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師

第一卷 自由誠可貴 第130章 新朝新氣象(上) 文 / 注海

    臘月一到,京城內外各級衙門陸續放寒假,官員們紛紛離職歸家。由於假期只有一個月,很多家遠的京官無法回家,只得在京過年。所以,京城內熱鬧無比,大街小巷儘是張燈結綵,大小商舖都擺滿了南北水陸各色年貨,任由摩肩接踵的遊客上門選購。

    牟府卻沒有上街置購年貨,因為啥也不缺。臘月中旬,張太后就讓太監從宮中送了各色年貨過來,還傳旨要萬仁上元節攜妻入宮賞燈。對此,萬仁也是早有所料了,以他跟皇帝出生入死的鐵關係,上元節是不可能不請他的。這不,他日夜趕工,要把開年賀禮備好。

    對於一個富有四海,啥也不缺的皇帝來說,送財送物無異於落入俗套,本著送禮送健康的原則,萬仁給皇帝送書,畢竟健康不只是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送些能讓皇帝開眼界長見識的書,也是在豐富皇帝的精神生活,省得他整日裡聲色犬馬,不學好。

    萬仁自認能吸引皇帝注意力的,不是字典陽曆之類的工具書,而是那本地圖冊,特別是萬國輿圖部分,那裡面不只是繪有世界各大洲的地形圖,後面的簡介中還連篇累牘地介紹了當地的風土人情,甚至還有各種動物的插圖,如此圖文並茂,與其說它是地圖冊,倒不如說它是一本地理小百科全書。

    萬仁之所以能編出這本厚達近百頁全以小楷寫就的地理小百科,全是因為他當年上中學時地理學得還不錯,憑借忘記畫出來的地圖和動物肖像,雖然不能說百分百精確,但是在地理大發現之初,這已經是劃時代的巨著了,甚至在某些死腦筋的人看來,它與《山海經》之類的志怪小說無異。總而言之,怎一個新奇了得,本就喜歡獵奇的皇帝看了,肯定會挪不開眼。

    不管怎麼說,萬仁與萬智一直為此奮鬥到臘月二十五,總算是書成功就了。本來,萬仁沒想弄出這本地理小百科,因為時間緊,還有編正音字典這一個費時費力的大工程要忙的,幸好在十一月末有人熱心幫忙,承接下了編正音字典的大工程,他才有空弄這些。

    是誰熱心幫忙了?自然不是國子監那些監生。明年開恩科了,那些監生還要讀書備考,哪有工夫跟萬仁瞎忙。但是這個世界上有才的不只是男人,有學識且有閒心的女人倒也不少,在打聽到萬仁要編正音字典一事時,孔夫人就主動請纓,說要當女主編,還召集來鳳姐賽仙兒眾女,開始吱吱喳喳地為那些常用漢字議定正音。而萬仁所做的,就是把聲目韻母聲調之類的發音規則設定好,接下來就看那些女人發揮半邊天的功能。

    還別說,讓這些心細如髮的女人來編寫正音字典,倒也比發音不準,捲翹不分的萬仁更加合適。

    都說年關年關,這一關還真的不好過。小孩子喜歡過年,但是對於業已成家立業的萬仁來說,過年就像是過關一樣。年二十六,他就開始四處拜訪,倒不是去給官家拜年,而是到京郊幾個代表性的村落,名為代皇帝太后給大家拜早年,還挨家挨戶給小孩送燈籠。

    這些小燈籠都是牟府一些丫鬟老媽子幫忙糊出來的,紅艷艷的小燈籠,上面還寫有紫色的倒福字。別看這玩意兒紅得發紫,卻不值幾個錢,但是這翻心意卻沒白費。得送燈籠的人家,都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將燈籠掛到家門口,逢人就說大明皇帝好,萬大人好。

    而路人一見這燈籠上的倒福字,都要跟主人家說:你的燈籠掛倒了,而主人家定會哈哈大笑,引用萬仁的話來說:「年年盼福到,今年福真的『倒』了。」路人一聞及此,也哈哈大笑,忙跑回家去把自家的福字倒著貼。

    很快,倒貼福字的年俗就風傳整個北京城,大街小巷各大小人家都行動起來,把福字倒著貼,就連那些不太喜歡萬仁的大臣們,為了過年討個口彩,也不得不跟風。這事甚至還傳到了宮裡,張太后聽皇帝興高采烈地說起這坊間的趣事,也不禁哈哈一笑,直稱小仁子真會來事。

    到得年三十,會來事的萬仁卻也蔫了,因為要祭祖還要給長輩拜年,而在以禮治國的大明朝,牟府可是官家,這類儀式更是馬虎不得,不但要求所有人穿戴整齊,還要規規矩矩地行跪拜大禮,一舉一動都要合禮儀,如果做錯了一個動作或是答禮時說錯了一句話,整套儀式又要重來一遍,這可比演話劇還難,若是沒有綵排過,還真沒法做好。

    這不,在賽仙兒的督促下,萬仁早早地起來綵排。綵排時還不得不換上那套幾乎沒穿過的從四品官袍,戴上烏紗腰帶,整個人搖身一變,變得如戲台上的戲子一般,怎麼看都不帶正經的,且看他連連出錯,惹得賽仙兒一陣嬉笑怒罵。

