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031 張角眼中的張梁 文 / 傅戍己
「天厭太平,雖出無所適!」這是張梁被董卓擊敗後,張角親口對他的囑咐。言下之意:太平道為天地所厭惡,即便是衝出廣宗,也無路可去!
張梁以為張角已經洩氣,甘願等死,很是惱怒的反駁張角:「豈可坐以待斃?」
張角卻搖首道:「非是坐以待斃,而是坐守廣宗,靜觀天下之變。」張角說罷,令人取來粗燥繪製而成的大漢地圖,以及河北詳細地圖,隨手指點各處地形,向張梁分析道:「我已經得到消息,益州本部似乎能舉兵應我太平。益州多巫術,俗民多信道術,一旦能成大事,便能再演昔日高祖入三秦之景。而且南方也傳來消息,由於皇甫嵩、朱?主力不曾遠離司隸,揚州吳越之地,在最初驚慌後,荊揚昔日餘寇也是大為浮躁,恐怕不日就能起事相應。到那時,皇甫嵩、朱?若引兵之南,則河北諸郡諸部皆活,若是引兵向北,則南方局勢在短時間就會糜爛。而且,聽聞大漢南疆的交州又有土民蠱惑生事,有此兩事牽扯,朝廷豈能如意全力剿殺我等?而若是江南江表一旦潰敗,朝廷還如何應付這南北夾攻之局?」
「而且,如今國庫乏錢少谷,凡有野戰,皆加賦於民。昔日三將出鮮卑,內郡因賦稅過高,盜賊起事十餘起,今日朝廷盡發精銳,這其中消耗又是多少?一旦又征重賦,河北局面怕是要立即更弦。這世上畢竟貧民多富民少。」張角又道。
「還有,涼州斥候傳來消息,雖然涼州道眾剛起事便被摧毀,但還有十數人趁機流亡在羌中。據三弟所傳來消息,涼州段太尉時部下對朝廷多有怨恨,若是朝廷陷於山東征伐之中,羌中諸義從怕是也將舉兵應之。」張梁聽聞張角解說,不由得信心大作,似乎漢兵之圍不過如此爾!振奮期間張梁突然想起張寶前幾日傳來信息,便匯報給張角。
「義從?那定是湟中義從與大小榆中諸義從,這些義從可都是精銳,比益州兵更可靠。若是他們也起兵,三輔之地怕是月餘間就能糜爛。如此南、西、北三路逼近,雒京豈能不生他變。天不絕我太平道也!」張角面色嫣紅,少有的興奮起來。三輔之地對漢帝國而言,遠重於江表之地。若說江表叛亂後,朝廷還有可能不調去重兵平叛,那麼一旦山西崩潰,漢帝國必遣重兵與之相持。漢帝國朝堂諸公以及皇帝,豈能任由種羌燒殺廟陵?
見張角臉色好轉,張梁想趁機把「劉杲」一事,做一個了斷,於是小心點把話題轉到劉杲身上:「大哥,楚衛此人你準備如何安置?「
「嗯?」張角回頭盯著張梁,道:「安置什麼?」
張梁卸下腰間長劍,重重撂在案几上,道:「我又不是善妒之人,你何必相瞞於我?若是你覺自家兄弟尚不能明言,又何必匆匆喚我趕赴廣宗?」
張角沒有理會案幾上長劍,皺眉思索了會,方道:「你是指我對楚衛的大力培養?還是你安排在親兵裡的親信,偷偷告訴你些什麼?」
張梁也不忌諱他曾在張角親兵裡安置親信,直咧咧的道:「他說你有意讓楚衛接替太平道一切諸事。但是我覺得楚衛這人不行。他雖有些才幹,但其心念與我太平道理念不合,又是童稚之歲,心性不足信。」
張角呵呵道:「他現在童稚,難道就不能長大?他現在不合太平道之信念,你在十年前,又何嘗信奉太平之道?又不是我非得在今日盡托付給他。大哥身體再不好,再活個七八年還是不成問題的!」張角說著,又指張梁腦袋道:「你呀你,如今都已四十多歲,魯莽的性子還沒改改!」
「啊?」張梁睜大雙眼。張梁這才想起,親信上只是說張角有意培養他成為繼承人。自立太平道至今,張角考察過繼承人沒有七八個也有四五個,自己何至於如此緊張?「難道是因為大哥前幾月突然病重,讓我有了一種緊迫感?」張梁暗自思道。
「楚衛這人根底好,就像當年的元義……」張角樂呵呵的說著,說到一半,突然怔住,良久才道:「若是元義在,我何必憂心此事?」
「大哥!元義若在,也不願見你如此憔悴!」張梁連忙勸導張角。這幾年來,馬元義[1]在張角的幾年培養下,已經獨當一面,尤其是近年來,張角都已經把太平道諸事權利移交給馬元義。可惜,如今馬元義已經成為何進刀下亡魂。
不忍讓張角想起馬元義,再度勾起張角之傷感,以致引發舊病,張梁又把話題扯回劉杲身上,道:「這幾日,楚衛與封平如影相隨,是不是其意在甘陵、安平兩王?」
張角從後側案幾取出一簡竹書,遞於張梁。張梁打開竹簡,略略一翻,便皺上眉頭:「董卓白日尚與我們見陣,怎送此書來?」原來這書簡,是董卓送予張角,言願意以萬石糧草,一車珠寶,贖還安平、甘陵兩王。
張梁繼而又道:「萬石糧食,也就夠兩萬人一月有餘口糧,也恁少些!不如讓其再添些,以便我們堅守。還有珠寶,都換算成糧食。」張梁心思既然準備長守廣宗,那自然要廣積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不可能。一萬石糧草已經是董卓極限。」張角搖首道,不過張角卻沒有解釋為甚,而張梁也不曾詢問。
「這兩王,兩家老小百餘口人,我本來想直接殺掉,還是大哥當時堅持留他們活命。原來,他們在朝廷心裡那裡這麼值錢。這皇帝平素誅殺起諸王毫不心疼,不想這時還念及兩王,倒是奇怪的緊!」張梁捧著書簡,笑道。
張角見此,呵呵一笑,心中略略感歎:「張梁不若楚衛之遠矣!」
「那楚衛是奉大哥之命,與兩王周旋?」張梁又問道。
「算是吧!」張角已經沒有與張梁相談的興趣,草草應付道。但其實,劉杲根本不曉得相關消息。張角本來是想借此書簡,把自己全部計劃統統告知張梁,只是張梁此時的表現,卻又讓張角放棄這種想法。
張梁離開後,張角摩挲著粗燥的漢帝國疆域地圖,突然喃喃自語道:「太平道,何至於今日!」言下之意,太平道怎麼成今天這個樣子了?
注[1]:馬元義,元義作其字處理。但是,在本書裡,這種暫時露上幾次臉的配角就不取假名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