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太師

第一卷 自由誠可貴 第096章 太監娶妻(上) 文 / 注海

    萬仁與那些汲汲於功名利祿的腐儒不同,他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遠的道理,而這個巨人,不是掌管朝廷的那些王侯將相,而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勞動百姓。

    經過將近五千年的文化發展,大明朝不只是文明程度位於世界首位,科技水平也是舉世無匹。大明有世界上最長的邊牆,有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常備軍,有世界上最無敵的艦隊,有世界上最強悍的武器裝備,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經濟體,有世界上最精美的手工藝品[搜索最新更新盡在|com|bsp;創造了這麼多世界第一,功勞最大的並非王侯將相,而是歷朝歷代數以億計的勞動百姓,是他們的辛勤的汗水,澆灌出華夏文明這棵參天大樹。然而,那些王朝正史只不過是記載王侯將相才子文人的「家史」,真正對歷史做出傑出貢獻的「勞模們」卻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只有少數人的名字被流傳了下來,比如說畢昇。

    勞動百姓不入史冊,他們的勞動心得更是不入典籍了。雖然歷史上有過《氾勝之書》、《齊民要術》、《陳敷農書》和《王禎農書》等農業專箸,但是由於部頭太大,發行困難,有緣看到這些書的都是不事農桑的官僚地主,而不是真正種地養桑的農夫。所以,並沒有真正起到推動農業發展的作用。

    萬仁要整理發行小麥種植指導手冊,力求精薄短小通俗易懂,讓那些識字的農夫都能看懂。當世已經有活字印刷術,要大量印發並非難事,雖說難以做到人手一本,但是一村發一本也不是什麼難事。萬仁甚至還打算把指導手冊編成順口溜,並免費贈送給那些流動於各地的說書人,他們在說書前說上一兩段,讓那些不識字的農夫也能聽懂。

    為了這本指導手冊早日出爐,萬仁領著幾個監生前往趙莊走訪,他要先給這些「辦事員」演示一下辦事的流程,熟悉流程後,日後他們下鄉走訪也能獨當一面。

    進了趙莊,萬仁依舊受到趙莊的父老們的熱烈歡迎,好茶好點心招待。他們聽說了萬仁的來意,紛紛表示有問必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甚至還有一些人表示願意把家裡的地拿出來當實驗用地。

    萬仁一早就列出了一系列問題,比如說如何翻耕,如何下種,如何施肥,如何灌溉,如何除草,如何防蟲害,如何收割,收穫如何。村民們一一做了詳細的解答,萬仁讓隨行的監生們一一筆錄下來,留做參考。

    萬仁做了示範之後,接下來就由監生們完成問詢的工作,六個監生每兩人一組,一人負責提問,一人負責記錄。萬仁見他們學得很快,就領著唐師爺步出谷場,在趙莊內信步閒逛。

    經過上次防疫滅疫的清潔衛生運動之後,趙莊整體上變得整潔了許多,村子裡設了專門的垃圾堆填區,垃圾不再隨處亂丟;廁所也被集中設到了村外,大人小孩都不再隨地大小便;還挖設了排水溝,生活污水不再四處亂倒;村子的道路上鋪上了煤渣,不復往日泥濘。

    這樣的小村落雖然不能跟後世那些處處小洋樓的「文明村」相提並論,不過在大明朝,這也算是一座衛生示範村了。

    「大人,這樣做有用嗎?」唐師爺不解地問道,在他看來,跟一些平頭百姓能學到什麼東西?!

    「百姓的力量才是無窮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沒有辦不成的事。」

    「哦。」唐師爺似懂非懂。

    「其實我現在收集種植技術,也是為了以後開展研究做準備。你要研究小麥,就要先懂種小麥,然後才有可能優選出高產保收的麥種。有了高產保收的麥種,朝廷可以通過賣種的方式獲取財稅,最重要的是百姓增產之後,北方的糧食供應就不這麼緊張了,漕運壓力就緩解了。這項工作可能要干很多年,但這肯定是值得的。」

    「大人深謀遠慮,屬下佩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萬仁背了一句《論語》。其實,儒學也是有很多先進可取之處的,只是經過宋明一些假道學的曲解文意,儒學變成程朱理學,精華沒有吸收,腐朽無用的東西卻被發揚光大,成了禁錮人性的罪魁禍首。

    就拿宋代大儒程頤來說,這位程老夫子曾為哲宗講官。一日講罷,未退,哲宗突然站起來,折了御花園中的一條柳枝。這下,頤老夫子急了,進曰:「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拆。」

    不就是折了一條柳枝嗎?有必要小題大作?哲宗當時就很生氣,擲枝於地,拂袖而去。這就足見這幫道貌岸然的道學先生的思想是如何的「變.態」,難怪有人說:「遇了孟夫子,好貨、好色都自不妨。遇了程夫子,柳條也動一些不得。苦哉,苦哉!」

    而這種「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存天理,滅人欲」的程朱理學現在成了明朝學子們欲獵取功名的敲門磚,以至於明朝學界死抱一字一義的說教,儒學的發展越來越脫離實際,成為於世無補的空言,成為束縛人們手腳的教條,也成為明朝發展與變革的最大阻力。

    萬仁雖有心改變這一狀況,無奈文官集團的能量實在是太大,他無意於以卵擊石,只好用興農興工興商興學等方法對這一朋比膠固的保守集團進行旁敲側擊,用水滴石穿的恆心與毅力來擊穿這一腐朽無能的朝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萬唐二人行出數十米,突聽到前面有人大叫:「救命啊,小姐投井了。」

