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武田家的明國武士

第三卷 萬丈高樓平地起 第一百八十四章 擊破敵勢 文 / 幸福來敲門

    第一百八十四章擊破敵勢

    對於木曾義昌而言,無論是李曉的左翼進攻,是勝是敗,對他而言都是有利的。

    如果是失敗,那他自然可以在旁幸災樂禍,若是成功,對於木曾義昌而言,在這次飛驒決戰中,姊小路家一敗塗地,也就意味著木曾家從戰敗的姊小路家,內島家手裡取得大量的領地,以增加本家石高,擴充實力。

    所以對木曾義昌而言,他現在可謂是全無壓力,作壁上觀,遠觀武田軍為他木曾家打工。

    而實際上李曉若木曾義昌眼前這想法,一定可以嘲諷地告訴他一句,你木曾義昌想多了。

    這樣的賠本買賣,李曉怎麼會做。

    不過李曉現在最大的問題,仍是如何擊退飛驒聯軍,這支右路由多國部隊組成的軍勢。

    李曉今日採取的戰法,正如之前木曾義昌的家臣山村甚兵衛,以及青柳清長所言,他的做法有點冒險了。

    以江馬輝盛的三百人馬而論,組成一個備隊,由槍足輕,弓足輕,騎馬隊,旗持組,小荷馱隊混編,作戰時以一個備為最小單位作戰。

    但李曉的做法,是將自己的常備,江馬輝盛以及青柳清長的備隊,中將各備中騎馬隊,弓足輕,槍足輕抽出,並整合在一起,等於是上千人的軍勢,組成一個大的『備隊』,也就是一個作戰單位。

    既然對方豪族以化整為零的方式,以小部隊進行纏鬥,卻不進行正面交鋒,而李曉就反其道行之,把所有備隊合在一起,等於將五個手指頭收回,攥成一個拳頭再打出去。

    而之前青柳清長反對的理由是,將備隊重編,很容易造成,原先不從屬於一個勢力的人馬,反而在配合上的不默契,而導致在行止上的不一。

    李曉對此並不在意,他相信在手下幾員出色將領的統御下,這個情況是不會出現。

    李曉令島勝猛負責重編後騎兵隊的大將,青柳清長,江馬輝盛,師岡一羽作為整合槍足輕隊的大將,小幡曉憲,木下小一郎則作為弓足輕的大將。

    這時,李曉的軍勢向飛驒聯軍的右路進軍了,李曉看著對方豪族軍隊,過半軍勢中的足輕都沒有旗指物,或者總大將旗印的標識,剩下三分之一,只是各種雜色的旗指物,都是不出名的家紋。

    就是這樣的軍勢,昨日給武川眾造成了巨大麻煩,今日李曉是否會重蹈覆轍?

