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四百九十七章 毛利家使者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四百九十七章毛利家使者

    若狹國,多瀨山城。

    臨近海濱,海鳥不住從海面上低空滑翔而過,發出吱吱的鳴叫聲。

    一艘克拉克大帆船,在兩艘快速的關船護衛下,向小濱之町行駛而來。

    這艘西式克拉克大帆船,自然是李曉從佛朗機人那學來的工藝。

    作為最高規格的艦船修築。

    三年來,首艘已經下水投入使用,今年第二艘又已經要快下水了,其餘三艘還在船塢裡修建著。

    這首艘克拉克號,便作為李家家督的座艦使用,名為『射水號』。

    之所以名為射水號,是因為選擇造船地越中國射水郡來命名。

    現在這艘名為『射水號』克拉克大帆船,正乘風破浪,在波濤翻滾的海面上犁出一道白痕來。

    船上的水夫們,正聽從船頭的號令,不斷地絞動著纜繩,操作著風帆。

    而這艘本要作為家督座艦的克拉克大帆船,現在乘坐的卻並非李家家主李正,而是家老本多正信。

    現在本多正信雙手負在身後,看著越駛越近的多瀨山城,眉頭緊鎖。

    大帆船行駛入小濱之町的海港後,立即有導船前來引航。

    而眼見家主的座艦到來,雖明知船上的並非李正親來,但是能坐如此規格之船的,必定是本家之重臣。

    所以碼頭上,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等水軍大將,以及武籐益友這位新任命的多瀨山城城代,自然亦在海風之中迎接。

    因為吃水太深,『射水號』無法停泊在馬頭,所以一艘舢板從船上放下,行駛到碼頭。

    待本多正信踏上陸地上時,識得他身份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當下上前拜見。

    本多正信作為家老,又是李曉首席幕僚,兼之負責外交方向的擔當,所以向井正綱,千賀孫兵衛亦不敢有怠慢。

    本多正信面上帶著他那一貫不苟言笑的表情。

    本多正信此人本身十分有才具,之前在三河時蟄伏,隨著三河一揆之亂,來到飛驒後,在李曉手下大展身手,並爬至家老地位。

    故而本多正信對於本家之中,除了對李曉,李正二人之外,對於其他的同僚歷來是一副不假辭色的姿態,所以人緣並非很好。

    (事實上,歷史的德川家也是,武斷派家臣對其一致評價是奸臣,甚至同族本多家關係也是一塌糊塗,唯有德川家康對其十分賞識,並言聽計從)

    本多正信看了向井二人一眼,微微頷首,這小濱之町攻陷也有十日了,眼下商貿一切都恢復,隔壁碼頭上漁民的漁船,以及商家卸貨的貨船,兩邊壁壘分明。

    而不遠之處,越中,能登水軍的艦船,正在港中巡弋,並秋毫無犯。

    可見向井二人,將港町一地,治理得十分良好,維持了秩序,並非打消附近商家,對武田家的顧慮,重開貿易。

    本多正信雖說此來多瀨山城,又負責其他重要任務,但是亦是奉李正的命令,在此地做一個評估,看看守住多瀨山城,抵擋柴田軍團反擊,需要多少力量。

    但眼下向井二人,皆做得不錯,顯然適合擔當。

    本多正信見此之後心底雖是滿意,對二人嘴裡亦只評價了個不錯兩字。

    但即便如此,明白本多正信個性的向井,千賀二人,亦只能用感恩戴德來形容了。

    期待本多正信在李正面前,替他們多多美言幾句。

    沒辦法,他們水賊出身,之前又沒有家底,所以本家家臣對他們很不待見。

    至今還未擺脫該死足輕大將級名銜,向侍大將級靠攏。他們期盼著,有朝一日可以憑借戰功獲得一處知行地,甚至完成海賊大名的夢想。

    知行地可以傳至家業,讓子孫世代繁華的最有力途徑,這即便在為主家拓地六十多萬石的飛驒越中軍團中,獲得此殊榮的人,亦不過十指之數。

    之後,本多正信在武籐友益的陪同下,走向多瀨山城。

    在本多正信的評估之下,這多瀨山城只要略微再修聳一下,就是一座不遜色於七尾城的山城,若借助海上艦船支援,又有足夠兵力以及軍糧補給,應該可以支撐住柴田軍團上萬人以上的攻勢。