    萬仁急向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只見兩個老婦人立在一口水井邊,正在呼救。見死不救可不是萬仁的風格,他三步並作兩步來到井邊,將井繩向下一扔,衝著水井中急喊道:「快捉住繩子,我們拉你上來。」

    下面沒有回應,大概過了兩分鐘,萬仁不等了,將井繩繫在腰間,對剛趕過來的唐寅道:「拉住井繩,慢慢地把我放下井去救人。」

    唐師爺只是一呆,忙道:「此井深達數丈,大人不可冒險。」

    「現在救人要緊,快,拉緊繩子。二位大嬸,也過來幫忙。」萬仁一邊說著,一邊下了井,手腳成一大字形,撐著井壁向下滑去。

    這時,村子裡有很多人也聽到了救命聲,紛紛跑過來查看。他們一聽說萬大人下井了,都忙過來幫拉住井繩,生怕淹著萬大人。

    萬仁很快就下到井水附近,他倒轉過身子,伸手到井水中撈人。水井狹小,不多時他的手就夠著落水者,他雙手將落水者抱住,衝上面喊道:「往上拉,快往上拉。」

    眾人手忙腳亂地拉著井繩,不多時,就把人拉了上來。萬仁也顧不得身上的濕衣,急將落井者往井沿上一放,讓其俯臥在井沿上,肚子隆起,頭朝下,再在她的背上輕拍了一會,不多時,肚中的積水從嘴中不停地流出,命算是保住了。

    村民們早就聚集到井邊,圍站在一邊指指點點。他們早就見識過萬仁的醫術了,有萬仁在,他們當中沒人為這個落水者的生命安全擔心的,卻是小聲地議論落水者投井的原因。

    「小姐,小姐,你沒事吧?」那兩個老媽子見小姐輕咳了一聲,急過來詢問。

    萬仁將她翻過來,翻開她臉上的亂髮,發現她的頭上還有一個血痕,就衝著圍觀的人道:「去弄些金創藥來。」說著,還從衣袖中拿出一張手帕,幫她清理傷口上的水污。

    那小姐可能是被疼醒了,眼剛一睜開就掙扎起來,口中哭道:「為什麼救我,還不如讓我死了的好。」作勢還要再投一次井,要不是萬仁按住,她還要當上烈女了。

    「以後如果想投水,別投井,找一條寬一點的河,這樣死得也舒坦一些。因為被淹死的人會全身脹大,這口井太小,全身舒展不開,人被卡在井底,死相會非常非常難看。而且你死在這井裡,村民們都不敢喝這口井的水了,這真是生又累人,死又累街坊。」萬仁眉頭一皺,繼續給對方指明『自殺』明路:「最好的『自殺』方法是上吊,不過吊死鬼的舌頭會伸出來,死想也是難看無比。要不然就是跳崖,不過跳崖會死無全屍,屍體還可能被野狗吃掉」

    「別說了,別說了。」那小姐被嚇住了,手捂著耳朵不敢再聽。

    萬仁見狀,面露微笑,他知道:這位小姐以後再也沒有『自殺』的勇氣了。

    「你這個喪門星,我們家的臉面都讓你給丟盡了。」這時,一群人擠進了圍觀的人群中,為首的是一個財主打扮的人,他的臉上儘是怒意,衝上來一把抓住那小姐的頭髮,拉著就要往外走。

    「看什麼看,還不快滾。」那些狗腿子也是囂張得不行,舉著大棒驅趕圍觀的村民。

    「且慢,這人是大夥兒齊心協力救上來的,你們不重重酬謝,也該道個謝,有你們用這樣態度對待救命恩人的嗎?」萬仁實在是看不過眼,人家管女兒是家務事,他不想管,但是他和村民們可是出手救了人的,連聲謝謝都得不到,誰的心裡都不會服氣。

    那老財主轉過頭來,正要耍威風,但是目光一定格在萬仁的臉上,臉上那股戾氣立馬全消,忙跑過來賠笑道:「原來是萬大人,萬大人大駕光臨趙莊,如能移步到寒舍小坐,舍下蓬蓽生輝啊。」

    由於萬仁不穿官服,所以那老財才沒認出來。現在既然認出來了,借他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再耍威風。且不說萬仁是不是朝廷命官,就憑著萬仙醫在趙莊及附近十里八鄉中的民望,萬仁只要一聲高呼,周圍十里八鄉的百姓可以把他的家給拆了。

    「不必了,我還有事。」萬仁冷冷地瞪了這趙老財一眼,又道:「這一次村民們合力救了你家千金,你總該有所表示才行。」

    「應當的,應當的。你們還愣著幹什麼,還不快回去拿銀子,每人一兩銀子。」趙老財連連賠笑,道:「小女無德,魯莽行事誤了大人辦差,在下將其領回去,定要重重責罰。」

    「責罰倒也不必,我的差事已經辦完,路過這裡而已。」萬仁又看那披頭散髮的小姐一眼,認出她就是前些日子身患瘧疾的患者之一,不由得好奇起來,問道:「不知你家千金因何事要尋短見?」

    「唉,家門不幸。在下托良媒幫她說了一門親事,可是她突然發起瘋來,死活不願出嫁,還要尋死覓活,如今還驚擾到了萬大人,實在是太不該了。」

    「女兒不願出嫁,那就另尋一個好親家唄,有必要鬧出人命來嗎?真的的。」對這些不珍惜性命的人,萬仁實在是覺得救得冤。

    「世間有你這般冷血寒心的爹嗎?要把親生女兒嫁給一個太監。」那小姐也不顧外人在場,哭訴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