    李曉的軍勢行進的並不迅速,緩緩地靠近,這時在武田軍中路,右翼的攻勢都已經陷入激戰。

    李曉軍勢前進到飛驒豪族聯軍的陣地前,首先接戰的是兩邊前排遠程部隊。

    李曉這邊前排則是由小幡曉憲,木下小一郎上百人組成的弓足輕隊,鐵炮足輕隊。

    飛驒豪族聯軍的主將小島城城主小島時光,這邊亦然在陣前佈置了弓足輕與武田軍對射。

    嗦嗦的箭矢破空聲,響個不絕,兩邊的弓足輕咬著牙將弓弦繃緊之後,將手底的箭矢射出。

    箭矢空中交錯後,各自劃出一道軌跡,射入對方的陣營中,激起一道道血花冒出。

    而李曉軍勢這邊還不斷傳來鐵炮的轟鳴聲,這是小幡曉憲的鐵炮隊開始射擊。

    雙方這一輪箭矢亂戰,小島時光的豪族聯軍的弓足輕儘管藉著有擋箭板的掩護,但武田軍弓足輕集中使用後,一百多人的亂射,一直壓制著對方。

    飛彈聯軍的弓足輕被迫躲在擋箭板後,不敢將頭抬出。

    李曉見集中使用後的己方弓足輕已成功將對方壓制,隨即將軍配一揮,命令槍足輕出陣,先上前破壞敵軍陣地上第一道防馬柵。

    對方弓足輕見武田軍軍勢迫近,想用出頭來弓箭射殺這來破壞防馬柵的武田軍槍足輕。但李曉軍這邊弓足輕們加強了射箭速度,在漫天箭雨壓制下,對方剛剛冒頭,就又被射了回去。

    敵軍小島時光自然不能坐視李曉,如此輕易破壞防馬柵,於是出動兩家小豪族人馬去阻止。

    飛驒聯軍足輕,穿著簡易的鎧甲,手持長槍衝了下來。雙方槍足輕就間隔著第一道防馬柵,隔著距離相互對殺起來。

    這時小島時光的軍勢藉著地勢高的優勢,又從上向下開始丟擲石塊,頓時前方破壞防馬柵的武田軍足輕,在石塊襲擊下被砸得是頭破血流。

    李曉雙眼微微瞇起,隨即下令命從有山之村招募的虎定率本家常備上前。

    只見虎定帶著五十名原屬於李曉軍勢的常備,一人雙持著兩根前端被削尖的竹矛,衝到陣前,甩開胳膊,對著對方就是一輪投矛狂擲的攻擊。

    這些都是當初從有山之村招募來的山民,原來都是伐木人,雙臂臂力強勁。

    在李曉與河上家的對陣中,就是吃了這批人的大虧,不過現在,李曉已將他們編入了自己的常備,組成自己的擲矛隊。

    五十名常備,一百根竹矛,兩輪丟擲之後,豪族的軍勢遭受到很大打擊,二十多名投石的足輕身子被長矛貫穿,當場釘在地上,淒厲的慘叫。

    這支豪族隊見此慘象,頓時士氣崩潰,紛紛向後逃命。

    經此一擊,李曉的軍勢,頓時士氣大漲,在前陣的槍足輕對戰之中,李曉軍勢大佔上風,將對方趕了出去,然後在防馬柵這裡打開了好幾個缺口。

    隨即由各備隊的小荷馱隊,以及普請組改編成的工兵隊,扛著一袋一袋堆土的袋子,填充第一道防馬柵之後的壕溝。

    填平壕溝之後,李曉軍繼續追擊,又將第二道防馬柵也一起破壞了。

    摧毀了飛驒豪族軍的工事之後,武田軍後續士兵一起湧上,攻入飛驒軍陣地之中。

    在足輕頭的喝令下,前排的槍足輕整齊地長槍放下,手端著長槍,一起高聲吶喊著向前衝擊。

    李曉的五百名槍足輕,組成的龐大槍陣,猶如一頭插滿倒刃的豪豬一般拱入飛驒豪族軍的軍勢之中,並大發神威。

    敵軍主將小島時光沒料到,一時之間己方陣地,如此快給武田軍突入,幾乎沒給對方造成什麼傷亡。

    而武田軍的這密集的槍陣,更是駭人,步步推進,只是在片刻就將正面阻攔的三個豪族人馬擊潰,殺得四分五裂。

    其餘小豪族人馬見勢頭不妙,紛紛腳底抹油,一時之間,原飛驒豪族的陣地上,到處是潰逃的足輕士兵。

    以一般而論,戰事到了這裡,就已經勝利了,正規的軍勢一旦被擊潰後,很難再重新組織反擊。

    但這支軍勢卻不同,他們本來就是有十幾豪族勢力組成的,不成建制,這樣的戰鬥力固然不強,而被擊潰,緩過一口氣後,擔任頭目的名主,本百姓叫喚一聲,屬於各村的小伙子們,又重新集結起來,聚攏在一起。

    按理來說普通鄉民們也沒有他們這麼強的作戰意志,被擊潰了,還能重整再戰,被擊潰以後,重整再戰,但不知道為何這些飛驒山民們,能夠這麼勇猛,屢戰不退。

    眼下這被擊潰的豪族軍勢,又在緩緩重新組成戰力,準備重演昨日對陣武川眾作戰的一幕,打不過你,但拖也可以拖死你。

    不過李曉早有預料,他並沒有再給他們機會,他立刻一聲令下,島勝猛的騎馬隊出擊!