    而這些繁文縟節還不是萬仁最頭痛的,他最頭痛的是束髮和蓄須。在明朝,男子留長髮且以一把飄逸的長鬍子為帥哥的標準,自打與賽仙兒婚後,萬仁就不得不開始蓄須,天天除了要保養那一頭黑髮之外,還要擺弄下巴那一撮新長出來的鬍子,真是煩不勝煩,卻又不得不煩,因為他要想得皇帝與太后的歡心,必須有一個帥呆的形象。

    禮儀之大,服章之美,是為華夏,總之一句話,當個標準的明人還不是一般的累。

    +++000+++

    上元節在明朝,可以說是除了春節之外最重要的節日,從正月初八開始,宮廷內外就開始張燈結綵,各式花燈將北京城的夜晚裝點得浩如星海,而這些綵燈要足足掛上十天,直到正月十七,方才下燈。

    以前弘治帝在位,例行節儉,上元節燈會自然也就不怎麼壯觀,然而今年是正德元年,開元之初,自然要把燈會辦得風風光光的,鋪張浪費也再所不惜。這不,大明門至午門一帶,太監們早早地用各式花燈擺成巨大的龍鳳呈祥的造型,遠遠地看去,怎一個壯觀。而宮城四周還隨處可見各式生動活潑的小型綵燈,以供游宮的帝后妃嬪們觀賞。當然,一些權要也可攜家眷入宮,與皇家同樂。

    至於平頭小老百姓,只能在皇城外遙望。不過,皇城外雖然沒有壯觀的綵燈,但是更加熱鬧,京中男女老少吃過晚飯之後,就攜伴上街遊玩,就連那些平時大門不准出二門不准邁的大家閨秀們,也可結伴遊街。那些自詡風流的才子名士們,自然不會錯過個看美眉的好機會,如過江之鯉一般擁到美女扎堆的大明門前。

    要說明朝的美女為什麼喜歡到大明門前扎堆,倒不是那裡有胭脂水粉可買,而是因為在燈會期間,皇室成員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在大明門上的城樓上觀燈,以示與民同樂。

    一想到有可能見到少年天子,那些美眉們的心跳都會怦怦加速,自然早早地打扮得花枝招展才出門,到大明門前翹首以待。

    正月十五日下午,萬仁攜妻入宮,還帶了一口金絲木小箱子,裡面裝有進獻給皇帝的書籍,宮門的侍衛只是隨意地翻看了一下,沒發現暗藏兵器,就直接放行了。

    多次入宮,萬仁早已輕車熟路了,他和賽仙兒先去仁壽宮給太后請安,接著去仁壽宮旁邊的一座偏宮內給吳廢後拜年。尊老完畢,接著就是愛幼了,他讓賽仙兒陪吳廢後說會話兒,自己前往乾清宮給皇帝請安。

    雖說過了年又長了一歲,還有了自己的年號,不過正德皇帝還是那副孩子氣的樣子,一見到萬仁,就直接一記衝拳打過來,萬仁閃身一躲,又見他一個掃腿,好一個橫掃千軍勢不可擋,卻非常不巧地被萬仁一把抓到大腿處,他的腿上突地一麻,再大的腿勁也使不上來,只得收招。

    「大過年了,仁兄都不肯讓朕一招半勢,真是的。」正德一臉怒意,翻臉比翻書還快。

    「戰場無父子,賽場無君臣,要公正競技方可共同進步。」萬仁倒也不以為意,正德皇帝已經不是第一次跟他翻臉了,卻從來都沒當過真。

    這不,正德也只是一扁嘴,雙眼卻見萬仁抱著一口箱子,就好奇起來,問道:「仁兄又有什麼新奇的玩藝兒要送給朕?」

    「這一次微臣送的不是玩藝兒,而是幾本書。」

    「書?」正德又是一個扁嘴,道:「仁兄明知朕不愛看書,怎麼又要送書?」

    萬仁笑笑,打開箱子,先是拿出幾本工具書,道:「這幾本書不是給陛下看的,而是拿來用的。這是一本新編陽曆,用以記年;這是一本新編單位手冊,用以計量;這是一本新編正音字典,用以正音。」

    在說到正音字典時,萬仁還打開來,一邊請正德看,一邊解釋:「由於一直沒有正音字典,大明朝各地都有各地的方言,並沒有統一的語言,日常交流卻有如雞對鴨講。各地的百姓難以溝通也就罷了,就是那些高中進士為官的官員們,也各操鄉音,面君奏事時詞不達意,輕則鬧誤會,重則可能耽誤國家大事。所以,微臣以為,陛下當頒下正音字典,著天下人以此為正音,以避免語誤。」

    正德聽了,自然是連連點頭,道:「對,新朝新氣象,朕是該統一字音了。」

    其實,正德對官員各操鄉聲的問題頭痛了,比如說平時上朝,總會遇到幾個南方來的官員,特別是從福建兩廣來的官員,他們說的話對在京城長大,操一口正宗京音的皇帝來說,簡直就是鳥語,如果沒有司禮太監幫忙傳譯,他還真是沒法聽懂。

    在萬仁看來,朝廷的官員必須有個統一的語言,是為官話,因為他們不只是要上朝奏事,還要治理軍民,比如說朝廷很可能會派一個從廣東來的武將去遼東當總兵,如果這位總兵大人在給部下訓話時一口一個「雞母雞」,那些遼東大漢能聽懂才怪。

    呈上了正音字典,萬仁才把壓箱底的好玩意拿出來,首先拿出來的是一疊布,只是一打開,正德的眼睛就不由得一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