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青蓮

第一卷:獨上謫仙山 第七章:《苦厄經》 文 / 李八百

    一句僅有十三字的話語,竟不亞於一場大海嘯,轟隆隆地擊打著李青蓮的心。此生未完成,盼望來生,度盡所有苦厄,這需要多大的新年來鑒定自己的信仰?這世界到底又有多少苦難,生生世世都度不盡、消不完呢?

    菩提即般若後品,是已知修為中的最高境界,是明悟了本心通達了世事的大神通境界,是所有修道之人都夢寐以求的境界。如今卻被人當做度盡世間苦厄的誓言!或許是因為都有著相差無幾的追求,李青蓮彷彿感受到了寫此話之人的心態——都是面對無望的世界生出了絕望,但還是抱有一定的希望。

    李青蓮稍稍平復了心中翻滾著的大浪,翻開第一頁,書上寫道:眾生愚昧,皆以心機之深可活長久,殊不知皆是苦厄;眾生頑固,不以平淡為追求,殊不知名利富貴,皆是苦厄;眾生……這一段話並沒有提及修行的法門,而是在不斷的訴說著一些看似淺顯,其實卻很深刻的道理。

    他耐心的一頁頁翻讀著。此時的他才明白,這不是一本修行之書,但更甚於行之書。尤其是最後幾頁,完全是絕望之後,對這個世界所宣洩的不滿。作者在結尾寫道:並不是世人在「路」上走不遠,而是身上背負的東西太多了,以至於走不動路。

    「難道修行便是一步步除去身上多餘的東西,以至最後到達剔透菩提心的境界?不對,若是要不斷的放棄,那樣的修道又有何意?」李青蓮一陣自語道。之後又翻來覆去的「讀」。

    眾生愚昧,皆以心機之深可活長久,殊不知皆是苦厄;眾生頑固,不以平淡為追求,殊不知名利富貴,皆是苦厄;眾生……李青蓮逐字逐句地推敲著,最後忽然明白書中想要講的意思——道路上的牽絆,是人心中那永無止境的**!這些**像是一塊塊巨大的石頭,壓在人們的背上,讓人們寸步難行。

    《苦厄經》就如同一把鑰匙,為李青蓮打開了一扇與眾不同的大門。一場關於關於「前行」的自我拷問,使得他的心境再一次昇華。

    翌日。

    圓覺突然出現在大廳之中,他看著正瞇著眼盤坐在蒲團上的李青蓮,暗讚道:「既有一顆菩提之心,又是如此至情至性的性格。我都生出一種再多活上幾年,看他傲立於河流之源頭的衝動。「

    李青蓮沒有注意到周圍已經有人。此刻他的心神正沉浸在那一條巨大的「河流「之中。他想起昨日師父所說的話,心裡升起一股探究之意,於是操控著那只由意念化成的大手,向上游飛去。

    突然間,李青蓮胸口的掛著的那顆白色無名珠子光芒大作,像是遇到了一種讓它興奮的東西。圓覺好奇的看著眼前的景象,默自一算,卻算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作罷。卻說李青蓮飛在那條「河流「上空,心中一動,好像受到了某種莫名的召喚,如同血肉相連的感覺一般。那隻大手急切的向著上游飛去,想要知道前方究竟存在著什麼東西。只是在這時,變故陡生,一條烏黑色大龍自河面竄出,撲向大手。李青蓮一驚,感覺到無比凶險,但又不肯就此放棄,就這麼直愣愣地迎了上去。眼見就要和條大龍撞上,那隻大手卻不知怎的緩緩地消散在空中了。見大手消失,黑龍不甘地怒吼了一聲,又將目光轉向上游的未知處,深深地看了一眼後,鑽進了水中。

    良久,李青蓮感覺到頭頂百匯處又一股暖洋洋的氣息進入。那股氣一進入體內,李青蓮原本有些乾枯的「蓮室「頓時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就在他享受著身體中「蓮室」的歡呼時,一股似海洋般宏大的氣,攜浩蕩之勢湧了進來,同時一個聲音傳入李青蓮腦中:「保守信念,擴充『蓮室』之虛位。」

    一股接著一股的氣,如海浪般來回敲打著「蓮室」。「蓮室」不斷地擴大著,但伴隨著的疼痛,像是在撕裂自己的靈魂。李青蓮強咬著牙,引導著氣擴充著「蓮室」。少時,那股氣慢慢的消失在他的身體中。李青蓮此時才驚訝地發現,那株原本瘦小的「蓮花」,不知何時已長到了泥丸宮處,就快要破頂而出了。