    島勝猛的騎馬隊有五十多人,是由李曉,江馬輝盛的馬回眾,以及各備隊中的騎馬武士編成的,所以原來的戰鬥力就相當不俗。

    在飛驒豪族軍勢潰散之後,李曉就投入了這支騎馬隊,用來衝擊潰軍,不能讓他們再重新集結起來再戰。

    這支五十多騎馬隊,由原來配屬於各備隊的配下騎馬隊,被集中起來使用後,猶如一隻攥緊的鐵拳,頓時將一拳狠狠砸在了豪族軍勢上。

    不過這樣臨時的編組也有個缺陷,很多騎馬武士,本不會騎馬作戰,而且有的用槍,用刀,用弓的各不統一,在戰術上無法協同。

    但飛驒豪族的軍勢本來就已是一盤散沙,在潰敗之後,更無力組織起來進行堅決的反抗。

    戰場上島勝猛的騎兵隊一到,剛剛集結起來的小豪族人馬,瞬間就把騎馬隊的弓箭,長槍,太刀洗禮過一遍,瞬間潰散。

    小島城城主小島時光不甘於失敗,想率領手下親信上前阻擊,但是五十多的騎馬隊又怎麼是他這幾十個潰兵能抵擋住的。

    雙方交鋒之下,小島時光被島勝猛一刀斬殺,首級當場討取。

    在後陣觀戰的木曾義昌看得是目瞪口呆,昨日以一條信龍以精銳之武川眾,激戰一個上午尚不能擊敗的這飛驒聯軍的右路軍勢。

    而在今日,開戰僅僅不到半個時辰,從左翼進攻的李曉就已經徹底擊潰了飛驒聯軍的右路。

    木曾義昌此刻只能用不可思議這四個字,來形容此事的心情。

    武田軍本陣,帶著鬼面,一身赤甲的山縣昌景得知,李曉擊破飛驒聯軍左翼軍勢後,也是大吃一驚。

    同樣的作為監軍的曾根昌世也是駭然。

    他們之前有聽武田信玄講過李曉的厲害之處,但親眼所見之下,卻真未料想到,這李曉竟然能善戰到這個地步。

    李曉的騎馬隊正在四處追砍著敵軍潰軍,幾個騎馬武士甚至用繩子套起了豪族的足輕們,拖拉在馬後直拽。

    這些足輕們的身子被戰馬拖起直飛,肌膚在山石的摩擦下,發出尖利的慘叫。

    剩下飛驒豪族的足輕們見此場景,更是嚇得抱頭鼠竄。

    李曉擊潰飛驒聯軍的右路之後。

    隨即在手中槍足輕重新集結,組成了槍陣,其軍勢已經運動在姊小路軍本陣薄弱的側翼,開始與正面的山縣昌景隊一齊兩面夾攻姊小路家本陣。

    見此經此情景,山縣昌景拔出太刀,向下一斬,向全軍發出的總攻的命令。

    一時之間,以山縣昌景居首,百餘騎的武田軍本陣騎馬隊,甩動馬蹄,翻滾起層層揚塵,奔馳下山向姊小路軍本陣發動攻勢。

    當李曉軍勢和山縣昌景軍勢同時從兩面投入重攻後,姊小路良賴,手足冰涼地站立在原地。

    漫山遍野的廝殺聲,陣陣傳入他的耳中,手下將領站在他面前露出驚慌失措的神色。

    姊小路良賴恍然感覺到一股解脫的意味,戰到這一刻,已非他再努力可以扭轉局勢了,姊小路軍大勢已去。

    甲斐,志摩溫泉。

    武田信玄今日的心情不錯,上午他乘馬在附近山間疾馳了一陣後,回到志摩溫泉,又泡了一個下午溫泉。

    現在他回到屋敷之後,神清氣爽,感覺糾結他多年的肺癆之症一下子好了許多。

    在傍晚時,本家的兩職飯富虎昌,馬場信房同時來到了武田信玄所住的屋敷。

    這兩人一到,隨即武田信玄知道有大事發生了。

    果真飯富虎昌,馬場信房給他帶來了一好一壞兩個消息。

    好消息是在飛驒方向,山縣昌景的飛驒征討軍在決戰中大破姊小路,內島家的飛驒本地聯軍,討取敵軍大將多名,首級五百餘。

    姊小路,內島家遭此重創後,各自敗逃。

    姊小路良賴,姊小路賴綱父子率領殘兵,退回櫻洞城死守,而內島理氏則撤退回本城歸雲城固守。

    現在山縣昌景已率大軍將櫻洞城重重圍困,一旦攻下,可以徹底剷平姊小路家。

    壞消息是上杉謙信集結了一萬五千的軍勢,第五次從春日山城,出兵川中島。

    「一萬五千軍勢,」

    武田信玄默念了一遍,然後沉聲道,「繼上一次川中島之後,上杉輝虎居然還要與我武田家,進行一次決戰。難道他以為我信玄,野戰不如他麼?」

    「不,恰恰相反,」馬場信房出聲言道,「事實上,上杉輝虎再度出兵已是無奈之舉。繼上一次川中島合戰之後,本家在飛驒國,上野國的攻勢,進展順利,而越後之勢力則在日益萎縮。若在此時,上杉謙信再不作為,終會被本家一舉消滅,所以上杉輝虎才試圖與本家再度決戰。」