    除非織田軍有能力封鎖這一片水域,但織田家水軍也要過得了瀨戶內海才行。

    據本多正信所知,去年織田家的水軍大將九鬼嘉隆,在瀨戶內海的木津川口水戰中,慘敗給支援本願寺的毛利家水軍。

    所以織田家的水軍暫時不足為慮。

    本多正信滿意地看完多瀨山城的佈防之後,決定回去向李正稟報,可以加強在此的投入,修正在此不足防守的看法。

    當然這也是李曉給他來信的決定。

    評估完一切後,本多正信轉過身向武籐友益問道:「毛利家的使者呢?是否在城中。」

    武籐友益這位若狹武田四家老之一,眼下亦是寄人籬下,面對本多正信指示下屬般的問話。

    他亦是低下頭,回復言道:「是的,因怕洩露消息,不敢安排在城下町,所以他就在天守閣之中休息。」

    本多正信聽此滿意地點點頭,言道:「立即帶我去見他。」

    面見毛利家的使者,這才是本多正信此行,最大的目的。

    本多正信步入天守閣第三層之中時,看見正中居室裡,一名僧人打扮的人,正安坐在房間之中。

    對方一看見本多正信步入,便笑著言道:「這位就是本多大人吧,閣下的智謀即便身在西國的貧僧,亦是有所耳聞。」

    本多正信對這樣的奉承話,微微皺眉,在此人面前坐下,言道:「不錯,在下正是本多正信,不知大師如何稱呼?」

    對方當下合十行禮,言道:「貧僧安芸安國寺不動院住持,惠瓊,見過本多大人。」

    「惠瓊大師?」本多正信聽了對方名字微微一笑,原來是毛利家之外交僧。

    安國市惠瓊說來也是身世傳奇,他出自安芸武田一族嫡流,其最早也是甲斐武田一流,當時甲斐武田家督,身兼安芸,甲斐守護,後來分家,由一支執掌安芸守護。

    後安芸武田才又分出若狹武田一支。

    所以安芸武田與甲斐武田,若狹武田亦是同族。

    安芸武田,本是安芸守護,後降格為守護代,一直為安芸名義上的國人頭領。

    但是後來武田家內亂,安芸國人毛利家崛起。

    安國寺惠瓊的祖父,有著西國項羽之稱的,安芸武田家督武田元繁,以及父親武田信重,皆是死在毛利元就的攻略之中。

    按理上說,安國寺惠瓊與毛利家有不同戴天之仇才是,但是此人卻忠心耿耿,甘心侍奉仇人毛利家,也是一件出奇之事。

    之前安國寺惠瓊在為毛利,大友兩家媾和,以及為足利義昭被追訪一事,與信長交涉,之後說服足利義昭前往毛利家,這幾件事上皆立下了大功,當即在毛利家中,贏得了能言善辯之稱。

    因此此人與長宗我部家外交僧非有,為西國兩位著名外交僧,有一對坊主之稱。

    不過此次此人親自來到多瀨山城,顯是代著毛利家家督毛利輝元的意思,有重要之事與本家交涉。

    想到這裡,本多正信目光淡然,將腰間折扇一抽而出,置於胸前輕搖,同時靜待著對方的來意。

    安國寺惠瓊與本多正信談了一會佛偈之後,終於主動言道:「安芸右馬頭(即毛利輝元)聽聞,武田家出兵若狹之事,為分家出頭後,十分不明。要知道若狹家督雖是武田元明,但是若狹已為織田家之手已久,若狹武田在此勢力,早就不在,光復家名之事無從提起。」

    「之前木津川口水戰,本願寺為求本家派出水軍增援,提出默許本家將勢力滲透若狹,丹後,但馬數國之事,故而本家才出兵若狹,安芸右馬頭感覺十分奇怪,故而托人來問一下,不知貴家主是何用意?」

    安國寺惠瓊之言語在本多正信聽來極度強詞奪理,總結說來,就是我毛利家已將若狹,丹後,但馬視作將來要攻取之地了,你們武田家插手過來,到底是何意。

    本多正信斥道:「惠瓊大師,難道本願寺是這三國的守護麼?居然將他人之地,轉手給毛利家,如此條件換取出兵也答允,那麼安芸右馬頭不是太幼稚了麼?」

    安國寺惠瓊聽聞本多正信辱及家主,十分生氣地言道:「本多大人,請慎言。李家之勢力,在於北陸道,但只要一日越前未打通,近畿之勢力,你們就沒有影響力。」

    「閣下佔據多瀨山城,所憑不過水軍,若是翻臉,那麼閣下以為我毛利家的水軍,比之武田家的水軍如何?」

    本多正信雙眼一瞇,心道這安國寺惠瓊果然十分厲害,一下子就把握到,武田家在若狹國形勢,若沒有水軍支持,投入再多的兵力,亦不可能在若狹國立足。

    而安國寺惠瓊的自信,正是來自戰國最強,沒有之一的毛利,村上水軍的力量。

    安國寺惠瓊這時話鋒一轉,一收咄咄逼人之勢,言道:「本多大人,並非在下要挾,對安芸右馬頭區區一個若狹不算什麼,若是武田家要奪去,也沒什麼,甚至反而在織田家的進攻之下,本家水軍還可以提供一定幫助。」

    「在下只是覺得在這件事上之所以出現誤會,只是因為兩家溝通的不夠,若是彼此關係能夠更親密一些,那麼這些誤會也就不存在了。本多大人,你怎麼看呢?」

    ps:雙倍月票,求票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