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一個人的抗日Ⅱ

第二卷 平津狼煙 第四十八章血戰的意義 文 / 樣樣稀鬆

    第四十八章血戰的意義

    有時候,苦難寄托著偉大,犧牲變成了光榮。特別是在戰場上,知道為何而戰,為誰而戰,憤恨便轉化為視死如歸的勇氣。

    當一個人由命運來擺佈的時候,他會茫然、惶惑、恐懼、軟弱。而他一且扼住命運的咽喉,他就是勝利者,他就有了自信,有了意志。而黃歷麾下的鐵血青年軍便給了華人這種掌握自己命運的機會,不再是日本鬼子肆意屠戮的羔羊。

    馬塔鎮攻堅戰的結束,鎮外殲滅機甲中隊的勝利,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血色火光之中,上千名華人戰士與兇惡的鬼子進行的殊死拚殺。攻守雙方,一個是志在必得,一個是寸土必爭;一個是氣勢洶洶、來者不善,一個是拚死頑抗、以牙還牙;一個是不計一切代價拚死向前、向前,一個是誓與陣地共存亡、死不後退……到處是手榴彈的爆炸聲、地動山搖的炮彈怒吼聲、疾風暴雨般的槍彈尖叫聲、鐵血軍氣壯山河的吶喊聲、敵軍垂死掙扎的哀吟聲……只有戰場,才能發出這種聲響,只有戰地之聲,才能如此動人心魂……就像一隻龐大的樂隊,戰鬥員們操縱著不同的樂器,彈撥著不同的音符,從不同的方向,彙集到這個露天舞台上,齊奏著蔚為壯觀的戰地交響曲……伴隨著令人心碎膽寒的樂曲,是千百顆絢麗的流光往來穿梭、交相輝映,襯紅了那灰濛濛的天際……巨大的氣浪沖天而起,攪得天地間一片昏暗……那血汗泥塵所散發出的濛濛薄霧……那絢爛的、黑紅的、劇烈開放的、瞬間熄滅的火焰,火焰中倒下去的是人類的**,火焰中矗立起來的是民族的尊嚴。

    馬塔鎮內、外兩戰,使得日軍在西婆羅洲的佔領出現了漏洞。這雖然不是根本上的決戰,但因為西婆羅洲地形地勢的特點,使得日軍在西婆洲東部及東北部徹底陷入了被動。

    西婆羅洲的地形地勢有幾個特點:首先是沿海地區較平坦,內陸多山地和高地,這便使西婆羅洲的開發僅限於河流下游及海濱地帶,主要城鎮多在河口內側,內地荒涼落後;其次是西婆羅洲境內大部分為卡普阿斯河流域,地勢低平、寬廣,河曲發達,公路稀少且集中於沿海發達城市,大部分地區是靠河流通航,為貿易和商業活動的重要生命線,常常也是唯一命脈;最後則是密佈於西婆羅洲的熱帶雨林,面積佔到了

    這樣的地形地勢特點決定了日軍機械化部隊作戰的局限性,特別是在西婆羅洲東部,他們要依賴的公路里程短且不連貫,難以達到快速機動的效果,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威力。

    就在楠阿特普艾的山田喜藏收縮防線,等待援軍的時候,繼馬塔鎮失守,又一個噩耗再度傳來,由錫拉特增援的兩個中隊日軍在路上遭到了伏擊,損失過半後倉惶退了回去,楠阿特普艾西面的退路已被切斷。而鐵血青年軍則開始掃蕩城周圍的小據點,將楠阿特普艾變成了一座孤城。

    兩次打援,精心而狡猾的佈置,一下子令日軍措手不及。離得最近的錫拉特是山田喜藏的希望,而其他城市的駐軍實在是離得太遠了。在內地人口密度不足二十人的廣闊區域內,在機械化部隊難以發揮效用的叢林高地裡,實在難以想像還有誰能扼制敵人不斷收緊的絞索。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