    飯富虎昌亦然言道:「我贊成,馬場大人的意見。上度川中島合戰,他已經見識到本家之戰力,這次再起戰端,並非是要與本家決戰。他的目的,只是牽制本家在飛驒,上野兩地的攻略,迫使本家抽兵回防。」

    武田信玄點了點頭言道:「虎昌你說的很對,若是本家不從飛驒,上野抽兵,那上杉謙信下一步會採取什麼行動?」

    飯富虎昌和馬場信房對視了一眼,飯富虎昌言道:「若是本家不抽兵回防,上杉謙信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南下,依靠之前歸附上杉家的,村上高梨等信濃先方眾的助力,襲擾本家北信濃。這一點在臣下之前軍議的佈置下,早有所防備。」

    在飯富虎昌的授意下,側近眾取過一張信濃的地圖來。

    飯富虎昌指著地圖上言道:「在海津城之後,本家已加強深志城,小諸城二城的防守,加上真田一德齋大人,新築成的上田城。這三城可以互相呼應,扼制住上杉軍南下通道。深志城有本家的信廉公在那主持,應該不會有大的問題。若上杉謙信圍攻這三城中任意一城,本家都可以即使從甲斐出兵,進行增援。」

    頓了頓飯富虎昌言道:「不過臣下擔心的是,這次上杉輝虎作戰目的,並非是襲取信濃腹地,而是西進飛驒,抄襲後路,分出一路軍勢,從後方攻擊本家的飛驒征討軍。」

    飯富虎昌此言一出,武田信玄和馬場信房都是一齊點頭,表示存在有這個可能。

    如果上杉謙信採取這個策略,山縣昌景的飛驒征討軍就危險了。

    武田信玄沉思良久,然後出聲言道:「那按照虎昌你的意思,源五郎的飛驒征討軍都必須撤回了。」

    「臣下是這個意思。」飯富虎昌答應一聲。

    馬場信房則是歎了口氣言道:「不過這樣一來,源五郎好容易在飛驒,打下的大好局勢,就要斷送了。」

    武田信玄淡然一笑,言道:「信春,不必過慮,飛驒勢必是要在我武田信玄的掌握之中,但遲個一時半會沒有關係。你跟隨我征戰多年,也知沒有任何一戰戰事的局面,都可以完全在個人的控制之下,若中途不出現意料之外之事,反而才是意外。」

    馬場信房點了點頭言道:「是,主公大人,是臣下太操之過急了。」

    武田信玄轉過頭對飯富虎昌言道:「既然越後出兵,那麼姊小路良賴必定也得到了消息,所以我們要立即寫信給源五郎,讓他停止飛驒攻略,迅速與姊小路家和內島家媾和之後,就撤兵退回鹽崎城一線,隨即我會親自率領本家大軍出陣,與他在這裡會合。」

    武田信玄此言一出,飯富虎昌,馬場信房同時面露訝色。

    飯富虎昌問道:「主公,你的意思是出兵川中島,與上杉謙信決戰嗎?」

    武田信玄點了點頭言道:「既然越後軍闖入我國國境之內,若不迎戰,會被視為膽怯。我和上杉謙信在川中島對決十一年,交戰四次,川中島上屍骸壘壘,堆滿了兩軍將士的屍骨。

    「可是我與上杉謙信二人至今仍未分出勝負,兩家損兵折將在此,彼此都錯失了問鼎天下的契機。」

    「所以既始於川中島,亦終於川中島,川中島就是我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宿命終結之地。天下大小了,容納不了,太多的英雄,我和上杉謙信二人之間,不是他,就是我武田信玄,會將自己的大旗豎立於京都之上。」

    「既然如此,我武田信玄何懼一戰!」

    「喔!」飯富虎昌,馬場信房二人同時拜下,轟然答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