    若是李青蓮仔細查看自己蓮室的話,一定會發現一顆發著微弱光芒的菩提子,在角落裡潛伏著。

    李青蓮睜開雙眼,發現圓覺正站在他的身前,只是不同的是,原本看起來精神奕奕的圓覺,此刻竟有些萎靡。「師父,你怎麼了?」李青蓮問道。

    圓覺搖了搖頭,道:「這就是命運,注定了的,不必過於強求!」

    聽著似是而非的答案,李青蓮遲疑道:「是不是因為我的原因。對不起,師父。我再也不好奇了。」此刻的他,就像是一個做錯事的孩子。

    「你沒有錯,誰都沒有錯。為師不會怪你的。還有,好奇是一個人的天性,是追求一切真相的動力。假設當初的人們不好奇那條「路」的前方是什麼的話,又怎麼會有今日的你我一同討論問題呢!」圓覺疲憊的說道。

    「弟子受教了。只是師父你真的沒事麼?」李青蓮仍不放心的問道。

    圓覺一臉笑意,道:「說了沒事,那就沒事!怎麼,不相信師父!倒是你,《苦厄經》讀的怎麼樣?

    李青蓮點頭道:「讀完了。正有一些問題想要請教你呢!」

    「這麼快!」圓覺有些意外。又道:「你且說說看。」

    李青蓮不好意思的扯了扯有些起皺的袖子,道:「師祖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師祖!」圓覺一下子好似陷入了回憶之中,良久才道:「師祖也是可憐之人。十歲之時,就已家破人亡。然後歷三年之時,徒步走到無量山。到的時候,長跪在無量寺的山門前不起。巧的是,遇見了正要出去辦事的住持。當時的住持是一代名僧空見,號稱無相不悟。他見到跪在地上的師祖,問道:『此意可出?』。師祖回答道:『無意。只求一門除盡世間惡人的法門!』。『你可知,惡人是除不盡的?』空見大師道。『惡人不盡,誓不成佛』師祖再次跪拜道。就這樣,師祖成為了空見大師的坐下弟子。自那以後,師祖精修佛法,更是創出了「渡」之一脈,也就是如今我們這一脈。」

    「那師祖最後成功了麼?」李青蓮問道。

    圓覺無奈地笑了笑,道:「若是成了,又怎會有這本《苦厄經》,又怎會有那句『願來生得菩提時,渡盡一切苦厄』?」說完更是一陣長長的歎息了一聲。

    李青蓮靜默不語,兩人便陷入了寂靜的深淵。

    許久,圓覺說道:「如今你已快到『開華』之境,是時候該傳你一些法門了。」說完,憑空變出來兩本深藍色書面的典籍。

    看著突然的戲法,李青蓮一臉好奇,道:「師父這時如何的變的?」

    「道術爾。等你過些時候到了『開華』之境,體內的『蓮室』虛位擴張到一定程度時,便可以人為地開闢一方虛空,專供儲物。」圓覺道。

    「那是怎麼放進去的呢?」

    「從前有叫魯亞子的修道之人覺得身上東西太多很麻煩,於是潛心研究如何能將東西存儲於身體之中。他發現,在人的身體中,有毛孔三萬六千個,個個都與外界相通;然後又從氣在『蓮室』中的儲存得到啟發,將事物壓縮到一定程度,通過毛孔放入『蓮室』中單獨開闢出的空間。這一神通叫做『芥子間』。圓覺仔細地講道。

    「魯亞子這麼厲害!」李青蓮驚歎道。

    聽了這話,圓覺叮囑道:「山外有山,入了此門,便不要小看了天下之人;說不定你某天遇見了漁翁或者鐵匠,便是一個修道宗師。」

    「弟子謹記師父教導!」

    「不說這個了。」圓覺將手中的兩本典籍遞給了李青蓮,又道:「一本是本門的攻伐秘法《九言三千印》,能守能攻、可破萬相;另外一本是青城山的《不動劍訣》,是我早些年偶爾指點了一個劍癡時得到的。我見你帶了一把劍,也將這本劍訣給你一併修練吧!」

    「謝師傅。」李青蓮恭敬道。

    圓覺點了點頭,道:「而後的日子,你便在這山中修行,我能教給你只有這麼多了,往前的路你得自己走!」話落,就已消失不見。

    李青蓮輕輕地撫摸著典籍,恍惚間,他彷彿看到一扇大門,正為他緩緩地敞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