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132 王芬之謀 文 / 傅戍己
自西羌歸來,劉杲便把未來計劃,仔仔細細,重新整理一番,剝離不切合實際之事,曾添以前所未設想,卻又可投機之事。
耗費諸多時日,劉杲已將未來三年計劃,逐步安排下去。
鑒於未來很長時間內,與劉備沒有直接衝突,劉杲便趁今日,稍微結交一下劉備。而後諸侯爭霸時,能多一個好感勢力,還是多一個好。當然,更重要的是,劉杲認為劉備未入蜀前,只能算一個小軍閥,無關大局,掀不起什麼浪花。
若是劉備有袁紹那樣的根基,劉杲卻是不必與之結交。因為一旦雙方勢力龐大,那就必須開打,一興一亡,絕無兩存之理。
自古爭霸天下者,都是結交弱者,針對最強。最強已滅,我取而代之,繼而統領天下。這是霸道之業,與借他人之勢,擴展自己實力不同。
劉杲將劉備引入內堂,為在座之人介紹劉備,並在言談間,向王芬提及:「玄德原為安喜縣尉,因督郵一事,掛官印遠走中山。刺史能否與中山國相,打個招呼?」
王芬眼角閃過一絲異色,繼而詢問劉備事情起末。
劉備把所有罪狀推給督郵,不言自己擔心被罷官,而言督郵貪污數十萬錢,自己因無錢,督郵遂威脅要罷官。最後劉備又道:「督郵欺上瞞下,傷及刺史清名,故備方鞭打之。」
督郵,為刺史屬吏。按照常理,劉備鞭打督郵,便是抽王芬嘴巴,言王芬所用屬吏,人品相當差!雖然王芬位高權重,不必為一小小督郵,而怨恨劉備這個小小縣尉,但是此刻在堂內提出,卻是大大不妥。
冀州負責巡視各郡縣的督郵有十數人,王芬這一州刺史,自然不能祥知每一人。這事,放到平素間,也只能是閒話時一件談資。劉杲真若是想為劉備打算,私下再尋王芬,王芬自然會幫助劉備一二。
但是如今在座諸位,如襄楷、華歆、許攸、陳逸等,都是一方名人,劉杲突然提起劉備這事,讓王芬覺得有點難堪。王芬之所以驚訝,卻是覺得劉杲不似不明事理之人,怎會突然針對自己?
雖因督郵一事,王芬被小小指責一番,但是以王芬涵養,尚不會動怒。王芬言辭模糊的說道:「玄德之事,我已記下。淘汰官吏,本是朝廷吩咐,自有專人負責。待回返治所後,吾定還玄德一個清白。」
因為這件不愉快的插曲,眾人提前結束聚會,各自散去。
劉備、張飛、關羽回客店路上,張飛面露欣喜,道:「有王刺史說辭,督郵之事,卻可以告一段落。」
劉備搖搖頭,道:「千般辛苦,難當一人言語。唉!你與二弟都有大將之才,怎能隨我龜縮在安喜縣內。這次辭官,也讓我視野變得寬闊。為兄不能只貪圖玩樂,如今也要效仿九門侯,立功邊疆,封侯事!」
「或在邯鄲結交名人,或去雒陽拜訪老師。無論如何,我劉備,豈能守一縣尉至終生!」
------------------------
走出洪波亭侯府,返回暫時僑居的大院內。
這是劉杲為王芬安排下的住處。
王芬隨口向身邊的襄楷問道:「襄公,今日劉杲,似乎別有心思?」
襄楷拄著枴杖,抬頭向西方望了望落日,道:「怕是劉杲已經猜透你心思!」
「不可能!」王芬猛的一頓,繼而道:「我與他言語,只涉及平常諸事,他怎能猜透我心思?」
「呵呵。你莫要輕視劉杲此人。」襄楷搖搖頭道。
「雒京傳聞,劉杲平羌前,曾寫出『昔日以大漢盈富,段太尉?之偉略,兵伐十年,耗資億萬』語句。一句話,二十二字,不但點明羌亂之由,把握住朝廷內各方態度,更言明平叛策略,以及自己傾向。一句話,包含無數意味,不是無比瞭解朝局走向,絕難寫出。」
「雖然劉杲而後,入湟水,破金城,聯合董卓,行事不同於上書。但是誰能知,劉杲這不是玩弄諸公心思,強力插入繁亂局勢,而後輕身而退?」
「平羌之後,劉杲無論入雒,還是下放郡縣,都將面臨無數艱難。偏偏他能壯士扼腕,毅然辭官隱退,更以一曲《隴西行》,堵住悠悠之口。自高祖創建大漢,除那些封無可封之人傑,有幾人能在大功之後,突然抽身而退?」
「況且,從涼州傳來消息看,韓遂出隴西郡、掠搶武都郡。夏育、劉石、董卓三方聯防,接連與韓遂交戰。但如今,三人雖然斬首之功績,源源不斷傳往雒京,但卻始終不能誅平韓遂。以老巧來看,夏育、董卓、劉石三人,想必在各自劃分利益後,勢力已經連成一片!」
「董卓為新興隴西勢力,夏育為老牌涼州軍閥,劉石出自山東。儘管三人似乎接連成勢,但在朝廷諸公眼裡,卻是不足為慮。這很難說,不是劉杲布下的暗局。」
「劉杲此人,看似計劃常有疏漏,讓人輕視其謀劃。但是老巧仔細觀察之下,卻發覺劉杲這是疏而不漏,明留把柄,深藏心機。」
「刺史若是能得劉杲相助,大事便有七分希望!但以劉杲趨利避害習性來看,刺史所籌劃,難!」
王芬眉頭不自覺蹙成一團:「聽你如此說,我才覺得劉杲此人的可怕。不貪錢,不貪色,不戀官,看似清流名士,其實是只顧大略,不顧細節。以我觀人,唯有濟南相曹操,能與之匹敵。」
「曹操出身宦官,顧忌家族,難與我們合謀。這劉杲又在顧忌什麼?」
襄楷道:「今日匆匆一觀,難得周詳。可惜,劉恭月初,單身去京兆,與宋氏商談婚姻日期。若是劉恭在此,卻能從劉恭口中,側面摸出劉杲一些底細。」
王芬摘下頭上冠帶,道:「此次以巡視郡縣為名,方能前來邯鄲待上兩日。以劉杲反應來看,兩日內,怕是難出結果。還要勞煩襄公暫住邯鄲數月,好好觀察劉杲。」
「無妨。我前日讀劉杲筆記,見其數術精良,許多計算策略,前所未見。便是無刺史所托,我也準備待在邯鄲數月,研習這門《數術》。」襄楷年雖老邁,卻是智力不減,還有心思研究自己陰陽天文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