。也是因為飛鴿傳書,劉杲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調集太原、河東戍卒,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昔日徐晃耀兵中條山,鎮戍大陽城時,劉杲已經令宋典派遣職方司密諜,潛伏在陝縣。這些密諜手裡錢財豐富,這些時日發展不少線人,進而利用這些線人,密諜們成功分批運送百餘士卒入陝縣。
而後,劉杲分兵兩路,一路自黃河上游渡口,過曹陽亭,自西而東攻伐陝縣;一路自茅津渡河登陸作戰。
董卓入雒時,不過精騎三千,惟因這些騎兵夜出晨入,詐為援兵,才令雒陽袁紹之輩,以為董卓大軍皆至,不敢妄動。董卓深知詐計不可久,早已經傳令夕陽亭屯兵,以及弘農、陝縣戍卒率兵拱衛雒陽。
董卓八月二十八日入雒,九月初一廢帝,緊接著便是劉杲與董卓數日對峙。
九月初七這日,段煨接到董卓軍令,令他整頓軍卒,準備拱衛雒京。
因段煨地處陝縣,所以這支八千兵卒對雒陽局勢來說,影響很小。而後董卓掌權,劉杲又與呂布僵持在北邙阪,董卓為威懾劉杲,又傳令段煨停止入雒,轉而籌劃謀取河東郡,抄劉杲老底。
可憐段煨自初七整頓軍伍,才欲援兵雒陽,卻又在九月初九接到董卓新軍令,變換方略,準備攻擊劉杲。不過劉杲早令徐晃戍守大陽城,看守中條山山谷,段煨雖接到軍令,一時之間,也無可奈何。
九月十一日夜,黃河北岸軍鼓突響,無數船隻,自茅津衝向黃河南岸的陝縣。聞聽北岸舉兵,段煨連忙率兵防守河岸,逆擊黃河船隻。便在這時,職方司密諜如期而發,與混進來的百餘人兵卒,合力奪取陝縣南、西城門,自曹陽亭登陸的步卒趁機擁入城內,與茅津渡口來的登陸作戰步卒,前後夾擊段煨八千兵卒。
這一陣,劉杲成功攻破陝縣,斬首八百餘人,俘虜近七千,並生擒段煨。
劉杲後世讀歷史書籍時,對段煨沒有印象,所以頗為輕視段煨。而後劉杲審問段煨時,忽聽段煨竟是武威姑藏人。
劉杲當時一愣,心思:「武威姑藏?那不是賈詡老家!隱隱記得李郭之亂後,賈詡貌似投依同郡軍閥,莫非便是眼前此人?」繼而劉杲忽然又想起,武威姑藏,這亦是大名鼎鼎的故太尉段?老家吶!
一問之下,這段煨還真與段?同族。
劉杲心中當時頗為感概:「歷史上賈詡與段?的牽連,我所瞭解的,也就是賈詡冒充段?之孫子,成功避難。今日才知,賈詡與段?同縣,且與段煨等私交甚好,想來賈詡對段?昔日行事,也是異常熟悉。」
「簡簡單單的一個詐名故事背後,卻是夾雜著層層關係。若不是賈詡與段?同縣,且熟知段?行事,他又如何能騙盡氐胡?雖是一件小事,但是細細研究,卻是種種因素雜糅結果。」
「這歷史若不能細細排查出點點滴滴線索,如何能看透那層層迷霧?范曄著書,他或是知道一切故事背後因果,只是不屑於大小諸事,盡錄於書冊。跨越兩千年後,缺乏對歷史熟稔的我,單從那數十萬字的歷史書籍中,卻不能參悟出那真正的緣由。」
「這歷史書籍,看來也只能當作參考,至於其中細節變換,還需要我親自查詢!」
不管如何,因為賈詡、段?兩人,劉杲對段煨的態度頓時改變,一掃剛才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